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再次刨開“黃腸題湊”幾人又花了兩天時間,這次為了緩解坡度的加大,盜洞的長度也加了不少,足有第一個的兩倍長,本來下午的時候就刨開了,但為了遵從“天明不盜斗”的規矩,幾人就沒有下去,一直放尸氣等天黑,正好也可以休息。
等天黑的差不多了,幾人又做起了土耗子,鉆了下去。由于已經進過了上面的疑冢,這次位置選的不錯,直接刨到了后室,這墓葬的規模和上面的完全一樣,可以說疊加在疑冢之下。老胡還是打頭陣,進去以后就高興的不得了,直道“發了,發了,滿地的金疙瘩啊”,幾個人進去一看,還真是,陶器,銀器,漆器,木俑都擺放在墓室四周,墓中是一個近三米長短的棺裹,看樣子應該是五重之葬。
漢代承襲周代“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的禮制,按墓主人的身份不同,其規格從一棺一槨到五棺二槨,有再重、三重、五重、七重的區別。中國古代棺、槨并稱,兩者同屬葬具,但木槨墓中的木槨其實是墓室內的構造,故稱槨室。在磚室墓和石室墓等橫穴式墓中,墓室本身就起了槨的作用,有時可稱磚槨和石槨,而墓內的葬具則有棺無槨,而且,除個別例外,棺也不再是雙重或多重的了,這五重之棺必有玉衣,也叫親身棺材,是用玉片和金銀線相連做成的,故有金縷玉衣一稱。五重之葬可是王侯才能享受的葬制,這下幾個人可樂壞了,墓室中擺放著的隨葬品看也不看,直接奔棺材去了,所謂棺裹,就是有棺有裹,這好東西可都裹在里面啊,什么玉璧,帶扣,石鎮,玉鎮,還有扭印都在這棺材里面呢,東西又輕又小還值大錢,比拿陶器,漆器合適的多。
等老胡按規矩在室角點起燈,幾人便走近前去這下更傻眼了,胖子夸張的說道“啊,這是玉棺啊!”所謂的玉棺并不是用玉做成的棺材,而是用玉片包裹的,一片一片的鑲在棺體上,和金縷玉衣的意思差不多。只不過在四周留了幾處方格,上繪冥圖,畫的很是詭異。
四個喪了良心的家伙可沒時間研究棺材,幾下就把外棺掀開了,露出了內棺和梓宮、便房,要說這梓宮、便房其實就是外棺和內棺之間的空隙,做成格子狀,內放陪葬器具。
就在幾人開始搜刮梓宮、便房里的寶貝的時候,孫為民看到內棺之上蓋著的旌幡。按照周代以來的喪禮,漢代出殯時張舉一種旌幡,入葬時覆蓋在棺上,又稱旌銘或銘旌。旌幡一般上繪天朝、人間、 地府三段。天上為橫幅,其余為直幅,寓意也是祈求死者靈魂升入仙境的。
但這個旌幡可有點不一樣,上面只畫一圖,孫為民一看大駭脫口道“睚眥!”
《升庵外集》曰:“龍生九子不成龍,七曰睚眥,性好殺,故立于刀環。”睚眥,龍之七子,相貌兇狠,好勇擅斗,總是嘴銜寶劍,怒目而視,常被雕飾在刀柄劍鞘上,以增加自身的強大威力。睚眥便成了克煞一切邪惡的化身(睚眥到底是龍的第幾子說法不依,有說六子有說七子的,就按《升庵外集》里的記載吧)。
“怎么了?不是又撞邪了吧?”王胖子一聽孫半仙開口了,哭喪著臉抱怨起來。
老胡和金大牙正在劃拉玉器呢,一聽也停了手,發楞的看著孫為民。
“你們不知道,這睚眥本是龍之七子,性好斗,可擋“工形煞”、“丁形煞”等大煞,是行當中斗風水所用,要是哪家發現對面或窗外有化煞工具對著本宅,則可擺放此法器,將對方法器反射,不致受到對方影響。并且,此牌只能放在室外,不可對著室內,否則不吉反兇。這睚眥本不是什么邪煞,但它有一個寓意很難纏,這下我們麻煩了”孫為民真沒想到這東西能當旌幡蓋在棺裹上,這是名擺著下咒啊。
老胡一聽馬上追問道“什么寓意你到說說啊”看來和半仙在一起時間長了,他也迷信起來。
孫為民看著旌幡咬著嘴唇嘆道“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
“報?報什么啊?”王胖子好象還是沒明白,奇怪的問著孫為民,手里還拿著兩個剛摸出來的玉鎮。
金大牙一看胖子傻的可以,氣的說道“報應啊!你不怕啊?”
這下胖子可傻了,上次讓鬼婆婆的耍過以后,他就怕聽這,張著嘴巴看著老胡心虛的說道“不行這次算了吧,我們封好棺材回去?”
老胡一聽恨的直咬牙,也不理會胖子,向孫為民問道“不是不能拿東西吧?我們怎么就這么倒霉,能不能和它打個商量?”看來老胡還是不死心。
孫為民這時候正在考慮,這睚眥蓋棺也太毒了點,這不是明著嚇唬人嗎。他雖然也怕,但就這樣回去他也不心甘,正無所謂,陰陽風水斗,手藝見真章。既然已經劃下道來要斗風水,那就比比看吧,見什么都躲自己還叫什么陰陽師,和它斗了!
打定主意的孫為民也豁出去了,鎮靜的對幾人道“沒事,你們先把東西放回去,我先破了這風水再說”
幾人一聽孫為民要斗道,馬上把東西放了回去,都站在一旁觀望起來。
wωw ⊙Tтkд n ⊙C ○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故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孫為明起《陰符經》,演道章。
《陰符經》,全稱《黃帝陰符經》或《軒轅黃帝陰符經》,也稱《黃帝天機經》,傳言是黃帝所著,講天性運行,人心則順,闡明了天、地、人之間的生殺的變化,主要效法自然五行相生原則。
性命之道,一天道也。天之道,陰陽之道耳。修道者能知天道之奧妙,而神明默運,竊陰陽之氣,奪造化之權。執天行,有為之學,漸修也,所以了命。能觀能執,用陰陽之道以脫陰陽,依世間法而出世間,性命俱了,心法兩忘,超出天地,永劫長存。(這是再說,得陰陽之道修行可入正道,修正果)
五賊者,金木水火土也。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人即受此氣以生以長,但自陽極生陰,先天入於后天,五行不能和合,自相賊害,各一其性,木以金為賊,金以火為賊,火以水為賊,水以土為賊,土以木為賊,是謂天之五賊也。若有見之者,逆施造化,顛倒五行,金本克木,木反因之而成器;木本克土,土反因之而生榮;土本克水,水反因之而不泛;水本克火,火反因之而不燥;火本克金,金反因之而生明;克中有生,五賊轉而為五寶,一氣混然,還元返本,豈不昌乎!(這是在闡明五行的關系,參透五行而用的道理)
人秉五行之氣而生身,身中即具五行之氣。然心者身之主, 身者心之室,五賊在身,實在心也。但心有人心道心之分;人心用事,則五賊發而為喜怒哀樂欲之五物;道心用事,則五賊變而為仁義禮智信之五德。若能觀天而明五行之消息,以道心為運用,一步一趨,盡出於天而不由人,宇宙雖大,如在手掌之中;萬化雖多,不出一身之內;攢五行而合四象,以了性命,可不難矣。(這是說,五行在人身上的體現)
天性者,天賦之性,即真如之性,所謂真心,不識不知,順帝之則,而人得以為人者是也;人心者,氣質之性,即知識之性,所謂機心,見景生情,隨風揚波,而人因之有生有死者是也。天性者,天機,即是天道;人心者,人機,即是人道。守天機者存,順人機者亡。惟大圣人觀天道,執天行,中立不倚,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修真性而化氣性,守天道而定人心,不使有一毫客氣雜於方寸之內也。 (這是講述修道之人的修為高深和能力)
孫為民這樣做是想借陰陽五行之力施法,化睚眥之怨必報的形煞。這便是斗道,也就是風水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