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585章 當年的故人

bookmark

李愔行走在喬拉城的剎帝利居住區內,欣賞著街道上胡漢女子的風姿,倒也感覺頗爲有趣。而且在這片區域內,還不時能見到一些婆羅門的青年男女在這裡遊玩,特別是兩側商店裡的中原商品,更是讓他們流連忘返。

旁邊的李貞和李惲也不停的幫著李愔介紹兩邊的建築,其中一些酒樓和有名的店鋪則是介紹的重點,他們現在走的地方類似於商業街,兩邊都是各種商鋪,人流量很大,不過穿過這條街道後,就是一片又一片的住宅區了。

穿過一片片的住宅,李愔他們來到一條人流很少的街道,而在街道的東側,則一所面積巨大的宅院,整個宅院以唐式建築爲主,其中還夾雜著一些天竺當地的裝飾風格,顯得別樹一幟。

這時李惲指著這所大宅院介紹道:“六哥,這裡就是王玄策的家,去年他和其它人一起,將家眷從大唐遷了過來,現在宅子中除了他們夫妻二人外,還有一位老母親,以及三個兒女,另外則是一些從大唐帶來的老僕人。”

“哦?”李愔聽到是王玄策的家,心中也是一動,當下開口道,“不知道玄策是否在家,若是在家的話,咱們倒是可以去拜訪一下?”

“玄策今天請了假,說是有朋友來訪,所以現在應該在家,另外咱們再順便討杯茶水喝,這天竺的氣候真是要命!”李貞一邊拿著摺扇猛扇,一邊開口說道,只見他現在滿腦門都是汗水,畢竟這裡剛好位於熱帶,再加上他們又在街上轉了半天,自然都感覺酷熱難耐。

李貞的侍從上前敲門,結果從裡面出來一個老僕人。這人一眼就看到了李愔旁邊的李貞和李惲,當時也嚇了一跳,急忙上前行禮,然後又將李愔他們迎進前廳喝茶,同時也有人去稟報王玄策。

王玄策正在前院的花園裡和幾個來訪的朋友暢飲,聽到李貞和李惲一起前來,而且還陪同著一個年青人一起,這更讓他心中一驚,雖然他並不知道李愔到來的消息,但是能讓李貞和李惲親自陪同的。除了李愔還有別人嗎?

想到這裡王玄策立刻站了起來,拔腿就要往前廳趕,不過旁邊一位身穿青色袍服。一身儒雅的年青卻一把拉住他道:“玄策,怎麼喝的好好的,你卻要跑啊?”

剛纔僕人是俯在王玄策耳邊低聲稟報的,畢竟李貞和李惲到來的消息並不是什麼人都能知道。不過王玄策一看到被旁邊的年青人攔住,當下也是一愣。接著一拍腦門道:“你看我都糊塗了,崔兄你們不是想見一見蔣王與越王殿下呢,現在他們就在我府上的前廳,另外和他們一起來的還有一個年青人,我估計很可能是齊王殿下,剛好爲兄可以幫大家引見一下!”

崔姓青年聽到李貞和李惲來了。當時臉上就是一喜,不過當他聽到李愔也可能來時,臉上是一驚。然後又和在坐的其它三人對視一眼,除了其中一位留著兩撇鬍子的年青人面帶欣喜外,其它兩人都和崔姓青年一樣,臉上露出一種複雜之色。

王玄策倒是沒注意到幾位朋友臉上的異色,當下拉著他們就往前廳趕。結果很快就見到正在喝茶的李愔三人。而當王玄策看到真的是李愔時,立刻十分興奮的上前拜見道:“臣下王玄策。拜見齊王殿下,拜見兩位教皇!”

李愔聽到王玄策對李貞和李惲兩的稱呼,差點笑出聲來,教皇這個名字李貞兩人自己取的,當初自己建議他們都自稱教宗,不過他們都覺得不夠氣勢,再加上心中的那麼一點私心,所以就將教宗改爲教皇。

不過當李愔看到王玄策身後的幾個人時,卻是一愣,因爲他總覺得其中一個身材高瘦,年紀與自己差不多的年青人好像在哪裡見過,可是仔細一想,卻好像又沒有什麼印象。

而這時李貞開口笑道:“玄策,你身後的幾位就是今天要招待的朋友嗎,還不快幫我們介紹一下?”

而王玄策一聽,當下也拉過那位崔姓的儒雅青年介紹道:“啓稟殿下,這幾位都是當初我在長安時的好友,而且個個都是出身於世家大族,其中這位崔景兄出自博陵崔氏,才學是我們幾人之首。”

接著王玄策又指著後面的一個黑臉帥哥介紹道:“這位是李冰兄,出自趙郡李氏,不但能文,而且能武,今年纔剛從軍校畢業,說起來還是兩位教皇的師弟!”

李貞和李惲聽到這裡也是眼睛一亮,世家大族出身,而且還能從軍校畢業,只憑這一點就能讓他們另眼相看。

接下來王玄策又將另外兩人介紹了一下,結果全都是世家大族出身,其中那個留著兩撇鬍子是滎陽鄭氏出身的鄭肖,而那個讓李愔感到十分眼熟的年青人名叫崔璜,出身於清河崔氏,是崔玉和崔夢雪兄妹的堂兄。

一聽到崔璜的身份,李愔一下子想了起來,難怪自己看到對方眼熟,當初他追求崔夢雪時,曾經和范陽盧氏的盧宏發生衝突,當時就是這個崔璜和盧宏在一起,後來李愔曾經懷疑,盧宏之所以去那裡,很可能是這個崔璜搞的鬼,不過後來因爲沒有證據,再加上崔玉要自己解決清河崔氏的內部問題,所以也就沒有理會這個人,沒想到會和對方在天竺這裡見面。

而想起了崔璜的身份,另外那個崔景和李冰的身份他也想了起來,當初他和五姓七望因爲打壓工商業的事而起了衝突,其中這幾個年輕人看到了報紙這個輿論工具的作用,於是就辦起了一份儒報,希望可以與自己的大唐日報相抗衡,可惜最後卻敗的很慘,不過他們並沒有放棄,依然苦苦的支撐著儒報的發行。現在儒報的影響力雖然還是無法與大唐日報相比,但卻也算是大唐很有影響力的報紙之一,由此可見這幾個年輕人的能力。

唯獨那個鄭肖他沒有聽說過,但能和崔景這幾個年輕人走在一起,那麼肯定也不是平凡之輩。

雖然當初這幾人與自己處於對立的立場,不過以李愔現在的身份,自然不會對他們有什麼報復心理,反而還對這幾人的能力頗爲讚賞,因此當下大笑道:“原來幾位就是儒報的創辦者,本王只聞幾個公子的大名,但真到今天才有緣一見,真是可喜可賀啊!”

聽到李愔提起當年之事,崔景幾人都頗爲尷尬。特別是那個崔璜,他父親從崔玉手中奪得了清河崔氏族長的位置,可是現在崔玉的妹妹卻是李愔的儒人之一,崔玉本身也在李愔手中擔任著要職,再加上當年的事,更讓他在面對李愔時,感到十分的尷尬。

李貞和李惲一聽到李愔的話,立刻也都明白過來,當下頗有些玩味的看著崔景幾人,而王玄策先是一愣,也很快反應過來,當下也是眉頭緊皺,有些後悔把幾個朋友拉過來。

不過崔景這些人不愧是世家大族出身,很快就恢復過來,只見爲首的崔景上前一步道:“草民幾人當年不知天高地厚,有所得罪之處,還請齊王殿下恕罪!”

而李愔一聽再次笑道:“幾位不要誤會,當年大家立場不同,所以也沒有什麼誰對誰錯,不過現在大家都是身處海外,自然要團結一心,否則不是讓那些異族笑話嗎?”

聽到李愔話中沒有怪罪的意思,崔景等幾人都是鬆了口氣,甚至連那個不相干的鄭肖也同樣如此,雖然當年儒報的事他沒有參與,但同爲世家大族,當初與李愔打擂臺的,也有他們鄭氏的份,因此從剛纔開始,他也有些擔心被李愔怪罪。

其實崔景幾人之所以在李愔面前表現的如此小心翼翼,主要是因爲在最近幾年,大唐國內的世家大族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隨著工商業的興起,他們再也無法把持一些關鍵行業,結果導致族內的財政大爲減少,而光靠土地卻根本就不足以養活所有的族人。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這些世家大族不得不放下所謂的面子,開始主動的參與到一些商業活動中,以此來牟利。

另外在大唐國內商業繁榮後,國庫的收入也日漸增多,對此李世民立刻加大了對貧民教育的投入,更是興建了許多的圖書館,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有了讀書的條件,結果這也使得世家大族的青年一代,面臨越來越多的競爭,科舉之路也愈加的艱難。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現在大唐國內的世家大族的影響力已經急劇下降,這也使得像崔景和李冰這樣的世家子弟,再也沒有以前傲骨。比如像李愔,若是讓當年的崔景等人見到他時,肯定不會像現在這樣,主動賠禮道歉。

當然崔景他們之所以如此的放低姿態,求得李愔的原諒,也有另外一個原因,而這個也是他們今天拜訪王玄策的主要目的。

第54章 李永逃了第112章 出策之人與獻策之人第528章 掌控經濟第110章 王況的父親第25章 王子豪的意外回答.第169章 不拿感情做交易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749章 長安的早晨第329章 對馬海戰第240章 推出去,斬!第560章 剃髮與起航第506章 陷阱第100章 崔氏浪蕩子第133章 採訪(下)第106章 黃河幫,黃河王第11章 落魄漁民第178章 新羅傳來的驚人消息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741章 兕子出嫁(下)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223章 不知道能不能化而爲鵬?第562章 醜醜上學第529章 香城與倭港第415章 一筆大生意第459章 石頭的‘野心’第28章 楊妃的當頭棒喝第525章 採兒的急智第236章 大上海計劃第111章 王兄,好久不見第676章 消失的呂萬船隊第114章 無堅不摧第104章 血色腳印第630章 三人進宮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730章 父子二人的心結第73章 煙花絢爛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734章 長樂公主的託付第377章 倭國乞降第48章 侃暈王公子第175章 崔夢雪的經歷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460章 南山村第175章 崔夢雪的經歷第482章 李貞的野心第505章 遭遇土人第38章 兩頭受堵的李愔第684章 美洲人的移民(上)第597章 嗜殺的李貞第413章 受限制的蒸汽船第428章 飛來器第242章 瘧疾的剋星第676章 消失的呂萬船隊第302章 逃民第628章 王方翼與岑長倩第710章 昇平與思唐的到來第743章 四大帝國的發展第476章 應聘老師第608章 羅馬大使的傳奇第290章 解剖學第690章 西婭要上學第27章 科學院雛形第115章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第678章 天花中的瑪雅第459章 石頭的‘野心’第297章 要離開了第305章 登州的準備第82章 商人的戰爭第581章 玄奘的勸說第324章 封鎖對馬海峽第15章 詩才之名滿長安第643章 海外建國第37章 情報天才武媚娘第45章 李世民的秘信第542章 大唐備戰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593章 差點形成的大災難第18章 師徒相見第328章 倭國水軍的情況第149章 李世民是大嘴巴第577章 遭遇海盜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328章 倭國水軍的情況第526章 漢化的成果第139章 工商報與儒報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44章 給兄弟們開後門第161章 崔夢雪的條件第74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506章 陷阱第323章 泗枇城之議第689章 馬氏種植園(下)第276章 相見不相認第8章 跑的了媚娘,跑不了惜君第496章 母女相見第40章 總攬水泥事務第347章 不花錢的戰爭第13章 炒茶與虧空的王府第621章 唐義識與豫章公主
第54章 李永逃了第112章 出策之人與獻策之人第528章 掌控經濟第110章 王況的父親第25章 王子豪的意外回答.第169章 不拿感情做交易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749章 長安的早晨第329章 對馬海戰第240章 推出去,斬!第560章 剃髮與起航第506章 陷阱第100章 崔氏浪蕩子第133章 採訪(下)第106章 黃河幫,黃河王第11章 落魄漁民第178章 新羅傳來的驚人消息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741章 兕子出嫁(下)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223章 不知道能不能化而爲鵬?第562章 醜醜上學第529章 香城與倭港第415章 一筆大生意第459章 石頭的‘野心’第28章 楊妃的當頭棒喝第525章 採兒的急智第236章 大上海計劃第111章 王兄,好久不見第676章 消失的呂萬船隊第114章 無堅不摧第104章 血色腳印第630章 三人進宮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730章 父子二人的心結第73章 煙花絢爛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734章 長樂公主的託付第377章 倭國乞降第48章 侃暈王公子第175章 崔夢雪的經歷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460章 南山村第175章 崔夢雪的經歷第482章 李貞的野心第505章 遭遇土人第38章 兩頭受堵的李愔第684章 美洲人的移民(上)第597章 嗜殺的李貞第413章 受限制的蒸汽船第428章 飛來器第242章 瘧疾的剋星第676章 消失的呂萬船隊第302章 逃民第628章 王方翼與岑長倩第710章 昇平與思唐的到來第743章 四大帝國的發展第476章 應聘老師第608章 羅馬大使的傳奇第290章 解剖學第690章 西婭要上學第27章 科學院雛形第115章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第678章 天花中的瑪雅第459章 石頭的‘野心’第297章 要離開了第305章 登州的準備第82章 商人的戰爭第581章 玄奘的勸說第324章 封鎖對馬海峽第15章 詩才之名滿長安第643章 海外建國第37章 情報天才武媚娘第45章 李世民的秘信第542章 大唐備戰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593章 差點形成的大災難第18章 師徒相見第328章 倭國水軍的情況第149章 李世民是大嘴巴第577章 遭遇海盜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328章 倭國水軍的情況第526章 漢化的成果第139章 工商報與儒報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44章 給兄弟們開後門第161章 崔夢雪的條件第74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506章 陷阱第323章 泗枇城之議第689章 馬氏種植園(下)第276章 相見不相認第8章 跑的了媚娘,跑不了惜君第496章 母女相見第40章 總攬水泥事務第347章 不花錢的戰爭第13章 炒茶與虧空的王府第621章 唐義識與豫章公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洱源县| 平顺县| 新野县| 衡水市| 山东省| 射阳县| 兴宁市| 当阳市| 武平县| 巴塘县| 屏南县| 同江市| 山阳县| 平顶山市| 金坛市| 沙湾县| 平武县| 肇源县| 西平县| 沙坪坝区| 德格县| 旬阳县| 娱乐| 常山县| 万州区| 通海县| 罗源县| 廉江市| 通城县| 犍为县| 利川市| 阜阳市| 中卫市| 察隅县| 衡阳县| 望城县| 潍坊市| 嘉兴市| 托克托县| 汉寿县| 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