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可剛號稱儒雅將軍。愛兵如子。他有一個專長,那就是能夠平息軍人的不滿情緒。
軍隊中也需要各類人才,不單純是需要只會打仗的將軍。也需要能說會道、能夠與軍人們進行思想交流的人才。否則軍營一亂,何談御敵于國門之外?
按照時下軍隊流行的說法,那就是思想政治工作過硬。祖大壽將他帶入軍中,正是看到了他在思想政治工作領域的超人才干。
今日何可剛本不當執。他見祖大壽忙于大凌河防務,軍人責任讓他來到城墻檢查防務情況。這才巧遇錦天。
從這一天起,無論錦天在哪兒,何可剛就像是一名警衛員,時時隨同在錦天的左右。由此可見,此人之忠心不一般。
何可剛的忠誠之心不單純是對錦天的態度,在后面祖大壽被困大凌河93天,提議投降時,何可剛是唯一一個強烈反對的將軍。可見他對朝延同樣地忠心不二!此是后話。
這一日從大凌河趕來的傳令兵到何可剛賬前宣讀了祖大壽的軍令,命他火速趕往大凌河。何可剛聽到命令心里明白,肯定是軍心出現了不穩定的狀況。否則祖大壽不會傳他。
軍令如山,他不敢怠慢。馬上整裝上馬隨傳令兵一同趕往大凌河。正行間,忽聽身后有人大喊“何將軍等等。”
何可剛回頭一看,原來是錦天騎著一匹黃驃馬急趕而至。行至馬前,錦天首先說道,“將軍前往云大凌河前沿,我也要一同前往。”
正說間,錦天的隨從佘小虎也飛馬趕到。何可剛看著稚嫩的錦天一陣的猶豫,說道,“大帥不肯帶你入大凌河城防,必是怕你身犯險境。如今你卻隨我前往,恐大帥怪罪于我。”
錦天堅定地說道,“到了前沿陣地,我必向義父說明實情。不會責罰于你,何將軍放心。”
何可剛也無他法,只得一同飛馬馳向大凌河城防。當他們趕到大凌河城內時,大壽非常惱火。責怪何克剛為何將仍是孩童的錦天帶入前線。何可剛只能低著頭站在一側,無法解釋。
“干爹,漢之名將霍去病亦是十一二歲從軍,十七歲便建功立業,名垂千古。兒已十一歲,為何不能保家衛國?”錦天憤憤不平地向大壽質問。
這一問,倒是將老頭子給問住了。大壽畢竟是行伍出身,聽錦天此言,反倒哈哈大笑起來“我兒卻有漢將霍去病之遺風啊。好吧,既來之則安之。你就暫且留在大凌河,先從普通一兵做起吧!”
說罷吩咐何可剛道,“錦天從今天開始做你的貼身護衛好了。別看他年紀小,弓馬騎射樣樣不差。”
何可剛心中一陣苦笑,心想:哪是他做我的護衛呀?分明是讓我做錦天少爺的護衛!
此時何可剛的任務是做軍兵的‘思想工作’。因為此前皇太極的軍隊不斷地燒掉運來的補給,一些士兵既
要夜以繼日地修筑城墻,敵人來了還要拖著疲憊的身軀去抗敵。
加之補給不能及時到達,很多士兵都吃不飽。所以軍中的怨氣越來越大。何可剛不愧為軍中的‘政委’。
他不是把將士們召集在一起,做一篇大道理似的演講便罷。他白天帶著錦天到工地上與士兵們一起加固城墻,晚上則一個賬蓬一個賬蓬地走訪。
軍士們見到如此一位將軍不辭辛苦地與他們同工同憩,從心里自是頗為感動。加上何可剛向軍士們曉之以厲害“如大凌河城破,則必丟命。因為滿人有屠城之惡習,每攻下一城,無論士兵還是百姓,一個不留全部殺掉。”
何克剛說這話絕非危言聳聽。努爾哈赤的第二子阿敏就是這樣一位將軍,他每攻下一城,只要是漢人,一個不留。
何可剛又向士兵們講出第二個道理“假如你們不抵抗而投降清朝,你們的家人老小卻都在關內。你們投了降活了命,可是你們的家人朝延必然不會放過。”
何可剛句句都說到了士兵們的心坎處。從此后,軍心趨于穩定,軍營中的怨聲載道之聲漸漸平息下來。
小錦天耳聞目睹了何可剛的超人之力,內心中無比佩服。當然,對于錦天來說,最大的收獲莫過于使他明白了‘治軍先要治心’這一深刻的道理。
這為他將來作為千軍萬馬的優秀統帥,在治軍上無疑是給他上了最生動的一課。
少年輕狂,少年膽兒肥。這句話一點也不假。這一日滿八旗兵又插入錦州與大凌河間進行騷擾。
祖大壽已經習慣了這種騷擾。所以今天他并未親自出馬,而是派了一名參將率五千軍馬去驅逐敵人。
小錦天每天跟隨在大壽的左右,當然知道軍務的一切動向。聽到大壽的將令他就偷偷跑到后堂披掛好鎧甲,并且偷著將祖大壽的寶馬‘黑龍駒’也牽了出來。
穿上鎧甲的小錦天除了個子矮一點,別人就不好分辯出他的年紀了。就這樣,他跟在隊伍的最后面,順利地溜出了城。
錦天第一次見到了訓練有素、鼎鼎大名的‘關寧鐵騎’!他們行軍非常地講究,絕不落單,每十人一組,每組士兵的后背皆印有不同的圖案,比如鷹、兔、雞等。
只要雙方一交戰,無論戰場形式多么混亂,這一組士兵始終能緊緊聯系在一起,集中優勢而對敵。
他們行軍的隊形不講究,很隨意地向前方行進。但每一組的十個人卻是始終跑在一起。
終于看見了前方大清國的戈什哈們正與明朝的運糧士兵糾斗在一起。沒有任何號角,沒有沖鋒號。
只見到領頭的參將將手中的黑白小旗一揮。隊伍立即分開,似離弦之箭向八旗兵包抄過去。
關寧鐵騎的士兵們并不大呼大叫地殺敵。他們兇狠地沖近戈什哈揮動馬刀便砍。見到
如此訓練有素的騎兵,錦天心中更是佩服義父不憒為一代將才。
當雙方開始交戰時,小錦天抽出背上的寶雕弓飛馬近敵。‘嗖’一箭便將一位領頭的戈什哈射落于馬下。
又是一箭,對方又一敵兵落馬。錦天射得興起,連續射落幾名滿洲騎兵。此時八旗兵也注意到了這個箭不虛發的少年。有二個戈什哈揮舞著馬刀向錦天沖殺過來。
錦天嘴角微微一笑,心道,“今天剛好試試天楊師傅教我的武藝。”當二名清兵嗷嗷大叫地沖近錦天面前時,錦天突然一個‘仙人跳’猛地從馬背上彈了起來,不偏不倚坐在一名戈什哈的馬背上。
那名清兵還沒有看清楚怎么回事呢,錦天一揮手中的小匕首割斷了對方脖子的大動脈,‘吱’……鮮紅的血液噴出老遠。
另一名戈什哈見狀,未等錦天過來,掉轉馬頭就逃掉了。錦天又飛身跳回自己的‘黑龍駒’。剛欲再向前廝殺,卻被明軍領頭的參將迎頭攔下。
這位參將大人雖不識錦天,祖大壽的‘黑龍駒’他是再熟悉不過了!正打著突見一少年騎著大帥的戰馬左右廝殺,驍勇異常。忙跟了過來討個究竟。
面對參將,錦天不敢怠慢,慌忙下馬向參將施禮。參將高坐馬頭嗡聲問道,“你是何人?為何乘坐大帥寶馬?”
錦天摘下紅纓戰盔道,“我乃大帥義子錦天,今隨將軍來迎敵,沒給將軍惹麻煩吧?”
參將一聽又問,“可有大帥手令?”錦天一陣吱唔。參將一聲口哨,馬上飛馳過來兩名騎兵。
參將吩咐道,“你們倆個押送大帥義子至大帥賬中,交于大帥處理。沒有軍令,他不能在戰場。”說罷更是不理錦天,繼續與敵廝殺去了。
兩名騎兵虎視眈眈地抽出馬刀,示意錦天上馬回城。錦天心里苦笑,心道,“關寧鐵騎的人不但作戰勇猛,還忒霸道!”沒辦法,只好飛身上馬回城。
當祖大壽聞之錦天私去迎敵,著實出了一身冷汗。可當他知曉錦天殺了五六名戈什哈,心中又是一陣喜悅。
小錦天初入軍營便小試牛刀,自此軍中開始傳揚祖帥之義子錦天,以十一歲的年齡勇殺六名清兵的佳話。錦天在軍營中也小有了一些名氣。
大凌河城在祖大壽的親自督建下終于竣工了。孫承宗命祖大壽帶三萬士兵親自守衛該城。
遠在沈陽城的范文程也得到了大凌河城竣工的消息。他馬上來找皇太極“陛下,機不可失。趁大凌河城糧草儲備不足之時速速將其圍困。”
皇太極那也是一代明君!如此機會他豈能錯失?馬上下旨,傾全國十三萬余兵馬,兵發大凌河城!
軍令如山倒!代善、莽古爾泰、多爾袞三大貝勒親率滿八旗浩浩蕩蕩殺奔大凌河。一場歷史上最慘烈的‘圍城打援’的血戰由此拉開大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