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出征之前的布置,三路大軍各有任務。其中,冉武的左軍將停駐在廣寧至遼陽的官道上,阻截從廣寧出來的清軍援軍。
而白山的右軍則布置在蓋州至遼陽的官道上,阻截從蓋州出來的清軍援軍。
江川的中軍為攻擊遼陽的主力大軍,將會以最猛烈的攻勢攻擊遼陽,爭取一鼓作氣拿下遼陽。
如今鎮守遼陽的正是清軍鑲黃旗大將費揚古,以及他手下攻擊兩萬多的滿蒙漢士兵。
江家軍來勢兇猛迅速,等到遼陽清軍發現之時,江家軍前鋒騎兵已經到了遼陽城五十里外了。
軍情被匯報到了費揚古跟前,費揚古大急。
他不能不急。若是擱在一年前甚至一年前的時候,他絕對有信心依靠手底下這兩萬人馬守住遼陽城,甚至還能出城反擊,重創敵軍。
可是現在卻已經是今非昔比了。
從這個江家軍橫空出世之后,清軍就連連敗北,損兵折將,不僅連公主丟了,而且還損失了猛將鰲拜和岳托這兩員戰功赫赫的大將,整個滿洲八旗折損精銳都在一萬多人以上,漢蒙八旗更是損失慘重。
這種從努爾哈赤起兵以后從來沒有過的慘敗一下子讓勢頭正猛,高歌猛進的滿清過如同兜頭被人打了一記悶棍一般半年了還沒緩過神來。
要說,還是滿清立國時間太短,底蘊太淺,所以能享受勝利,卻無法承受如此大敗的后果。
屋漏偏遭連夜雨,江家軍的不斷勝利也引起了滿清內部一些不穩定的因素爆發。
譬如蒙古的林丹汗就起兵反叛,雖然最后被鎮壓了,可是也讓滿清的國力再一次得到了削弱。
幾乎與此同時,朝鮮半島上的三國也開始蠢蠢欲動,故意拖延推諉清國規定要繳納的各種錢糧物資女子財帛等,甚至還發生了朝鮮百姓當街毆打清國使者的事情。
皇太極焦頭爛額,只能派了多爾袞率領一支人馬坐鎮朝鮮半島,震懾朝鮮三國。
如此種種,讓滿清本就不多的兵力被分散在各處,無法集中起來打打仗。
可是這些算起來還都算是外患,尚且不足以動搖清國的根基。
最嚴重的事情則是在去年年底的時候,一向身體健壯的皇太極終于一病不起。
這生病的原因既有因為清軍在戰場上的節節敗退,也有蒙古和朝鮮三國的不老實的原因,還有憂心最疼愛的女兒雅圖被江家軍俘虜的因素。
但是最直接的原因卻是因為皇太極最寵愛的妃子宸妃海蘭珠的驟然病逝。
海蘭珠跟布木布泰都是蒙古科爾沁部的女子,算起來兩人都是表姐妹關系。海蘭珠聰穎溫柔,善解人意,是皇太極最寵愛的女人。
皇太極曾經說過,海蘭珠是上蒼賜給自己最寶貴的珍寶,可見對其多么寵愛。
海蘭珠在去年冬天的時候忽然患上了天花。
在這個時代,換上了天花,對于所有醫生來說基本就是屬于束手無策的事情,能不能活下來也只有看自己的命硬不硬了。
很顯然,海蘭珠的命薄,沒有扛過去,最終香消玉殞,撒手人寰了。
海蘭珠之死給本就郁結心中的皇太極沉重的打擊,在茶飯不思三天之后終于一病不起了。
前幾日,從盛京傳來消息,皇太極病重,所有接到消息的滿清貴族都匆匆趕回盛京去了。
皇太極一旦駕崩,則關系著下一任的皇帝是誰擔任的問題。這對于那些有希望登上帝位的人來說是一個絕好的機會。
對于那些沒有希望稱帝的人也是一個重新站隊,可以立下從龍之功的好機會。
因此,原先鎮守遼陽的多鐸趕回來盛京,鎮守朝鮮的多爾袞也趕回了盛京。帶兵震懾蒙古各部的皇太極長子豪格也趕回了盛京。
整個盛京表面上看起來一片平靜,可是私下卻已經是暗流涌動,劍拔弩張的局面了。
滿清立國不久,努爾哈赤死的的時候還是采取的選舉制,由四大貝勒和八個小貝勒一起選舉新任大汗。
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四子,如果按照漢人王朝傳嫡傳長的傳統,這汗位也輪不到他來做。但是在選舉制下,皇太極的個人魅力和手段就讓他成為了新的大汗。
皇太極即位之初,還是跟阿敏,代善,莽古爾泰三大貝勒共同視政。
可是時間一長,皇太極就感到郁悶不已。他的很多想法和命令都會被其他三大貝勒給反駁駁斥,這讓他這個大汗當得很是不爽。
后來,在多爾袞兄弟的幫助支持下,皇太極利用各種方法,逐一打擊三大貝勒,先后將莽古爾泰幽禁,阿敏貶為庶人,最后只剩下了一個不管事的老代善。
代善一看皇太極手段如此厲害,最終也只好撒手不管,皇太極這個大汗才當得算是名副其實。
除掉三大貝勒之后,皇太極在多爾袞的建議之下稱帝,并且改國號金為清,將建州女真改為滿洲,是為滿清國。
可是一直到皇太極駕崩之前,皇太極也沒有確立起帝位傳承的新規矩,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威望還不足以讓自己的子孫后代順理成章按照漢人的傳統繼承大統。
因此這才讓多爾袞,豪格,甚至濟爾哈朗等有機會有實力爭奪皇位的人紛紛活動了起來。
所有人的眼睛都盯著了盛京皇宮里那個位子,對于外界的各種危機顧不上也不想顧上了。
費揚古當然清楚這一點,他萬萬沒有想到本以為沒有能力攻打城池的江家軍竟然會在這個事關滿清國未來走向的節骨眼上出兵,一時慌了手腳,有點不知所措了。
費揚古雖然也是一員猛將,可是素來都是在多爾袞或者多鐸等人帳下聽令。這一次讓他獨當一面,他臨機處置能力不足的短板就暴露了出來。
在原地轉了幾個圈之后的費揚古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急忙對身邊的親衛下令:“速持我的將令去蓋州和廣寧求援,讓他們速速出兵,不然遼陽危矣。”
親衛急忙領命而去,片刻功夫后兩小隊騎兵從遼陽東門和北門飛馳而出。
而此時,江家軍的前鋒已經到了遼陽城二十里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