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羅彥這麼一說,那幾個舍人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來。相比起附逆,知情不報的處理流程明顯要簡單很多。而且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事,那就是很難引起朝臣的反彈。
知情不報,知的什麼情,這一點尤爲關鍵。而在本案當中,以現在的卷宗看,裴寂就是隱瞞了法雅的悖逆之言。到時候將結果一宣佈,大家的目光都會轉向裴寂的處理結果上,至於這知情不報到底是不是真的,誰會去探究,誰又敢去探究?
正是知曉了這一點,這些人才會這麼興奮。
處理裴寂的詔書不過是幾刻便在這幫文人手裡炮製出來。事實上,中書舍人做事情耗費時間最多的不是寫詔書,而是揣摩皇帝的心意,然後選擇合理的處置方法。就像今天一樣,討論就耗費了大半個時辰,寫詔書也才兩刻。
事實證明,羅彥這次是真的蒙對了。當草擬的詔書送到李世民的手裡之後,也不管前頭那些斥責的話有多麼嚴厲,草草掃了一眼最後的懲處辦法,李世民就非常開心地點點頭,對著那中書舍人說道:“這份詔書我同意了,這就送往中書省吧。”
得到了李世民的肯定,這份詔書不過是一天以後,就出現在了裴寂的府上。
從司空的位子上驟然跌落成凡人,裴寂身居高位十數年,怎麼可能甘心。匆忙召來幕僚賓客,想集思廣益挽救頹勢。
身爲當朝司空,也是大唐地位最高的那幾個人之一,裴寂的賓客當中不乏才能出衆的。“東主畢竟不是李世民的親信之人,如今他對東主下手,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若是東主想要保住官職,恐怕是不可能的了。”
“不錯,依我看來,爲今之計也只有東主儘可能留在京中。畢竟太上皇還在,到時候東主和太上皇相互扶助。時間長了,皇帝爲了避免旁人說閒話,必然會起復東主。”
“想要留在京中,還是需要一些代價的。實在不行,東主還是自請削減食邑。若是能夠拖延時間,儘可能向太上皇面陳情由。到時候皇帝礙於太上皇情面,也不好太過緊逼。當然了,這段時間還是要請東主儘量哀憫一點,也好獲取朝臣的好感。”
“東主的門生在朝堂也有不少,這兩天就發動起來,爲東主求情。”
“不可,東主本來就是因爲朝堂勢力太強引起皇帝不滿。如今要是將東主的門生們發動起來,豈不是火上澆油。到時候不僅東主下場更爲悽慘,便是那些替東主求情的人都要遭受連累。”
“是我妄言了。看來,這件事情只能讓東主一個人去做了。唉,我等無能,如此緊要關頭卻絲毫幫不上忙。”
幕僚們總算是給了一個比較靠譜的辦法,裴寂也非常欣慰。心裡想了想,對幕僚們說道:“好了。明日我就上表,主動請求削去食邑五百戶。同時懇請皇帝讓我留在京中。我想,在這樣的條件下,皇帝應該會寬宥一些吧。”
裴寂的手筆也不可謂不大。與其他的國公不同,他的食邑是實封,也就是說,有實際的封地供他收取賦稅。這樣的待遇如今也就他一個人有。他原本的食邑有一千五百戶,如今主動請求削去三分之一,這樣的條件,在他想來不可謂不重了。
再說,還有一個太上皇。
裴寂的算盤打的很好。可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他連宮門都沒有進去。那求情的表被遞到李世民面前的時候,李世民掃了一眼,便在後邊寫道:“計公勳庸,不至於此。徒以恩澤,特居第一。武德之時,政刑紕謬,官方弛紊,職公之由……”
洋洋灑灑一大堆,將裴寂批駁的體無完膚,言語之中更是透露出你不聽話就要收拾你的意思。
而裴寂雖然身居高位,但是自己卻沒有自由出入宮禁的權利。原本還想著進宮順帶去見見李淵求情,到最後也只能作罷。
得到了李世民的回覆,裴寂徹底死心了。經歷過了風風雨雨的他,哪裡會讀不出李世民言辭之中的威脅。沒辦法,只能乖乖聽話,收拾收拾行禮,帶著家眷回了蒲州老家。
太極宮中太極殿,一直以來都是作爲皇帝署理政事的主殿。不過自從李世民登基以來,並沒有急著把李淵趕出太極殿。相反,他一開始都是在東宮處理政務。甚至朝會都是在別的殿中進行的。
而讓位給自己兒子的李淵,也是把太極宮當作是自己的寢宮一樣,通宵達旦歌舞酒宴,時不時帶著幾個妃嬪玩玩造人遊戲,表面上一副自得其樂的樣子。其實,大家都只知道,這是在演戲。
不過這樣的事情還是心照不宣的好。
李世民會經常將朝中事務送過來給他看。李淵當然也回看,但是從來不會發表什麼意見。他當然明白李世民是什麼意思,那就是爲了證明給他看的。這些事情他只懂啊就行了,萬一說了什麼,被別人傳出去當作是干政了,那可就了不得了。自己兒子心狠手黑的德性,李淵實在太瞭解了。
指不定,自己那天就暴斃宮中,那就不好了。
辛辛苦苦打來的天下,權勢如果享受不了,那麼享受幾天安樂不也挺好的麼。雖然這種安樂是以失去自由作爲代價的。
裴寂離京兩天後,太極宮中,正在宮女的服侍下痛飲的李淵忽然間接到了內侍送來的文書。
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是一兩回了。習以爲常之下,李淵並沒有第一時間將文書拿過來翻看。示意內侍將文書放下以後,佯作開心地將嘴湊過去,靜候著宮女用那三錢的小酒杯將酒倒入口中。
那內侍見李淵並沒有急切著湊過去看文書,臉上更是連迫切的神情都沒有,這才放下心來,邁著急促的步伐去回見李世民。原來,這內侍不僅是李世民派來送文書的,也負責查看李淵的日常生活和心理活動。
太極殿中的飲宴一直持續到了傍晚。有李世民送來的文書,李淵也不能徹底不管。讓人掌了燈,默默翻開那厚達十數頁的文書仔細查閱起來。
過了年後,朝中大事沒有多收啊。因此這份文書最主要的便是說法雅的事情。
這個李淵自然很熟悉。他當然知道凡是與他和李建成有關的人,稍微有點本事還能夠主動投誠的,基本上李世民也沒有虧待。但是隻要稍微有所異動,那麼李世民採取的絕對是雷霆手段。
即便法雅是他的老熟人,從文書上看到法雅最後口出悖逆之言,李淵其實心裡頭也沒有一點可憐。這天下畢竟姓李,雖然經歷了這麼多事情,但李淵要保證的是肉爛了還在鍋裡。旁人想要染指,那麼誰來殺誰。因此,李淵相當贊同李世民的辣手。
原本以爲事情到了這裡就已經結束了,接下來雖然還有一兩頁,也就是最近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被李世民拿出來湊功勞的。誰想到,翻開新的一夜,李淵不過是看了一眼,心中的酸楚就一下子涌了上來。
武德朝的老臣,封德彝死了,蕭瑀被貶斥了,原本忠心於他的,也就剩下一個裴寂。
可是如今,唯一的老朋友也被李世民給轟出了長安。紙上寫著裴寂是因爲法雅牽累才獲罪的,但真正讓他心驚的是,裴寂居然沒有來找他。不,不是沒有來找他,而是根本找不到他。
李淵的眼前,已經浮現出裴寂拖著那上了歲數的身體,在宮門外悽惶地的等候著千牛衛通報的消息。然而在寒天凍地涼風冷雪當中,得到的卻是李世民不讓他拜見的消息。最終,淒涼地轉身踏上裝飾豔麗的牛車。
想到這裡,李淵的眼中頓時噙滿淚水。往日的風光不再,如今一個個都以這樣的結局終老,英雄遲暮,便是這個感覺吧。
“老朋友,是我對不住你啊。”李淵喃喃自語道。
當夜,太極殿中燈火通明,卻出奇地沒有歌舞的聲音。
東方墨黑的天空被一絲橘紅浸染,少時便從橘紅變爲淺黃,最終又換回天藍。新的一天來臨了。
一夜未眠的李淵看著天色,似乎很是艱難地張開嘴巴,用嘶啞到恐怖的聲音對前來值守的侍衛說道:“去將皇帝請來,就說我有要事相商。”說完也不管侍衛的答應,眼神又開始渙散起來。
也不知道是等了三刻還是四刻,當內侍那尖銳的嗓音傳來“今上駕到”,李淵這纔回過神來。也不管周圍跪下的一片,李淵還是坐在那裡,眼睛直勾勾盯著大殿門口。
不過是幾息的時間,門口就出現以爲身穿明黃色龍服的中年人。旁若無人走了進來,待走到李淵面前,這才躬身下拜:“孩兒拜見阿爺。多日不見,不知阿爺身體可好?元夕的時候有人送上一支極品山參,回去之後,孩兒便差人送過來。”除了李世民,還能有誰?
沒有接著李世民的話往下說,指著身邊的坐具,讓李世民坐下之後,李淵張口說道:“太極殿畢竟是皇帝居所,這近百年的規制,不能因爲我便有所殊異。過些時日,我還是搬出太極殿吧。”
李世民一聽,心中暗喜,嘴上卻說道:“這怎麼使得。如今我李家天下,哪裡輪得到旁人閒言碎語。阿爺還是好生歇著吧,這等小事無需理會。”
“再小的事情,到了皇家便是大事。你萬萬不可因爲一時得意,便壞了規矩。不然後世子孫太過頑劣,豈不是要壞掉社稷。行了,這件事情我意已決,皇帝還是提前安排好我的居處,只等一切準備停當,我便搬出太極殿。”
這個時候李世民也沒有再作勸阻,點點頭,便是應下了。父子兩個又談論了一些閒話,李世民便以國事繁忙爲由,拜別了李淵。
走出太極殿的那一瞬間,李世民擡頭往往天空,低聲自語著:“武德年,算是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