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是各路進行的同時,來自總司令部的電報傳達到各部:
第一兵團立即南進,分兵兩路,一路從赴戰湖南下進攻榮光,另一路沿海岸平羅鐵路攻占新浦和九龍里。
第三兵團充分發揮步兵的優勢,在群山萬壑之間穿插前進,要切斷20師團向平壤和中部的退路并伺機騷擾19師團,使其一是不敢對20師團有支持的可能行動,二則威脅其后路,動搖其堅守的決心、迫其作退卻的打算。
8月18日,日軍第6師團前鋒進駐平壤。同日,人民軍第3兵團各部完成穿插,出人意料地占領了熙川和咸興的中線----大興,切斷了20師團左右兩個旅團之間的聯系。
也在同日,林銑一郎師團長接到偵察報告,源自大峰山脈的龍興江畔發現人民軍出沒,駐守的第8國境守備隊已與人民軍一個步兵團的兵力在川內苦戰,人民軍番號為建設第1師第2團。
龍興江是從東北朝鮮進出平壤的要道,川內也是中北部的門戶和平羅鐵路在此向漢城方向的重要支點,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在突然發覺后路被斷時,有著豐富作戰經驗的林銑中將敏銳地感覺,人民軍將要對自己的20師團下手了。
如果在此時明智地放棄咸興,將主力南下,不但有機會殲滅深入境內的一部分人民軍,還能從容退向平壤;另一旅團也能自熙川沿妙香山撤退向第19師團陣地,從而保存全部力量,集三個師團的力量在平壤與人民軍形成戰略對峙,并等待國內繼續支持,伺機決戰。
但是林銑中將又有一絲僥幸:即突入到龍興江的人民軍只是一小股。按照測算,人民軍一個步兵團不過3000多人,與第8國境守備隊人數相當,但日軍訓練精良,武器配置較好,又有長期經營的地利之便,第8守備隊全殲這股人民軍不是沒有可能。
隨后參謀本部的電令讓他加強了這個想法。憑心而論,他也不想再作退卻的打算。在關東軍被全殲后,日本國內的戰爭叫囂達到高|潮,為第二師團報仇的輿論鋪天蓋地,日本陸軍也受到亟待在政治和軍事影響上反撲的海軍的壓力,已不能再有退卻的可能。
陸軍參謀本部給予他的命令是:“由第6師團一部保證其后防,第20師團的任務是堅守這一道防線并打通與所部39旅團的聯系,即重新占領大興,以給國內支持部隊以時間。”
因此,他命令39旅團與伴隨師團部的40旅團兩面夾擊大興之敵,力保防線不失,并使第6師團官兵配合第8國境守備隊圍剿滯留在龍興江的人民軍第3兵團部隊。
雙方高層的目光全部盯在了大興之個地圖上難尋的彈丸之地。如果中方奪得,則日軍第20師團處在南北夾擊之下,勢必會全線潰退,人民軍則會輕易地在北、東兩個方向進擊平壤,占朝鮮近1/3的領土將不復為日軍所有;
而如果日軍奪得,則深入敵后的人民軍將無路可退,而遭全軍覆沒之境況。
正當日軍第6師團調兵遣將欲在龍興江為日軍挽回面子展開大圍剿時,出人意料的情形出現了:接令而發的日軍第8國境守備隊從老巢川內防地一出頭,便突然被一支仿佛從天而降的大軍團團圍住,進退不得;
而在大興的人民軍從一個團變為一個師,接著又是不斷出現的新番號,不下于3個師的兵力將40旅團壓在從大興到大峰山脈之間的凹地里;
緊接著咸興失手,人民軍前鋒出現在東朝鮮灣的加進以西50里龍興江北岸,大有與第3兵團的奇兵會合之勢。
這股奇兵是第3兵團第1軍第1師。根據張漢卿和戢翼翹的部署,作為步兵部隊,第3兵團主要作為穿插使用,以干擾日軍各部的行動和判斷。
這支在東北的白山黑水間游刃有余的“泥腿子”,在朝鮮同樣發揮出色:第1師負責插至龍興江附近,先以小部佯攻當地日軍,待日軍傾巢出動后,便主力大舉圍上,以遲滯所在日軍北進支援第20師團。
困住日軍第40旅團的,卻是第2軍的三個步兵師。兩支部隊奉命都是圍而不打,各自利用日軍猜測人民軍動向的閑暇加固陣地。
陷入重圍的林銑一郎并不驚慌,在他看來,三個步兵師并不能夠對自己精銳的40旅團形成壓倒性的多數,只要自己堅守1至2天,近在咫尺的39旅團將與自己一道內外夾擊,打破第2軍的陣營不在話下。
因此他充分展現了自己長于防守的強項,用重炮、機槍密密麻麻地構筑了堅固的陣地,等待人民軍自投羅網。
令他百思不解的是,人民軍呼天搶地地冒著日軍兇狠火力的場景并沒有出現。圍困他的人民軍似乎比他更有耐性,也在抓緊時間修筑工事,意圖將他困死。
一絲不祥涌上林銑一郎中將心頭。
他的預感是正確的。戢翼翹并沒有把他當作主攻對象,而是根據張漢卿的建議,圍城打援。
想當年,國共對峙,圍城打援這一招屢試不爽。占有優勢的國民黨軍隊經常陷入兩難境界:面對圍城的解放軍,如果不救,則城破;如果救,則要面對著解放軍圍城是虛,打援是實這一詭計。
張漢卿也是按照這個構思布置兵力的:此一時刻,人民軍兵多,占有先機;日軍則兵少被動,國內援軍未到。在此之時,分兵固守是完全錯誤的,正適合于人民軍以多打少,四面開花,讓日軍疲于奔命。
因此,第1師圍住第8國境守備隊,以及第2軍圍住第40旅團,均只是嚴防死守,防止困敵逃竄。在他認為,日軍已經不能承受整旅團整師團被全殲之痛,必然會傾盡全力來營救。而人民軍主力則嚴陣以待,請君入甕。
果不其然,在師團長被圍的消息傳到39旅團部,熙川的竹下旅團長立即兵貴神速,除留下一個步兵聯隊固守外,盡棄輜重,以騎兵聯隊為先導,步兵聯隊后隨,向大興攻擊前進。
在接到戰報后,19師團長寺內壽一中將也下令向熙川日軍支援,一支騎兵聯隊火速北進,意圖加固熙川陣地。
竹下旅團長前腳既出,等候多時的30軍馬龍驤部即悄悄包圍了熙川;11時,在耳畔傳來遠處轟鳴的炮聲時,蘇炳文知道,那是35軍楊森部與日軍39旅團交上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