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壁下的池子裡幾尾色彩斑斕的小魚在水草中穿梭遊弋,不時的翻著白肚皮。
兩兄妹蹲在小水池旁邊,觀望著池子裡的魚兒。
“要不要再多放幾尾下去?”
這樣就剛好,靈動又生氣,再多的話就顯得這池子太俗氣了,照人這般覺得。
沈丘田這些時日可謂忙不勝忙,村裡各家各戶都將銀錢省出來買荒嶺荒地種李子樹,如今李子能做出果脯創造收入了,自是受到村人的重視。
荒山便宜,每畝也就兩百文,村裡後山的那些荒草地價錢要貴些,但是都被大戶人家買下了。今兒楚家也商議買山林種李子樹的事兒,再不緊著點連荒嶺都買不到了。
楚延說要買在照人家旁邊,但那座山嶺太大了,家裡再拿不出這許多銀子,還留的一點老底是給他讀書考秀才使的。
“娘,我說過我不上學了哩,就算再上十年也考不上秀才的。”楚延覺得他爹孃簡直是榆木腦袋,好說歹說都不開竅。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他爹孃不是龍鳳,還能指望他能魚躍龍門麼?就算他考上秀才也不一定能中進士,就算中了進士金榜題名,如果要離開青山嶺村再也見不到照人的話,他也不願意。
過日子麼,在哪不都得過,貧窮或富貴不一樣得過,做高官或做百姓不一樣得過?還不如在自己喜歡的地方跟喜愛的人一起過,簡簡單單的就好,他想。這是他第一次想自個的以後,他把一切都想好了,他就留在青山嶺村,哪兒也不去。
楚大元和鄭氏這些日子來被他磨得煩了,根本就不搭理他,任他在那自說自話。
楚嬌嬌一直依著她爹坐著,極乖巧討喜。這會見哥哥被冷落,她扯著楚大元的袖子,可憐巴巴地望著他:“爹爹,嬌嬌天天一個人在家都沒有人陪,好可憐喔!”
楚大元揉揉她的腦袋,寵溺的笑道:“嬌嬌乖,等收完茶籽後,爹天天在家陪你好不好?”
嬌嬌眨著大眼睛,嘟起嘴巴:“纔不要咧,我要哥哥陪。”
鄭氏一眼看穿小丫頭的心思,當下又好氣又好笑:“嬌娃,你就盡哄你爹!”
嬌嬌放開她爹的袖子,跟她娘說道理:“娘,哥哥既然不願意上學那就不上了唄,你們幹啥一定要哥哥考秀才哩?我都瞧著哥哥鐵定是考不上的,偏你們還瞧不出來。”
“呸呸呸,你個傻閨女就愛說這等不討聽的話,誰說你哥考不上秀才了?娘瞅著就一定能考上。”鄭氏相信自個娃兒再過個兩年定能中秀才。
嬌嬌翻了個白眼:“哥哥上次不是沒考上麼?”不想活的人任是神仙都救不了,她哥哥的心思根本不在念書上,難道還能指望他考上秀才麼?她娘真是死腦筋。
楚大元頗感興趣的問道:“嬌娃,你咋就瞧出來你哥考不中秀才哩?”
嬌嬌湊近她爹的耳朵,嘀嘀咕咕了一陣,而後才大聲說道:“爹爹,現在你曉得了吧?”
楚大元愕然地望著一雙娃兒,現在的娃兒曉事的也太早了點兒吧?他二十歲時娶他們娘都還懵懂不開竅,現在兩個娃卻曉得情事了,這真是……真是……
他突然大笑起來,這真是,如他兒子說的:那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哩!
“我楚家的娃兒就是有眼光!”
嬌嬌意味深長的瞧了她哥哥一眼,也跟著笑起來。鄭氏和楚延一臉莫名其妙的看著他倆。
楚大元將媳婦拉到門外,把嬌嬌的話跟她重複了一遍。
鄭氏瞪大眼睛望著後面跟出來的閨女,半信半疑道:“嬌娃,你咋曉得的?”
嬌嬌躲到她爹後頭去,故作神秘的笑道:“不告訴娘!”
“噯,莫管閨女咋曉得的,反正我瞅著是好事,咱楚延可真是好眼光哩!”楚大元頗感自豪,丘山家的閨女可是村裡數一數二的,雖然村裡將話傳得難聽了點,但那娃子的人品他可是清楚得很的。
於是,楚大元便作主將留給楚延上學用的家底全掏了出來將沈丘山家旁邊的那座山林買了下來。楚延高興得不得了,也妥協一步跟他爹孃達成協議,再念一年學,如果明年還是考不中秀才就不再念了。
他不能保證一定會考上秀才,但考不上秀可是他說了算!況多上一年學也能多點學問,橫豎不是壞事兒,最要緊的是:以後他家也能遷到山上去住,與照人家做鄰居,向陽的花木易得春,近水樓臺自然先得月,哈哈!
山林的地契文書籤了下來後,楚延一下學堂便往山上跑,讓照地帶著他觀看他家的山林佈局,他家規劃山林也好借鑑借鑑。
村人忙著整地修林,好將土地養肥了明年栽上果樹。沈氏族裡的各房房長則忙著商議建立果脯商號的事情。
雖然族裡明爭暗鬥總不少,但這次各房房長卻一致認爲,東家應該在族裡選,哪怕各家湊錢也不能將東家的位置讓給外姓人員,因爲這關係到沈氏一族日後的榮辱興衰,商號東家的位置一旦讓給外人,他們便會代代相傳,沈氏一族就再難介入。
但是族裡並沒有出衆的人才,這又是一件爲難的事兒。沈氏族人歷來都以種田打魚爲生,就最富有的沈全多也只是有幾個田莊而已,並不做生意。這樣對比下來,與商道沾過邊的就屬照天和四房長的二子沈林佩了。
然照天還是個半大的娃子,就算再聰明有智慧,離經營一個商號的能力卻是差得太遠。
沈林佩二十五六的年齡,靈活聰慧,從不吃虧。但四房長有自個的私心,他想讓兒子爭取下屆的村長之位,所以並不認同將他推出來經營果脯商號。因爲一旦接手商號的事情,就沒有多餘的精力來管理村裡了,這在青山嶺村是禁忌。
這事兒商議了半月,一直懸而未決。
家家的果脯差不多都做出來後,便有村裡的商家爭相訂購,好賣得很。大家都不知賣多少價錢,誰家給的價錢高便賣給誰。
照人瞧得嘆氣不止,這種局面就像當初她家收魚一樣。村人託親戚朋友尋問各村各鎮可有李子賣,好收了做果脯,但李子都熟透了快到煞尾的時節了,就有也不能再做果脯了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