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常娟的眼淚,還有從骨子裡面流露出來的疲憊,讓李子元異常的心疼。他知道,自己現在已經無法掙脫常娟的情網,眼下的不吐口只是自己還在垂死掙扎而已。無法再一次面對常娟眼淚的自己,再一次鬆口只是早晚的事情。
而常娟又是一個骨子裡面極其要強的人,無論形勢再惡劣,也不會放棄自己工作。對於常娟來說,無論再累、再辛苦,她也會堅持到底的。李子元知道,即便是兩個人結婚,常娟也不會放棄自己的工作。除非上級將她給調走,否則無論形勢在艱難,她也是會堅持下去的。
並不想常娟在這最後兩年的時間裡面,出現什麼危險的李子元。在聽到董平說這裡的情況特殊之後,心裡面便有了這個想法。將這裡作爲常娟還有她的壺北縣政府,最後的一個隱蔽點。一旦形勢危急,可以撤到這裡堅持。
李子元這個想法不能和任何人說,其實也沒有辦法說出口。但作爲李子元來說,他不想常娟受到任何傷害的想法,並沒有什麼可責備之處。還有現在同在地方工作的劉雁來、關力,這些自己的老戰友、老朋友的安全,李子元都是相當上心的。
他希望自己的這些老戰友,都能平安的活到抗戰結束的那一天。尤其是抗戰的曙光,現在已經出現在了地平線上的時候,李子元更不希望他們其中有一個人,倒在黎明前最後的黑暗裡面。
在殘酷的敵後戰場,尤其是像壺北這種八路軍與日僞軍,常年在拉鋸的地方,地方幹部的危險性甚至要高於部隊。傷亡的可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要超過部隊幹部。地方幹部常年與羣衆打交道,相對部隊人員來說容易辨認。
而且地方幹部因爲工作特性,也是日僞軍優先打擊目標。日僞軍要摧毀根據地,首先就要摧毀根據地的地方政權。地方政權一旦垮掉,八路軍就成了無源之水。徵集不到糧食,無法動員補充兵員,傷員無處安置。
部隊,就很難在這裡站住腳。各地的地方幹部,風險性是極大的。捕殺地方幹部,是日軍極爲重視的。有一個穩固和隱蔽的藏身點,一旦日僞軍再次進行拉網大掃蕩,至少可以保留下一部分的元氣。
對於董平的反對,別有心思的李子元並沒有立即回答他。而是在這裡一邊繼續觀察地形,一邊心中不斷的在盤算著。他的這個想法,不會因爲董平的反對而改變。至於其他人的怎麼想,李子元暫時還顧不到。
就在李子元與董平兩個人,都陷入沉默的時候。周同從那個地洞鑽了出來,手中拎著一支去了油,並已經壓好子彈的晉造*來到李子元面前,將*遞給李子元道:“團長,這批炮彈我已經全部檢查過了,基本上保存完好。”
“但有些引信和底火出現了輕微的鏽蝕,需要打處理一下才能早知道能不能用。我建議,在使用之前最好還是要經過試射一下。畢竟這批炮彈是民國十九年出廠的,距離現在已經十三年了。”
“儘管這個山洞很乾燥,可畢竟生產的時間太久遠了。在十餘年無人進行維護的情況之下,我擔心這些炮彈實際狀態,遠不如表面上看起來這樣好。而且晉造武器和彈藥雖說都是仿造日式武器,可質量真的沒有辦法與日本原廠貨相比。”
“質量本身就不是太好,再加上這麼長時間了,我還是很擔心出現問題。山炮不是步槍,炸膛了最多也就傷一個兵。這炮彈要是在炮膛裡面爆炸,可不僅僅只毀壞一門火炮那麼簡單了。對自己人的威脅和殺傷力,同樣是相當巨大的。”
“不過,我拆開了一枚炮彈,裡面的*和裝藥,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雖說製造的時候質量差了一些,但並沒有出現板結的現象。至於輕武器彈藥,大約三分之二應該還能使用。不過那些晉造*,因爲保存的時候密封不好,估計能有一半能用就已經很不錯了。”
對於周同的彙報,李子元接過那支晉造*,仔細看了看。手一擡將*頂上肩膀,槍口對著山下直接扣動了扳機。知道晉造武器質量有些問題的李子元,沒有敢打連發,只是用點射測試這支槍。結果彈匣打到一半的時候,槍果然出現了卡殼的現象。
李子元幾次試圖拉開槍栓,退出卡殼的子彈都未能成功。最後還是董平接過槍後,仔細的將槍拆卸開,將槍膛內已經有些膨脹變形的子彈退了出來。董平將那枚膨脹的子彈挑出來之後道:“晉造*連續開槍,子彈極其容易變形、膨脹。”
“除了因爲*管使用槍鋼的質量不佳,生產工藝差也有一定的關係。另外,晉造輕武器子彈頭裡面,填充的材料也不行。那位少掌櫃出身的山西王,的確在搞工業上有一手。他的晉綏軍的確是全國軍閥裡面,除了東北軍之外唯一軍火能夠自給的。”
“當年中原大戰,晉綏軍的炮兵給中央軍帶來的威脅和殺傷,甚至超過了整個晉綏軍步兵。晉綏軍作戰是從來都不顧及彈藥消耗的,手腳大的子彈像是潑水一樣打。晉綏軍中的*比例,也是全國最好的。*配備到班,除了晉綏軍沒有別的部隊這麼幹過。”
“但這個算盤打的太過,在原材料上能省則省,造成了製造的質量不高。再加上子彈口徑又是獨一份,打光了子彈的話,閻老西不給補充就成了廢鐵。中原大戰晉綏軍潰敗,一路上遺棄、被中央軍繳械了幾千支晉造*,最後還是沒有人用。”
“再加上這支*和子彈,都製造了十多年。這槍鋼沒有生鏽,就已經很不錯了。打了幾發,子彈也沒有出太大問題,還勉強說得過去。我拆開的時候看了一下槍,應該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董平的解釋,李子元只是點頭笑了笑道:“你說的這個我知道,我們東渡黃河之後,那位山西王給了我們幾百支。槍是好槍,就是槍和子彈的工藝都太差了。可不管怎麼說人家自己生產的,戰時就不用到處求爺爺告奶奶的。”
“能拔膿的就是好膏藥,能打死鬼子的就是好槍。質量差一些就差一些,只要能打死鬼子就行。不過這個特殊口徑,除了他們自己沒有人制造和生產的子彈,確實是一個頭疼的問題。有限的子彈要是打光,那位山西王不給補充,這槍就幾乎等於報廢了。”
“除了他自己的晉綏軍,恐怕其他的軍隊要是裝備這種槍,想要補充一些子彈還得看他的臉色。這款晉造武器要是能像川造的這款*,清一水的使用駁殼槍子彈,估計這就沒有這個麻煩了。”
“畢竟駁殼槍使用的七點六三毫米槍彈,在咱們國家使用量還是很大的。只要在咱們中國的地盤上,走到哪裡都能弄到。雖說按照這個射速,也基本上消耗不起。可問題是畢竟來源廣泛,相對來說好弄的多。”
只是李子元話雖說這麼說,可這支*重新組裝好後,他也失去了再一次測試的興趣。當年東渡黃河的時候晉綏軍給了一些,部隊一路上逆著潰軍向前又撿了不少。只是可惜這些晉造*質量差,子彈打光了又沒有地方補充,最後只能全部淘汰。
對於這支槍的優缺點,李子元不用董平說也很清楚。當年他當排長的時候,就揹著一支晉造*。當連長的時候,這支槍才因爲實在沒有地方補充子彈換掉了。那支槍對於李子元來說,可謂是五味雜陳。
那支他當年剛背上從一個晉綏軍潰軍手中,搞來的這種槍的時候,李子元還是很自豪的,甚至可以說有些嘚瑟。畢竟一般部隊的排長,都是和戰士一樣揹著漢陽造。自己搞來這麼一支火力兇猛,不亞於輕機槍的槍,很是有些炫耀。
那架勢絕對相當於幾十年後,開著車的人看著騎著電動車的人。只是沒有兩天,李子元就真的有些苦不堪言。這玩意太沉了,一支槍都趕上兩支漢陽造的重量了。近戰火力是和輕機槍差不多,可這重量也和輕機槍差不多。
關鍵是這槍揹著比步槍重的多,近戰火力雖說兇猛。可是因爲彈藥的問題,反倒是不敢輕易開槍。當時他手中就二百發子彈,打光了那支槍可就真沒有用的了。儘管他也想辦法到處收集這種晉造子彈,可問題是當年山西戰場上太亂。
參戰的部隊之中,承蒙那位被打的矇頭轉向,看到什麼部隊都是救火隊的山西王。這家送點、那家送點,就連八路軍都混到了幾百支。山西又是山地戰爲主,這玩意在近戰中還是很好用的。可問題是那位山西王送槍的時候,子彈可不多送。
要想這槍在隨槍送的子彈打光之後,這槍不報廢的話,除了從那位老摳手裡面想辦法要之外,就只能各顯其能的收集了。他能收集到的子彈,數量實在是有限。可要說這種晉造*一點好處沒有,那倒也不是。
李子元還當排長的時候,一次戰鬥中帶領全排掩護部隊撤退,卻被快速推進的鬼子給合圍。最終還是靠著他那支笨重的晉造*,與自己副排長手中的同款槍集中火力,與僅有的一挺輕機槍組成交叉火力,硬生生的從日軍包圍圈上撕開了一個口子。
帶領全排,安全的撤出來不說。還在撤退的路上,一路採取近距離設伏的戰術。利用這種*近戰火力密集的優勢,打掉了日軍先頭一個小隊,繳獲了兩挺歪把子和二十多支三八式步槍。當時要沒有這兩支*近戰時候充足的火力,那次就真的很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