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後輩的婚事,經歷了一番起伏。
張學良11歲這年,生母趙氏在新民家中逝世,學良跟著姐姐張首芳、拉著弟弟張學銘來到奉天城。張作霖雖然已成爲中將師長,軍中事務繁多,但每每見到張學良,他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鄭家屯的那位“鳳命千金”。這年冬天的一個晚上,張作霖處理完公務,對張學良說:“你也長大成人了,也該有個媳婦,前些年,你媽活著的時候,我給你定了一門親事,你小,一直沒和你說,那姑娘是北邊鄭家屯的。”
張學良一聽是鄭家屯的,小臉漲得通紅,心想,這麼大個奉天城,就沒有適合我的女孩?怎麼偏偏在鄉間小鎮預訂個村姑?張作霖看也不看張學良一眼,用手撥拉撥拉火盆裡的黏豆包,自顧自地說:“這閨女嘛,什麼都好,就是年齡比你大幾歲,人長得滿秀氣的,名字也好聽,叫鳳至,鳳凰飛到咱家的意思,你看咋樣?”
張學良嘟囔了一句:“人也不熟,面都沒見過,這麼大個奉天城就沒有……”
張作霖又把火盆裡的黏豆包翻了個兒。慢悠悠地說:“我是過來的人,這男女的事兒嘛,和火盆裡的黏豆包,沒他媽什麼兩樣,開始時豆包是凍的,放在火盆裡,慢慢就化了,最後不就熱乎了?!人哪,都是由生變熟的,過了年兒,你自己去鄭家屯看一看就知道了。”
隨著張學良一天天長大,“奉天第一公子”見識了奉天、北平、天津、上海的名門閨秀和各色美女,越來越不滿意這個比自己大三歲的村姑,執意不願上門相親。但是在張家,張作霖吐口唾沫都是釘兒,張學良哪裡不知道?1913年春節剛過,張學良在父親的催促下,帶著一肚子的不滿和一臉的無奈來到鄭家屯相親。
一下車,張學良心就涼了,這哪裡是什麼古鎮,就是個荒涼破爛的大屯子。到處白雪皚皚,馬路上看不見幾個人影,街兩旁矮矮的房子沒幾間像樣的。最顯眼的是腳下厚厚的白雪上面有幾個凍硬了的驢糞蛋子,被呼呼的北風吹得滿街滾。他不相信這地方還能有“秀氣的女孩”。玩了幾天,就回了奉天,連“長聚豐”大門朝哪開都沒打聽。
張作霖十分寵愛張學良,因爲兒子出生那天,他正巧第一次打勝仗,認爲兒子是上天賜與的吉兆和貴人,所以婚配之事,便由著張學良的性子,實實花天酒地了一段日子。
於家聽說來相親的張學良沒登門就回去了,感覺受到了莫大的羞辱。當初,于鳳至就主張“高攀會帶來輕慢”,果然被她言中。于鳳至再次提出廢除婚約。母親勸她說:“學良年齡小,長大就好了,既然這門婚事是兩家家長做主,小孩子耍點兒脾氣算不得什麼,只要張家家長不提出來,我們就沒有理由毀婚”。于鳳至是個非常孝順、文靜的女孩,聽母親這麼一說,也只能再次低頭不語。
張學良從鄭家屯回到奉天,做好了捱罵的準備。可出乎意料的是,張作霖好長時間也沒有和張學良再提于鳳至的事兒。這樣一來,張學良心裡反倒有點兒發毛。這是怎麼回事呢?老爸同意解除這門婚約了?
當然不是!原來進入1913年前後,政壇風雲變幻,他顧不上家庭瑣事,全部心思都用在處理複雜的政事上,張學良的婚事也就擱置下來。張作霖有個習慣,他經常將要辦的事情在頭腦中分成輕重緩急,把大的目標分解成若干小目標,一個時期集中時間和精力解決一個時期的重點問題。幾個問題同時出現時,他就抓大放小,抓急放緩。能成爲後來的梟雄,還是有幾把刷子的。
現在奉天情況已經基本上穩定下來,是時候考慮張漢卿的婚事了,而且距離張學良生母趙氏逝世也已經三年多,大喪之期已過。可是原本的張學良自進入省城後,結交了許多英美朋友,也接觸了一些西方的“皿煮、自由”思想,所以對婚姻方面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十分反感。張學良強調婚姻應該以感情爲基礎,報恩他不反對,但用兒女婚姻大事來報恩,他不理解。
張作霖已經無計可施了,突然之間政治風雲詭變,小六子被作爲人質進了北京城,這下子更見了大世面。在京城,這個長子名利雙豐,爲自己做了許多事情後,他不能不尊重兒子的想法。
不過回奉後的小六子有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更有擔當也能吃苦,這完全是一個好男兒的形象。奉天城交口稱讚的“將門虎子”,讓張作霖的心又開始不安分地動了,他堅信需要一個“鳳”才能配上他的兒子。爲了安撫他的心,張作霖幾乎對他有求必應----掌管衛隊旅這麼大的事,即使張漢卿光鮮在外也不會一步登天啊,還不是先在情理上加重些砝碼!
紅牡丹的出現,讓他再次下定決心攤牌。
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張作霖叫來張漢卿,直截了當地說:“小六子,現在該給你成個家了,不然那個女人的事就能把你毀了。之前我和你講過的於家的姑娘,你現在考慮得怎麼樣了?如果沒有意見,我打算今年替你們完婚。”
這個事張漢卿其實已經考慮好久,他現在已經完全代入了張學良的身體,自然也能夠用這個時代的標準來處理自己的大事了。自己執掌衛隊旅,算得上“年輕有爲”,這時候身邊的女人多了起來並不是好事:自己經過紅牡丹的開發已經有了需求,但是也沒有時間來摸清楚這些女人是真情還是有所求,他可不想成爲政治聯姻的紐帶。
而於鳳至已經是被史實所認可的賢妻良母,僅這一條足矣,娶妻娶賢嘛。不過真到談婚論嫁的時刻,怎麼都有種啼笑皆非的感覺。
這哪兒哪兒啊,難道哥這一個穿越過來的高材生,要和一個村姑結婚?這于鳳至在舊社會也算是一個賢妻良母型的好女孩,但共同語言這個事,還真不是一句話可以概括的。現在,張漢卿正是在軍界混得風聲水起的時候,雅不願因爲婚姻拖累自己的發展歷程。
他這具身體今年才16歲,在後世還不過初中剛畢業。雖然這時空早婚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他的心理年齡也已經整整比現在的這具驅殼多了整整10多個年頭,在生理上也絕對可以接受,但是婚姻美滿的前提是感情,他好歹在前生也是碩士畢業,算是個高材生了,現在冷不防要和一個大他4歲、完全陌生的“村姑”結婚,思想上真的很難轉變過來。
張漢卿立志要利用張學良這副好身材閱盡天下美女,怎能接受現在就讓一個女人拖了後腿?雖然愛新覺羅?博傑就曾盛讚于鳳至“長得很美”、“她生就一張很古典的臉,清清秀秀的,宛若一枝雨後荷塘裡盛開的蓮。”那是因爲溥傑與張學良關係好,人情上的奉承不能當真。至於史書上說于鳳至“修養、才思過人,能填詩對句、鑑賞名畫”,這種春秋筆法,對於精通曆史的張漢卿來說更加可商榷。
雖然知道上天註定自己要與于鳳至結婚,他卻始終沉浸在自己穿越帶來的種種優勢上。他一直以爲,因爲自己的穿越,有些事情,會改變它原有的軌跡。
如果講究“門當戶對”,以張作霖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身份,他寧願和蝸居津城的朱啓鈐攀親。至少,朱三小姐看起來還是很賞心悅目的。賢不賢的不敢說,但養眼吶!從情理上講,張漢卿對於鳳至並不排斥,但還是想親眼看看真人後再作最後決定。
可是張作霖有情有義的一句話,還是打動了張漢卿:“這是我答應於家的事情,如果鳳至的父親還活著,這件事還有商量的餘地。現在鳳至的父親死了,剩下她們孤孀弱女,從哪方面講,這‘不’字都不能從我們張家嘴裡說出來。於家有恩於張家,知恩不報還算得上有情有義的人嗎?”
是啊,從書上得知古代這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效力,張漢卿不便再反駁。否則,不但有可能坑了于鳳至----如果兩人最終黃了,她可怎麼辦呢?而且還會顯得自己忘恩負義,畢竟現在的自己,一舉一動,都代表著張家的形象。富而休妻,爲中國正統所不齒。
算了吧,于鳳至在歷史上對自己還算始終有情有義,張學良與她離婚後,她還在紐約買了一塊地,說是留著等他養老並死後同穴呢。不管怎麼著,現在不能虧欠了她。見張漢卿似乎有些意動,張作霖趁熱打鐵:“你的正室原配非聽我的不可。你如果不同意舊式婚姻,你和於家女兒成親後,就叫你媳婦跟著你媽(指繼室盧夫人)好了。”
張漢卿還想做最後的掙扎:“既然是定了親了,我不會反對,但是我現在很忙的,成親的事再過幾年再說吧。”
忙,永遠是最好的藉口。當年自己成年之後,父母親不是沒有催婚過,每次都以這個字相搪塞,倒屢試不爽,張漢卿自然而然地用起這個“拖”字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