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dread”並加關注,給《驍騎》更多支持!————————————
蔡邕一臉沉思狀,看向李利的眼神仍有狐疑之色,卻不再繼續追問。顯然,李利說的都是實情,如今城中的百姓確實是越來越多了,煙花柳巷之地也愈發興旺,以致很多學生無心讀書,沉溺於酒色之中的學生不在少數。
蔡邕沉默不語,華佗、張機和孔融三人自然也不敢多問,三緘其口,沉默是金。
隨著李利登基做了皇帝,身份和地位的轉變就像無法逾越的鴻溝一樣橫在君臣之間。讓華佗和孔融這些當代大儒,在面對李利的時候都不敢輕易開口說話,擔心言多必少,禍從口出,稍有不慎就會招致殺身之禍,甚至株連滿門。
懸殊的地位差異拉開了人與人的距離,促使之前無話不談的忘年之交突然間變得陌生起來,再也無法回到從前,無法重溫當年促膝夜談的情景。
在此之前,華佗、張機二人是大將軍府的常客,三天兩頭去串門,蹭吃蹭喝是常事,連吃帶拿也屢見不鮮。但是隨著擁立李利登基的呼聲越來越高,華佗和張濟兩位神醫就很少在大將軍府露面,除非李利下令召見,否則他們輕易不會踏入皇宮半步,即便從宮門前經過也會繞道而行,唯恐碰到內府的家眷或是被李利撞見。這並不是他們和李利及其家眷之間有矛盾,而是人老成精,深諳處世之道,擔心自己一旦和皇家之人扯上關係,早晚惹禍上身。自身性命是小,連累闔家老幼是大,是以明哲保身無疑是上上之策。誰閒著沒事到皇帝家串門。嫌命長了,活膩味了?
自古道伴君如伴虎。這句話絕非無稽之談,而是屢試不爽的人間至理。
從古至今,帝王無情,皇族中人所在的地方就是是非之地,誰沾上誰倒黴。或許,對於醉心於功名利祿之人來說,腦子裡整天都想著攀龍附鳳,藉此博取君王的歡心。從而魚躍龍門,飛黃騰達。但是對於華佗、張機和孔融等人而言,眼下他們已經位極人臣,身份、地位和名望都有了,位比三公,譽滿天下,對此他們已經心滿意足,再無其它奢望。
正所謂無欲則剛。現在華佗、張機等人不再奢望還像之前那樣與李利無話不談,結爲忘年之交,只希望自己能夠安安穩穩的授學。將生平所學傳授出去,如此一生便沒有遺憾了。至於其他事情,與他們毫無關係。既不熱心也不參與,一門心思都用在學院的教育上面。
此次若不是涉及他們所在的三所學院,他們絕對不會插手,更不會過問此事。但涉及他們的教學場地和學生,他們就不能置身事外,必須弄清楚皇帝爲何突然下令重建校區,爲何要將皇家學院搬到城外。除此之外,他們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向李利稟報,準確地說應該是求情。
在不久之前的封賞羣臣之中。從太學院結業出仕的上萬名學生當中,軍事學院的學生大多獲得提拔封賞之外。從政的學生幾乎都沒有升遷。爲此,這些出自孔融、蔡邕等大儒門下的學生們意見很大。紛紛請求他們的老師替自己做主,出面討個說法。
至於誰能給他們一個說法,這是不言而喻的,除了皇帝李利之外,何須勞煩蔡邕和孔融這樣位列三公的當代大儒親自出面?
換句話說,當下也只有蔡邕、華佗、孔融等幾位德高望重的國寶級人物纔敢直接詢問李利,在李利面前他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無論對錯,李利都不會把他們怎麼樣,原則上只要不涉及軍國大事或觸及底線之事,李利一般都會應允,都要給他們一個面子。畢竟,多年以來他們很少主動開口提要求,一直都是無怨無悔的默默奉獻,教書育人,真正稱得上是勞苦功高。對於他們這樣真正意義上的學者型大儒,李利打心眼裡敬重他們,只要是合理要求,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滿口答應。
不過同樣是皇家學院的院長,卻也有親疏之別。相對而言,蔡邕在李利面前無須顧忌,有什麼問題都可以直接詢問,可華佗、張機和孔融三位副院長卻要謹言慎行,輕易不會開口,有事相求的時候也需要慎重組織語言,想好之後再說,不會貿然開口。
詳細解釋了重建皇家學院的原因和相關事宜之後,李利看得出來,孔融似乎有話要說,卻又心存顧忌,欲言又止。頓時李利心下了然,大致猜出了他的心思,卻不當麪點破,對此事避而不談,隨即轉移話題道:“新校區建成後,老校區將改成崇文館。崇文館分兩部分,一部分作爲專門培育皇室子女和功勳大臣子女的場所,另一部分作爲儲藏典籍和撰寫史冊之用。屆時,皇室子女和功勳子女的教育問題,朕自有安排;一旦有暇,朕會親自前來授課,因此授學之事就不勞煩諸公了。餘下收藏典籍和編寫史冊便全權委託於諸公,還望諸位不辭辛勞,編寫我晉國史冊,本著實事求是、寧缺毋濫的宗旨,務必給後人留下一部詳實的史冊典籍。不知諸公對此可有異議?”
“此乃臣等份內之事,義不容辭,請陛下放心。”孔融應聲答道。他是負責撰寫史冊的太史監,也是太學院主管政法授學的副院長,崇文館就在他的管轄範圍之內,因此他理應代表學院向李利鄭重表態。
“如此甚好。”李利頷首笑道,隨即放下茶盅,起身說道:“既如此,朕就不打擾諸公了
??”
“陛下且慢!”眼看李利要走,孔融立刻就急了,再也顧不上忌諱,急忙打斷李利的話,三步並作兩步走到李利面前,急聲道:“微臣尚有一事相求,不知陛下能否應允?”
李利聞聲止步,笑道:“文舉公無須客氣,但講無妨,只要不違禮制,合乎情理,朕自當應允。”
孔融聞言後面露喜色,不假思索道:“我朝新立,陛下大封羣臣,滿朝文武皆有封賞,爲何我太學院出仕的武將均有封賞,而文官卻無一受封?此舉令微臣頗爲費解,不知其中原由,還請陛下明示。”
此話一出,蔡邕、華佗和張機三人神色大變,紛紛對孔融搖頭示意,暗示他這番話說得有些出格了,甚爲不妥。奈何話已出口,再想反悔也爲時已晚,於是他們三人第一時間將目光投向李利,小心翼翼地觀察著李利的神色,一旦發現不對,就立刻出面替孔融求情。
與此同時,坐在堂下一味傾聽卻不發表意見的李玄和郭嘉二人,同樣是聞聲色變。孔融嘴上雖說是有事相求,實際上卻是質問李利,爲何對太學院出仕的學生區別對待,這是公然爲自己的學生鳴不平啊。說得好聽些,孔融這是想替學生們出頭討個說法;說得直白一點,他就是袒護自己的學生,公然出面給學生們討要官職。這樣以來,問題就嚴重了。孔融既是學院的老師和領導,還是李利麾下之臣,如此公然出面爲自己的學生爭名奪利,這豈是爲師之道,豈是爲臣之道?
最重要的是,眼下堂中的四位院長並不瞭解內情,根本不知道此次大封羣臣之中隱藏著不爲人知的隱情,其中就包括李利對晉國未來發展方向的全面佈局,只是眼下時機未到,有些事不宜公之於衆,做得極其隱晦,說是半遮半掩亦不爲過。可是他們不瞭解情況,並不代表李玄和郭嘉也不知情。恰恰相反,李玄、郭嘉以及其他六位軍機大臣都是此事的參與者,如果說李利是始作俑者的話,那麼他們八位軍機大臣就是同謀,也是負責具體實施的執行者。
“文舉公此言差矣。”果不其然,孔融的話音未落,李玄就立刻起身走到孔融面前,神色肅然道:“此次大封羣臣乃是論功行賞,任何封賞均是有據可查,並非刻意偏袒,厚此薄彼。太學院的學生出仕之後大多下放到各郡縣爲屬吏,治理地方郡縣絕非一朝一夕之功,短則兩三年、長則三年五載都不會出政績,因此他們沒有得到封賞亦在預料之中,並沒有不妥之處。
相比之下,在軍中出仕的學生隨軍征戰,衝鋒陷陣、浴血沙場,只要他們英勇作戰,不懼生死,就能有所建樹、積攢軍功,由此獲得封賞就是理所當然之事,也不存在厚此薄彼之說。是以文舉公此話有失偏頗,聽信學生們的一己之言,偏信偏聽,不瞭解內情便貿然爲學生鳴不平,實爲不智。”
李玄貴爲相國,又兼領吏部尚書,管的就是官帽子。因此孔融剛纔那番話就等於公然對他發難,他自然不能置身事外,遂毫不客氣的予以反駁,言辭犀利,根本不顧及孔融的大儒身份和位比三公的崇高地位,直接指責孔融爲學生出面討要官職,難脫袒護包庇之嫌,有失身份。
————————————————————()
ps:【衷心感謝:書友“信我者得永生”的月票支持,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