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584章 參觀喬拉城

bookmark

聽到六哥李愔問起新婆羅門教的推廣,李貞和李惲都是精神一震,其中李貞更是搶著說道:“六哥你不知道,新教的推廣速度遠超我們的預料,特別是當初在我們統治範圍內推廣時,你提醒我們向大食人學習,將新教徒的稅率下調,而提高非教徒的稅率,結果這個辦法一實施,再加上新教本來就源自原來的婆羅門,所以教徒發展的極快,現在統計的教徒人數已經達到了……達到了……”

李貞說到教徒的數量,卻一下子卡殼了,畢竟他絕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軍隊上,對行政和宗教方面的事並不太放心,所以介紹個大概情況還行,但一說到具體的數字,立刻就現出原形了。.

旁邊的李惲看到李貞尷尬的樣子,卻是笑著接口道:“現在新教徒的人數已經達到了一百八十萬人,佔我們領地內總人口的六成,而且這還主要是因爲前段時間擴張太快,所以新婆羅門的推廣力度跟不上去,相信等過了這段時間後,新教徒的人數增長會再次出現一個高峰期,按我們的估計,一年後的新婆羅門教徒數量將會達到兩百八十萬以上!”

李愔聽完也是驚訝不已,當下開口問道:“一年就能增加一百萬的信徒,你們的傳教速度也太快了吧?”

“哈哈~,六哥你有所不知,這種速度其實還是慢的,若是我們的全力傳教的話,估計在短短幾年能,就能將新婆羅門教傳遍整個南天竺,而這主要是因爲三個原因造成的,第一就是因爲我們的實力夠強,用武力做保證的傳教,可以將任何阻礙都打碎。第二個原因則是因爲新舊婆羅門本來就同出一源,人們也比較容易接受。”

說到這裡李惲停頓了一下,然後又接著道:“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那就是在種姓制度中,最底層的首陀羅根本沒有參與宗教活動的權利,但偏偏他們又是人數最多的一個階層,所以一般來說,只要我們將一塊地方打下來,那麼當地的首陀羅就會自動的成爲新婆羅門教的教徒,根本容不得他們有任何的反抗,也正是如此,所以才使得教徒增長的數據那麼漂亮。”

李愔聽後點了點頭,另外他也想到,除了首陀羅外,身爲農夫和客商的吠舍,這一階層的人數也十分龐大,反倒是處於統治地位的婆羅門與剎帝利數量並不多,而新婆羅門影響最大卻剛好是這兩個階層,所以吠舍和首陀羅對新婆羅門並沒有太大的牴觸,這也是新教得以順利推行的原因之一。

商議完正事後,李愔又在李貞和李惲的陪同下,將他們所在的神殿參觀了一遍,然後又到兩人住的王宮看了一下,結果在李惲那裡,蔣王妃元氏和越王妃武美娘已經準備好了酒菜,而且還是她們兩人親手做的,全都是純正的漢家美食,李愔品嚐過後自然是讚不絕口。

酒宴上李愔還將楊氏和武媚娘姐妹帶給美孃的禮物拿出來,全都是一些吃的用的,雖然看似平常,但是對於遠在異域的美娘來說,卻是最好的禮物。當然了元氏那裡也同樣有一份,只不過是以文心的名義送的,畢竟都是弟妹,不能厚此薄彼。

吃完一頓舒心的家宴後,李貞和李惲又帶著李惲參觀了一下喬拉城,這座沿海城市做爲他們第一個攻佔的天竺城市,同時也是一座優良的港口城市,所以被李貞和李惲做爲重點發展對象,整個城市經過重新規劃後,正在進行統一的建設,其中城中心的部分已經建造完畢,只剩下外圍還正在建設之中。

說起喬拉城原來的設計,也處處體現著種姓制度的森嚴。整個城市本來呈正圓形,正中心的位置坐落著一座建築,但卻不是國王的王宮,而是婆羅門的神廟,神廟外圍則是婆羅門貴族的居住區域,再向外才是剎帝利貴族的居住區,而且國王的王宮也是這一區域。再向外則是吠舍階層的居住區,他們也是城內最大的居住羣體,至於首陀羅,是不允許居住在城內的,他們一般都是居住在城牆以外的棚戶區,或都在貴族的莊園裡做奴隸。

不過在李貞和李惲佔領這裡後,他們對這座圓形的城市感到很不適應,於是就將這座圓形的城市改爲大唐常用的長方形,原來不堅固的夯土城牆也全部被拆掉,改用大唐的築城技術建造,而且也去除了城牆上的一些神話雕塑,使得城牆更加的堅固耐用。

不過雖然城牆的形狀雖然改變了,但是內部的區域劃分卻沒有太大的改變,首陀羅依然居住在城外的貧民區或貴族農莊裡,城市內部的最外層依然是吠舍的居住區,不過以前層次分時的婆羅門和剎帝利的居住區,現在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比如在喬拉城的中心,原來的神廟被改建爲李貞和李惲接待官員的神殿,後面更有兩人的王宮,而以王宮爲分界線,東面是婆羅門貴族的居住區,而西面則是剎帝利的居住區,這象徵著兩個階層已經處於同一位置,而李貞和李惲所代表的教皇一族,則超然於四個階層之上,暗地裡也被新婆羅門教徒稱爲皇族。

李愔跟著李貞和李惲出了喬拉城的中心區域後,第一個來到的就是婆羅門貴族區,在他的想象中,婆羅門貴族應該都是一羣年老的祭祀,然後住在神廟裡。但是參觀過他才發現,原來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婆羅門貴族其實也和一般的貴族一樣,只是他們在八歲時就要向其它婆羅門學習,到了二十歲回家結婚生子,享受俗世的生活,等到年老了纔會去修行,然後進行宗教生活。

所以李愔在參觀婆羅門的居住區時,看到的也是一個個豪華的宅院,院子內外奴僕成羣,除了院子中的宗教氣氛濃厚一些外,其它的也沒什麼特別的,只是李愔總感覺這些婆羅門的院子有些眼熟。另外在街道上,還經常看到幾個婆羅門小孩在奴僕的陪伴下游玩。

接著李愔又去了西側的殺帝利貴族居住區,當初隨李貞和李惲一起來天竺的王玄策等人,甚至包括那些草原騎兵,全都被他們封爲剎帝利,只不過剎帝利只是一個階層,雖然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但是在職務上卻有著巨大的差別,所以各個宅院的規模自然也不一樣,比如王玄策是李貞和李惲身邊的第一謀士,他的宅院自然不會和一個普通的草原騎兵一樣。

當李愔來到西側的剎帝利居住區時,卻先是一愣,因爲這裡給他的感覺,竟然和新佛城的那條唐人街一樣,街道兩側全都是一水的唐式建築,甚至李愔還能從這些建築風格和手法上判斷出,建造這些宅院的很可能和建造唐人街的工匠是同一批人。

旁邊的李惲看到六哥驚訝的樣子,當下笑著開口道:“六哥你也知道,當初隨我們來的軍官和行政官員中,大部分都是漢人,他們居住在這裡,自然更喜歡大唐的建築風格,至於那些草原人,他們原來居住在帳篷裡,哪裡懂得建築,再加上他們心中也傾慕大唐的文化,所以一個個也都選擇了這種建築,另外在這片區域裡,還有不少專賣中原貨物的商鋪,可以說這裡就是喬拉城的唐人街。”

“嗯,不錯,難怪剛纔我看到婆羅門的宅院感覺有些眼熟,估計他們的建築風格也受到這裡的影響,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不少的中原風格。”李愔這才恍然大悟道。

相比婆羅門貴族的居住區,李愔所在的剎帝利居住區則要熱鬧的多,畢竟相比較而言,剎帝利貴族的人數是婆羅門貴族的幾倍,而且當初李貞和李惲招攬的所有草原人都被送到了天竺大陸,雖然並不是所有草原騎兵的家屬都住在這裡,但卻也爲數不少,整個喬拉城的剎帝利大概在五萬到七萬之間,幾乎可以組成一個小城了。

也正是如此,剎帝利居住區的街道上顯得十分熱鬧,來來往往行人除了這一區域的住戶外,還有許多海外的商人,其中猶以漢人居多,他們到這裡並不一定是做生意的,只是因爲在海外漂泊久了,能有這麼一個和家鄉環境相似的地方呆上一會,然後吃上幾口家鄉菜,也算是一各難得的享受。

而且李愔還發現,街道上的女人明顯比大唐要多的多,特別是一些草原女子,她們比漢家女子要豪放的多,再加上天氣炎熱,一個個身穿著短小的胡服,露出半截手臂和略帶赤色的脖頸,讓人看起來頗有種賞心悅目之感。

也可能正是這些草原女子的帶動,使得街道上的漢家女子也比較多,她們都是李貞和李惲手下的文武官員家眷,只是她們一般都帶著面紗,手上拿著把紙傘遮擋陽光,身上的襦裙雖然單薄,但卻將美好的身材掩藏起來,雖不及草原女子吸引人,但卻多了幾分婉約和遐想。(未完待續。)

第495章 兄弟相逢第113章 找皇帝老爹做筆大生意!第727章 翁婿相見第568章 偏離航線第277章 參觀道學院第15章 “神棍”西來第91章 終於走了第185章 打仗親兄弟第62章 即將開始的血肉盛宴第226章 六分儀成功了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651章 海軍演練第51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637章 苦惱的李恪第607章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第693章 叢林中的小隊第510章 錫蘭的局勢第550章 好姐妹第722章 兕子知道了第269章 運動會與商標第105章 把齊王府當傻子第71章 三國也是可以泡妞的第29章 吐蕃大使第99章 父皇~把我的三國還給我!第737章 樑皇山第17章 釀酒作坊與發酒瘋第191章 引盧氏上賊船第24章 我都不如六弟第506章 陷阱第692章 恐怖分子第194章 黑馬第750章 六哥,你瘋了嗎?第668章 什麼叫羣毆第16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上)第296章 佛入吐蕃第316章 逃跑了第447章 遺憾的比基尼第97章 農工商之論第75章 榮留王之死第117章 幕後真兇與李愔的報復第213章 李愔的海外藏寶第751章 合併四大帝國的構想第385章 賣作奴隸的馮氏兄妹第74章 攻破安市城第613章 李恪的心事第172章 紡織基地第202章 李承乾和李泰創造的奇蹟第414章 奴隸探索第534章 平民生活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424章 呂大神棍第112章 出策之人與獻策之人第33章 本王要吃鯨魚肉第371章 倭國形勢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693章 叢林中的小隊第145章 儒商引發的爭吵第340章 孫氏夫婦第733章 救你長孫家的性命第79章 生擒淵蓋蘇文第691章 皇宮的改革第523章 李愔的良苦用心第422章 海島捕獵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414章 奴隸探索第693章 叢林中的小隊第141章 土地券第718章 李世民甦醒第507章 屠殺與黃金第99章 長安局勢第581章 玄奘的勸說第67章 李愔要謀反?第46章 整合資金起建水泥廠第7章 殿下,你是不是喜歡媚娘第48章 侃暈王公子第654章 可怕的羅馬貴族第700章 基督之爭第594章 兕子威武第284章 蕭皇后來了第259章 一家三口?第743章 四大帝國的發展第268章 擁堵的路上第83章 有人搶地盤第537章 小人物的婚姻(下)第351章 試槍(下)第106章 鬧洞房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第355章 倭國銀山第379章 蘇我蝦夷之死第62章 即將開始的血肉盛宴第107章 幸虧是李愔第736章 文心的請求第289章 醫學院第426章 夕陽島,莫力部第325章 偷襲泗沘城第42章 捕鯨船第184章 絕不讓大唐女子外嫁吐蕃第599章 瓜分利益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
第495章 兄弟相逢第113章 找皇帝老爹做筆大生意!第727章 翁婿相見第568章 偏離航線第277章 參觀道學院第15章 “神棍”西來第91章 終於走了第185章 打仗親兄弟第62章 即將開始的血肉盛宴第226章 六分儀成功了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651章 海軍演練第51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637章 苦惱的李恪第607章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第693章 叢林中的小隊第510章 錫蘭的局勢第550章 好姐妹第722章 兕子知道了第269章 運動會與商標第105章 把齊王府當傻子第71章 三國也是可以泡妞的第29章 吐蕃大使第99章 父皇~把我的三國還給我!第737章 樑皇山第17章 釀酒作坊與發酒瘋第191章 引盧氏上賊船第24章 我都不如六弟第506章 陷阱第692章 恐怖分子第194章 黑馬第750章 六哥,你瘋了嗎?第668章 什麼叫羣毆第16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上)第296章 佛入吐蕃第316章 逃跑了第447章 遺憾的比基尼第97章 農工商之論第75章 榮留王之死第117章 幕後真兇與李愔的報復第213章 李愔的海外藏寶第751章 合併四大帝國的構想第385章 賣作奴隸的馮氏兄妹第74章 攻破安市城第613章 李恪的心事第172章 紡織基地第202章 李承乾和李泰創造的奇蹟第414章 奴隸探索第534章 平民生活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424章 呂大神棍第112章 出策之人與獻策之人第33章 本王要吃鯨魚肉第371章 倭國形勢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693章 叢林中的小隊第145章 儒商引發的爭吵第340章 孫氏夫婦第733章 救你長孫家的性命第79章 生擒淵蓋蘇文第691章 皇宮的改革第523章 李愔的良苦用心第422章 海島捕獵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414章 奴隸探索第693章 叢林中的小隊第141章 土地券第718章 李世民甦醒第507章 屠殺與黃金第99章 長安局勢第581章 玄奘的勸說第67章 李愔要謀反?第46章 整合資金起建水泥廠第7章 殿下,你是不是喜歡媚娘第48章 侃暈王公子第654章 可怕的羅馬貴族第700章 基督之爭第594章 兕子威武第284章 蕭皇后來了第259章 一家三口?第743章 四大帝國的發展第268章 擁堵的路上第83章 有人搶地盤第537章 小人物的婚姻(下)第351章 試槍(下)第106章 鬧洞房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第355章 倭國銀山第379章 蘇我蝦夷之死第62章 即將開始的血肉盛宴第107章 幸虧是李愔第736章 文心的請求第289章 醫學院第426章 夕陽島,莫力部第325章 偷襲泗沘城第42章 捕鯨船第184章 絕不讓大唐女子外嫁吐蕃第599章 瓜分利益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敦煌市| 江华| 嘉义县| 西盟| 墨脱县| 方城县| 措勤县| 崇左市| 平塘县| 伊春市| 信阳市| 永丰县| 延寿县| 合肥市| 綦江县| 沁阳市| 工布江达县| 禹州市| 虞城县| 陆河县| 静海县| 嘉禾县| 乌拉特中旗| 新津县| 萨迦县| 托克逊县| 洛浦县| 廊坊市| 南充市| 新竹市| 商都县| 昆明市| 瑞丽市| 吉木萨尔县| 巴塘县| 微山县| 建始县| 沙坪坝区| 即墨市| 台东县| 桃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