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典期間,吳天然又忙又累,著急上火,竟讓他患上了一種雖小卻難以啟齒的怪病。那就是他現在的屁格外多,聲音格外大,自己還沒辦法控制。越是關鍵時候,屁聲越響亮。這讓吳天然既無奈又難堪。在家里還好辦,有屁他可以盡情地放。但在機關,在眾人面前,那就不好辦了。有時候,正在開常委會,他還沒有開腔,屁就搶先來了。沒辦法,他只好稍稍抬起屁股,強忍著,讓屁悄悄地、徐徐地放出。
放屁事件讓他這個縣委書記苦不堪言,這都是非典惹的禍。由此及彼,吳天然就又想到了中國官員的壓力、悲哀與可憐。
中國官員工作和生活在又“多”又“貪”這兩大誤區中,他們的壓力可想而知。吳天然曾看到過一份研究資料,稱在中國十大壓力最大行業中,公務員居首,礦工墊底。
對于這樣一份調查結果,吳天然認為它很不全面,也不太精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公務的壓力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最近有一項大型的權威調查顯示,中國公職人員超重或肥胖者占40.7%,脂肪肝和“三高”問題患病率比普通腦力勞動者分別高出4.4%和3.2%。公職人員常見慢性疾病分別為頸椎疾病34%、咽喉炎28%、痔瘡24%、慢性腸炎20%、脂肪肝20%。
令人關注的是,公職人員4個人中竟然有1個人患有痔瘡,這一比例比接受調查的其他人群高出9.5%。專家分析說,這是因為58%的公職人員“每日久坐辦公5至8小時”,與公職人員長期伏案工作、缺少體育鍛煉等職業特性有關。
還有一項民間對中國公務員進行的新調查則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中國98.5%的公職人員健康狀況不佳、體態臃腫、脾氣暴躁,基本上全都是亞健康者。四分之三的官員說自己脖子疼,60%的人覺得眼睛酸脹。精神方面,49%的人感覺很疲倦,覺得“萎靡的”的比例和此相當。男性公職人員比女性健康問題更嚴重。
《人民論壇》雜志曾對全國100多名官員的心理健康進行調查,發現有80%以上的官員、特別是基層官員普遍存在較大的心理壓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不平衡、心理疲勞及心理壓抑。其中,64.65%的受調查者認為,官員的壓力源主要來自“官場潛規則對個人政治前途的壓力”,并由此導致少數干部因心理負擔過重而出現焦慮、抑郁等問題,甚至有個別干部心理嚴重失調,導致精神崩潰。
上述三份調查最后得出的結論是一致的:公職人員可能比普通老百姓面臨更大壓力,因為他們要承擔額外的領導職責。報告指出,實現工作和家庭的平衡很難,而這種情況又因睡眠不規律、飲食不健康而加劇。
在吳天然看來,壓力大已成為這一群體大多數人的生存狀態。
這種狀態下,工作能力較差的官員,心理常難以健康;官欲太重的官員,心理很難健康;貪欲太重的官員,心理最難健康;而有能力、有責任感的干部面臨的壓力將越來越大。
不少黨政領導干部吐露了“壓力大”的心聲,有人甚至調侃地得出了干部的“五死”結論:“沒有好膽子得嚇死,沒有好身板得累死,沒有好酒量得喝死,沒有好性格得急死,沒有好胸懷得氣死。”。
吳天然認為,當前中國官員的主要壓力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領導干部的職業壓力。從根本上看,根源于發展模式的嚴峻性,原有發展模式既給領導干部帶來業績獲得的便利,也給他們帶來了問責臨頭的風險。
二是領導干部的社會關系壓力。本質上折射了中國公民社會轉型的復雜性。
三是領導干部的私人生活壓力。來源于權力分界的不明和對人性弱點的約束不足。
在職業壓力方面,業績的顯成效與責任的潛風險,折射發展模式轉換的嚴峻性。
一是工作壓力帶來的焦慮,是在快節奏、高旋轉的社會變遷下形成的。一些官員在面臨大的任務和事件時,吃不下、睡不著,精神緊張,急躁易怒。不少領導干部在初次遇到分管工作范圍內突如其來的事故時,心理高度緊張甚至恐慌。當工作目標難以實現時,就會煩躁不安、情緒波動、緊張失眠、自信心喪失。一些領導干部工作思路不寬,工作方法不多,位次靠后,心里又平添很多煩惱。
二是能力恐慌帶來的心理憂懼。面對不斷更新的知識體系,一些官員存在比較嚴重的“本領恐慌”和“能力危機”。伴隨著社會轉型期的利益與結構的調整,一部分原來在社會中處于優勢的人“每況愈下”,而原來在社會中處于劣勢的人反而高了起來。不少人感覺“舉目有風景之異,思之有今昔之嘆”。于是,心神不寧、焦躁不安成為一種社會心態。官員中也不乏這種認識,在原則面前失去警覺,在問題面前手足無措,在優勢面前錯失良機,在危急時刻沒有辦法,在發展方面無所作為。這樣的干部,經常誠惶誠恐、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壓力如影隨形,心里“常恨人心不如水”,害怕“等閑平地起風波”。
三是患得患失,憂郁恐懼。社會發展對人的能力要求不斷提高。按理說,人的能力總是有差別的,有先天具備的,有后天獲得的,不能求全責備。有時候,個別干部自視甚高,自我感覺極好,但沒有得到組織重用,產生不滿,對欲望孜孜以求,結果是“郁郁多年求不得”,自感“一生襟抱未曾開”,繼而“人生幾回傷往事”。
四是仕途“慘淡”,興味索然。有的干部自認為能力很強,應該被提拔重用,卻在原地踏步,自己年齡卻與日俱增,感到“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儒生有長策,無處豁懷抱”,逐漸喪失工作興趣。有的官員面臨棘手問題時,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別是當任務完不成、領導不滿意時,心里會產生較強的挫折感、失落感,對本職工作失去信心。
在社會關系的壓力方面,現代文明約束與人治的潛規則,折射公民社會轉型中的復雜性。
所謂社會關系的壓力,指的是這樣一種情形,即:“無論處在哪一級位置上的干部,都不得不重視營造、平衡和妥善處理上下左右復雜的社會人際關系;‘迎來送往、接待上訪’,‘左右逢源、四處結緣’,已成為當代干部典型的生活狀態特征。”這對干部無形中造成很大的社會壓力。
有專家曾指出,干部壓力除了工作本身及“發展”的壓力外,還來自于“官場潛規則”及中國特色的人際關系。干部開展工作,除了考慮對事,還要考慮對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官場潛規則”對于干部升遷更管用。很多同志經常抱怨,人際關系帶來的壓力甚至超過工作本身帶來的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