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郎們遊街去了。建文帝回到乾清宮繼續忙著國事。瓦剌和親之事, 必得要趕緊定下來纔是。
建文帝回到乾清宮, 立即命人去將內閣輔臣們叫進來。楊士奇、金幼孜等人進來後, 君臣開始商議此事。
楊士奇道:“此事當是該定下了, 如果再拖,恐瓦剌生疑了。”
一番商議下來,幾個輔臣分成了兩派, 爭執不下。一派主張不和親:“我堂堂□□,難道還怕一個區區瓦剌不成?女子和親於我朝國威有損, 也會傷及聖上顏面。臣不主張和親。”
聽得此言, 建文帝心道,這還正如陳宗澤說的,現下有人解讀理學過甚了。將一切國家利益都置於了風骨之下了。遙想前世, 朱棣雖然做到了這點, 但是也曾五伐瓦剌、韃靼,所耗人力物力,不可盡數。在慷慨激昂的語調背後乃是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
建文帝內心是傾向於和親的。現在大明邊境不穩,西北有韃靼、瓦剌;南邊有倭寇;東北有女真, 都乃心腹大患。這次瓦剌主動來求和, 這對於明王朝去除西北邊患,穩定西北邊境,是個難得的機會。
建文帝的想法一出,內閣輔臣皆是沉默。看來,皇上的心思已然明瞭。沉默過後, 主張不和親的一派又提出了很多意見。但建文帝並未被說服。
這時主張和親的內閣輔臣站出來道:“名聲固然重要,但也不能枉顧生靈。如果只用寶昌郡主一人,能換得我大明西北邊境安寧,那也極是利國利民的。”
楊士奇也道:“正是此話,瓦剌這次之所以會來主動求和,那也是跟韃靼起了衝突,實力漸處於下風,需要拉個盟友。我們這時節,同意和親,也相當於給瓦剌助力一二,讓他們二者之間好分庭抗禮。他們二者相爭,這於我大明朝是極爲有利的。於國之道,這是最省時省力的。臣認爲和親乃是附和當今情勢最好的選擇。臣贊同和親。”
內閣首輔同意,接著內閣六人有四人同意和親,皇上也是支持和親。自此,寶昌郡主和親瓦剌就此定下。
議事已畢,建文帝今日也頗是有點心力憔悴,不管怎麼說般若也是他看著長大的,自此要她遠離故土,實在心裡不好過。不過,爲了國家大義,也就只能先委屈般若了。
好在看那哥赤對般若很是上心,有此基礎,想來般若的日子以後也會好過點。建文帝長嘆一口氣,待般若出嫁之時,必要重重的補上嫁妝纔是。
建文帝正在思量中,這時有內侍進來稟告:“稟皇上,寶昌郡主進宮了。正往壽康宮而去,奴才觀郡主臉色頗是不愉。”
能讓內侍說出臉色頗是不愉,那就是般若的臉色很不好了。建文帝思索了一下道:“命人即刻看好壽康宮,有事立即來報。”
般若怒氣衝衝的跑到壽康宮,見到呂太后那一剎那,所有的委屈一下涌上了心頭,般若嚎啕大哭了起來。
看到哭得淚人兒一般的孫女兒,呂太后心疼的問道:“我的心肝兒,你真是哭得祖母心慌。到底怎麼了?”
般若從來都是心裡藏不住話的,更何況今日本就來告狀的。聽得祖母這樣問她。般若氣噎語滯的邊抽泣邊說了起來。聽得孫女兒這斷斷續續的哭訴聲,太后聽明白了。原來孫女兒看中的那陳宗澤,跟別人好上了。
太后當即大怒,這陳宗澤竟然如此大但,竟然惹得自己的心肝寶貝如此傷心,這還了得?呂太后一迭聲的吩咐人道:“來人,去將那陳宗澤給我拿來!”
見般若還是哭的不行,趕緊摟過來安慰道:“你放心,我這叫陳宗澤進來。我即刻就給你們賜婚。般若啊,不哭了。”
殿中人侍應之人答應著出去。不過,人沒有立時出去,而是跑到乾清宮請示去了。袁忠一聽,太后要“拿”陳宗澤。現在狀元郎正在披紅掛綵的遊街呢,這天下百姓衆目睽睽之下,這時去“拿”新科狀元,這不是會讓天下譁然麼。
袁忠趕緊報給了建文帝。建文帝一聽,看來,這又是老太后在出昏招了。趕緊問道:“究竟出了何事,讓太后要去捉拿陳宗澤?”
袁忠趕緊將壽康宮裡寶昌郡主跟太后說的話一一道來。聽完,建文帝默然了,還真是少女愛俏郎了。怎麼一個兩個的都看上了狀元郎了呢。太后還想賜婚般若跟陳宗澤,真是胡鬧。
見皇上沒說話,袁忠趕緊又躬身問道:“皇上,壽康宮的人還等在外面呢。皇上看要如何回話?”
建文帝一聽,瞪了袁忠一眼:“怎麼回話?你不會回嗎?難不成真去拿人不成?”袁忠明白了,正要退出去回話。建文帝叫住袁忠道:“太后估計正在氣頭上,讓人看緊壽康宮,壽康宮一衆人等不能隨意出入宮禁。”
袁忠出來後,對著外面的人一陣吩咐,讓看緊壽康宮。又讓領命要去捉拿陳宗澤的人,隨便找個地兒喝茶去,時間差不多了,就回來覆命。
傳話的人走後,建文帝心道,看來這事兒不能等了,待忙過這手頭的事兒,今日就去壽康宮將寶昌和親的事跟太后說了。
不過,怕太后一時覺得太過突然,還是先讓人漏點口風給太后好了。讓老人家心裡先有個準備。
建文帝還在這邊計量,怎樣跟太后說,讓太后受到的衝擊小一點。那邊,太后也聽得差不多,哼,竟然有人敢從自己的心肝兒手中搶人,真是豈有此理。
問那女子是誰,偏偏般若又不肯說。於是太后怒問跟進宮的侍劍道:“說,那女子是誰?”
侍劍也爲郡主委屈,早想說了,一直不敢插話而已。見太后問話,趕緊答道:“是安定侯府七小姐黃真如。”
太后怒道:“真是大但。我朝禮法如此嚴整,這黃家教出的女兒竟然敢枉顧理法。來人,即刻去將安定侯夫人還有那黃真如給哀家叫進來!”
消息自然第一時間又傳到了建文帝那兒。建文帝一聽,太后還想因爲兒女之事去訓安定侯夫人。理法當然重要,如果皇上有心整安定侯府,這是個再好不過的藉口。可是現在,建文帝無意因此訓斥安定侯府,他還要用黃天和鎮守西京重地呢,怎好藉此訓人。
建文帝深覺此事不能再等了,於是授意袁忠立即將內閣已經擬定寶昌郡主和親的事兒,透給太后聽。
壽康宮首領太監高福一聽此消息,想了想,叫過一個內侍,讓他進殿內稟告。太后正摟著般若安慰呢,見到有內侍一臉著急的進來,太后沒好氣的問道:“何事?”
內侍猶豫了一下,看了看左右。太后揮手讓宮人退下,不過自己懷中還摟著般若,對內侍道:“說吧。”
內侍本就是來傳消息的,看到寶昌郡主也在這裡,這樣正好,免得傳幾次話。於是,一五一十將乾清宮那邊透過的消息說了。
還沒聽完,太后都已經抓起手邊的茶碗砸了過去:“大膽奴才,胡說八道些什麼!”那內侍不敢躲閃,硬生生的受了這一下,然後不顧地上的碎渣滓,噗通跪下請罪。
不同於太后的怒氣,般若聽到此消息卻是腦袋霎時間一片空白,過後卻又是嗡嗡作響。現在卻是哭不出來了。
般若只是驕縱,但並不傻,自從瓦剌來使後,她一直都知道,她前程難定了。所以,才變本加厲的驕縱,她怕自己日後再沒有驕縱的機會了。但是,她心裡還是一直存有僥倖的,可是,今天這點僥倖再也沒有。
般若心亂如麻,像是在想事情,又像是什麼都沒想。自此,她註定了要遠離故土了。般若一霎那間,心中充滿了恨意。這時什麼兒女情長都不在心裡了,她恨,憑什麼別人都能在故土家人的羽翼下快活的跟心愛的人雙宿雙飛;而她卻偏偏一個人孤苦伶仃的遠離故土故人,可能自此一別將永遠不得見了。
般若不甘心,非常不甘心。皇家女兒的驕傲又不允她哭鬧,而且她更是知道,此事就算她哭也是不會再有改變。般若生在皇家,雖然平日看似萬事不理,只是玩兒,但最基本的常識她是有的,在這皇宮中,能將乾清宮的消息傳出來的。出了皇上本意,其它是再無可能的。今日皇上既然讓這話傳出來,那就是再無更改的了。
見到般若傻了一般的呆在那兒,太后心疼極了,一迭聲的讓人叫皇上。般若卻是攔住道:“祖母,此事別再爲難皇伯父了。可不能因般若再讓祖母伯父生氣了。”
見般若如此懂事,太后摟著般若落淚道:“我的般若啊。這是在剜祖母的心。皇上怎麼這麼狠心吶,從此就是你一個人去那蠻荒之地,這讓祖母怎麼放心的下啊。”
般若卻是不再掉淚了,她感覺自己心頭在滴血,這冒出的滾滾熱血,刺痛的她恨不能毀天滅地。般若冷冷的一笑:“祖母此言差矣。我此去皇伯父肯定是以公主之禮送往瓦剌的。公主出嫁,怎能沒有人一二陪人呢。”
作者有話要說: 作者菌寫這一章是心情複雜的。一方面,古代和親給和親女子本身造成的傷害那是難以言喻的。但是,對於和親之事,作者菌認爲,如果站在民族和睦之上,站在天下生靈這一面,這是減少雙發損失最有利的方法。所以,雖然實際上明朝歷史上是沒和親的,但作者菌還讓般若和親了。
寫到現在,作者菌都是不忍心般若和親的,但是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當然最主要的是作者菌在先前定下的基調。般若必須去和親。後續,如果在正文中不能插入般若的情節,作者菌會專門爲般若寫一個番外。讓這個可嘆的女子有一個相對幸福的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