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六百二十二節 柏貴懷舊

朱敬倫迎接柏貴的規格很高,這符合常情,因為在所有人看來,當年要不是柏貴的提拔,就不會有朱敬倫的今天,也因為此事,柏貴在北亰日子過的很不好,一直在總理衙門掛職,但事實上基本賦閑在家,早就不問政事了。

柏貴的船停在天子碼頭上的時候,周圍全都是保衛的士兵,首都軍區總兵文鳶親自前來迎接,黃土一直從碼頭鋪到了城門下。

柏貴的腳不會粘這些黃土,因為他是不會走路的,他隨船帶著轎子來的,大清國的官員就講究個體面,到哪里也不能失了身份,那是有辱國體的大事。

朱敬倫沒有在碼頭上迎接,但卻在宮門前恭候,大明皇宮就是過去的兩廣總督行臺,南北縱貫新城,北門對著老城的南墻,南邊對著新城墻。

柏貴的轎子剛剛在宮門前停下,就看到了朱敬倫,穿著一件普通的舊長袍,柏貴突然有些眼熟,這不就是當年朱敬倫還沒做官之前穿的嗎。

柏貴不由有些感慨,當年朱敬倫一介平民,而他貴為巡撫,如今朱敬倫是皇帝,他卻是京城人人喊打的昏官。

但柏貴知道自己來這里是干什么的,沒空空懷傷悲,馬上就要下跪磕頭。

“外臣叩見大明皇帝陛下!”

朱敬倫一個箭步沖上來,將柏貴扶了起來,看見柏貴一頭的華發,滿臉的斑紋。

“柏貴大人真是老了啊!”

朱敬倫不由感嘆。

柏貴嘆道:“陛下卻清朝正盛!”

朱敬倫扶住柏貴的胳膊:“走,進宮在敘吧。”

朱敬倫讓兩個妃子抱著孩子出來,向柏貴問了一個好,就好像見一個故交一樣,還讓孩子喊柏貴爺爺。

柏貴連道不敢當。

哪怕他是一個外臣,也當不得皇子、公主叫他爺爺,這是禮數,而他此行,就是不能墮了大清的禮數,讓人看清。這也能解釋為什么雍正時期,派遣二品大員理藩院侍郎托時去給沙皇彼得二世登基祝賀的時候,使團行叩拜禮的原因了,他們認為這是禮數。但清朝自認為天草上國,當時之所以派使者去俄國也是有原因的,因為當時雍正打算對襲擾蒙古的準格爾用兵,擔心沙俄干涉,所以派人去跟沙俄談判,用清朝人的話說是安撫。在之后,清朝就再也沒有派使臣去過西方國家,倒是一件可惜的事情。由于這次跪拜,清朝自己也覺得丟人,所以就沒有列入正史。但他們覺得丟人,主要是認為清朝比俄國地位高,把俄國人當夷人,要知道俄國使者見清朝皇帝的時候,也是要叩拜的,所以站在國際角度,托時不算丟人。

現在的清朝可不是康熙雍正時候的清朝了,所以柏貴見朱敬倫的時候,是真的想跪拜,從這方面看,清朝此時已經將大明當成平等的國家,至少禮節上是如此。但最重要的是,就跟托時去俄國是為了平準格爾一樣,此時清廷有求于大明,他們需要大明的支持,好讓他們滅到心腹大患太平天國,當然用他們的話來說,恐怕也是安撫。

但朱敬倫在宮門口就沒接受柏貴的叩拜,到了宮中更是讓家人來跟他見面,讓孩子喊他爺爺,這顯然也是有政治上的考慮的。

因為朱敬倫不打算跟柏貴談國事,他只會將柏貴當成一個老朋友,柏貴已經八十多了,怎么算都是長輩,他的孩子喊柏貴一聲爺爺,應知應分的事情。

ωwш _тт kдn _C〇

柏貴心中感嘆,混跡官場這么久,他當然看得出朱敬倫在避嫌,在故意淡化柏貴使者的身份,老實說在心情上,這讓他很舒服,他沒有當眾跪拜,大家以故交論交情,就沒有上下高低之分。可是他是有外交使命的,朱敬倫有現在,很大程度上跟當年柏貴的提拔有關,為此他在北亰被人罵死了。這次出使大明,大家都知道是一個丟人的事情,沒人肯來。就好像當年托時出使俄國,大家都覺得丟人不想去,托時勉為其難去了,回國后就給了一個漕運總的的肥缺。柏貴這次來,是奕欣找他說的,他沒有拒絕,也是想為當年犯下的錯做點彌補,也許以后罵他的人會少一些。他死后還有點顏面見列祖列宗。

但朱敬倫跟他敘舊,不跟他談國事,讓家人拜見他之后,就帶著他在皇宮里轉悠,一點都不給他談正事的機會。

“我這里雖然小了一些,比不得紫禁城,但春夏秋冬四季常青,草常綠,花常開,也有一番味道不是?”

朱敬倫帶著柏貴轉著,給他看一草一木,很多都是朱敬倫閑暇時候自己親自種下的,養心靜氣,很好。

柏貴突然接話道:“紫禁城合元明清三代之力,才有如今的盛況,大明國家初立,陛下勵精圖治,不為外物所擾,實乃大明之福。外臣聞,南京的長毛賊匪營建的偽宮殿竟比紫禁城還大,真不知耗費了多少民脂民膏啊!似此偽國焉能不亡!”

柏貴借故就將話題往太平天國身上引,朱敬倫笑而不語,遙指前方角門,此時一群侍女追著一個孩童匆匆而過。

“小孩子太調皮了!”

張柔生的男孩,已經五歲了,起名為凝華。

在朱敬倫有意為之之下,第二年二妃子高媛也生了一個孩子,是個女兒,起名凝夏。

兩個孩子名字合起來,以為凝聚華夏之一。

“男兒本該如此!”

柏貴隨口一說。

朱敬倫馬上道:“可不是嗎,還是女兒乖巧,就是刁蠻了些。倆人在一起就打架。”

柏貴呵呵一笑,也不好說話,能說什么,這要是兩個皇子,那才熱鬧呢,現在打架,將來爭位,有的看了。但這是一男一女,也就沒什么事了。

這時候柏貴的腳步有些蹣跚,畢竟是一個八十多歲的人了,土都埋在脖子上了,稍微走走就會累。

朱敬倫關切道:“老大人倦了吧。”

柏貴苦笑道:“不比當初了。”

朱敬倫點頭:“我派人送老大人去休息吧,就住我這里,還是大人另有安排?”

柏貴躬身道:“外臣豈敢夜宿皇宮,還是住使館的好。”

滿清在廣州也是有領事館的,設立的時間不長,1876年,也就是兩年前,清政府跟英國談完煙臺條約,解決了馬嘉理案后,派郭嵩燾去英國道歉,同時開設領事館,緊接著第二年就分別在大明和巴黎都設置了領事館,駐大明領事是曾國藩次子曾紀澤,曾國藩兩次來信都是通過日子轉交的。

朱敬倫嘆道:“使館簡陋,大人年事已高,我到有個好地方,不如就住巡撫衙門吧,也算懷舊了。談起事情來也方便。”

柏貴愣了愣,他在廣東任職多年,巡撫衙門住的是最多的,當巡撫的時候住這里,當了總督后還住哪里,因為總督府當時被英法聯軍給炸成了廢墟。

他聽朱敬倫的口氣沒有他意,嘆了口氣,倒也真想去懷舊一番,也不知道那里現在變成了什么樣子。

“如此就承陛下的美意了。”

朱敬倫馬上喊人送柏貴去巡撫衙門,仔細交代路上要慢一些,大人年事高,身子弱,經不起顛簸。

柏貴又一番感慨,明知官場上的迎來送往當不得真情,但見朱敬倫念舊,也不由感觸,畢竟對方也是一個皇帝啊。

到了巡撫衙門他更加感慨,這里的變化并不算大,衙門的大門都沒有換,還是那一扇舊門,只不過換了匾額,上書尚書省三個大字。

里面的變化就大了一些,過去亭臺樓閣的,有好幾個花園子,現在密密麻麻都是建筑,大明的官衙恨不能給每寸空地都蓋上房子,但每一間房子卻很普通,就是青磚大瓦房,窗是木窗,門是木門,只是窗上裝了玻璃,看著眼熟,好似在京城里見過,但好像又不熟,想不起在哪里見過。

尚書省的一個書吏看到柏貴看那玻璃,很有顏色的解釋著。

“尚書令陳大人力行節儉,舊房子一概沒讓拆。家具一應都是舊家具,唯獨這玻璃是個稀罕玩意。那年北伐,北亰內務府一些匠人心向大明,隨陛下南歸。這些玻璃可都是那些工匠燒的,陛下憐他們初來乍道,幫他們造了窯,還買了好些個玻璃鏡子裝在這窗戶上。現在廣州城都開始時興這個了,有錢人也不在窗上貼紙了。”

柏貴說怎么眼熟呢,原料是內務府造辦處的工匠做工,可內務府燒制的玻璃器,大都是一些器皿,卻沒想過要鋪到窗戶上,那真的是太破費了。

一想到內務府造辦處,柏貴就心里堵得慌,當年明軍進北京,可是把能搜刮的都搜刮走了,珍珠寶玉也就罷了,連人都搶,宮里的宮女、太監一概都擄走了。當年兩宮太后回宮的時候,當真是家徒四壁,抹淚連連。

可國勢如此,誰又能奈何,現在看大明君臣如此素簡,恐怕這國勢還會興盛許久。

而大清嘛?

柏貴越想心里越堵得慌,他有些后悔來這里了。

“快帶老夫去歇息吧,當真是累了。”

他催促起來,書吏連忙應承,在前面引路,十分客氣。

第五百六十一節 軍事改革 1第39節 嫌疑人第五百九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重新開工第六百四十七節 開始撤僑第一百七十三節 軍事演習第七百四十五節 已無退路之人與已無退路之局第六百一十一節 揚州大會戰第一百四十四節 美麗的誤會第四百二十六節 建設特色商業社會第七百二十一節 明暹同盟條約第二百九十五節 控制財政第三百五十二節 洪天王復生第十九節 取信(3)第五百五十節 痞子李鴻章第八百二十三節 拜上帝教的傳播第五百六十六節 規范鄉村自治 1第七百八十六節 大明的傀儡政權上架第三百四十節 肇慶會戰 4第一百八十節 先斬后奏第三百五十六節 雷霆手段第八百零八節 步入世界的中心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第一百三十節 炮轟美艦第一百二十六節 施工天分第一百四十四節 美麗的誤會第五百九十七節 我是有原則的第三百七十四節 歸國第六百一十三節 反鐵路運動第八十節 練兵第六百八十三節 阜康財團第二十七節 侯進第44節 逃亡(一)第一百零五節 種子已經種下第七百九十六節 后發國家的工業化路徑第六百七十五節 成熟的官僚政治第五百七十八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1第四百一十五節 巴黎世博會第三百零三節 一封信第六百二十五節 窮途末路第七百九十六節 后發國家的工業化路徑第六百七十六節 新明英商約第六百六十三節 唐大買辦第十九節 取信(3)第五百八十八節 天國從此不太平第42節 大計劃(二)第七百四十二節 洪天王借尸還魂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么事第七百九十二節 中國統一的過程第一百五十一節 萬民書和打官司第一百八十五節 機會來了第四百三十四節 兵工廠大掌柜第五百九十一節 東清鐵路第七百二十節 頭痛的鐵路問題第五百七十二節 多事之秋第八十七節 咸豐閱信第一百四十三節 初識諾貝爾第三百七十四節 歸國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沖擊第八十四節 撤退第七十一節 敵國外患者第七百八十五節 唯有巧手來捏合第七百五十四節 史上最大殲滅戰第一百二十四節 招募炮兵第三百四十五節 楔形沖擊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五百七十四節 美國人在背后第十七節 取信(1)第六百一十七節 德國推禍水第一百三十三節 借美國說事第七百一十九節 十年保護期第四百一十八節 給日本人貸款第七百六十節 飲馬墨西哥灣第五十八節 內斗之勢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事改革 3第四百二十六節 建設特色商業社會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發財第五十九節 收縮防守第六百二十四節 云南他們守不住第三百八十五節 進京城第六百五十二節 情況激化第七十節 幫辦團練第三百九十六節 輿論戰起效第七百九十二節 中國統一的過程第三百二十五節 太平軍來人第七百一十八節 富商和國王第五百八十五節 金融市場的想象力第六百四十四節 把麻煩交給大明第七百四十八節 大明的盟友第46節 營救第三百二十三節 爭奪地盤第九十五節 全靠演技 2第三百一十二節 諾貝爾的事業心第三百三十五節 開科舉第八百二十一節 加利福尼亞危機第四百三十二節 敕建絲廠第八百一十四節 夾縫中的國家第八百二十四節 關于加州的戰和第二十六節 方山楔子
第五百六十一節 軍事改革 1第39節 嫌疑人第五百九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重新開工第六百四十七節 開始撤僑第一百七十三節 軍事演習第七百四十五節 已無退路之人與已無退路之局第六百一十一節 揚州大會戰第一百四十四節 美麗的誤會第四百二十六節 建設特色商業社會第七百二十一節 明暹同盟條約第二百九十五節 控制財政第三百五十二節 洪天王復生第十九節 取信(3)第五百五十節 痞子李鴻章第八百二十三節 拜上帝教的傳播第五百六十六節 規范鄉村自治 1第七百八十六節 大明的傀儡政權上架第三百四十節 肇慶會戰 4第一百八十節 先斬后奏第三百五十六節 雷霆手段第八百零八節 步入世界的中心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第一百三十節 炮轟美艦第一百二十六節 施工天分第一百四十四節 美麗的誤會第五百九十七節 我是有原則的第三百七十四節 歸國第六百一十三節 反鐵路運動第八十節 練兵第六百八十三節 阜康財團第二十七節 侯進第44節 逃亡(一)第一百零五節 種子已經種下第七百九十六節 后發國家的工業化路徑第六百七十五節 成熟的官僚政治第五百七十八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1第四百一十五節 巴黎世博會第三百零三節 一封信第六百二十五節 窮途末路第七百九十六節 后發國家的工業化路徑第六百七十六節 新明英商約第六百六十三節 唐大買辦第十九節 取信(3)第五百八十八節 天國從此不太平第42節 大計劃(二)第七百四十二節 洪天王借尸還魂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么事第七百九十二節 中國統一的過程第一百五十一節 萬民書和打官司第一百八十五節 機會來了第四百三十四節 兵工廠大掌柜第五百九十一節 東清鐵路第七百二十節 頭痛的鐵路問題第五百七十二節 多事之秋第八十七節 咸豐閱信第一百四十三節 初識諾貝爾第三百七十四節 歸國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沖擊第八十四節 撤退第七十一節 敵國外患者第七百八十五節 唯有巧手來捏合第七百五十四節 史上最大殲滅戰第一百二十四節 招募炮兵第三百四十五節 楔形沖擊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五百七十四節 美國人在背后第十七節 取信(1)第六百一十七節 德國推禍水第一百三十三節 借美國說事第七百一十九節 十年保護期第四百一十八節 給日本人貸款第七百六十節 飲馬墨西哥灣第五十八節 內斗之勢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事改革 3第四百二十六節 建設特色商業社會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發財第五十九節 收縮防守第六百二十四節 云南他們守不住第三百八十五節 進京城第六百五十二節 情況激化第七十節 幫辦團練第三百九十六節 輿論戰起效第七百九十二節 中國統一的過程第三百二十五節 太平軍來人第七百一十八節 富商和國王第五百八十五節 金融市場的想象力第六百四十四節 把麻煩交給大明第七百四十八節 大明的盟友第46節 營救第三百二十三節 爭奪地盤第九十五節 全靠演技 2第三百一十二節 諾貝爾的事業心第三百三十五節 開科舉第八百二十一節 加利福尼亞危機第四百三十二節 敕建絲廠第八百一十四節 夾縫中的國家第八百二十四節 關于加州的戰和第二十六節 方山楔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个旧市| 金平| 高要市| 荔浦县| 交口县| 清水河县| 曲麻莱县| 徐水县| 元朗区| 铜梁县| 黔南| 靖远县| 霍邱县| 华安县| 绥阳县| 昌平区| 辽宁省| 会昌县| 辽阳市| 收藏| 吉木萨尔县| 黔西| 肇州县| 醴陵市| 永安市| 祁门县| 都安| 杭州市| 綦江县| 皋兰县| 温泉县| 勐海县| 吴忠市| 调兵山市| 宁德市| 荥阳市| 富民县| 石狮市| 南雄市| 九江县| 益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