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一百零二章 楚系文字

bookmark

“編鐘?!”

陳翰腳步迅速跟上,與張健波埋頭往外走。

“張師兄,這組編鐘的數量有多少啊?”

“暫時是出土了三個,其中一個比較殘破,另外兩個保存情況很完好。”

一提到編鐘,陳翰立馬就想到了曾侯乙編鐘。

沒辦法,這套編鐘實在是太有名氣了,比越王勾踐劍還要有名,是真正的國家級重器。

不過除了曾侯乙編鐘之外,華夏考古也陸陸續續發掘出不少成套或者獨個的編鐘。

編鐘音樂清脆明亮,悠揚動聽,能奏出歌唱一樣的旋律,又有歌鐘之稱。

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華夏就有了編鐘,不過那時的編鐘多爲三枚一套。

編鐘的真正興起,是在西周以後的事。

在周禮之中,音樂也是禮的一種,當時只有貴族才能享受音樂,而且不同等級的貴族享受的音樂也不同。

比如《論語》中那句“八俏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就是孔子用來罵魯國的季氏逾越制度。

俏是奏樂舞蹈的行列,一俏指一列八人,八俏八列六十四人。

按照周禮的嚴格制度,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俏,諸侯用六俏,卿大夫用四俏,士用二俏。

季氏是魯國的正卿,按制只能用四俏,但是卻逾越用了天子才能享用的奏樂舞蹈規格,就被孔子指著鼻子罵了。

孔子用“禮崩樂壞”來形容春秋末期的社會心態,可見在周人眼中,音樂是一種多神聖且高級的東西,是和整個社會密切掛鉤的。

其實不只是華夏,在歐洲的歷史上,早期的音樂也同樣是只有上層貴族才能享受的高級娛樂。

而編鐘作爲華夏上層貴族專用的樂器,是等級和權力的象徵,同樣也是有一套使用規範的。

商代的編鐘,至少需要由3個鐘組成,多點的話就是5個。

西周中晚期,編鐘已由3枚或5枚發展爲8枚一組,能發出相隔一個小三度或大三度音程的兩個音級。

當時的編鐘經常用於宮廷宴會演奏,被稱爲“鐘鼓之樂”。

至春秋中晚期,又增爲9枚一組或13枚一組。

至戰國時期,一組編鐘的數量就更多了。

視主人的“財力”和對音樂的喜愛程度,都可以繼續添加更多鍾數,增加演奏的層次感和恢弘感。

大名鼎鼎的曾侯乙編鐘,就是一套由65件各式種組成的超大型編鐘。

不但彰顯了我國音化和青銅鑄造技術的巔峰色彩,而且曾侯乙編鐘還比歐洲十二平均律的鍵盤樂器的出現要早將近2000年。

要論玩十二平均律,鋼琴在編鐘面前就是弟中之弟!

現在M1號墓也出土編鐘了,那可是大事啊!

可把陳翰激動壞了,腳步飛快的往文物存放室跑。

倒不是他多熱愛音樂。

主要是,這編鐘帶銘文啊!

幾乎所有編鐘,都會在鐘體上刻錄銘文,而且刻錄的內容一般信息量都還很大!

沒幾步路的功夫,陳翰就跟張健波來到了文物存放室。

現在已經是晚上八點多了,但是文物存放室內還燈火通明,李教授和孔建文帶著幾位夏商周和秦漢研究室的研究員,全都聚在了房間中央的桌子旁。

三個編鐘,被他們圍在中間,不斷的被打量。

陳翰連忙也湊了過去,打量了起來。

這三個編鐘的形制大致相同,都是甬鍾,鐘體皆爲扁圓如合瓦,有棱,上細下粗,外觀看起來和博物館裡展出的那些編鐘差不多.

零點看書網

器身上均飾浮凋繁密細小蟠螭紋,

感覺如果用手摸的話,肯定會很棘手。

三個編鐘的尺寸不同,最大的那個大小估計得是最小的三四倍。

“小陳,來啦?”

注意到陳翰的孔建文,揮揮手將他喊了過來,向他介紹道:“這三個編鐘,剛從M1號墓的沙土堆裡清理出來。”

“剛纔已經測量過了,最大的這個1號編鐘通高112釐米,2號高48釐米,3號23釐米。”

“2號編鐘殘破的厲害,實在是有些可惜了,如果能從沙土堆裡找到編鐘破損的碎片,也許還能修復。”

“不過重要的是這1號編鐘!”

“1號編鐘鐘體的正、背面鉦部,正面左右鼓、背面左右鼓部上都鑄有銘文。”

“全**有金文字數169個!”

“李教授初步辨認,應該是大篆。”

“一會盡快拓印下來,我們一起研究研究,看看這銘文上記載了什麼內容。”

孔建文的神色有些激動和興奮,有一種探索秘密的感覺。

金文,指的是鑄造在殷商與周朝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

是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銅器上銘文字體的總稱。

而大篆,則是一種流行於西周晚期,上承甲骨文,下啓秦代小篆的文字。

也正是因爲流傳書跡多刻於鐘鼎之上,所以大體較甲骨文更能保存書寫原跡,具有古樸之風格。

不過,大篆並非是一種在周代全國統一的文字。

不同時期,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字體差異都蠻大的。

特別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因列國割據,各國的大篆都形成了地域特色。

不能說完全不一樣, 但是確實差別也不小。

不然秦始皇后來也不會爲了這個專門搞書同文,弄出了秦篆(小篆)。

“大篆啊,M1號墓是曾侯墓,那應該是使用的楚篆?”

陳翰皺了皺眉頭,在和幾位研究員打了個招呼後,便湊近看向了1號編鐘鼓面上的銘文。

果不其然,1號編鐘上的銘文形體修長,筆劃細而首尾如一。

看起來整齊美觀,筆勢圓轉流暢。

從形體上看,與中原一脈相承的甲骨文-篆文體系大致相似,但是又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西周時期的楚篆,與中原諸國的大篆還沒有多大區別。

直到春秋末期至戰國中期,楚國纔在篆書的基礎上,附加鳥形裝飾,演化出了和中原文字差異較大的鳥篆、蟲書。

1號編鐘上的銘文,只是在形體上偏向楚篆的修長風。

倒是沒有將文字線條的表現形式,轉換成裝飾性的鳥形、蟲形和魚形等動物紋飾。

只是,就算是大篆,也有點超出陳翰的知識範圍了。

他的技能點,是點到小篆上的啊...

小篆是從秦國文字上演化而來的。

因爲是秦國一統了天下,所以在漢字發展史上,秦系文字代表了漢字發展的主流,六國文字僅代表了支流。

所以,春秋戰國時代的文字可以分爲兩系,即秦系文字和六國文字。

M1號墓裡的編鐘銘文,顯然是屬於六國文字體系,而且還是六國文字體系中,獨在南方發展的楚國文字...

精通小篆的陳翰,面對這169個楚國大篆,也有些手足無措。

第三十六章 來人,上洛陽鏟!二百三十一章 西漢列侯出行儀仗三百六十七章 良渚之高級第五十章 巴蜀之商,通達天下!二百四十三章 華夏人,從來都是最聰慧的民族!第六十六章 一團盜墓賊看不上的“淤泥”二百一十二章 古象雄國與吐蕃一百六十章 南越國文化基地二百四十六章 外國人真會玩雙標!一百一十九章 吳王子光戟二百五十一章 清理主墓室!第五十章 巴蜀之商,通達天下!二百一十七章 鑲綠松石金鳳釵三百六十九章 原始文字?第六十九章 名不副實的文景之治二百五十四章 一千金有多少?250公斤!第七章 陳·很有逼數·翰二百章 科技考古!第九十九章 觸發新任務!二百二十五章 開挖!二百四十五章 華夏天文,世界第一!三百六十九章 原始文字?第九十七章 被盜掘啦!一百零四章 君庇淮夷,臨有江夏!三百六十四章 北緯30°,一個神奇而充滿驚喜的緯度。二百七十七章 化驗大法!三百五十三章 M1號墓一百一十七章 系統宕機了?第三十三章 陳師弟,你火了!一百九十一章 雖然膽子挺大,但是膽子不多第七十章 興,姓苦。亡,姓苦第八十二章 爲什麼會不腐呢?二百四十八章 可悲又可嘆的一生。一百七十九章 埋藏於歷史之下的真相第六十九章 名不副實的文景之治第九十一章 火線救場一百三十三章 請對人了!一百二十六章 後生可畏啊!第九十二章 挖就完事了!二百四十九章 主墓室!一百零五章 文王四友,治臣十人!一百九十四章 一塊博局引發的七國之亂二百四十二章 公羊儒都是狠人!第八十四章 認真負責陳老師第四十四章 華夏青銅鑄造工藝之極—秦劍!三百一十三章第四十四章 華夏青銅鑄造工藝之極—秦劍!二百零四章 有些原始的喪葬文化二百八十三章 還真是香瓜三百五十八章 權利中心一百一十三章 外號比真名還要出名,怎麼辦?一百六十五章 就等著開主墓室了三百二十五章 華夏多元起源論二百九十四章 西漢貴族繞不開的香瓜第二十七章 餄餎?第二十七章 餄餎?二百一十八章 只有妾才配享側室一百八十五章 弩機與鉛彈丸一百三十九章 又是一段旅途結束三百一十八章 三星堆文化之美三百三十四章 從三星堆遺址到金沙遺址第二十四章 滔天大洪水一百二十七章 品,細品。二百五十章 沒有黃腸題湊二百六十四章 “劉病己,你可真狠啊!”第九章 啥,挖出骸骨了?三百三十八章 “依依磬聲,既和且平”三百七十六章 這不符合制度啊!三百四十七章 夏商周與良渚的關係一百零七章 “教授,我悟了!”一百八十三章 你也配諡“文”?二百三十章 散發異香的年古墓第八十一章 解剖ing!二百七十四章 黃金有字一百三十二章 遂先生的地宮一百三十章 曾侯丙與遂先生的直播會!第三十二章 兄弟們,撤!第五十四章 組織上決定了,這事就交給你了。第八十五章 一雙老布鞋,承載華夏三千年!第九十七章 被盜掘啦!一百八十章 春秋筆法第二十一章 老孔:我是個好導師二百一十四章 綠松石 聖石一百九十八章 開個系列視頻的坑!二百九十八章 海昏侯墓中的傳世典籍二百四十八章 可悲又可嘆的一生。斷網了二百六十七章 黃金何來?二百七十章 揭開內棺!二百五十二章 金子,好多的金子!一百七十七章 二千年前的“特別款”玉衣!第三十章 叮咚,成就解鎖!一百九十九章 熱水墓羣一百八十七章 盛開在嶺南的文明之花二百四十五章 華夏天文,世界第一!三百二十五章 華夏多元起源論一百六十三章 天下第一的水師一百二十一章 隨國找到啦!第九十一章 火線救場三百零四章 學術盛宴
第三十六章 來人,上洛陽鏟!二百三十一章 西漢列侯出行儀仗三百六十七章 良渚之高級第五十章 巴蜀之商,通達天下!二百四十三章 華夏人,從來都是最聰慧的民族!第六十六章 一團盜墓賊看不上的“淤泥”二百一十二章 古象雄國與吐蕃一百六十章 南越國文化基地二百四十六章 外國人真會玩雙標!一百一十九章 吳王子光戟二百五十一章 清理主墓室!第五十章 巴蜀之商,通達天下!二百一十七章 鑲綠松石金鳳釵三百六十九章 原始文字?第六十九章 名不副實的文景之治二百五十四章 一千金有多少?250公斤!第七章 陳·很有逼數·翰二百章 科技考古!第九十九章 觸發新任務!二百二十五章 開挖!二百四十五章 華夏天文,世界第一!三百六十九章 原始文字?第九十七章 被盜掘啦!一百零四章 君庇淮夷,臨有江夏!三百六十四章 北緯30°,一個神奇而充滿驚喜的緯度。二百七十七章 化驗大法!三百五十三章 M1號墓一百一十七章 系統宕機了?第三十三章 陳師弟,你火了!一百九十一章 雖然膽子挺大,但是膽子不多第七十章 興,姓苦。亡,姓苦第八十二章 爲什麼會不腐呢?二百四十八章 可悲又可嘆的一生。一百七十九章 埋藏於歷史之下的真相第六十九章 名不副實的文景之治第九十一章 火線救場一百三十三章 請對人了!一百二十六章 後生可畏啊!第九十二章 挖就完事了!二百四十九章 主墓室!一百零五章 文王四友,治臣十人!一百九十四章 一塊博局引發的七國之亂二百四十二章 公羊儒都是狠人!第八十四章 認真負責陳老師第四十四章 華夏青銅鑄造工藝之極—秦劍!三百一十三章第四十四章 華夏青銅鑄造工藝之極—秦劍!二百零四章 有些原始的喪葬文化二百八十三章 還真是香瓜三百五十八章 權利中心一百一十三章 外號比真名還要出名,怎麼辦?一百六十五章 就等著開主墓室了三百二十五章 華夏多元起源論二百九十四章 西漢貴族繞不開的香瓜第二十七章 餄餎?第二十七章 餄餎?二百一十八章 只有妾才配享側室一百八十五章 弩機與鉛彈丸一百三十九章 又是一段旅途結束三百一十八章 三星堆文化之美三百三十四章 從三星堆遺址到金沙遺址第二十四章 滔天大洪水一百二十七章 品,細品。二百五十章 沒有黃腸題湊二百六十四章 “劉病己,你可真狠啊!”第九章 啥,挖出骸骨了?三百三十八章 “依依磬聲,既和且平”三百七十六章 這不符合制度啊!三百四十七章 夏商周與良渚的關係一百零七章 “教授,我悟了!”一百八十三章 你也配諡“文”?二百三十章 散發異香的年古墓第八十一章 解剖ing!二百七十四章 黃金有字一百三十二章 遂先生的地宮一百三十章 曾侯丙與遂先生的直播會!第三十二章 兄弟們,撤!第五十四章 組織上決定了,這事就交給你了。第八十五章 一雙老布鞋,承載華夏三千年!第九十七章 被盜掘啦!一百八十章 春秋筆法第二十一章 老孔:我是個好導師二百一十四章 綠松石 聖石一百九十八章 開個系列視頻的坑!二百九十八章 海昏侯墓中的傳世典籍二百四十八章 可悲又可嘆的一生。斷網了二百六十七章 黃金何來?二百七十章 揭開內棺!二百五十二章 金子,好多的金子!一百七十七章 二千年前的“特別款”玉衣!第三十章 叮咚,成就解鎖!一百九十九章 熱水墓羣一百八十七章 盛開在嶺南的文明之花二百四十五章 華夏天文,世界第一!三百二十五章 華夏多元起源論一百六十三章 天下第一的水師一百二十一章 隨國找到啦!第九十一章 火線救場三百零四章 學術盛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化市| 静海县| 尉氏县| 获嘉县| 丹寨县| 浑源县| 温宿县| 康乐县| 广东省| 闽侯县| 井冈山市| 邓州市| 乡宁县| 江源县| 民勤县| 松潘县| 尤溪县| 台东市| 拉孜县| 会东县| 徐闻县| 黔西| 临澧县| 莱芜市| 江山市| 板桥市| 于都县| 中山市| 武邑县| 三亚市| 大港区| 河南省| 定日县| 牙克石市| 合川市| 巴楚县| 浑源县| 铁岭县| 南汇区| 南丹县| 汕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