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279章 段祺瑞“三造共和 ”

曇花一現的復辟丑劇煙消云散了,討逆軍總司令段祺瑞凱旋回京,這時候的他可謂志得意滿。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歷史上有了段祺瑞三造共和之說。

所謂“一造共和”,是指武昌起義后,段祺瑞領銜北洋諸將發表“共和通電”,逼清帝退位。

此事表面上是段祺瑞做的,實際上是袁世凱授意。換句話說,如果背后沒有袁世凱默許或“指點”,段祺瑞不會領銜通電擁護共和。貢獻不能說沒有,但是拔高到“締造共和”的高度,實在是勉為其難。

而所謂“二造共和”,說的是袁世凱稱帝,段祺瑞采取不合作態度。言外之意,只要段祺瑞肯幫袁世凱,帝制就能搞下去,甚至能平息護國運動。

段祺瑞和馮國璋等人,在護國斗爭中的作用同樣是不能否認的。但上升到“再造共和”,這未免太高估段祺瑞“不合作”的作用了。試問沒有轟轟烈烈的護國之舉,如何能把袁世凱打倒?

這“三造共和”,雖然沒有很激烈的戰斗,但還是可圈可點的。畢竟是段祺瑞振臂一呼,率軍討逆,把張勛的辮子軍拿下。當時,想“再造共和”的人不少,比如南京的馮國璋很積極,可惜離北京遠了一點,而段祺瑞在天津,近水樓臺。

無論如何,討伐張勛,恢復共和,這使段祺瑞獲得巨大民望。

隨同段祺瑞入京的,有湯化龍和張國淦等。

他們一行抵京后,立即前往府學胡同的段宅密商“總統”問題。

張國淦建議迎黎元洪復職,以維持正統。

但段的成見極深,張才一開口,段的臉色馬上沉下來,咆哮著說:“這是什么話,我怎么還能和他共事?”

張說:“和他共事容易,換另一個人來當總統就很難了。他是一個赤手空拳,又受過挫折的人,今后當不會再鬧意氣。”

張的話自然有道理,段倒是能聽得進,不過他對于黎免他總理職這一事創痛甚深,仍不肯接受張的建議。

這時,段的身后跑出一個舉著手槍的人來,大聲叱罵說:“那個敢替黎某人作說客,就以軍法從事。”

說這話的人,原來是討逆軍總部的軍法處長丁士源。

張只得報以苦笑,他心里想我這人生來命苦,黎的左右疑我是段黨,段的左右又疑我是黎黨。以前在黎免段的國務總理時,自己曾建議黎三思而后行,黎的親信金永炎也曾摸出手槍來罵我替段做說客。如今又被段的親信丁士源用槍指對,兩邊不得好,做人實在太難了。

其實,張國淦是真心希望民國好,也希望黎元洪和段祺瑞好。可惜忠言逆耳,沒人肯聽他的。

雖然受挫,張國淦仍勸段能禮貌的對待黎。

他的理由是:“你今天的國務總理,仍是他所任命,他現在還在日本領事館中,理應接他出來。”

段接受了張這一提議,于是派江朝宗到日本公使館接黎回居東廠胡同私邸。

黎離開日本公使館后,段就親赴日本公使館。對林權助公使保護黎總統表示謝意,同時也感謝日本在討逆軍行動時的各項幫助。

現在,北京政.府面臨一個新問題,黎元洪的總統地位究竟存在還是不存在?

第一種說法是黎在復辟政變發生的第二天,就已經引咎辭職了。七月二日黎的電報中說,根據《約法》第四十二條及《大總統選舉法》第五條規定,請馮國璋以副總統代行大總統職權。電報是黎自己草擬的,所以馮取得總統地位合情合理合法。

第二種說法是:電報只是請馮暫在軍署(江蘇督軍公署)代行大總統職務,不是請馮長期地代下去。這含意是黎在不能行使職權時,授權馮暫代,是非常時期的非常之舉。一旦回歸正常,當然回任總統,而馮的代理資格也隨之消失。

馮國璋很會做人,在復辟政變平定后,馬上發表通電說:“現在京師收復,應即迎歸黎大總統入居舊府,照前總理,國璋即將代理職權奉還黎大總統,方為名正言順。”

黎元洪有自知之明,也識時務。他返回東廠胡同私邸后,即通電全國,宣告去職。

次日,又發出第二電,詳述去職情由:

“寒電計達。頃聞道路流言,頗有總統復職之說,窮加揣擬,驚駭何極!元洪引咎退職,久有成言,皎日懸盟,長河表誓。此次因故去職,付托有人,按法既無復位之文,揆情豈有還轅之理?伏念無洪夙闕裁成,叨逢際會,求治太急,而躓于康莊;用人過寬,而蔽于輿凡。追思罪戾,每疚神明。國會內閣,立國兼資,制憲之難,集思尤貴。當稷下高談之日,正沙中忿語之時,縱殫慮以求平,尚觸機而即發;而元洪揚湯弭沸,膠柱調音,既無疏浚之方,竟激橫流之禍,一也。

“解散國會,政出非常,縱謂法無明條,鄰有先例,然而謹守繩墨,昭示山河,顧以懼民國之中殤,竟至咈初心而改選,格蘆縮水,莫遂微忱;寡草隨風,府隳特操。二也。張勛久蓄野心,自為盟主,屢以國家多故,曲予優容,遂至乘瑕隙以激群藩,結要津以徼明令。元洪雖持異議,卒惑群言,既為城下之盟,復召奪門之變。召峰螫指,引虎糜軀。三也。

“大盜移國,都市震驚,撤侍衛于東堂,屯重兵于北闕。元洪久經驗浪,何憚獰飚?顧憂大廈之焚,欲擇長城之寄,含垢忍辱,貯痛停辛。進不能登合授仗,以殄兇渠;退不能闔室自.焚,以殉民國。縱中興之有托,猶內省而滋慚。四也。輕騎宵征,擬居醫院,暫脫身于塞庫,欽奮翼于澠池;乃者鬧人者不通,偵騎交錯,遄臻使館,得免危機。自承復壁之藏,特栗堅冰之懼,亦既宣言公使,早伍平民,雖于國似無錙黍之傷,而此身究受羽毛之庇。五也。

“凡此愆尤,皆難解免。一人叢脞,萬姓流離。睹鋒鏑而痛傷兵,聞鼓鼙而慚宿將。合九六而莫鑄,投四裔以何辭!萬一矜其本心,還我初服,惟有杜門思過,掃地焚香,磨濯余生,懺除夙孽。寧有辭條之葉,仍返林柯;墮溷之花,再登茵席。心肝倘在,面目何施?……況馮總統江淮坐鎮,夙得軍心;段總理鐘篪不驚,再安國本,果能舉左摯右提之實,寧復有南強北勝之虞?

“至于從前兵諫,各省風從,雖言愛國之誠,究有潰防之慮。此次興師討賊,心跡已昭,何忍執越軌之微瑕,掩回天之偉績,兩年護國,八表齊功,公忠既已同孚,法治尤當共勉。若復潔短衡長,黨同伐異,員嶠可到,而使之反風;宣房欲成,而為之決水,茫茫慘黷,豈有寧期?鼎革以還,政爭迭起,凡茲兄弟鬩墻之事,皆為奸雄竊國之資。倘諸夏之偕亡,詎一成之能藉?殷鑒不遠,天命難謀,此尤元洪待罪之軀所為垂涕而道者也。勉戴河間,奠我民國,慚魂雖化,枯骨猶生;否則荒山越翳,縱熏穴以無歸;窮海田橫,當投荒而不返。攄誠感聽,維以告哀。”

黎元洪回到東廠胡同的第三天,遇到了一樁意外事件。

黎每天起床很早,他的習慣是六點多鐘在花園散步,雖在日本使館寄居時亦如此。

十六日早上,黎照例早晨散步,忽然看見一個陌生大漢,手持利刃在園外探頭探腦。這天黎很機警,立刻感到這件事太不尋常,來者可能是刺客,于是乘對方沒有注意到,悄悄地躲到花廳去。

果然來的惡客已進了園門,黎的衛士發見,大呼有刺客。刺客看來是個武功高手,舞動大刀,向迎面來的衛士砍去。一連砍死了正目王鳳鳴、護衛馬占成、連長賓世禮三人,還砍傷了伍長李保甲、衛兵張洪品兩個衛士,然后飛步逃走。逃到東口小巷,才被一個帶槍的衛士開槍打死。

堂堂的大總統官邸發生了如此嚴重的血案,自然是北京城內的一樁大案。軍警趕來勘查,很快就查出兇手的來歷,原來他竟是黎宅的衛隊排長。山東曹州人,姓王名得祿,據說他是患有神志失常的精神病人。

警察局的公報說:黎的衛士曾在被火焚毀的張勛宅內搶東西,因分贓不勻,發生內哄,互相仇殺。公報又說黎宅衛隊共有三百余人,是黎總統用私人名義招募的。同時特別強調這件血案和政治無關。可是這一強調卻不能自圓其說,因為黎的衛隊中,不可能用一個患精神病的人做排長,既然兇手患了精神病,又怎么會與搶東西分贓不勻有關。這樣案情演義,和兩年前搜查蔡鍔寓邸案似曾相識。

黎自兇案發生后,不敢留居東廠胡同私邸,他把張國淦找來商量。

黎對張說:“現在怎么辦?我變成下臺總統,可是又走不了。像今天這種情形,我這條命早遲要斷送了的。”

張眨了眨眼說:“他們說兇手有精神病,是分贓不勻而互相殺戮,你就讓他們這么說好了。既不能爭辯,也不必聲張。因為事情再鬧僵了,你更沒有出京的機會。”

黎點了點頭:“但是我仍以早日離京為上策,愈早走愈佳。”

張想了一下,說:“這件事如果和老段要求一定辦不到,還不如等老馮來京后,和他磋商。我想,馮不會喜歡北京城里有兩個總統,因此一定會同意和幫忙的。”

黎請張陪同遷到法國醫院暫住,張滿口答應。

段祺瑞借口黎的衛隊人員復雜,就派江朝宗解散了黎的衛隊,另派軍警保護黎宅。

先前,黎元洪曾被袁世凱軟禁瀛臺,屢次要求回湖北黃陂原籍,袁都說要和他朝夕商談時政,不放他南行。現在他宣布下野,想去天津或青島做寓公,段祺瑞雖然肯定不愿和他朝夕商談時政,可是卻也不放他出京。

黎覺得自己再度變成了政治俘虜。

第248章 九個回合第236章 大蘿卜章第288章 衡山、寶慶之戰第574章 民主與獨裁的論戰第161章 哀的美敦書第286章 成立軍政.府第29章 再一次因禍得福第232章 街頭一景第71章 您不走嗎第336章 張瑞璣第229章 首義之夜第171章 關于國體第46章 辦實業第613章 虛位以待第234章 祭天和新政第48章 開灤礦權第399章 沈鴻英露出真容第88章 大通起義第412章 “甲午”之后第37章 涉外事件第15章 挫折第77章 燎原的烈火第592章 最后十分鐘第2章 小人精第513章 《中國哲學史大綱》第411章 點翰林第424章 學術成果2第175章 日本的圖謀第601章 關于青年人的苦悶第304章 平江阻擊戰第51章 倉惶跑回天津第12章 平叛第33章 告密第299章 馮國璋南巡第199章 浙江繼廣東之后第458章 講義費風波第434章 知難而上第168章 籌安會的表演第216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99章 浙江繼廣東之后第444章 “退款興學”運動第242章 倒黎大潮第401章 黎元洪走天津第527章 呼吁大學開女禁第227章 洪山寶塔會議第70章 呼聲第142章 憲法起草第557章 知難,行亦不易第365章 兩湖的亂局第137章 名流內閣第102章 革除弊陋第190章 歷史佳話第573章 當諍友、諍臣第16章 柳暗花明第15章 挫折第579章 文憑造假和南游第508章 胡適《文學改良謅議》第151章 天壇“祀天”第61章 開缺回籍養病第151章 天壇“祀天”第365章 兩湖的亂局第533章 提攜后進第407章 童子試第211章 四川護國獨立第591章 胡適和陳光甫第382章 恢復法統第79章 黃興開出的條件第104章 隆裕太后第448章 特別的表現第438章 囊括大典,網羅眾家第544章 科學與玄學的論戰第373章 梁士詒組閣第531章 非個人主義的新生活第42章 接任直隸總督第296章 兵分兩路第482章 離開第379章 直奉之戰第506章 留學日記第567章 麻煩未了第498章 “世界公民”第335章 徐世昌還是真心想和的第606章 努力支撐殘局第506章 留學日記第330章 歷史意義深遠第425章 當上了教育總長第12章 平叛第124章 八大政綱第156章 隔靴搔癢第110章 最后一次朝見儀式第36章 署理山東第301章 馮國璋心灰意冷第411章 點翰林第475章 讀書和啟蒙第84章 海軍起義第524章 所謂“問題”與“主義”的論爭第43章 第一支警察部隊第256章 國會和政黨第382章 恢復法統第14章 平定政變
第248章 九個回合第236章 大蘿卜章第288章 衡山、寶慶之戰第574章 民主與獨裁的論戰第161章 哀的美敦書第286章 成立軍政.府第29章 再一次因禍得福第232章 街頭一景第71章 您不走嗎第336章 張瑞璣第229章 首義之夜第171章 關于國體第46章 辦實業第613章 虛位以待第234章 祭天和新政第48章 開灤礦權第399章 沈鴻英露出真容第88章 大通起義第412章 “甲午”之后第37章 涉外事件第15章 挫折第77章 燎原的烈火第592章 最后十分鐘第2章 小人精第513章 《中國哲學史大綱》第411章 點翰林第424章 學術成果2第175章 日本的圖謀第601章 關于青年人的苦悶第304章 平江阻擊戰第51章 倉惶跑回天津第12章 平叛第33章 告密第299章 馮國璋南巡第199章 浙江繼廣東之后第458章 講義費風波第434章 知難而上第168章 籌安會的表演第216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99章 浙江繼廣東之后第444章 “退款興學”運動第242章 倒黎大潮第401章 黎元洪走天津第527章 呼吁大學開女禁第227章 洪山寶塔會議第70章 呼聲第142章 憲法起草第557章 知難,行亦不易第365章 兩湖的亂局第137章 名流內閣第102章 革除弊陋第190章 歷史佳話第573章 當諍友、諍臣第16章 柳暗花明第15章 挫折第579章 文憑造假和南游第508章 胡適《文學改良謅議》第151章 天壇“祀天”第61章 開缺回籍養病第151章 天壇“祀天”第365章 兩湖的亂局第533章 提攜后進第407章 童子試第211章 四川護國獨立第591章 胡適和陳光甫第382章 恢復法統第79章 黃興開出的條件第104章 隆裕太后第448章 特別的表現第438章 囊括大典,網羅眾家第544章 科學與玄學的論戰第373章 梁士詒組閣第531章 非個人主義的新生活第42章 接任直隸總督第296章 兵分兩路第482章 離開第379章 直奉之戰第506章 留學日記第567章 麻煩未了第498章 “世界公民”第335章 徐世昌還是真心想和的第606章 努力支撐殘局第506章 留學日記第330章 歷史意義深遠第425章 當上了教育總長第12章 平叛第124章 八大政綱第156章 隔靴搔癢第110章 最后一次朝見儀式第36章 署理山東第301章 馮國璋心灰意冷第411章 點翰林第475章 讀書和啟蒙第84章 海軍起義第524章 所謂“問題”與“主義”的論爭第43章 第一支警察部隊第256章 國會和政黨第382章 恢復法統第14章 平定政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潍坊市| 财经| 苏州市| 宁安市| 台湾省| 龙口市| 马公市| 宽城| 铜山县| 砚山县| 金坛市| 临澧县| 鹤岗市| 合山市| 大港区| 宝丰县| 汉阴县| 高淳县| 新干县| 洛阳市| 白玉县| 清涧县| 蕉岭县| 新绛县| 仁布县| 沅陵县| 益阳市| 偃师市| 盈江县| 新绛县| 保亭| 唐海县| 塘沽区| 华坪县| 渑池县| 集贤县| 乐亭县| 雷州市| 宜兴市| 昌宁县| 沂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