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親的事情傳播的很快。
羅彥雖然身在杜府,可消息也不過就是比別人晚了一兩個時辰就知道了。此刻正在盯著杜荷小傢伙讀詩文呢,聽到窗外的下人們不停議論這個,羅彥這纔想起有這一茬。不過和史書中的時間確實是差了一點,加上自己這些天一直在和杜荷呆在一起,因此忘了。
雖然不知道哪家的郡主縣主的要遭殃,但是作爲一個大老爺們,羅彥感覺和親其實沒啥用。
雖然突厥的習慣可汗的妻子也是可以參政的,但是想想大唐一個柔弱的公主嫁到人家。統葉護老鬼在西部突厥都經營多少年年了,能輕易被個弱女子把控到權利?何況此時頡利那裡內亂還沒有平定,而吐谷渾在幾年前就被打的有些元氣大傷,要緩過來也需要時間。
真要到了這和親的公主有權利的時候,大唐的國力早就發展到無需這些的時候了。仔細想想,其實大唐這個時候和親,除了能得到點心理安慰,還能有什麼實際的好處?因此不論是處於憤青心理,還是出於實際的好處,羅彥本身是不同意這次和親的。
就算是拒絕了,羅彥也不相信統葉護會惱羞成怒和大唐作對。他們也是四面皆敵,何況還和大唐接壤不多。想打,先把自己的老窩守好再說。
想到這裡羅彥哪裡能夠忍得住,早就把杜如晦前幾天跟他提醒過的事情忘到腦後。這次要是不將自己心裡的那些話說出來,羅彥感覺自己會死。沒錯,不作會死。這就是羅彥此刻心裡想說的話。雖然作了肯定會讓李世民生氣,甚至自己的前途都有些堪危,可是不說這些,羅彥覺得自己不算男人。
將杜荷書桌上的紙筆拿過來,羅彥便寫道:“臣嘗聞,弱國無外交。昔戰國時,征伐不斷,各國互派質子,或以婚姻,以求盟約。然三家之分晉,其盟國無援手;燕趙之覆滅,其姻親有餘嫌。何也?蓋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人如是者,國亦如是。
前隋大業年間,西部突厥未納貢,煬帝使人問之,以天下動盪基業不穩故,突厥可汗無狀於使前。然以東部突厥相要挾,奴之。不見其利時,傲慢之;但見其害時,恭敬之。而今陛下以宗室侄女和親,不過重複當年之故事,於事何益?”
之後將對於兩方突厥的爭端和對大唐的影響一一分析過,最後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和親對於大唐除了臉面上好看一些,一點的實際利益都沒有。更何況,還有以個頡利擋在中間,即便現在他有些狼狽,可是給李世民找些麻煩還是可以做到的。這樣一來不是就更加尷尬了。
羅彥有些話都還沒說,一旦這和親搞到最後不了了之,你這個皇帝還有什麼臉面。不過這話自己想想也就罷了,要是在這奏疏中寫出來,羅彥不用想這輩子可以當官了。
等羅彥寫完以後,看見杜荷早就停下了讀詩,只是眼巴巴看著他。有些歉疚地對杜荷說道:“方纔有些事情忽略了你,抱歉。今天暫時讀到這裡。看進度這兩百首詩明天就可以讀完了。後天開始咱們學習作詩。過年的時候休息五天,剩下的時間繼續。爭取留出一些時間咱們在這長安城走走。”默默杜荷的頭,讓他自己出去玩,羅彥則是讓下人帶著他到了會客廳,靜靜等候杜如晦的到來。
和親的事情和杜如晦這個兵部尚書還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因此這天杜如晦並沒有像禮部那樣熬夜,早早便回到家中。
看到羅彥還在自家的時候,杜如晦倒是有些驚奇,這幾天除了杜荷讀完《聲律啓蒙》那天,羅彥一直在申時末便走了。今天留下來,想來是有事情和自己說。因此連飯都沒吃,就把羅彥請到了書房。
“羅博士等了這麼久,不知道有什麼事情麼?”杜如晦也不賣關子,這幾天羅彥的認真也確實將杜如晦折服。雖然打賭這件事情有些兒戲,可是杜如晦很明白,羅彥教授杜荷的這些,絕對是用了心的。誰見過一夜之間將那一本《聲律啓蒙》寫出來的,又有誰見過四天時間將這上百年最經典的詩作整理出來的。
若是羅彥沒有用心,這些事情能做的出來麼。
盯著杜如晦看了一陣,在杜如晦都要叫出聲的時候,羅彥說道:“有一份奏疏,想央杜尚書轉呈給陛下。你也知道,依我現在的品秩,是沒有辦法直達天聽的。”說這話的時候杜如晦也有些唏噓,當初秦王府手底下這些核心幕僚,也就羅彥這貨越來越有些不堪了。
“這個自然沒有問題,明日一早我便會將奏疏呈上去。不過,這次你不會有鬧什麼事情吧?”杜如晦還是有些不放心。羅彥沒事突然上書,絕對有問題。
“還不是和親這事,我有些不同的看法。如今朝堂上下都被和親表面的利益矇蔽了雙眼,偶有看清楚的,也因爲職位不好說這些話。反正我一直都是這個性子,上書反而不會有什麼壞處。”
聽了羅彥的解釋,杜如晦當即就想反悔。不過仔細聽羅彥的話,他也有些同感。如今在兵部任職,周邊的形勢哪裡會看不清楚,何況杜如晦這等高明的人才,各種厲害早就看的很清楚了。可是有時候國家就是要做一些沒有實際利益,但是能長臉的事情。
如果國交都用利益來衡量,那就不好了。
看著杜如晦有要阻攔自己的意思,羅彥苦笑著說道:“杜尚書儘管放心吧,雖然會惹得陛下一時生氣,但是我想如果陛下真的能夠看完我所有的話,必然不會給我加什麼罪過的。而且這份奏疏陛下看過,也不會傳揚出去。”
勸慰著杜如晦放心,而羅彥自己卻有些惴惴不安。羅彥就怕自己猜錯了李世民的性格,那樣的話,自己恐怕這輩子是不用想著得到重用了。
次日杜如晦早朝過後,單獨請求見李世民。對於這臂膀的請求,李世民怎會拒絕,很快杜如晦便到了李世民面前。
“克明,可是有什麼事情?方纔朝會的時候不說,偏偏要這裡找我,難道北地又出了什麼了不得的大事?”李世民有些納悶。除了北地邊事,有什麼事情需要杜如晦單獨求見的?
“臣這裡有一份奏疏,乃是金州博士羅彥託臣轉呈給陛下的。還望陛下讀過之後,莫要生氣上了龍體。”
聽杜如晦這話,李世民也相當好奇。“羅彥的奏疏?這小子絕對沒有說什麼好事。但是你這麼一說,我還真是來了興致。好了,克明你先去忙吧。等我處理完手上這些事情,我會好好看看。難道羅彥在說我的壞話?”揚揚手中的奏疏,李世民在好奇中繼續批閱。而杜如晦則是一臉怪異地走了出去。
半個時辰以後,長孫無垢在一大羣宮女內侍的護持下來到了大殿門口。
經過孫思邈的妙手,加上羅彥的那些主意,長孫無垢這幾個月氣疾發作越來越少,現在身體也好了很多。即便是在宮內行走,也沒有什麼影響了。今天難得天朗氣清,長孫皇后在後宮思量著李世民昨夜勞累,便囑咐御膳房煮了蔘湯,此刻便是讓身邊的宮女攜著來看李世民的。
走到大殿門前,便聽到李世民嘴裡罵罵咧咧,還有什麼東西被摔倒地上的聲音。
攔住了宮人的通稟聲,長孫無垢緩緩走進去。
一進門便看到李世民背對著自己站著,但是嘴裡還在罵:“讀書漢,太放肆……”反正長孫無垢聽過李世民罵人,但是能這樣幾十個詞不重樣罵一遍的還這真是少見。
走過去將地上的奏疏撿起來,慢慢走到李世民跟前,溫聲問道:“究竟何事,讓陛下如此著惱?”
聽得是長孫無垢前來,李世民的火也消了不少,轉身將長孫無垢扶到龍牀上坐下,這才氣憤地說道:“還不是羅彥這個讀書漢。我看他是讀書讀傻了。滿朝文武都贊成朕與那西部突厥和親,唯獨他說什麼而今和親半點利益沒有,我同意也不過是因爲覺得有面子。”
想到這裡更加生氣,李世民繼續罵道:“他也不想想,我是那種爲了面子去做事的人麼。”
長孫無垢聽了以後,勸道:“陛下又不是不知道,羅彥他一向就是那個性子。何況,在我看來,這纔是陛下的福氣。滿朝文武都如此贊成,偏偏有人反對,還能說的如此犀利,這正是要告誡陛下,不可自足自滿啊。”
被長孫無垢這麼一說,李世民也好受多了。接過長孫無垢遞來的奏疏,李世民很是不爽地說道:“我倒是要看看,他後邊寫了些什麼,要是繼續這麼罵我,半點道理也不講,休怪我收拾他。”隨後便繼續看起羅彥那不短的奏疏來。接下來講了歷代和親的故事,這些李世民熟讀經史哪能不知道。不過字裡行間有些話就像是在諷刺他一樣,因此臉色一直不見好。
不過有長孫無垢在身邊,倒是也沒有繼續發剛纔那麼大火。
這樣的情緒一直持續到最後。當李世民讀到最後幾句的時候,他的滿腔怒火頓時化作了一聲悲嘆:“原來,只有羅彥懂我。”
“臣之所願,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想上林苑中之軍馬,想陛下亦如是?悲哉,男兒無能,方使我姐妹赴苦寒之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