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是日本歷來已久的對外擴張政策、當時日中兩國國力的對比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中國人習稱“八年抗戰”,是從1937年“七七”事變後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將士書》起始至1945年9月9日日本簽訂投降書結束,歷時8年。而中國與日本的這場戰爭其實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就已經拉開帷幕了。國力急劇膨脹而國土狹小的日本早就覬覦近鄰中國, 1890年內閣首相山縣有朋在施政演說中宣稱:“蓋國家獨立自衛之道有二:一曰防守主權線,不容他人侵害;二曰保護利益線,不失形勝地位。何謂主權線?國家之疆土是也;何謂利益線?同我主權線安全緊密相關之區域是也。”山縣有朋的理論是日本“大陸政策”形成的重要標誌。據此,山縣有朋提出要奪取朝鮮,進而進犯中國。
此後日本政府不斷把“大陸政策”付諸戰爭。甲午戰爭就是其中一例,《馬關條約》的獲利使日本國力大大增長,也助長了它們進一步擴張的野心。日本於1927年東方會議上確定“征服滿蒙”計劃,皇姑屯事件是這一計劃的序幕,“九一八”事變是日本新的侵華戰爭開端,僞滿洲國建立則是日本殖民中國的新嘗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