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不出所料地正在往宋嬤嬤計劃的方向發展,這讓她內心十分得意,寬慰起楊嬤嬤來,也顯得萬分真誠貼心——就算事情是雷聲大,雨點小,可別以為就這么揭過,太不符合宋嬤嬤的行事作風。
她當然還有后著。
先是息事寧人,待風頭過后,讓那中人離了錦陽回避,不至被人捏到把柄,再在外頭小范圍的散布傳言,重點針對幾個刺頭御史。
就算衛國公因為此事被參,卻也無傷大雅,畢竟只是小糾紛,沒有出人命,原告也得到了安撫,以圣上對衛國公的信重,必然不會責難。
但是如此一來,楊嬤嬤只怕再也無顏協理管家,并且留在國公府。
至于她家小子是否無辜,隨著“惡果”造成,還有誰會在意?
被這風波一鬧,大長公主原本愉悅的心情,多少也受到了影響,遠瑛堂里氣氛顯得有些沉凝,就連“小黃鶯”七娘,都一改往日的活潑爽朗,乖巧地沒有多言。
眾人都等待著宋大總管帶回來“息事寧人”的結果。
按理來說,是不會有什么意外的。
楊嬤嬤也早被大長公主勸了起身,卻還是羞愧難當,無精打彩地站在地上,對宋嬤嬤的寬慰仿若不聞。
旖景也是極乖巧地默坐一旁,靜待事態發展。
黃氏顯得沉著如常。
許氏卻偶爾打量著旖景,蹙著眉頭思量這件突發的風波,總覺得事情會有波折。
果然——
半個時辰之后,二門處的婆子慌里慌張地飛奔而至,險些絆倒在石階上,還是玲瓏扶了她進來,顫顫兢兢地說了一句:“太夫人,宋總管被順天府扣押了!”
許氏驚訝地看著旖景,沒有錯過她極小地神情變化——唇角輕揚。
五丫頭這又是唱的哪出?
這一個消息,對宋嬤嬤來說當然是五雷轟頂!完全出乎她的意料,一時心神大亂,上前厲喝:“好好說話,究竟怎么回事?”
那婆子卻支支吾吾地說不仔細,只說消息是跟著宋總管去順天府的小廝傳回。
黃氏也是滿腹孤疑,謹慎地沒有開腔。
大長公主也顧及不到太多,見那婆子說不清楚,連忙吩咐讓隨行的小廝進來回話。
那小廝滿頭熱汗,見正廳里都是女眷,不敢入內,跪在門檻外頭,扯著嗓子將事情的仔細說了一回。
“小的原本沒有跟進府衙,在外頭等候,哪知不久就聽說宋總管被扣住了,連忙打聽,才知原本是那中人討利傷了人,被人告去順天府,說他違限私自加利,又違律強討……順天府著人拿了他,他口口聲聲說是受了咱們府里豪奴的委托,腰稈子挺得筆直,不肯認罪,府尹大人為了穩妥,才先遣人來通會了一聲兒,不想宋總管才去,那個什么胡子馬指著他就招供了,一口咬定正是宋總管指使,又說有個什么字據為證,府尹大人只好將宋總管扣留,遣人去找字據。”
!!!
這一番話頓時讓宋嬤嬤眼冒金星。
“公主,這定是有人陷害呀。”宋嬤嬤咬牙分辨。
“祖母,這事的確蹊蹺,那中人起初不是說秋月小叔指使么?怎么又當堂翻供?”旖景滿面不解。
宋嬤嬤當即有如醍醐灌頂:“一定是那中人有意攀咬國公府!”
大長公主顯然也覺得滿腦子漿糊,又問那小廝兒:“事情究竟如何,那中人怎么會當場翻供?”
一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小廝兒身上。
唯有許氏眼睛里帶著一抹笑意,看著旖景。
那小廝兒說話甚有條理,不過顯然是對宋總管不利,而旖景剛才的質疑,像是引導著小廝繼續往下分解。
這門房隨行的小廝是三順的“異姓兄弟”,對今日之事早有預料,當然是極有條理的——
“小的當時也不明所以,給了不少好處出去,才打聽了仔細,原來,那胡子馬聲稱,是宋總管早些時候尋了他,許了他好處,讓他栽污榮慶齋掌柜家的兒子指使為利傷人,胡子馬是認得宋總管的,不敢得罪,又貪圖利益,就先答應了下來,為求自保,還讓宋總管立了契。三日前果然依計行事,收利時沖人下了重手,但胡子馬終究有些不踏實,暗中打聽了一下,這才知道榮慶齋竟然也是咱們府的產業,當即就著了慌,料得是國公府下人間的內亂,一時不敢摻和進來,本打算跑的,卻沒來得及。”
旖景看了一眼宋嬤嬤面若死灰,又再垂眸,只瞧著金磚地面照入的烈日如劍,繼續袖手旁觀。
“胡子馬心想,一個宋總管得罪不起,榮慶齋既也是國公府的產業,掌柜當然也是得用的,他也得罪不起,還打算著只囫圇說出有國公府撐腰,府尹大人就能息事寧人,卻是并不曾供出誰來,直到宋總管去……因宋總管質問了胡子馬一句是否誣告,他立即就著了慌,以為宋總管是要落井下石,過河拆橋,就將實情供認了出來。”
小廝一口氣說完這番話,才重重喘息了一聲。
真是相當奇妙!
“阿宋,既然連那中人都沒有供認出我家三小子,那宋總管為何說有人告我家三小子‘仗勢欺人’?”楊嬤嬤一針見血。
宋嬤嬤這時已是目瞪口呆,再分辨不出一句話來。
到了這個時候,真相如何,已經毋庸置疑了,大長公主冷冷看著宋嬤嬤,繼續問話:“原告傷得可重?”
小廝立即作答:“人傷得倒是不重,原本他也沒想到會涉及國公府,只不過被逼得沒有退路,聽人勸說,胡子馬不過是個市井無賴,身后無人撐腰,可告他違限放利,強討不法,這才去告了官,后來一聽說竟然有這等緣故,便求只要免了重息,償還了求醫養傷的費用,他也就滿意了,不再追究。”
大長公主才松了口氣,交待黃氏立即安排個穩妥的管事去順天府處理,先將宋輻脫身,暫且息事寧人。
一切都如同旖景所料,順利告罄。
當知宋輻收買胡子馬,立即就委托了杜宇娘,從胡子馬口中套了個仔細,并布好了這個陷井,胡子馬招供的自然全是鬼話,他受了杜宇娘的重金,自然要依計行事。
起初并不曾招供秋月小叔,只將國公府推出來撐腰。
旖景料到宋輻為了讓楊嬤嬤難堪,不及求證,就會將這事傳揚開去。
然后宋嬤嬤會出面轉寰,提出息事寧人,畢竟若是追究下去,她也會擔心胡子馬露出破綻。
那個勸說平民告官的人,自然是宋輻安排。
一切本是天衣無縫——當他奉命去順天府“息事寧人”,不過是演個過場,先質問胡子馬是否污告,依宋氏母子的計謀,胡子馬當然會一口咬定秋月小叔,于是宋輻再對原告溫言安慰,陪以錢財,勸他撤訴。
原告本身也是借了貸,再說身為貧賤,自是不敢得罪權貴,得了好處一定會見好就收。
事情就這么處理了,秋月小叔必定百口莫辨。
哪知宋輻這戲詞才說了一句,竟就引得胡子馬當場招供!
他當時一定也是如遭雷劈。
且不論胡子馬那里還有他的字契,就算沒有實據,但宋輻從一開始就“造謠”秋月小叔被人告去官府,委實就能說明問題的癥結所在。
這一招請君入甕,萬無一失。
接下來的事情當然十分簡單,宋輻得意洋洋地出門,垂頭喪氣地歸府,雖因著國公府顧及名聲,不至讓他受牢獄之災,但身為總管,卻欲陷主家不義,以報私恨,必然要受嚴懲。
而他這么行為的目的,當然與宋嬤嬤有關。
宋嬤嬤匍匐在地,痛哭認罪,只說自己糊涂,因不憤楊嬤嬤發落了與她相熟的管事,才起了歹心,想置楊嬤嬤于不義,還企圖說服大長公主對宋輻網開一面,稱宋輻是因為“孝順”,被逼無奈才做出這一番事來。
她的這一番哭訴,當然是避開了閑人,大長公主到底顧及舊情,沒有當眾讓她難堪。
宋嬤嬤以為,假若大長公主能痛斥一場,也許還有一線機會,能保住宋輻的總管職位。
但她萬念俱灰地看見,大長公主只是疲倦地揮了揮手,甚至連呵斥都覺得多余,只讓她領著宋輻回家待責。
當然對于胡子馬的忽然倒戈,宋嬤嬤也心生疑惑,可不及她有所行動,胡子馬就從錦陽京的市坊間消聲匿跡,據說是跟著個江湖游俠闖蕩去了,這自然是旖景的后著,為的是不讓宋嬤嬤追察到她的身上來。
后著當然不僅此一步。
待宋氏母子回家待責之后,旖景又回了遠瑛堂,有一些話,她是一定要提醒祖母的。
“孫女知道祖母定會為難,可宋嬤嬤這般行為,委實不能再放縱,否則將來,她只持仗著往日情份,更會胡作非為。”旖景嘆了一聲:“這一回不過是因為楊嬤嬤處罰了與她交情甚好的管事,她竟然收買市井無賴,欲陷楊嬤嬤于不義事小,更不顧及咱們府的聲譽,如此睚眥必報,讓人思及,委實心驚。”
大長公主經此一回,對宋嬤嬤也是心灰意冷,可一想到她為了盡忠終身不嫁,還有曾經生死與共的情誼,到底有些遲疑。
旖景當然能體會祖母的心情,緊跟著又勸道:“祖母,雖說宋嬤嬤曾有功勞,您顧及往日情份,寬待她也無可厚非,可若是連這般涉及家聲厲害的事也不追究,將來府里的舊奴豈不會有樣學樣?依我看來,情份是情份,規矩是規矩,兩者必須分明,宋嬤嬤當年口稱因為祖母的恩義,甘愿侍候身旁,原本也是她的忠心,可漸到這時,卻成了倚仗祖母的信重與舊情越發跋扈,豈非是有違當初的本心?所謂忠誠,倒早已變了味道。但她是如此,祖母尚還顧及舊情,莫如再給她一個恩典,脫了宋總管一家的奴籍,或者賞他們鋪子自去營生,或者送他們回寧海安家,也算全了從前的生死情誼。”
這當然是以退為進,旖景相信虞沨的判斷,宋嬤嬤必不會輕易放棄,可當她一再堅持留在國公府,用心如是,祖母必當生疑,會對她多加防范。
果然,當大長公主聽取了旖景的建議,召來宋嬤嬤,提出要脫了宋輻的奴籍……
宋嬤嬤哪里不知這是要客套地驅逐他們一家,頓時又是痛哭,又是叩首,只說自己犯了重罪,無顏領恩,唯求懲罰,再不敢懷不甘之心,若公主不肯原諒,只能以死謝罪。
說是如此,還不是用“死”來要脅,欺大長公主慈悲,顧及生死情誼,為了這么一件無足輕重的小事,不忍置他們于死地。
大長公主已經很是不耐,冷聲說道:“既然你堅持如此……也罷,我顧念著你跟了我數十載的情份,也不強迫你離開,只是既然你甘心為奴,就得遵循府規!宋輻這次犯了大錯,受罰也是應當,再不能任總管之職,本應受杖責之罰,念及舊情,我再網開一面,責他去城郊莊子里當差,今后若有行差踏錯,不服管教,倚仗舊勢妄為之舉,當罰則罰,再不寬恕,你可服氣?”
宋嬤嬤哪里敢說出個“不”字。
“還有你……罷了,你年紀大了,原本早不該操勞,今后好好在家里頤養天年,若是我得了閑,再叫你進來說話。”
宋嬤嬤面若死灰。
因為大長公主言下之意,不僅是沒了她所有差使,甚至剝奪了她出入國公府的自由。
“至于冬雨……”
這四個字更讓宋嬤嬤膽顫心驚。
大長公主一嘆:“景丫頭說她倒是個懂得好歹的,這事與她無關,我也不會牽連無辜,還是留在綠卿苑里吧,只是她今后,除了年節上的準假,是難得與你團聚了,你若是不舍,我這就準她出去。”
冬雨可是宋嬤嬤眼下唯一的希望,哪能被人“斬草除根”,當即一番賭咒發誓,說冬雨本是國公府家奴,不敢有異議。
大長公主冷眼看著宋嬤嬤受辱至此,尚且俯首恭身,緊蹙的眉間,漸漸凝聚了疑惑。
宋嬤嬤雖不敢正顧,卻已經察覺,但依然咬牙堅持,因為她已經沒有后路。
半世籌謀,怎能止步于此?
只要有宋輻在手,只要冬雨還有機會,她就不會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