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年頭的帝國京官還是挺累的,大年初一,也就是正旦日還要上朝議政。高順是執戟郎沒資格進入德陽殿,只能手握長戟立在寒風里吃冷風。
正旦過后,又是上元節。按理,皇帝劉宏應該移駕河水之畔,行辟雍大禮祭奠祖宗和諸神。這家伙性懶,把這事省了,高順等人才有了空閑。
正月十六,高順輪休,在婁圭、審配和逢紀等人陪伴下,踏著初春積雪朝雒陽城外的北邙山而來。
此時,春陽正艷,把白皚皚的北邙山映射得光芒閃耀。京師閑人許攸和帝國“八廚”之一的張邈,騎著高頭大馬從前領路,高順一行六騎在刺骨的春風中尾隨其后。
張邈字孟卓,東平郡壽張縣人,今年三十一歲。因家中資產鉅億又樂善好施,被帝國人列入“八廚”,也是袁紹金主之一。隨著高順的加入,這“八廚”應該稱為“九廚”了。
“袁紹不會是要勒索我吧!”高順騎著馬心中惡毒的想。他隨著張邈,在馬達林和麴良二人的護衛下,迎著朝霞從北邙山南的蜿蜒小道攀爬向上。
臨近晌午,太陽高懸頭頂之時,眾人才來到北邙山南麓之巔。一處茅草屋的村落呈現在眾人眼前。
這一片茅草屋村落,不下有百戶人家。其中最氣派的茅草屋院落,居然是一棟四進的大院落,顯然已經違制,正是袁紹隱居此地的房舍了。
“眾高士,請去劍!”袁紹房舍外站崗的兩位青年,對高順等人朗聲大喊。這兩位青年很是雄壯,身高都超過八尺三寸,面相卻有些稚嫩,不過十七八歲左右。
見此,高順解下腰畔的劍形馬刀,遞給身旁的馬達林。“達林、子優!你們兩人就在門外等候就行!”高順隨口吩咐馬達林和麴良二人。
“主公!你,你的安危…”身高七尺七寸的麴良,瞅了瞅門口的兩位壯漢,小聲嘀咕。
高順聞言,又掃了一眼面前的兩位雄壯少年,嘴角含笑:“呵呵…無妨!我從血海而來,諸邪避讓!”
看到這一幕,高順已知袁紹派兩位壯碩少年在此站崗的深意:無非是壯聲勢而已,就像是走夜路的膽小之人,總是要高吼歌曲壯膽一般。
“呵呵!無妨啊!這位是小弟鄉黨文孟拙,這位是瑯邪臨沂人顏伯善,都是驍勇忠義之士…”看見此況,許攸臉含微笑的介紹一番。
皮膚稍黑的少年名叫文丑,字孟拙,荊州南陽宛城人;身高略矮的少年名叫顏良,字伯善,徐州瑯邪臨沂人。
聞聽到這些,高順心中一愣:“文丑?顏良?《三國演義》里的河北四庭柱!他們不是翼州人嗎?怎么會是,一個徐州人,一個荊州人?”揣著疑問,高順卻臉色不變,在許攸的指引下朝正堂走去。
一路上,許攸解答高順心中疑問。文丑出身南陽宛縣大族文氏,因和南陽名士何颙是親戚被袁紹招來;顏良出身名門,孔子七十二門徒顏回之后,因和黨人名士吳脩同鄉被推薦給袁紹。二人皆有虓虎之勇,宿衛袁紹左右。
聽到這,高順也明白了:文丑和顏良,這兩位大將是袁紹親自帶入翼州的。
說話間,高順等人穿過三進院落,來到袁紹房舍的正堂。袁紹家的房舍,從外表來看雖是茅草屋,室內卻裝飾奢華,用名貴木料打制,雕刻也精細無比。以此來看,袁紹應是一位表里不一之人。
正堂的四壁,此時點燃了數十根香燭,奇香四溢。名貴的木榻上已跪坐了四人。主位上,是一位氣勢不凡的中年高士。這位中年高士便是傳說中的袁紹了。
袁紹身高七尺七寸,臉白如玉兩道劍眉濃密,眼大有神且雙眸中精光閃爍,不怒生威,氣勢的確不凡。他少年時就做過執戟郎,擔任過濮陽長,若不是為亡母守孝,此時恐怕是一郡之太守了。即便如此,他仍然透出濃濃官氣。
袁紹的左手旁,跪坐著三位氣質不凡的名士,高順認識其中一人。
此人名叫何颙,字伯求,荊州南陽襄鄉人。何颙已年近四旬是郭泰的學生,高順大婚時曾來高府道賀。
“拜見何公!”高順見此,連忙前驅何颙跟前躬身行禮。
一番寒暄后,他才與袁紹見禮。袁紹卻未起身,只是跪坐木榻對高順還禮。“袁紹怎么如此無禮?和世人相傳不符啊!”看見這一幕,高順心中暗道。
眾人互相介紹后,高順才在袁紹右手一排的木榻上跪坐下。高順的身旁,有謀主婁圭、主管經濟的審配和主管部曲的逢紀相伴。對面相陪的有南陽名士何颙、汝南名士伍瓊、瑯邪臨沂人吳脩、許攸和張邈等五人。
“德厚兄!聽聞兄在雒陽城里大肆招攬食客,君意欲何往?”一番客套后,何颙代表袁紹向高順發問。
高順聞言,心中暗道:“果然是宴無好宴,別有所圖啊!”
來此之前,他已和謀主婁圭、審配、逢紀等三人討論了好久。眾人一番合計,推演出袁紹此次會晤的本意:袁紹害怕高順在京師揚名,爭奪天下名士資源。
想到這,高順含著笑意拱手道:“何公!小弟乃北疆鄙民,根基終究在北疆,京師不過是一處駐驊之所,并無所圖也!不過,天下高士愿意來小弟處盤桓幾日,小弟也不敢拒之門啊!呵呵呵!”
“哼…”聞聽此言,袁紹冷哼一聲,劍眉倒豎。他雙眸中精光畢露,凝視高順,冷聲道:“德厚兄!汝既是北疆之人,為何不在太原招攬高士,又為何來京師顯富?”
說話間,袁紹身上露出一絲絲殺氣,無形的官威和殺氣融合逼向高順。看樣子,他居然不顧名聲,有著一言不合就要拔刀相向的架勢。
看見此況,高順掃視了一番對面的五位帝國名士,心想:“這些高士難道就給袁紹謀劃了一個殺人滅口的計謀?”
看見此況,婁圭、審配和逢紀三人也大驚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