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名稱保留不變,只是職能專司對外交涉,兩國來往,番邦朝貢,禮儀祭祀等。而后,鴻臚寺,太仆寺,光祿寺等傳統的五寺中的三個統統并到禮部之中,成為下屬的一個部門。尚書依然是何如寵。
對于這些劃分,大部分官員不明覺厲,這一番變更他們看不透,但想來這個權勢似乎還是增加了吧,也許吧。
原由的六部中,刑部沒什么好說的,已經拆分出了一個警部,這次并沒有什么變化。兵部也是一樣,不,應該說是職權縮小了,后面一個部門成立,從他口中劃走了一塊底盤。工部也是如此,變化不是很大。
只是剛才建筑隊被劃走,成立建筑公司,讓他們工部尚書蕭近高有些茫然,不知道接下來的工作該怎么開展。
六部唯一一點變化都沒有還有一個吏部,吏部尚書號稱天官,此次依然巋然不變,穩坐釣魚臺。
真正變化最大的,還當屬戶部。
整個戶部被拆分成了三個只能部分,分別是財政部,民政部和國土部。前面和后面那個職能,按照大明的習俗,朱由校取首字為號,于是便成了財部和國部。
剩下的民政職能,則歸于戶部,尚書不變,依然是畢懋良。其實,在隋朝開創三省六部制時,戶部原名民部,管的就是民政這一塊,只是后來李世民登基,為了避諱,才改成戶部尚書的。
財部下設國庫,今后所有收支,皆統歸于財部管理,包括各地官員的薪俸待遇,上官對下級的撥款,財務監督審核等等功能。
而國部,則是管理天下國土,大明疆域,海疆,農田數量,糧食產量,礦產開發,地圖測繪等等之類的。
財部尚書由戶部郎中楊嗣昌升任,國部尚書由大理少卿李若星調任。
戶部一分為三,比其他任何一個的變化都來的劇烈,原來的官員也各自拆分,分發到三個部門當中,只是具體的,要等內閣下發文件。
不過就算如此,百官都興奮不已,一下子多了這么多的正二品尚書,從二品侍郎,以及其他職官,在場的能參加大朝會的,幾乎都會提那么一級。
先別忙,這還是暫時的,后面還有新成立的部門。
商部,主管國內一切貿易的行政事務,負責公司注冊監管,監管市場運營,打擊假冒偽劣等等??傊?,這是負責商業的部門,是大明的工商局。而商部尚書,則由少詹事李標升任。
這也算的上是一步登天了。
警部尚書畢懋康去了大都督府,空出了個位置,而這個尚書頭銜,最終落到了順天府警局局長駱養性頭上。
又一個一步登天的角色。
只是,今天看的登天的角色太多了,百官已經麻木,對于劉若愚的宣讀他們沒有絲毫的感覺,仿佛就是一件小事般,一點也沒有一開始的抽氣聲,驚訝聲,和想吃人的目光,不出意外,這場早朝后,所有人都會升官。
商部,是最后一個二品級別的部門了,算上老六部,警部,文部,財部,國部,商部,這就是整整十一個部門
。
接著,劉若愚又宣布了四個三品級別的部門,一個是早已有之的欽天監,只是這次品級被提升到了正三品,而信任的欽天監監正為湯若望。
接下來則是從兵部下面畫出來的驛馬院,負責傳遞驛站的建立以及郵政制度。至于原來的會同館,則劃到了禮部下面,作為接待外邦時節的場所。這個機構,由兵部主事來斯行負責。
后面一個是專職負責商業稅征收的稅收總局,負責人為原御史方震儒。
這個部門一出,頓時令已經被震的有些麻木的官員心下一驚,登時集中注意起來。只是,到了這里,劉若愚反而沒有多余的話,只有一句,負責全國商稅的征收。
但是,這簡短的一句也就夠了,稅務總局,顧名思義是征收稅務的,而從皇帝一貫的習性來看,喜歡將事權統一,也就是說,今后,所有稅務,都將由這個機構負責。而如今,在圣旨中,這個部門,緊緊只有一個稅種,那就是商稅。
細思恐極!
這意味著什么?
農業稅將要廢除!
人頭稅也要廢除!
國家財賦從何而來?征收商稅,向商人開刀。而為了表達自己的決心,皇帝甚至專門、單獨的設置了一個這樣的部門,大明稅務總局,專司征稅。
一瞬間,百官們只覺得一柄長劍當空刺來,只覺寒光閃閃,一股涼氣登時從腳底板往上升,直達頭頂,冰涼透骨!
一陣驚悸猛地從他們心底冒出,所有官員都大汗淋漓。
自己開設店鋪販賣貨物等,不說所有的官員,但很多都干過,就算沒干,但自己的家人,家中的仆從,或者家族等等,都有所涉及。不說他們,大明地方的藩王,勛貴,山東孔家,哪個私底下沒有開設商行,販運貨物啊。
往常,礙于祖制以及強大的反對力量,本來國初制定的低廉商稅都收不齊,更加不會有人想著改革制度,將這些錢多收,全收的給弄上來。但是現在不同了,天啟皇帝看不過去了,要拿商稅開刀。
當即,就有官員想要打斷劉若愚,想要高聲反對,大喊祖制不可違。然而,才一抬頭,這些還以為是過去文官勢大的官員們,就看到了天啟皇帝冷若冰霜的眼神。
那冷冷的宛如刀子般的眼神,直刺他們心底,讓他們渾身一個激靈,徒然想起了南直隸那場聲勢浩大,但又宛如戲曲般被平滅下去的叛亂。
如同冷水澆頭,他們一時間因為利益蒙蔽而上頭的火熱情緒登時熄了下去,兵戈都無法阻止皇帝,他們這干嚎能行?
怕是剛一開口,就直接拖下去被杖斃了吧!
只是,這還沒完,不等他們從震驚痛惜中回過神來,劉若愚又是一句話出口,最后一個三品的專職部門成立。
大明海關總署!負責一切進出口事宜,征收進出口稅!負責人為原太仆少卿陳于廷。
海關這名字雖然有些拗口,但在場的都是進士,學識絕對淵博,他們很快就明白了這個詞的意思,這其實就是市舶司!
痛!
好痛!
非常的痛!
這又是另一波官員的感受,南直隸大族雖然剪滅了很多,但做海上貿易走私的依然還有很多,其中不乏在朝為官的。
朱由校兩個部門,宛如利劍,深深的扎進了古代士紳腐朽的軀體當中,給他們帶來了難以言喻的痛楚。
痛如刀絞!
這是幾乎所有官員的感受,就算是家中沒怎么和商鋪沾邊的,名下也會有很多土地,而一旦不征收農業稅了,還會有人投獻土地給自己么?那我們還怎么巧取豪奪?。?
“哼!這群蛀蟲!”朱由校面目冷肅,神情冰冷。
哪怕是往最壞處想,但是看到在場的絕大部分官員都露出了痛心的表情,他還是忍不住怒氣勃發,心中大罵,就是要讓你們如喪考批。
“這還沒完!”朱由校哼道,他倒有點期待,等下這些官員聽到自己接下來的政策,會是什么表情。
劉若愚念完這封圣旨后,將黃稠布卷放下,從身后小太監拖著黃銅托盤上,又拿起了一本來。這會不是圣旨了,而是奏折樣的書寫文件。
這會倒是個好消息,是給大明的官員加薪水的,如今的薪餉還是國初時朱元璋定下的,早就不敷使用,更何況很多的政府開支都算在了官員自己的頭上,也因此造成了無法想象的貪污受賄之風。
朱由校的大改,準備從刷新吏治著手,而這個加薪就是前奏,不可否認,大明的官俸太低,根本不足以讓官員養活一家人。
消息一出,雖然所有官員精神都振奮了些,很多級別低一些的,也露出了些許笑容,但整個大殿中的氣氛依然沉默無比。
現在放個好消息,怕是接下來還會有更大的刺激吧。一些有所預見的官員痛苦的想到。
劉若愚的話不停,依然在宣布今年接下來要實行的國策,加薪,合理的規劃行政辦公費用,界定官員冬夏不同季節的福利。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練的,念到現在都不用和一口水,而且還是那么的流利清晰,音調也不變,一如剛開始,清亮中帶著些尖利。
當然,現在宣讀的這些只是一個大概,具體的細節劃分和品級俸祿定給,都是要詳細研究的,這些就連內閣事先都不知道。年前,內閣忙碌的一直都是十一個部門的人員劃分。
故而,他們現在也是和其他官員一樣,在今天才知道的確是要加薪。
劉若愚的話語不停,但所有官員都感覺到了一股沉重,隨著時間的推移,這股沉重愈發的加深了。
甚至交錯間,官員們相互目視,用眼神交換著自己的態度。
定國公徐希倒是勞神在在的站著,下定決心后,他的心態倒是平復下來。此時,他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看著皇極殿中大大小小的官員,一臉的冷笑。
這是一種幸災樂禍的冷笑,他今天才發現,倒霉的不光是他們勛貴一系,還有如今當政的文官系列。
那么文官之后,下一個是誰呢?藩王?九邊的將門?還是那些千年家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