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容易捱到議事結束,一衆文武官員各懷心思地走出大帳,朝著各自的營寨走去。
幾名魏郡出身的官員似乎是心有默契,在分散著走了一段之後,七繞八繞,就再次匯聚到了某個軍帳之中。
“郭圖這個小人,自家遭了兵災就見不得別人好,活該他陽翟郭氏家破人亡!”
“別說那些沒用的了,還是想想我們自己,怎麼才能避過這次風頭吧,郭圖口口聲聲要徵調七萬青壯,即便是打個對摺,我們也得湊四萬人出來。”
“照我說一個人都不能給他,袁使君跟劉使君打仗,憑什麼要讓我們傷筋動骨?若是逼得緊了,我就投奔幽州去。”
“話可不能這麼說,袁使君只是要地要人,那劉玄德可是要命,遼東三郡的所有豪強都被他連根拔了,遼西公孫氏,那可是累世兩千石的邊地豪門,也被他殺得雞犬不留,香火都絕了。”
“那是他們冥頑不靈,跟劉使君對著幹,你們怎麼不說審正南呢,他倒是把魏郡的土地全扔下了,一門心思跟著劉使君,現在可好,光是漳水航道就全賺回來了,還撈了個兩千石的太守!”
“你我若是有審正南他們的本事和膽色,還用得著待在魏郡?別忘了,當初他四處奔走,讓我們全力支持幽州南下,差點連命都丟了,換你能做到嗎?”
“唉,當初因爲捨不得田地和丁壯,我們拒絕了幽州,選擇了袁公,誰曾想,還沒過上兩年好日子,到頭來還是要捨棄這些。”
“袁公又不會把我們的土地全部拿走,他不是說了嗎,只要渚水沿線和大陸澤周邊的農田。”
“有一就有二,越吃越饞的道理,難道你不懂?我們這些人的先祖,難道一開始就懷著吞併十里八鄉的心?那不都是一步步走出來的。”
這些人裡面,有一些是後悔自己上了賊船,心思有些鬆動,對袁紹和郭圖辛評這些外來者極爲不滿的;另一些則是首鼠兩端,既捨不得割肉給袁紹,又擔心袁紹敗亡之後,劉備會割下他們更多的肉,在那裡猶豫不決的。
兩夥人爭吵了半天,誰也說服不了誰,最終不歡而散,偌大的冀州軍大營中,還不知有多少地方同樣發生著類似的爭論。
就連袁紹本人,在郭圖提出如此大膽的意見之後,心中也是充滿了疑慮。
“公則、元圖,你們的建議是不是有些過於激進了?”袁紹斟酌半天,最終還是選擇了比較委婉的說辭,對逢紀和郭圖發出疑問。
在袁紹心中,還有另外一個疑問,那就是逢紀這個汝南人,郭圖這個潁川人,原本是水火不相容的死對頭,最近這段時間居然走到了一起,頗有惺惺相惜的感覺,這太奇怪了。
逢紀是袁紹的老鄉,也是他的鐵桿嫡系,再加上平日裡最喜歡拉幫結派,排擠其他地方的人才,在外界的名聲已經臭了,袁紹心裡明白,逢紀只有死死抱著自己的腿,才能維持住現有的一切,所以他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
倒是郭圖,自從當初計取冀州,卻被許攸和逢紀惡語中傷之後,荀諶就跟汝南幫結下了死仇,這兩年來不聲不響地待在清河種田修防線,不光是跟其他同僚不來往,跟自己這個主君都生疏了許多,如今留在魏郡和鄴城的潁川士人,其實是以郭圖爲首的。
身爲一個小集團的領袖,郭圖一直以來都與逢紀許攸等人不和,由於長期處於下風,他在很多場合都擺出一副不合作的態度,如今他突然轉性,還跟逢紀這個死對頭站在同一戰線,袁紹覺得,其中肯定是有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事情發生了。
“使君無需多慮,那些本地豪強分得清輕重,不管怎樣,他們都會湊出數萬丁壯,拿出一些糧草物資的。”方纔與本地官員們說話的時候,郭圖一直陰沉著臉,顯得冷峻無比,此時沒有旁人,他卻語氣輕鬆,好像之前威脅他人,索要土地和丁壯的不是自己一樣。
“那土地呢,你剛纔不是說要屯田?”袁紹一愣,爲什麼郭圖只說丁壯和糧草,對最重要的田地卻置若罔聞。
“袁公是沒有做過生意,不知道漫天要價,落地還錢的慣例吧”郭圖再次笑出了聲,對袁紹這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公子哥講起了生意經,“我們行軍作戰,需要的只是民夫和錢糧,土地卻不是那麼重要。”
袁紹點點頭,他好像已經明白了郭圖的想法。
“那些冀州本地人現在肯定在商量對策,如果不出意外,兩天之內,他們就會找到使君,哭訴生活不易,痛斥我這個奸佞小人,希望使君高擡貴手,少問他們索要一些,尤其是田地。”郭圖繼續說道:“到那時候,使君再鬆鬆口,讓他們保留田地,只需要籌集糧秣,徵召丁壯便可。”
逢紀也開口了,“如此一來,我們急需的東西到手,豪強們也會感念使君的仁厚恩德,豈不是兩全其美?”
這一套手段,無非就是利用了人的心理,先讓人失望,再給他一定的希望,到頭來自己獲得了想要的東西,還讓人感恩戴德。
後世的商人是最擅長用這一招的,比如說每年一度的雙十一,某位馬先生旗下平臺的所有商品就會先擡價再打折,讓不計其數的無知婦女覺得那些東西很貴很有價值,馬先生打折的行爲很慷慨大方,於是她們花費大量錢財,用平時差不多甚至更高的價格,買下了數不勝數的貨物。
花了錢上了當,末了還得說一聲感謝馬先生。
聽了郭圖和逢紀二人的解釋,袁紹終於放心了,他寬慰地點點頭,卻又想起另一件事情,“如此一來,公則你們豈不是要被人唾罵,忍受那無妄的惡名了?”
郭圖笑道:“我們跟隨使君做事,本就不用考慮旁人怎麼看,只要使君信任,體諒我們的一片苦心,也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