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天啟元年十一月初九來臨了,萬眾矚目的冬至大朝會也將于今天召開。
這天一大早上,天還未亮,朝廷顯貴居住的區域就亮起來燈光,那些官員們紛紛起床,開始梳洗打扮,穿戴朝服。每一個動作,每一個飾品,他們都力求盡善盡美,今天可是冬至大朝,都察院的御史估計都擦亮了眼睛,就等著找人禮儀上的錯作為子的政績呢。
自己可不能疏忽了,成為別人的功勞簿上的對象。
整頓完畢后,這些官員們紛紛在妻妾的侍奉下,登上馬車,從家門而出。能夠參加這等朝會的,都不會是小官,無不是四品以上的高位官員,家中不說豪富,但至少一輛四輪馬車都置辦的起。
無數輛馬車從京師四面八方而來,通過棋盤街,匯聚在大明門前,這里是中樞重地,門前有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的石碑。馬車是不能入內的,在這里,官員們紛紛下車,大明門兩側是各個中樞衙門重地,東側是文,西側是武,兩邊合起來,形成了一條巨大的T型通道。
當然,兩邊是看不到,中間有圍墻隔著,圍墻圍起來的通道是御道,一般人是不能走的。不過今天不同,今天是冬至大朝會,自登基以來,皇帝銳意改革,年頭年尾的兩次大朝會,都被賦予了不同尋常的意義。
往常每月初一的早朝時,百官都只能走在御道的兩側,然而今天不同,所有官員左右列隊,從御道正中央通過。只是,再次令文官們吃驚的是,今天不僅僅有內閣、六部、大理寺、都察院的人,就連內府乃至大都督府都有來人。
左側排在最前頭的,不出意外是首輔李汝華,而他身后,則是內閣班子成員,只是令人驚訝的是,連出差在外的孫承宗和崔景榮此時都在隊列當中。旁邊,另起一列但和內閣成員并立,只是稍稍落后首輔李汝華一步的,是左都御史孫居相和大理寺卿曹于汴。
兩人品級盡管比內閣大學士低半籌,但權位說起來不相上下,站在這里自然是沒問題了,這個是
第一集團,在這兩列人的后面則是各部堂官和侍郎,再往后,就是各部下面各個機構的主事人。
在右側,排在第一位的,自然是內府令徐光啟了,雖然內府狹小,但也有六部,儼然是一個小朝廷,正一品的內府令自然站在首位,他的身后,則是內府各部主掌者,汪文言,王承恩赫然在列。旁邊學著另起一列的,則是大都督府的成員,前面五個和內府各部站在一起的,赫然是五名肩膀上將星閃耀的軍人。
到目前為止,朱由校冊封的五名少將全都在這里了,就連出征在外的李陶和李捕魚,遠在遼東練兵的李屠,都回來了,另外兩人,則是大京師城防軍將軍戚金以及海軍將軍俞咨皋。
在后面,則是四總部的成員,以及一些軍中骨干,當然,能來這里的,全部都是上校軍銜,其他再低的,就沒有資格了。
所有人分左右而列,濟濟一堂,看起來蔚為壯觀。上千號官員,在禮部儀官的引導下,有序的通過大明門,來到午門之前,在此等待。
之后,便是繁雜的禮儀儀式,直到皇帝和百官雙方進入金鑾殿才算結束。
本來冬至的朝會本身就是一個禮儀性的朝會,是屬于一年中,多次大朝會的之一而已,只是朱由校上臺后,借著紅丸案的影響,把這些都給改了,很多朝會都取消了,包括早朝,都給改成了一月一朝,保留下來的,也就是歲首和歲末的兩次大朝會。
就連歲首的大朝會他都給改了時間,本來是在正月初一的,但卻被他改成了正月十六。這是一個很后世人的典型觀念,初一是放假,要在家過年的,這個時候來上什么班?太不人道了,要改。
如此,朝廷規制禮儀一變再變。起初,朝臣因為紅丸案的事情,不敢阻止,但到了后來,就算是想要阻止也無能為力,隨著朱由校登基日久,功績越來越大,他們根本影響不了皇帝的決策。
至于很多傳統的手段,看看錦衣衛,看看東廠,看看都察院,再看看如今京師幾萬的舉
人,什么動作都不敢有了,再加上,天啟皇帝不知為何,似乎生而知之,很多體制運轉的事情,根本瞞不下去,很輕易的就被看穿了。
就算使用一些隱秘的小動作,但皇帝根本不予理會,他只是照著自己的想法,推動這朝廷的運轉,你能適應就干下去,不能適應就滾蛋回家。
如今京師聚集的五六萬的舉人就是最好的信號,它隱晦而又囂張的告訴百官,想當官的人多著呢,愛干干,不干滾。
如此抵抗不能,后退無路,百官只好馴服了。當然,他們還可以采取更加激烈的一些手段,但是南直隸的事件卻讓有這些瘋狂想法的人警醒。
南直隸的地方大族舉兵謀反,可謂是聲勢浩大,也是所有針對朱由校變革的一次最有力的反撲,然而就是這樣國朝近百年來最大的士紳謀反,卻又那么輕而易舉的被摧毀了,還不是被軍隊摧毀,僅僅只是東廠督公,一個叫魏忠賢的死太監給摧毀的。
而今,連平叛西南的李捕魚和李陶都回來了,這很明顯的說明,僅僅只是幾個月的時間,那兩個謀反的土司都被平滅了,這真是可怕的戰斗力。
西南那個地方只要了解的人都知道,民族情況復雜,道路艱難,歷來發生反叛,都是最難平定的,然而羽林軍只去了兩萬人,就一舉蕩平,想想其中的意味,就令人不寒而栗。
行走在百官隊列當中,想想這一年來發生的三起戰事,這是不知道皇帝這些軍隊是如何訓練出來的,軍事以寡敵眾,但卻輕描淡寫的干掉了敵人,而每次殺敵俘虜都是上萬。
“真是…….”洪承疇看著龍椅上威嚴的皇帝,心底一陣火熱,他研讀皇帝政策良久,各種思路漸漸摸到了一些,也許明年正月大朝后,可以上書獻策了,對,要快,陛下的新兵馬上就要練成,最近又得了道門支持,派了許多醫術高明的人進入軍營,到了明年,怕是又有一場大戰啊。
自己要趕快了,不然就趕不上末班車了。洪承疇暗自在心中想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