除了名儒這層身份,陳淵首先是位公子哥,而且一輩子以詩才聞名。
既為公子哥,就多半喜歡斗茶、品茶。
端起還在冒熱氣的茶盞,陳淵先觀其色,品鑒道:“茶湯青綠,底色淡黃,這……不知如何評價。”
品茶的第一個環節,就把陳淵給難住了。
因為宋代斗茶,茶湯純白為最優,說明茶芽肥嫩,制作恰到好處。
茶湯如果是青白色,說明蒸茶時火候不足。
茶湯若是灰白色,則蒸茶時火候過了。
茶湯黃白色,屬于最劣等的茶。
眼前朱國祥泡的茶,茶湯為青綠色,略微帶點琥珀黃。這已經脫離了斗茶評判范圍,更似淺綠色的散茶(蒸青)茶湯,按規矩都沒資格被雅士品鑒。
最后,紙筆傳到朱銘手中。
炒茶的外形,跟蒸制出的散茶差不多,完全可以打著散茶的幌子來合理避稅!
而散茶,是允許不經茶馬司而自銷的。雖然只能在本地銷售,且有額度限制,但操作空間非常大,相關的買撲錢也極低。
“如何?”朱銘笑問。
其祖父名叫鄭嵐,見孫兒回來,第一反應就是呵斥:“怎又逃學了?你便無心向學,也該留在書院,多多結交朋友。書院學生,多為洋州富貴子弟,能與他們交好,對咱家的生意有好處!”
鄭嵐立即打開竹筒,倒出些茶葉在手心,仔細觀察聞味道:“確實不是蒸出來的,而且香味不悶。若是能當散茶賣,就不用瞞著茶馬司,可以省下許多稅息。當官的都遲鈍得很,咱家還有公人在司里,得磨磨蹭蹭好幾年,等君子茶行銷洋州了,他們才知道來加稅。”
特別是那些晚春“老葉子”,連制作三等團茶都沒資格,只能做成底層百姓喝的散茶。但制成炒茶卻無所謂,口感差一些而已,可以比價低等團茶出售。
朱銘端著茶盞只是喝,埋頭憋笑。
團茶想要不苦澀,還得熬茶膏時另加香料。但加入香料,澀味雖然壓住了,茶葉的本味也被壓了。
鄭泓說:“俺卻沒品出來,但先生們說好,肯定是極好的。就算不好,也必須說好,否則就不是君子。”
“牛嚼牡丹,你曉得個屁,”鄭嵐斥罵兩句,說道,“這兩筒茶留下,俺放著待客用。對了,君子茶是誰家炒制的?”
此句出自劉禹錫的《西山蘭若試茶歌》,描寫山僧招待其喝茶,說明唐朝就有炒茶技術。
鄭泓立即贊嘆:“真是好茶!”
閔文蔚忍不住先喝一口,仔細品味道:“微苦,不澀,缺少回甘……不對,也有回甘,但回得沒有團茶快。滑膩之感,也不如團茶,卻又別有一番滋味。”
這特么是真黑!
“你除了吃喝玩樂,還有甚正經事?”鄭嵐沒好氣道。
陳淵也品了兩口,忽然感慨:“幼時讀到那句‘斯須炒成滿室香’,一直不解其意,原來茶葉真能炒制。”
閔文蔚如此積極,明擺著想要揚名。一旦炒茶暢銷,他的名氣也能隨之傳播,讓無數人知道他是懂得品茶的真君子。
鄭嵐又讓家仆燒水,問道:“如散茶一般沖泡?”
在家里不用假裝,鄭泓說出真實想法:“俺覺得團茶更好喝,這種茶沒甚滋味。”
鄭泓憋了半天,說道:“便如山長和陳先生說得那般好。”
“翁翁,”鄭泓撒嬌道,“俺這次回家,卻是有正經事。”
眾人聞言,頓時大笑。
但詩中山僧作茶,不但要炒,接著還要煎。很可能是先炒茶殺青,再拿去像藥一樣煎,扔進一堆蔥姜蒜,最后喝煎出的茶湯。如此喝法,跟宋代不同,跟明代也不同。
鄭泓收起茶葉和評語,作揖道:“晚生先行告退!”
鄭嵐被這話逗樂了:“哈哈,確實如此。君子就該喝君子茶,若喝不來君子茶,便不是什么真君子。世間真君子雖少,偽君子卻多。而偽君子越多,君子茶就賣得越好。”
朱國祥搞出的是綠茶,怎么可能不澀?
“這是茶葉,”鄭泓先把竹筒拿出來,又遞上那張紙,“這是山長與陳先生品鑒茶葉之語。”
“已經聞到了,”陳淵品鑒說,“團茶香氣悶厚,便如那富貴中人。此茶香氣清揚,便如那淡泊雅士。”
團茶必須走茶馬司,售價的兩成要被抽走,這個抽成叫做“茶息”,也即茶葉出廠就被抽稅20%。
“沖泡便可。”鄭泓說。
但跟團茶比起來,那澀味可以忽略不計。
陳淵補充道:“團茶之湯,擊拂之下,湯面瑰麗繁復,猶如豪宅華宇。而此茶之湯面,平平無奇,猶如陋巷茅屋。茶團滋味甘醇,苦澀蘊含其中,回甘極快,不免有急功近利之嫌;此茶苦而不澀,回甘慢而悠長,雖淡泊卻不失其本味。子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此賢者之茶,此顏回之茶也!”
鄭胖子悄無聲息湊過來,他在旁邊聽得好奇,打算嘗嘗炒茶的味道。
鄭泓非常敏銳的覺察到商機!
他家是茶商,如果此茶真有那般好,可以買來瘋狂炒作啊。
朱銘把白勝叫來,讓他回屋取筆墨紙硯。
“拿去。”朱國祥推過去兩只竹筒。
拿去外地銷售,一路還有關卡,過一道關卡收一次稅。若在本地銷售,除了要交店鋪稅之外,還得再交一筆買撲錢。
宋代品茶,也在追求淡雅自然。
朱國祥還在繼續熬雞湯:“君子清芬,閣下已觀其色,請再聞其香。”
鄭泓說道:“便是那八行士子朱成功,其父竟也是隱世大儒,跟陸提學和陳先生都有交情。”
但為了祛除澀味,只能通過水浸、榨汁等手段,導致茶葉流失太多的有效成分,如此香氣和味道就大打折扣。那就得熬制茶膏,提升茶葉的香氣和味道,結果又把蒸茶的青悶之氣給帶回來。
綜合起來評價,只能說各有千秋。
Www●тt kǎn●co 不等老爸開口,朱銘就搶先說道:“此茶制作不易,產量極少,價錢也貴。”
鄭泓回答:“訂了兩百斤,說是此茶制作不易,不一定能產那么多。價錢也大致談了,就按團茶的價錢,分出等級出售。”
待茶水稍涼,鄭泓猛喝一口,心頭大呼上當。他更喜歡喝團茶,雖然澀味更重,但有香料壓著,甘甜醇厚滑膩爽口,比這破炒茶要有滋味得多!
鄭胖子心想,俺果然不是君子,喝不慣君子之茶。
眼前這兩位老兄,明顯被朱國祥一番話影響,有了先入為主的觀感偏差,橫豎都要把炒茶跟君子聯系在一起。
鄭泓又指著散茶二字:“翁翁請看。”
因此,團茶香味很悶很厚,能做到清香的很少,一般人根本喝不起。
“哈哈哈哈!”
“物以稀為貴,咱們買來以后,售價還得漲一漲,”鄭嵐一臉奸商笑容,“君子喝的茶,不賣貴點怎成?賣得越貴,買的人就越有面子。”
鄭泓看得眼前一亮,已經知道是什么意思。
朱銘又問:“怎個好法?”
鄭泓又說:“俺家若是買了這君子茶,能否把各位先生剛才說的話寫下來?”
鄭泓不禁問道:“大明村還有多少這種茶?”
陳淵簡單概括說:“團茶的滋味過于駁雜,猶如世間五色迷目,反而失了茶之真味。這炒茶有一點最好,雜味皆去,本味常留。”
鄭泓問道:“能否先給兩筒?”
朱國祥道:“不一定能出那么多,既然鄭家愿意購買,我回去讓茶工趕制一些。價錢嘛,也不占鄭家的便宜,分等級與團茶相當便可。”
朱銘倒出茶葉,給鄭泓也泡了一碗。
團茶制作工序極為復雜,耗費的時間也久,選用茶芽也更為嚴苛。一斤團茶的生產成本,至少能搞出五六斤炒茶,朱國祥居然把價錢定得一樣。
閔文蔚率先提筆,寫下自己對炒茶的評語。
團茶的真正優點是滑膩生津,在這方面要遠超炒茶。
他賣了一輩子茶葉,評價精準無比:“此茶勝在一個純字,去其苦澀,留其本味,肯定有人愛喝。”
閔文蔚捧著茶盞總結道:“觀其色,青綠喜人;聞其味,芬芳高揚。果然是君子清芬,此君子之茶!”
這玩意兒要是炒作得好,簡直屬于暴利生意。
朱國祥沖泡的這幾碗茶,湯色雖然不入流,香氣卻屬于極品。
朱銘只寫了兩個字:散茶。
這貨一路飛奔下山,回家沖到父親院中,發現父親不在家,又朝祖父的院子跑。
“自然可以。”閔文蔚微笑道。
鄭嵐仔細把評語看完,半信半疑道:“此茶真有那般好?”
鄭嵐思忖道:“陳先生俺知道,是山長請來的南劍名儒。陸提學也學問極好,他們兩個都贊賞,看來朱成功之父真是大儒。這就更好賣君子茶了,伱可已向他們訂購?”
接著又傳給陳淵,陳淵提筆笑言:“如此好茶,我輩不能專美,須得讓更多人吃到。”
稍冷一陣,鄭嵐開始品茶。
鄭泓忙說:“價錢好談,先來兩百斤!”
“俺也想喝一盞!”
鄭泓建議道:“可讓工匠制作茶筒,雕刻梅蘭竹菊,再刻些君子之詩,連茶帶筒一起賣!”
鄭嵐老懷大慰,夸贊道:“這般會做生意,真是俺家千里駒!”
這一老一少,竟打算把炒茶當高檔禮品賣。
有閔文蔚、陳淵做背書,出自八行士子的父親之手,制茶者又跟陸提學私交極好,還扯上什么君子品德,而且今年的產量也少,已經具備了奢侈品的所有要素。
便是一坨屎,也能賣出黃金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