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482章 離開

澄衷學堂一年半的求學生活,給了胡適如此豐厚的人生獎賞,讓胡適縈念于心,不盡感激。成名之后,他曾兩次撰文,親切回顧在澄衷的學習生活,感恩之情,溢于言表。他還先后三次回母校視察、演講,其溫厚謙和的形象、睿智深邃的思想,深深烙印在澄衷師生的心中。

1936年4月,胡適在《敬賀母校卅五周年紀念》中感慨:“我離開澄衷整整30年了。但我現(xiàn)在回憶那一年半的光陰,我還覺得那是我幼年最得益的時期。”

但是,胡適在澄衷學堂同樣沒拿到畢業(yè)證書,因為沒等到畢業(yè),他便憤然離開了。

不是學得好好的嗎?怎么回事?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胡適轉(zhuǎn)入澄衷學堂與白振民有關(guān),離開澄衷學堂也與白振民有關(guān)。

白振民,名作霖,江蘇南通人,上海南洋公學首批師范生。先后在澄衷學堂任副教長、總教長、校長。前邊提到過,白振民與胡適的二哥胡紹之是同學,可以說胡適就因為這一層關(guān)系,才很容易就進入了澄衷學堂。

如前文所說,胡適熱衷于社團活動,喜歡學生活動。他在澄衷學堂發(fā)起組織或參與的學生自治團體有集益會、學藝會、理化研究會、算術(shù)研究會等近10個。當然,投入時間和精力較多的是閱書社、自治會等。作為總教長或校長,白振民對社團活動、學生自治等,是相對認同和重視的。

“閱書社章成立后,已蒙白振民先生贊成,允以故算學三齋地假為社所,并允以本校藏書相助。本社得此助力,大約不十日當可成立矣。”

“向白振民處取得江蘇學會簡章一紙,見其完備善美處,直非安徽學會會章所可比擬。”

“澄衷的好處在于管理的嚴肅,考試的認真。還有一樁好處,就是學校辦事人真能注意到每個學生的功課和品行。白振民先生自己雖不教書,卻認得個個學生,時時叫學生去問話。”

從胡適當時的日記和日后的回憶可知,胡適對白振民的印象大體是良好。而從胡適在學校的境況可知,白振民作為學校的主要負責人,對胡適也是很看重,很支持的。

但是,白振民管理學生十分嚴格,也由此把自尊心調(diào)得極強,容不得學生有所過失,更不能容忍學生對他有所不敬,以至于時而將小問題演成大矛盾。而胡適呢,在“澄衷”的一年半期間,思想受到了當時社會思潮的強烈震與沖擊。在追隨新潮的波浪里,胡適的獨立意識與人格尊嚴也得到了張揚。具體表現(xiàn)是,他當班長,堅持己見,行使獨立權(quán)利,時時要與校方?jīng)_突抗爭。

毫無疑問,這便為二人的關(guān)系留下了隱患。

胡適離開澄衷學堂的“導.火.索”是“罷操風波”。關(guān)于“罷操風波”的前因后果,胡適的澄衷學堂日記有詳細記錄。

5月16日那天天氣很熱,學校的夏操服也未備好,同學們要求不做夏操,胡適便代大家向?qū)W監(jiān)林仲希反映,林說可穿舊的夏操服。胡適去看,發(fā)現(xiàn)舊操服少十來件,認為夏操做不起來了,就與同學到教室里溫習功課。

忽然林仲希與白振民駕臨,詰責眾人不做操,胡適即以天熱為由回答。不料白振民“怒甚”,說胡適是“集眾要挾”。當日東一齋也未出操,大概白振民認為是受西一齋影響,胡適那時的學名叫胡洪骍,白振民因此道:“東一不操,西一擔其責;西一不操,胡洪骍擔其責。”說完就走了。

學生們見勢不妙,于是于下午補操。

白振民本欲重罰為首的人,后被其他老師勸止,但他卻又掛出告示牌,上面寫著:兩齋不出操,事先不清示白振民先生,西一齋班長胡洪骍與東一齋班長趙啟承“不勝班長之任,應(yīng)即撤去”。

胡適自認不先請示是有過錯,但不領(lǐng)受其他“罪名”,當晚又聽一位叫余成仁的同學說:“總教習說你強辯,說上午托言不能操,下午卻能補操,操后怎么也不生病呢?”胡適聽了這話,自然也生氣,于是當即寫了一封信給白振民,陳述事情緣由,又引余同學的話,加以辯白。

白振民讀了胡適的信更加生氣,認為胡適竟引旁人的話來詰責,“氣焰甚盛”,次日對胡適道:“此語我未嘗說,你從何處得來?若是教習說的,我辭退教習;學生說的,我開除學生!”胡適便據(jù)實說是余成仁說的。

白振民道:“我不曾對余成仁說胡洪骍一個字,可證也。”

胡適又去詢問余成仁,余成仁道:“這是我解釋白總教之意之語,他說不曾對我說你一個字,此則大謬,他確實說過你找借口的話。”

于是余成仁與白振民對質(zhì),白振民不再堅持他未曾提胡洪骍一個字了,而改口為“我實說你但無病不病之語耳”。胡適天真地以為事實既已清楚,事情可以就此了結(jié)了。他不知這一回合以他小勝,白總教怎能咽下這口氣!

次日,告示牌又掛出來了,其中有“播弄是非,誣蔑師長之咎,應(yīng)由胡生一人任之”之語。胡適在日記里將白總教的言行說為“無理取鬧”,又寫道,假使我真想播弄誣蔑,就不會耗費筆墨來辯解,而會當眾陳述事實使他難堪。

大概胡適將這意思又寫信給白振民,而下午白振民又掛出告示牌,中有“胡生能保他日無此等無秩序之事否?若有之,應(yīng)由何人擔其責任?”

胡適見了,在日記里將此斥為“尤為無理”,并以“事之有無,當視學生之程度若何及管理法若何而后可定。若何人擔其責任,則當視此事之性質(zhì)如何而后定”回敬白振民。

下午,胡適收到二哥的來信。原來,前一天白振民與胡適不約而同地就此給嗣秬寫信,白振民狠狠地告了胡適一狀,信中有“將此不悛,將不能顧私情而妨公益”等語,總之嗣秬即使沒將白振民的信轉(zhuǎn)寄胡適,至少引了些白信中的話,被胡適視為白振民“痛詆吾”。

嗣秬在信中未仔細分析誰是誰非,對弟弟也未深責,而只“深戒”道:“弟所以致此者,皆好名之心為之。天下事,實至名歸,無待于求。名之一字,本以勵庸人。弟當以圣賢自期,勿自域于庸人也。”

這樣一說,頓時使胡適站高一線,心胸開闊,也就愿意聽從二哥的話,委屈自己,寫信向白振民“略陳悔意”。

次日白振民又懸出告示牌,略謂“胡洪骍自陳悔改,姑許其自新,前情姑不追究”云云,此波瀾也就歸于平息。可是胡適既非真的“悔過”,他在日記中寫道:“1906年5月19日,嗚呼,幾許筆墨,幾許口舌,直為爭一副光耀之面具之價值耳!”

白振民爭到了面子,胡適自然也就失了些面子,剛好嗣秬又有信來,“諄諄以輕妄相戒”,胡適即把信拿給同學們傳閱,實際上帶有告訴大家他妥協(xié)的真正原因的意思,也是為了挽回一點面子。

但經(jīng)此一事,胡適在二哥的一再教導下,對自己也進行了一番反省,他在5月22日的日記中,痛斥自己一生有好名、鹵莽、責人厚三大病根而欲痛改。

事過兩月后,那位余成仁同學又有事得罪白振民,胡適在日記里寫道:“ 1906年7月16日, 今日暑假謁圣后,學生皆出校矣,忽見一牌示謂‘余成仁既自命太高,應(yīng)聽其別擇相當者入之,下學期毋庸來校’ 云云。蓋昨日事之結(jié)果也。成仁往詢其‘自命太高’之語何所見而云然?白振民曰‘即使汝不如此,則作為我恭維汝之語可也’云云。”

胡適日記對這件事語焉不詳,十來天后,他的一部“澄衷日記”也結(jié)束了。25年后,胡適作自傳《四十自述》,中間有段寫道:“我在西一齋做了班長,不免有時和學校辦事人沖突。有一次,為了班上一位同學被開除的事,我向白先生抗議無效,又寫了一封長信去抗議。白先生是懸牌責備我,記我大過一次。”

那個被開除的余成仁,是胡適當時“最相契”的六位同學之一。胡適在《四十自述》寫到白振民,并無指責之言,倒不乏贊揚之語,比如他寫道:“澄衷……還有一樁好處,就是學校辦事人真能注意到每個學生的功課和品行。白振民先生自己雖不教書,卻認得個個學生,時時叫學生去問話。”對于白振民記他大過,他也不說公與不公,而這樣寫:“我……知道白先生很愛護我”,只是“我當時心里頗感覺不平”。胡適筆下這樣寬容,固然可以理解為事過境遷、心平氣和了。

但當時“我當時心里頗感覺不平”的結(jié)果是,胡適一怒離開了澄衷學堂。

第107章 只能親自上陣第587章 魯迅逝世后第580章 胡適的廣西之旅第350章 大戰(zhàn)在即第309章 南雄之戰(zhàn)第290章 關(guān)外的亂子第572章 武漢見蔣第488章 個人歷史上的黑暗時代第59章 主持立憲和署理外務(wù)第399章 沈鴻英露出真容第348章 徐世昌的最后努力第489章 乘船赴美第229章 首義之夜第214章 夢斷紫禁城第509章 初到北大第360章 唐繼堯的選擇第253章 廣東的局勢第243章 無奈離開老窩第144章 天壇憲法草案第538章 光榮同樣屬于胡適第224章 赴日考察第267章 改組內(nèi)閣第74章 湖南和陜西的起義第431章 勤工儉學第30章 朋友第387章 最大問題第512章 《建設(shè)的文學革命論》第350章 大戰(zhàn)在即第384章 治國策電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438章 囊括大典,網(wǎng)羅眾家第47章 興新式教育第248章 九個回合第394章 “合法”內(nèi)閣第121章 黎元洪和張振武第58章 離開老巢第271章 解散國會第35章 多事之秋第125章 中國憲政之父第289章 內(nèi)斗第372章 徐、靳之間關(guān)系惡化第597章 北大三寶第50章 過街老鼠第593章 千秋功罪第150章 復(fù)古第97章 中山先生第265章 參戰(zhàn)問題第601章 關(guān)于青年人的苦悶第111章 進入新的時代第479章 新人物第80章 越是不來越是要請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270章 風云突變第13章 志得意滿第595章 回歸做學問第351章 直皖之戰(zhàn)第203章 逼得啞人說話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368章 唐繼堯回滇第381章 河南的戰(zhàn)火第49章 君主立憲第260章 湖北和奉天那些事第604章 效法歌德第441章 美育第198章 廣東也宣布護國獨立第4章 當官真好第395章 話分兩頭第425章 當上了教育總長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273章 堅守共和第31章 戊戌變法第249章 就職第65章 保路運動第126章 宋教仁遇刺案第322章 徐樹錚展示作為的機會第556章 人權(quán)與約法第425章 當上了教育總長第429章 辭職第92章 三晉大地的風云第514章 改革喪禮第338章 吉林問題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7章 奇遇第347章 惡有惡報第123章 孫袁會第532章 個性主義第318章 選舉副總統(tǒng)第436章 恐怕找不出第二個第44章 肅貪治吏第570章 獨立評論第240章 國旗國都之爭第588章 過河卒子第432章 華法教育會第363章 四川自治和貴州民九事件第413章 投身新教育第599章 北大開學第51章 倉惶跑回天津第324章 天降神將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過第336章 張瑞璣
第107章 只能親自上陣第587章 魯迅逝世后第580章 胡適的廣西之旅第350章 大戰(zhàn)在即第309章 南雄之戰(zhàn)第290章 關(guān)外的亂子第572章 武漢見蔣第488章 個人歷史上的黑暗時代第59章 主持立憲和署理外務(wù)第399章 沈鴻英露出真容第348章 徐世昌的最后努力第489章 乘船赴美第229章 首義之夜第214章 夢斷紫禁城第509章 初到北大第360章 唐繼堯的選擇第253章 廣東的局勢第243章 無奈離開老窩第144章 天壇憲法草案第538章 光榮同樣屬于胡適第224章 赴日考察第267章 改組內(nèi)閣第74章 湖南和陜西的起義第431章 勤工儉學第30章 朋友第387章 最大問題第512章 《建設(shè)的文學革命論》第350章 大戰(zhàn)在即第384章 治國策電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438章 囊括大典,網(wǎng)羅眾家第47章 興新式教育第248章 九個回合第394章 “合法”內(nèi)閣第121章 黎元洪和張振武第58章 離開老巢第271章 解散國會第35章 多事之秋第125章 中國憲政之父第289章 內(nèi)斗第372章 徐、靳之間關(guān)系惡化第597章 北大三寶第50章 過街老鼠第593章 千秋功罪第150章 復(fù)古第97章 中山先生第265章 參戰(zhàn)問題第601章 關(guān)于青年人的苦悶第111章 進入新的時代第479章 新人物第80章 越是不來越是要請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270章 風云突變第13章 志得意滿第595章 回歸做學問第351章 直皖之戰(zhàn)第203章 逼得啞人說話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368章 唐繼堯回滇第381章 河南的戰(zhàn)火第49章 君主立憲第260章 湖北和奉天那些事第604章 效法歌德第441章 美育第198章 廣東也宣布護國獨立第4章 當官真好第395章 話分兩頭第425章 當上了教育總長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273章 堅守共和第31章 戊戌變法第249章 就職第65章 保路運動第126章 宋教仁遇刺案第322章 徐樹錚展示作為的機會第556章 人權(quán)與約法第425章 當上了教育總長第429章 辭職第92章 三晉大地的風云第514章 改革喪禮第338章 吉林問題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7章 奇遇第347章 惡有惡報第123章 孫袁會第532章 個性主義第318章 選舉副總統(tǒng)第436章 恐怕找不出第二個第44章 肅貪治吏第570章 獨立評論第240章 國旗國都之爭第588章 過河卒子第432章 華法教育會第363章 四川自治和貴州民九事件第413章 投身新教育第599章 北大開學第51章 倉惶跑回天津第324章 天降神將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過第336章 張瑞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寨县| 甘洛县| 宿州市| 隆林| 韶山市| 江华| 芦溪县| 平果县| 赣榆县| 临桂县| 柯坪县| 武川县| 安吉县| 佛冈县| 永昌县| 高陵县| 微博| 平定县| 麻城市| 湖北省| 三原县| 子长县| 永川市| 梧州市| 苍南县| 修水县| 平谷区| 中山市| 海门市| 中西区| 东安县| 定南县| 耿马| 隆化县| 德江县| 怀集县| 嫩江县| 宜宾市| 卢湾区| 兴业县| 米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