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上面的這些文字,沒有提到鳳凰山半個字,吳天彪感到有些遺憾。
布先生說,據江湖傳說,張三豐先是在少林寺出家,后來才跑到武當山。咱們的鳳凰頂正處于嵩山與武當山之間,如果張三豐要研習生發出太極拳,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在咱們這里修煉的。煉真宮,是有道理的。有了煉真宮才能把少林和武當貫穿起來。
吳天彪說有道理,有道理啊。再說了,咱們這個地方離河南的嵩山少林寺也不是很遠。歷史上說鳳凰山的殺虎口是張三豐的故里,應當也有來歷。
兩個人議了議,決定除了要修復煉真宮、塑張三豐雕像外,還要在山腳下的殺虎口修復張三豐故居。在那個地方,還要立幾塊記述抗日戰爭最后一戰的紀念碑。
吳天彪就說,看來殺虎口這個地方,自古至今就是一個血雨腥風的地方啊!
布先生說,是啊,聽聽這地名,殺虎口,也只有在這樣的地方,才能誕生出天下無敵的一代絕學太極神功。
至于張三豐造像的形象如何設計,布先生就建議,干脆就以吳天彪的形象為藍本算了。
吳天彪說,這合適嗎?
布先生說,合適。張三豐是在咱們這里練成以后才到武當山的,他在咱們這里的時候正是青壯年,和你的年齡差不多。
吳天彪就說,行,張三豐的個頭處理得比我再高一點,就按1.88米吧。
布先生說,好。
上文說到金庸小說當中的文字,還有兩段,描繪出張三豐創立太級絕學的由來。
張三豐覺得,九陽真經中的妙處,卻非拘泥不化,盡信經書中文字的覺遠所能領悟。只不過并無任何佐證,張君寶其時年歲尚輕,也不敢斷定自己的推測必對。他得覺遠傳授甚久,于這部九陽真經已記了十之五六,十余年間竟然內力大進,其后多讀道藏,于道家練氣之術更深有心得。
某一日在山間閑游,仰望浮云,俯視流水,張君寶若有所悟,在洞中苦思七日七夜,猛地里豁然貫通,領會了武功中以柔克剛的至理,忍不住仰天長笑。
這一番大笑,竟笑出了一位承先啟后、繼往開來的大宗師。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沖虛圓通之道和九陽真經中所載的內功相發明,創出了輝映后世、照耀千古的武當一派武功。后來北游寶鳴,見到三峰挺秀,卓立云海,于武學又有所悟,乃自號三豐,那便是中國武學史上不世出的奇人張三豐。
布先生說,給張三豐塑像,咱們就按照金庸書上的描繪來進行。白發飄飄、氣逾霄漢。
布先生說,吳總,你忘了,你就是張三豐,不是白發飄飄,而是家神采奕奕。
吳天彪說好,咱們也弄一些壁畫,展示一下張三豐所創太極拳的風采。
布先生說,天放就是繪畫的高手嘛,可以請他幫忙。
吳天彪說,是啊,我們村里還有一位書法高手李想。提起李想,吳天彪不由得又想到了李想的姐姐李蕓蕓,也不知道她現在的生活過得怎么樣?想到李蕓蕓,吳天彪又想到了曾麗麗,她現在在加拿大也不知道究竟在干什么,好長時間已經和她失去了聯系。這樣看來,他是不是該和她離婚,再成一個家呢?
布先生不知道吳天彪在想些什么,就接著說,是啊,找些高水平的書畫家,搞壁畫、建碑廊,提升一下煉真宮的文化品位。
當煉真宮修復完工后,吳天彪就請宋小梅在《山陽日報》上發了一篇游記。
煉真宮西山縣的鳳凰頂。據《k省通志》及明成化十二年《重修煉真宮記》碑文等資料記載,“乃東漢湖陽公主修真處”。湖陽公主劉黃為東漢光武帝劉秀長姊,新寡后思嫁司空大夫宋弘,光武帝親自為媒,宋弘曰“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漢書?宋弘列傳》),劉黃慚愧,建道觀守真全節。晉時,葛玄曾修道于此。明永樂年間,道教祖師張三豐在此修煉,因不修邊幅,號稱邋遢張。
煉真宮宮城方形,四邊各長150米,面積2.25萬平方米。北宋兵部待郎范致虛上疏,徽宗允其請,頒煉真宮殿閣門室御書牌額13軸。
明代后,方城煉真宮又有幾次毀與修。幾番興衰后,到新中國成立初期,煉真宮內保存下來的古建,只有三清殿15間、廣圣殿3間、玉皇殿9間、斗姆閣兩層6間、仙人洞1間、客房9間,均為清代單檐歇山式建筑。
新中國成立后,煉真宮被鳳凰山場占用,道教活動停止,其城墻、碑林、玉皇殿等在“文化大革命”時遭到不同程度破壞,甚為可惜。
1994年12月16日被山陽市政府正式批準為對外開放道觀,陸續進行了修復。特別是從2008年開始,天彪旅游入駐鳳凰山后,已相繼建成張三豐修行的仙人洞閣樓、供奉湖陽公主的公主樓、斗姥閣、玉皇殿、三清殿、靈官殿、祖師殿、東跨院、西跨院、乾房、坤房、山門等仿古建筑,碧瓦粉墻,飛檐斗拱,雕梁畫棟,規模宏大,非常壯觀,香火鼎旺。
如今的煉真宮,大氣:兩座二柱單楹石牌坊聳立在山門兩側,宮內建筑紅墻黃瓦,金碧輝煌。中軸線上,靈官殿、祖師殿、三清殿、天爺殿、斗姆閣拔地而起。鐘樓北邊為洞陽觀,鼓樓北邊為碧霞莊。所有的佛像皆為金裝。特別是位于仙人洞前面的張三豐造像,用產自東陽縣的青玉雕成,高1.85米,重15噸,彰顯出一代宗師的大氣與風范。
除了大氣,煉真宮還很秀氣。我注意到,全院皆是修剪整齊的花木,據說是西山縣最好的一個花工“為菩薩打義務工”干的活。煉真宮山門內側的木雕,精美至極,據說也是西山縣最好的工匠手藝。
大氣和秀氣的煉真宮,還充溢著一種超凡脫俗的氣息。這種氣息,是宮觀中十四個女道士帶來的,她們多半比較年輕,有幾位還受過高等教育,言談舉止秀逸脫俗。有一年輕道姑,戴眼鏡,很文秀,看殿時盤坐誦經,我伸手去拿經書,想看看是什么,馬上被她制止:“要齋戒才能看經。”
看守地藏殿的道姑,已生白發,面目仍能看出年輕時的姣好。問其法號,笑而不語。“為何出家?”“這是公主修真的地方,出家好。”
道姑們有的習字,煉真宮幾乎所有對聯都是她們撰寫。道姑們有的練習琴瑟笙笛,因為道觀內有個經樂團。無論習字還是習樂器,她們說,都是修行的一種方式。
除了例行的早晚課,有天傍晚記者在仙人洞內看到一著黑衣一著白衣的道姑在磕頭,她們俯跪于拜墊上,頭磕在一個小小石枕上,不斷地磕,這也是修煉的一種方式。
日已暮,從仙人洞敞開著的雙扇洞門中,我遠遠看見黑白兩件道袍,虔敬的背脊彎成一條渾圓的曲線。
煉真宮復建費用,迄今已超1億元人民幣,所有建筑‘無木不雕、無石不刻、無壁不墨’,所有塑像與楹聯上貼的都是金箔,力圖打造出一個‘人間天堂’。”
天彪旅游董事長吳天彪先生說:“復建完全按古建工藝,比如檁條,一根根都用桐油浸過。”
通過努力,煉真宮目前大小殿堂建了24座,神像塑了303尊,乾道院坤道院道房建了108間。目前煉真宮內,有出家道人26位,坤道十四,乾道十二。還有十幾個居士,吃飯拿飯錢,干活不拿工資。
“無木不雕”,西山縣民間藝人中有很多能工巧匠,木雕十分精美。再講“無壁不墨”。王子光,山陽畫家,煉真宮所有壁畫都是其作品,他已經在宮觀內畫了8年,至今仍在繼續。我見到他時,他正在三宵神殿畫壁畫,壁上先打草稿,定稿后用墨線勾,再上色再勾。他受到民間藝人點撥,得到秘方,壁畫創作的顏料均為自制。宮觀內壁畫并非一味濃艷,比如王母宮,塑像本身雍容華貴,因此壁畫用了《八十七神仙卷》。《八十七神仙卷》是佚名白描人物手卷,畫上87個神仙從天而降,列隊行進,姿態豐盈優美。整幅畫以人物的衣袖飄帶、衣紋皺褶、旌旗流蘇等的墨線,交錯回旋達成和諧的意趣與行走的動感。而王子光用墨線勾勒的清趣,構成一個清雅的背景,更好地襯托出王母宮的華美。三清殿內,供奉的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王子光選擇的壁畫,是山西芮城永樂宮元代壁畫“百神朝元圖”。原壁畫描繪的是各路神仙朝謁元始天尊的盛況,數百位神仙姿態各異,形神俱備,為元代壁畫中珍品。王子光的復制,筆致柔潤富有光彩,給三清殿增色不少。
煉真宮作為山陽最老,也是最有影響力的道教宮觀,復修后的它,已成宗教與民俗文化地標。每逢農歷初一、十五,便有盛大廟會。2009年正月十五,我上午9時去煉真宮,離山門數百米,已經是摩肩接踵。進得廟門,人已擠不動了,香爐前紙灰彌漫。我還看到了很多孩子,小女孩兒都打扮得很漂亮,拿著零食飲料,跟著母親,熟練地在各路神佛前磕頭,然后在宮觀內外逛逛。對她們而言,這是快樂的游戲,也是社交。
有些十三四歲的男孩子,都是自己來的,像做作業一樣,磕完頭就走。出入于濃郁的宗教氣氛中、在香煙繚繞中長大的孩子,長大后很多都會變成虔誠的信徒。一些游客還來到張三豐的造像前,說要和真人比年齡。原來,張三豐文武雙修,活了212歲才羽化而去。人們都說,在這里,拉拉真人手,活到九十九。碰碰真人肩,活到一百三。學學懶扎衣,活到二百一。懶扎衣是以太極拳為代表的很多內家拳的基本動作之一,這里說的意思是,掌握了內家功夫,就可以和張三豐一樣活到212歲。
煉真宮有一個經樂團,據錢道長講:“煉真宮的經樂團是不講價錢的,拿一分不少,拿十萬不多,隨心。還是為了弘揚教義。”經樂團演奏的道教音樂,是傳統道教文化的組成部分,更是中國民樂經典。如《二泉映月》、《大浪淘沙》,出自江蘇無錫雷尊殿道人華彥鈞(阿炳)之手。又如,由川派琴家、四川青城山道人張孔山傳譜古琴曲《流水》,于1977年由美國飛船帶入太空,在地球外尋覓知音。道教音樂表現形式又十分多樣化,技巧很高。演奏樂器也很多,有鐘、鼓、笙、簫、管、笛、鑼、鐃、鈸、木魚等。
上午9時,天爺殿內,清凈莊嚴。道姑們9點誦經,10點科儀。道姑們著紅色法衣,手執各種法器,有擊鼓者、有擊鑼者,還有使用鐃、鈸、大木魚者,她們不斷念誦跪拜。我看到其中有一主持者,負責唱念祈福呈文。她著一件遍體彩繡的紅色法衣,頭戴精致道冠,人瘦削清秀,手拿笏板,表情端凝,修長的一雙手還有不同手勢,十分繁復。眾道姑也有許多跪拜念誦的活動。她們吟唱作法許久,最后把一道寫給玉皇的祈福呈文燒掉,儀式才告結束。
她們做法事時,善男信女絡繹不絕。而她們在升騰香煙中,在清脆悠揚的鐘磬聲里,極其專注于自己的事情。從東漢的公主劉黃,到如今的她們,虔誠維系著煉真宮的理想,薪盡火傳。
宋小梅的這篇游記發表后,又《k省日報》、《中國旅游報》、《中國地理》等多家報刊轉發。在旅游市場上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吳天彪對宋小梅說:“表嫂子,謝謝你啊。你可是為鳳凰頂的旅游立下了大功,鳳凰頂永遠對你免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