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最后一天,李永和入龍首關時,已經過了寅時,只一個照面,波光瀲滟的洱海,便帶走了他們一行人連日趕路的疲累。
雖然知道過去的這幾個月,京城之中波詭云譎,跌宕起伏,很是不太平,李永和此時依然忍不住放松下來,實在是,連路旁的垂柳、海上的水鳥,甚至是呼吸的空氣,都由衷的讓他覺得親切。
關內依然是一片太平的景象,他留意到,在海邊浣衣的婦人,都有心思在鬢角別上一朵花,而那些在田壟上歇腳的老農,閉著眼享受春光的樣子,也格外的閑適,就連那些吃草的牛羊,甩著的尾巴和咩咩的叫聲中,好像也都無不在說著:“太平無事咯!”
至于路上來往的商隊車輛,無一不比他們這些負有重任的人還要顯得匆忙。
李永和覺得很是欣慰,這欣慰的一部分,還給了相國公高泰明,無論如何,皇上和相國公的克制,讓國中的黎庶,尤其是京畿之地的民眾,逃過了一場劫難。
若兩家當初兵戎相見,無論如何,作為必爭之地,京城及左近,定逃不脫生靈涂炭的下場。
這也讓他覺得自豪。
這樣的和平,得來不易,而在其中,通海都督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通海都督所聚集的忠于皇室的力量,當然是促使相國公高泰明放棄兵戈的一個有力因素。
作為輔佐通海都督段明政管民治軍的重要臂助,在這其中,他多少也出了一份力。
當前這來之不易的太平景象,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勞。
對以安民濟世為己任的他來說,這是堪慰平生的大事。
這讓他在終于看見京城城門時,很是熱切,這次的成功,給了他信心,關于未來,他有很多謀劃。
因此,他不過回家梳洗了一番,和妻室子女們匆匆見了一面,略略聊了幾句,便去求見老師黃昊。
老師黃昊的權勢,自然比不過相國公那邊的一眾心腹,不過他的府上,此時也稱得上是門庭若市,李永和記得,出年底出京之時,老師門前可以說是非常冷落。
但他知道這也不奇怪,因為誰都知道,老師是皇上的肱骨之臣,在皇上面前,無論是獻策還是進言,都很有份量,如能被老師看重,謀個進身之階,也就易于反掌。
得到通傳后,學士府管家馬上親自把李永和迎了進去,直接帶到書房,沒多時,精神矍鑠的黃昊笑著走進來:“永和,回來得怎生如此之快?這一路,怕是一直馬不停蹄吧,為何不在家中好好歇息一晚?”
仔細看了他幾眼,又道:“哦,看起來卻是有些瘦了,但精神挺好,好啊好啊,永和,段都督和你在通海的作為,讓皇上和我們,底氣都足了不少!”
“老夫也很欣慰,當初把你下派到通海,而不是留在京中,你果然沒讓皇上失望,”
李永和恭恭敬敬的道:“勞老師掛懷,學生感激莫名,有如今局面,全賴皇上和老師這幾個月在京中的運籌帷幄,學生的些許微末之功,不足一提,”
“學生也是感懷當前諸事紛雜,故不敢有半分懈怠,也盼著早些聽到老師的吩咐,”
“坐,坐,”黃昊拉著他坐下來,“是啊,皇上復國不久,情勢也才剛剛穩定下來,國中百廢待舉,我等確實不能有半分懈怠,”
“好在段氏立國百五十余年,心向皇室的忠義之士還是為數眾多,永和,你進來時可曾看到在前堂等候的那些人?”
“他們來,可不是走我的門路,為自己謀個出身,都是一身赤膽忠肝的想著為朝政建言獻策,”
李永和想著前堂候著的那些人,心說他們多半都是為了自己的前程而奔走吧,“晚間還如此忙碌,老師你也得保重身體,”
黃昊揉了揉眉頭,臉上露出幾分疲倦之色來:“永和你也猜想得到,這其中啊,有不少是想走老夫的門路,但卻又不好不見,”
“國中的情勢你也清楚,如若我們將他們拒之門外,不但會傷一些忠義之士的心,還有可能把他們推到相國公那邊,”
李永和覺得有些奇怪,老師怎么會向自己說起這些?
他完全沒有必要和自己解釋這些的。
“老師一心為國,學生欽佩!”
“好了,不說這些,”黃昊擺擺手,“你這次在通海,差事辦得非常不錯,過兩天,定會有封賞,你且不說,你的嫡長子,會恩旨擢入慈爽,”
李永和這次是真心實意的道謝:“謝老師愛護,”
他知道,黃昊既然當著他的面提起這事,那這多半是他為自己兒子爭取來的。
雖說他以安民濟世為己任,但封妻蔭子這樣的事,也是他追求的。
“都是你應當應得的,”黃昊笑道,“段明政段都督在上書中,也一再力陳你的功勞,”
李永和道:“老師,學生正要向你稟報這幾個月的情況,”
“永和,今天我們不談這些,明日陛見之后再說不遲,”黃昊道。
李永和站了起來:“老師教誨得是!”
確實是應該先向段正淳稟報。
“永和啊,”黃昊又和顏悅色道:“你可知皇上決定封賞你們父子,還有誰曾為你進言?”
李永和低下頭:“學生只知道,自入朝以來,一直得老師的提攜關照,”
“你啊,”黃昊笑著指著他,“我告訴你吧,是太子,”
“太子殿下?”李永和楞了一下,“難道是因為我提議舉辦的那個比武大賽?”
“是,也不全是,”黃昊道:“我聽說,太子詳細的看過你的履歷,對你評價頗高,”
李永和忙到:“學生惶恐,學生就是僥幸有一二之功,那都仰仗于老師的教誨,”
“永和,你也不必過謙,這是好事,”黃昊道:“太子……”
“太子近來……愈加聰慧穩重,”
李永和這個學生,黃昊還把握得住,但他最尊貴的那個學生段譽,他現在卻經常感覺看不懂。
自從上次在御書房第一次進言之后,太子這些天,經常對他們所議之事說些“一得之愚”,每每話都不多,卻都說到了點子上,還經常給他們這些老于政事的人,帶來豁然開朗之感,原來事情還可以這樣做?
這真是……聰慧得有些不像他的學生,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以前的太子,像是宿慧未醒一般。
“此實乃江山社稷之福,”李永和道。
黃昊點頭:“皇上因此,也有意給太子配備更多的屬官,讓他從現在開始熟悉朝政,永和,你這次回京,不但皇上要召見你,太子也在等著見你,”
李永和瞬間有些明白,老師之前為什么要和自己分說府中的那些人,原來竟是太子有意征調自己?
這,當然是個好機會。
東宮屬官目前并未配全,尤為重要的那幾個職位,至今全都空缺,若能此時就到太子身邊,那來年太子臨朝稱制,自己實不難有老師如今的地位。
至于現在到太子身邊的風險,那幾乎沒有風險。
因為高氏勢大,皇后高升潔所出的太子,將來必定會登上大位。
他也馬上明白,老師這是在為他的將來運籌。
可想而知,來日太子登基之后,老師這樣的老臣,定然會有處置,他遂道:“學生能有今天,全仰仗老師的提攜,老師的知遇之恩,學生不敢或忘,”
黃昊松了一口氣,太子的年輕,太子的沉穩,太子的那些真知灼見,像火一樣燙到了他,而皇上對太子的信任,太子對李永和這樣正值盛年的官員毫不掩飾的好感,對自己這個老師的禮貌客氣,真的讓他忍不住有了些想法,“永和,”他叮囑道:“這可是個難得的機會,明日在見太子時,一定要謹慎,”
“學生記住了,”李永和答道。
但在心中,對是否要成為東宮屬官,他還是有些猶豫。
那樣固然能在將來輕松的登上高位,但皇上目前春秋正盛,故太子何時上位,還真有些說不準。
十年,還是二十年,亦或是更長時間?
有這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長的時間,自己在通海,豈不是照樣能做更多的事,照樣能在仕途上不斷進步?
所以,去,或者不去,這是個問題,是個大問題。
他一時都沒有和黃昊談自己那些謀劃的興致。
他卻不知道,他擔心的這些,呵呵,完全就是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