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三大營駐地,今大明皇家軍事學院,十多個高臺坐落在大校場上,一排排的維持秩序的軍校學生。
這里的條件很簡陋,沒有桌子,只有一排排簡單的椅子,好在,朱由校還沒有特別的喪心病狂,安排了人員販賣的食物和水,各種瓜果小吃都有,當然,這些都是天宮商號的員工。
畢竟蚊子再小也是肉,能賺一點是一點。
大概上午九點左右的樣子,無數人朝著這邊涌進來,檢驗完各地方政府開具的土地憑證后,這些商人地主們才被放進來,然后依照自己的籍貫,分流到了不同的拍賣臺子。
整個入場就持續了半個時辰,等到所有人都做好,已經是十點了,按照原來的計劃,皇帝是要來的,這些東西當初都在報紙上發過了,是以所有參與的人員都很熟悉,沒有爭吵喧囂,慢慢的吃著瓜果點心等著。
九月九日的重陽節,這個時間,京師氣溫正好,不會熱也不會冷,颯颯涼風吹得人很是舒服,雖有陽光,卻少了那種熾熱的感覺,借著這個機會,大家剛好彼此交流一番。當然,地主們都是一副滿懷心機,想要探得對方底線的樣子。
而商人們卻正好相反,他們相互交流信息,彼此詢問有沒有合作的可能,對于大明此時將開未開的商界,機遇是巨大的,就開有沒有這個本事吃下去了。
時間慢慢過去,很快就超過了原本規定的,長久的等待,不禁讓人有些煩躁,但是眾人只敢在心里地嘀咕抱怨兩句,不敢明目張膽的說出來。敢說皇帝的不是,想死了不成。
很快,一個驚人的消息,不知道從哪里開始傳開了,說是皇帝在來的路上遇襲了,大量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兩三千武人,在半道截殺皇帝。
這個聳人聽聞的消息,很快就被證實是真的了。一時間,群青有些騷動,不知道自己還要不要在這里傻等下去。
畢竟皇帝若是有個萬一,現在這場拍賣會就是個笑話了。
不過很快,便有內府的官員過來安撫,看著大量的**品官給自己解釋,眾人的慢慢平息下來,不介意在等等。
只是,謠言卻漫天飛了起來。
一會說這是鄭貴妃沒有死心,想要殺死皇帝,一會又成了是福王進京謀反,想要當皇帝,甚至還有的說這是才十來歲的信王策劃的,畢竟當今皇帝從小就聰明,保不齊當弟弟也是這樣,從小心機深厚。
不過謠言基本沒人信,倒是福王謀反那個,相信者眾多,因為當場就有消息靈通之人爆料,說福王已經從開封消失了,不知去向。
眾說紛紜中,那邊朱由校也處理完了善后事宜,帶著護衛來到來這里。
“陛下駕到!”
眾多尖銳的太監嗓音,一下子蓋住了嗡嗡一直持續不聽的喧鬧聲,整個拍賣場瞬間安靜下來,紅布墊道,皇帝從車架上下來,帷幔華蓋羅列,給朱由校遮住太陽,隨著他一步步的往中間搭好的臺子過去。
“眾人行禮!”
太監嗓音再度響起,隨后,便是各個角落
的內府官員和軍校學員傳唱下去。一聲聲的眾人行禮,瞬間鋪滿全場,來回重疊交錯,登時營造除了一種肅穆的氣氛。
所有人等待著,大氣都不敢出,別看很多人在地方有錢,但是如此近距離的解除皇帝是沒有過的經歷,這樣正規的國家大禮氣氛也是沒有感受過的。
在儀官引導聲發出后,他們站了起來,而后噗通跪下,行三跪九叩之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參差不齊的呼聲響起,如同波浪般,叩拜之聲從近到遠,一波波的過去,雖不整齊,但卻有種宏大的氣象,聲浪直沖天際,將云彩都給震散了。畢竟不是經常上朝的官員,能有現在這個樣子已經不錯了。
“眾人平身。”
待到皇帝走到為自己特意搭建的臺子上后,儀官便再度發聲,命令傳遍全場,而后所有人慢慢起身,站立著。
“眾人落座。”
“謝陛下。”
對答之后,繁瑣的禮儀總算是完了。整個過程,朱由校一臉的嚴肅,莊重,完全沒有了往日的隨意皮賴,他還是能夠分清楚場合的。
他的臺子是最高的,坐在上面可以飽覽整個校場,看著露天而坐的民眾,朱由校想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建造一個類似的大劇院、體育場之類的建筑物。
沒有這么個東西,以后要召開些面向社會民眾活動什么的,都沒有地方舉辦,他以后還想辦運動會呢。
“參見陛下。”
“貧道見過天帝。”
這時,臺子上先到的一些人向他行禮。這么巨大的地方,自然不可能只有他一個人,皇后不方便來,朱由校便邀請了其他人,比如皇后的父親張國紀,自己的舅舅王升,宗人令王常月,大祭師張顯庸。
當然,他的弟弟個三個妹妹也被帶出來見世面了。由于他自己要擔任誘餌,故而幾個小家伙都是自己來的。此刻他們也怯生生的跑過來行禮。
“見過皇兄。”
“見過皇帝表哥。”
眾口一致的稱呼中,冒出個異類,一下子引起了朱由校的注意,他定睛一看,感覺眼前這個小胖子有點眼熟,想想他的稱呼,身份呼之欲出,這是王升的兒子,王國興。
“哈哈,國興長這么大了。”看著他朱由校哈哈一笑,比劃著道,“記得第一次見你的時候,你才七八死,只有這么高。”
“這……”面對皇帝表哥的夸獎,王國興吶吶不知道該如何答話,他畢竟才十三四歲,還是個半大小子,面對著天下至高的天子,真的有點發憷。
“陛下贖罪,陛下天威,犬子年幼,怕是答不出來。”見兒子關鍵時刻掉鏈子,王升不得不硬著頭皮上來,自己答話總比皇帝尷尬強。
“哈哈,沒什么都是自家人,坐,都坐下,不要站著。”朱由校笑哈哈招呼一聲,讓眾人坐下,在做的都算的上是朱由校的親人,加上皇帝親切和藹,他們也就放開拘束,自在的坐了下來。
至于王常月和張顯庸都是道德高士,是方外之
人,對這些東西本就看的透徹,更是不會有任何的不自在了。
“若愚,將筑路計劃圖都發下去,宣講一遍,然后就開始吧。”坐穩后,朱由校沖旁邊的劉若愚吩咐道。
全國筑路計劃是個超大型的活動,自然是有直面上的計劃了,對于這次修筑的道路,工部做出的方案,還是延續了當初秦朝的稱呼,分為馳道和直道,前者是普通公路,后者是高速公路。
當然,和后世不同,直道的管理更嚴格,一般是不讓人隨便通過的,就算要過,也有嚴格的管理規定。而且,直道的修建并不會分發到地方,讓地方協助,而是全部由工部獨子修建。
整個大明,經濟發展條件不一,有的地方好一些,有的地方差一些,不可能所有地方都修建一樣的馬路,在確定了一個基本的統一的筑路計劃后,工部又根據各方面的意思,對一些身份和府縣,添加了一些道路。
于是,便有著些不同份額的計劃書。
當然,不是說過了這次之后就不修路了,只是這項工作將會下放到地方巡撫衙門,由當地主持修筑。
“是,陛下。”劉若愚躬身應了一聲,便抱著文書往下走去。路過張國紀和王升身邊時,也在他們倆身前放了一本。
這讓兩人驚喜難明,紛紛好奇的看著眼前的本子,他們倆帶來的幾個子侄輩也是如此,盯著本子看,但卻不敢伸手去翻。
若是在家中還無所謂,如此嚴肅的場合下,朱由校這個皇帝都要講究禮儀和舉止,更不要說他們了。
“都看看吧,這是關于直道的,朕有意讓你們參合下,你們倆自己看看,出個什么價位比較合適。”朱由校指了指,讓他們自己看。
“是,陛下。”張國紀和王升有些激動的翻開看著。
前者是因為女兒的幫助,而后者則純粹是感慨,感慨皇帝沒有忘了他,有好事還會想著自己這個舅舅。
“兩位道長,不知道最近天帝觀的發展如何?”借著這個空檔,朱由校開始和王常月、張顯庸攀談起來。
說實話,自從敲定了天帝觀的一些基本東西后,他就開始忙著處理各種政務,不是改革就是出征,再不就是征服朝鮮,根本沒有管過天帝觀,只是在需要的時候伸手要人,比如軍隊中的軍醫牧師體系,比如朝鮮天帝觀的推廣等等。
好在兩人能力強悍,自己將所有事情都解決了,沒有麻煩到他這個皇帝手上,這讓朱由校這個喜歡當甩手掌柜的人十分欣喜,不過,起碼的職責還是要盡下的,比如問問新流派開展的進度什么的。
“進度不錯,大明所有的府縣基本都有一座天帝觀了,我們兩派的整合也很好,人員調動之間,算是基本進入了正規。”王常月笑著說道,這些算是行政事務,歸他這個宗人令管。
“只是嘛,這個銀錢有些不夠了,當初陛下撥下來的一百萬兩銀子已經所剩無幾了。”王常月十分順暢的伸出手來,討要銀子。
【作者題外話】:先更新一張,下一張還在寫,等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