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清寧睡下之后,并不知道,沈墨因為她的這個電話,晾了正在跟他在一起開會的人半個小時。
等到他回去之后,他曾經(jīng)的頂頭上司,某集團軍軍長的臉已經(jīng)黑的不能再黑了。
今天會議的支持者和召集者就是這位軍長,曾經(jīng)是沈墨現(xiàn)在是周風奕的頂頭上司,會議的內容主要是針對像周風奕他們這樣的特種部隊,怎么樣更好地與新型高科技武器相結合的作戰(zhàn)方式相融合而召開的。
軍長今天特地過來,也主要是想聽沈墨和周風奕講講他們的想法和對未來作戰(zhàn)方式的看法,算是一個小規(guī)模的軍官會議。
除了軍長,參加會議的還有一位副軍長和一位參謀長,以及兩個上將,沈墨和周風奕目前都是中將級別。
當然,雖然是最年輕的中將之一,但是他們的軍功放在那里,任何人也說不出什么來。
但是,在軍令如山的部隊里,跟你一起開會的這幾位,除了周風奕,職位都比你高,年齡都比你大,你竟然就這么晾我們半個小時,我要是不罰你,不用受天理,我對自己都交代不過去。
在周風奕看來,這是沈墨有史以來第一次做出這種出格的事情,而且還是為了一個女人。不過,他能理解。
每個人對生活,都會設立條條框框的要求,而沈墨,向來都是一個很自律的人,他對人對事,從來都有自己的原則,但當有一天他為了一個女人打破了自己一貫的原則,這,便是一個男人為一個女人做的最浪漫的事。
但這并不代表別人也能理解,他手里事情多,小少爺幾乎是把他一個人當三個人使,大家也知道,可是這么重要的會議,再大的事情你也不能這么做!
所以,等到沈墨回去的時候,軍長二話不說,散會。
他們去吃飯,沈墨在旁邊站崗,吃完飯繼續(xù)開會,開完會之后,罰沈墨操場十圈加五百個俯臥撐。
眼看著周風奕要開口,軍長來一句,誰要是求情,就陪他一起。
沈墨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之后,嚴格執(zhí)行起了命令。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沈墨對外早已脫離了部隊,但是他當時轉業(yè)的命令一直沒有下來,上面有意拖延,所謂的轉業(yè),只是一個對外的說辭,他的軍官級別也就一直保留到現(xiàn)在,甚至王濤的少將級別,也還一直保留著。
而且今天這事,就算沈墨已經(jīng)真正的專業(yè),對于這位軍長的命令,他也會一絲不茍地執(zhí)行。
這位軍長對沈墨和周風奕,一直都是比較照顧的,算得上是恩師。
開完會,沈墨執(zhí)行完懲罰命令之后,又被周風奕取笑了一番,才派直升機把他送回B市,下午積攢的工作,晚上還得加班。
再說遠在M國的顧清寧,她睡了一覺起來之后,精神已經(jīng)好多了。
整個人的狀態(tài)都已經(jīng)調整過來了。顧清寧一邊和咖啡,一邊看著手中的資料,準備接下來開展與其他投行的溝通。
青城怕她吃不慣外面的飯菜,在別墅里親自下廚給了做了她平常喜歡的口味的飯菜,奪走她手中的咖啡之后,顧清寧才從資料中回過神來。
沈妍那邊一直沒有反饋,顧清寧知道沈妍一定會盡力幫她,但是有些事情,除了努力,有時候還是真的要看運氣和緣分,所以她完全沒有自怨自艾,反而冷靜下來一邊思考接下來的對策,一邊反思自己的溝通方式,同時認真跟青城請教,與這些人打交道應該注意的地方,畢竟青城呆在美國的時間更長,會比較了解美語中這種語言和文化的溝通方式。
青城一字一句教得認真,包括投行常用的一些俚語和俗語。并且青城告訴她,她昨天那種比較直接的溝通方式其實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不能把自己的底牌和盤托出,得一點一點地往外透。
于是,在接下來的在三天之內,顧清寧在青城的陪同下,幾乎是馬不停蹄拜訪了多家投資銀行的投資人,與投行的各類VP、D、MD以及基金經(jīng)理各種早餐、午餐、晚餐、Brunch、下午茶、酒吧。
沈墨倒是不用再擔心她會繼續(xù)瘦下去,但是這個過程實在是太燒腦了。
一開始,顧清寧確實是抱著把顧氏賣個好價錢的態(tài)度與這些人談溝通的,但是漸漸地,到后來她轉而成為了一個學習者,每一個跟她吃飯、喝茶、聊天的人,都能帶給她對這個行業(yè)不一樣的看法以及對企業(yè)管理不一樣的思考。
甚至青城自己都承認,這段時間,他自己都又比之前長進了很多。
而且這次,顧清寧超強的學習能力再一次讓學霸青城都對她刮目相看,僅僅三天的時間,幾乎每一天都能看到她的成長與進步,現(xiàn)在的她再也不是那個一頭扎進這個行業(yè)的懵懂青澀小女孩了,她已經(jīng)基本了了解了這里面的規(guī)則和潛規(guī)則,知道什么時候該說什么話,什么時候該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什么時候又可以適當坦誠地把公司的現(xiàn)實情況透露給對方。
看到她如此巨大的進步,青城是深感欣慰的,而看到她如此的拼命,他又是有些心疼的。
顧清寧的感覺其實也一樣,幾乎每天都是活力滿滿地出門,回到家的時候,腦袋就像是被榨干了一樣,深深的疲憊感,但是同時,學到的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又在她腦子里不斷地交織著,當她把這些整理成思路之后,感覺又被填滿了。
只是,真的好累啊!
終于,三天之后,顧清寧和青城正在與KKRR基金的一位MD吃飯的時候,接到了沈妍的電話,John想要再次見他們一面。
約好了時間,還是老地方,幾人再次聚集在一起。還是同樣的話題,不過這次,顧清寧拒絕了John的股權投資建議,只答應讓他們公司作為公司將來上市的主承銷商之一。
因為,私募股權投資的部分,顧清寧已經(jīng)與今天中午的那位MD談得差不多了,而且,都是年輕人,相互之間不管是與她還是與青城,都更好溝通一些。
而且,最重要的是,KKRR才是在私募股權方面最得最好的投資機構之一,而沈妍他們公司則在企業(yè)并購和上市方面更擅長一些,專業(yè)的人做專業(yè)的事,這向來是顧清寧一貫在堅持的理念,與能者多勞相比,她更覺得是專業(yè)化的社會分工讓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便捷和高效。
所以,與此同時,針對顧氏現(xiàn)在的股權結構,得知吳靜彥還在虎視眈眈地尋求新的資本方入場,只是迫于顧弘文的死帶來的媒體的壓力,網(wǎng)民的壓力和監(jiān)管層的壓力,他一時尋找不到這樣的合作方,這也是顧清寧為什么這么頻繁和瘋狂地與這些投資人溝通的原因,因為現(xiàn)在對于他們雙方來說,時間就是金錢!
在KKRR提供的反收購策略中,顧清寧和青城最終舍棄了“毒丸計劃”,采取了“白衣騎士”的計劃。
所謂“毒丸計劃”,它還有一個正式的名字叫做“股權攤薄反收購措施”,意思就是讓除了收購方以外的所有股東用更低的價格買入新的股份,然后把收購方的股權稀釋掉,增加它的收購成本。
其實吳靜彥一開始針對顧氏集團的時候,采取的方式跟這個差不多,但是到了現(xiàn)在,顧清寧卻沒有辦法采取這種方式,因為一旦吳靜彥引入其他方面的手段,比如政/治,情況根本就不允許她這么做,于是,顧清寧只能采取“白衣騎士”的計劃。
所謂“白衣騎士計劃”,就是顧清寧去找一個跟自己的企業(yè)有合作關系,但是又不想控制企業(yè)的有錢人來進來,驅逐出原本對公司有惡意的股份。
John對顧清寧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有這么大的變化,如此頭頭是道,分析透徹且到位,倒也并沒有太大的反應,因為顧清寧這幾天的行蹤,他差不多也都基本可以了解,都在一個圈子里,隨便打聽一下就能知道,因為顧清寧根本沒有刻意隱藏什么行蹤。
不多,對于顧清寧在A/B股權結構上的堅持,John不知道她到底是哪里來的自信。
所謂A/B股制度,說白了就是同股不同權。公司在發(fā)行股票的時候發(fā)行兩種,一種叫A股,一種叫B股。A型的股票就賣給普通的公眾,B型的股票由管理層持有。B型股票的投票權是A型的10倍。
其實,對于顧清寧來說,像顧氏這樣的傳統(tǒng)企業(yè),如果不堅持A/B股權結果,在國內上市和M國上市沒有什么區(qū)別,但是她一旦引進私募股權基金,很容易失去對公司的控制權,這個時候,在M國上市就比較合適,因為國內目前暫時還沒有這種制度。
而顧清寧的自信就來自于到達M國的那天晚上,她給John講得那個那個關于公司未來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和某些項目的企劃案。
顧清寧講得并不詳細,但是沈妍私下告訴她,John老頭兒其實對那個很感興趣。他當時故意表現(xiàn)出對她和青城沒有什么感覺的樣子,也是想要待價而沽。
那個東西,是青城和顧清寧一起制定出來的,是花費了兩人時間和精力最多的東西,也是他們的底氣和信心。
作為傳統(tǒng)零售的顧氏集團要轉型,必須與現(xiàn)在的互聯(lián)網(wǎng)和高科技相結合。而新零售就是他們的目標。
所以,那天與曾經(jīng)的銷售VP鄭永華聊到的那些東西,確實都是兩人的一個粗淺的想法,鄭永華也確實有眼光,看到了那個東西未來的市場潛力,所以才會那么迫不及待。
后來,青城和顧清寧在那個基礎上,做了完整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和方案,而且他們很有信息這個東西在未來會為顧氏帶來巨大的市場效益。
但是,問題就在于,他們想要做的這個東西,需要大量的現(xiàn)金流和資金,這才是顧清寧想要引入私募股權基金的初衷。
如果這次M國之行不能成功,青城和顧清寧甚至商量,實在不行就把顧氏的核心業(yè)務剝離出來,另外成立一個新的公司來運作這個事情,然后再引入MK或者山水集團的投資。
當青城對John把那個企劃方案講述的再相對清楚一些的時候,John也明白了這兩個年輕人的宏大構想,不過那些都是將來的事情,就目前而言,John覺得A/B股權結果他可以接受,但是他們公司要作為顧氏集團的獨立主承銷商。
青城和顧清寧對視一眼,同時搖了搖頭,John老頭被這兩個人氣得有那么一點吹胡子瞪眼的感覺,我都這么給你們面子了,你們還想怎么著?
最后,青城告訴John,三個主承銷商,他們只能是之一,因為另外兩家已經(jīng)同意了。
John也明白,現(xiàn)在世界的潮流在變,這個世界錢已經(jīng)變越來越不值錢,而創(chuàng)業(yè)者獨一無二的人力價值卻越來越值錢,而這兩個年輕人對未來新零售的暢想,確實是一個獨辟蹊徑讓人意想不到的角度,但也確實是一個很接地氣的方式,他想從這兩個年輕人的未來當中分一杯羹,就得接受他們的方式。
至于是賺是賠,John認為自己這點眼光還是有的,而且投資投的不就是對未來的一個期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