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仲達衆將顯威風 破羌兵魏將用良謀
話說這邊,夜間快到三更十分,一支隊伍三千多人悄悄靠近了魏軍的渭河南岸大寨。三千人在領頭的招手示意下,分爲三隊。一隊悄悄繞到大寨東面,一隊伏在正面,一隊繞到西面。東面那隊,悄悄用**射翻了角樓上的哨兵,一捂巡哨病似的嘴,輕輕一刀就割斷了喉嚨,稍稍靠近東面營寨的時候,就見每人手中點燃兩枚圓溜溜的東西扔進了魏軍兵營,立即撤退,兵營內想起了雷鳴般的爆炸聲,兵士哭喊逃命。
而在正面,那隊也毫無聲息地解決了巡哨的兵卒,打開了鹿角柵欄之後迅速撤退,在西面的那隊也乾得很漂亮,將巡哨的全部解決,每人手中扔出一枚圓溜溜的東西,西面又是哭喊連天。魏寨當即被燃著,三路兵剛撤,等待遠處的趙雲與馬超就各領五千精兵從正門衝殺進取,張飛在後面在距離大寨百餘步處列好陣勢,雲長在斜後方將弓弩架上,擺好架勢。司馬師司馬昭先是指揮兵馬把守寨門,可是兵馬剛奔前門而來就被趙雲與馬超衝的隊形散亂,之後就殺的七零八落了。這兩員馬背上的猛將,擋著便死,遇著便傷,根本沒有人敢抵擋。二人在魏營衝殺縱橫,無數魏兵溺水而死,逃奔出來的又被關張二兄弟堵在前面消滅殆盡。
司馬師司馬昭見全營混亂,毫無戰力,只得棄了大寨,泅水逃亡北岸。
話說司馬懿領兵來到興平不遠,又問細作情況,細作說不見了孝直軍馬。司馬懿大驚,知曉不好,趕忙命夏侯霸夏侯威返回北岸大寨。他自己也不猶豫徑直火速返回南岸大寨,剛行至半路,細作來報,說是南岸大寨被孝直襲取了,司馬懿趕忙問他兒子下落,來者說是都往北寨去了。司馬懿嘆道:“孝直謀略勝我多矣!”於是返回北寨,下令:“膽敢出戰者斬”
既得南岸大寨,渭水以南盡歸孝直。原來孝直在蜀中研究完成**和**之後,就爲陳到的特種兵特意製造了土炮**,這些傢伙雖然沒有辦法與現代的手**相比,可是在冷兵器時代這些卻都是新鮮玩意兒,效果大大的。原料有限,孝直不能多造,就專門給特種兵們配備了一些,其他部隊都見不著面。特種兵執行完任務就立即隱藏起來,平時根本不暴露,除了劉備和孝直,就沒有幾個人知曉蜀漢有特種兵。
司馬懿回去鬱悶不已,心想自己熟讀兵法,深諳兵機,未曾想到在此連番的受挫,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他並不知道孝直是個後代人,用的是後代的數列遞推和算法。幾千年的智慧當然要比古人要成熟很多。司馬懿只能有孫子兵法研讀,只能看太公兵法,可是孝直確可以羅列出古今的戰法案例,更是對他與諸葛亮交手的細節很清楚,也很有研究。
(司馬懿爲司馬防次子,史書稱他“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司馬懿生在亂世中,“常慨然有憂天下心”。南陽太守楊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稱,司馬懿二十歲前,楊俊曾見過他,說他絕非尋常之子;尚書崔琰與司馬懿的兄長司馬朗交好,曾對司馬朗說:“君弟聰亮明允,剛斷英特,非子所及也。”)
話說孝直取了南岸大寨,就將兵馬改屯在五丈原,與司馬懿隔水對峙。忽報關興張苞去了青泥隘口,前翻鄧艾也取了陳倉,孝直大喜,喂衆將道:“司馬懿能在此擋住我,按能擋得住我五路進兵乎?我料此時羌王已經在過秦川的途中,大戰不久便來矣。”衆將聞言無不欣喜。
話說此時羌王徹裡吉,手下有一文一武;文乃雅丹丞相,武乃越吉元帥。先前鄧芝奉命饋送金珠並書信到西羌,先來見雅丹丞相,送了禮物,具言求救之意。雅丹引見國王,呈上書札。徹裡吉覽書完畢,與衆臣商議。雅丹道:“我與大漢素相往來,今漢朝求援,且許以和親,再分長安財寶,理合應允。”徹裡吉從其言,即命雅丹與越吉元帥起兵十萬,皆慣使弓弩.槍刀.簊藤,飛錘等器;又有戰車,用鐵葉裹釘,裝載糧食軍器等物;或用駱駝駕車,或用騾馬駕車,號稱鐵車兵。二人辭了國王,領兵直扣金城,金城守將楊秋秦朗領兵抵擋,被羌兵殺的大敗,秦朗死於亂軍中,楊秋被俘。羌軍得了金城,士氣大振,揮兵直奔秦川,勢不可擋。
消息飛報入長安,恰好此時曹真病好,司馬懿正與孝直對峙,不得分身。曹真自領兵五萬前往抵禦。行有數日,早遇羌兵,曹真引百餘騎登山坡看時,只見羌兵把鐵車首尾相連,隨處結寨;車上遍排兵器,就似城池一般。曹真睹之良久,無破敵之策,回寨與端強、韓德商議。端強道:“且待來日見陣,觀看虛實,另作計議。”次早,分兵三路:曹真在中,端強在左,韓德在右,三路兵齊進。羌兵陣裡,越吉元帥手挽鐵錘,腰懸寶雕弓,躍馬奮勇而出。曹真招三路兵徑進。忽見羌兵分在兩邊,中央放出鐵車,如潮涌一般,弓弩一齊驟發。魏兵大敗,端強、韓德兩軍先退;曹真一軍,被羌兵一裹,直圍入西北角上去了。
曹真在垓心,左衝右突,不能得脫;鐵車密圍,就如城池。魏兵你我不能相顧。曹真望山谷中尋路而走。看看天晚,但見一簇皁旗,蜂擁而來,一員羌將,手提鐵錘大叫曰:“曹真休走!吾乃越吉元帥也!”曹真急走到前面,盡力縱馬加鞭,正遇斷澗,只得回馬來戰越吉。曹真終是膽寒,抵敵不住,望澗中而逃;被越吉趕到,一鐵錘打來,曹真急閃過,正中馬胯。那馬望澗中便倒,曹真落於水中。越吉大喜縱馬來砍曹真,不巧馬失前蹄,將越吉拋下水中。曹真提刀待砍越吉,吉躍水而走。曹真得了越吉馬,牽到岸上,整頓鞍轡,綽刀上馬,奔回營寨。
羌兵猛攻大寨,曹真抵擋不住,引兵退往新平。羌兵於是攜得勝之威,驅兵長進。
卻說張既聞知曹真兵敗,星夜從扶風趕來援助破敵。張既來到曹真寨中歇定。次日上高阜處觀看,見鐵車連絡不絕,人馬縱橫,往來馳驟。張既苦思一陣,大喜道:“此不難破也。”對曹真建附耳建議如此如此。曹真即命端強.韓德二授計人去了。張既大喜自言自語道:“今彤雲密佈,陰風緊急,天將降雨,吾計可施矣。”依照張既建議曹真又命費耀,樑續二人引兵埋伏去訖;令馬遵領兵出戰:但有鐵車兵來,退後便走;寨口虛立旌旗,不設軍馬。準備已定。
是時三月末,剛要入夏,果然天降大雨,道路泥濘。馬遵引軍出,越吉引鐵車兵來,道路泥濘,鐵車行進緩慢。馬遵即退走。羌兵趕到寨前,馬遵從寨後而去。羌兵直到寨外觀看,聽得寨內鼓琴之聲,四壁皆空豎旌旗,急回報越吉。越吉心疑,未敢輕進。雅丹丞相曰:“此曹真詭計,虛設疑兵耳。可以攻之。”越吉引兵至寨前,但見曹真張既上馬,引數騎入寨,望後而走。羌兵搶入寨柵,直趕過山口,見曹真張既隱隱轉入林中去了。雅丹謂越吉曰:“這等兵雖有埋伏,不足爲懼。”遂引大兵追趕。又見馬遵領兵俱在泥地之中奔走。越吉大怒,催兵急追。山路泥濘,鐵車難行。越吉教人守護鐵車,其餘人等全部去追趕,正趕之間,忽報蜀兵自山後而出。雅丹曰:“縱有些小伏兵,何足懼哉!”只顧催趲兵馬,往前進發。忽然一聲響,坡上滾石俱下,箭矢密集,羌兵死傷無數。後兵急要回時,左邊端強、右邊韓德,兩軍衝出,萬弩齊發;背後馬遵、樑續、費耀三路兵又殺到。羌兵兵大亂。曹真卻自領兵繞到後面將鐵車兵圍定,弓弩齊發,鐵車兵死傷無數,或投降了。越吉元帥望後面山谷中而逃,正逢張既;催馬殺來,被張既用絆馬索將馬絆倒,活著了去。雅丹丞相早被端強活捉,解投大寨來。羌兵四散逃竄。曹真升帳,端強押過雅丹.越吉來。曹真大怒,便要斬殺。張既勸止,附耳道如此如此。曹真即叱武士去其縛,賜酒壓驚,用好言撫慰。曹真道:“吾主乃大魏皇帝,今命吾討賊,爾如何反助逆?吾今放汝回去,說與汝主:吾國與爾乃鄰邦,永結盟好,勿聽反賊之言。”遂將所獲羌兵及車馬器械,盡給還雅丹越吉,俱放回國。衆皆拜謝而去。曹真引三軍連夜投扶風而來,命端強、韓德引軍先行;一面差人齎表奏報捷音。
張既此人深有謀略,爲政愛民,口碑甚好。《三國志》說:故涼州刺史張既,能容民畜衆,使羣羌歸土,可謂國之良臣。非既莫能安涼州。陳壽說:自漢季以來,刺史總統諸郡,賦政於外,非若曩時司察之而已。太祖創基,迄終魏業,此皆其流稱譽有名實者也。(張既、溫恢、賈逵等刺史)鹹精達事機,威恩兼著,故能肅齊萬里,見述於後也。(張既是除了西北都督之外的最大的官了,況且此人才能卓著,所以本書很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