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三百三十八章 “依依磬聲,既和且平”

bookmark

既然發現了石磬。

說明古蜀人的祭祀活動也完全按照禮樂禮儀進行。

雖然文字依舊還是沒有找到,但是石磬的發現,說明了古蜀人一定有一套我們現在還不知道的禮樂制度。

禮樂,在商周時代是一個很重要的工具。

不僅用來約束君王,而且還能用來規範百姓的行爲,進而維持社會秩序的安定。

可以想象一下,一件碩大的石磬懸掛在宗廟門口,每當祭祀的時候祭師會用力敲打石磬發出清脆悠長的聲響,既能震撼人心,又能安慰人心,將所有的古蜀人都團結在一起,凝聚成一股堅不可摧的力量。

音樂的誕生,本來就是爲了豐富人類精神世界,帶有撫慰人心,團結人心的作用。

每個人小時候,都曾經聽過媽媽唱的“搖籃曲”,而這種搖籃曲、童謠,其實就是人類音樂最早誕生的作用。

撫慰人心,安慰人心。

這是人類自發的一種行爲,同樣是刻在人dna身上的東西。

人類從遠古時代一步步進化到現代人。

也許文字不一定是必定會演化出來的東西。

比如至今在非洲和亞馬遜叢林裡,依舊有一大堆刀耕火種,沒有文字的原始部落存在,他們沒有文字,也依舊活到了現在。

但是,哪怕是這些原始部落,卻也有“音樂”這種文化。

他們會圍在篝火邊上一起唱歌,會用一些骨頭製作原始的打擊樂器。

非洲的文化並不燦爛,但是非洲土著們的樂器卻一點都不少。

音樂這種東西,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賦。

只要是現代智人,是肯定會發展出自己的音樂和樂器的。

這點全球都一樣。

不管是遠在英倫半島上的昂撒人,還是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又或者華夏人,在文明發展的過程中,都會發展出自己的樂器。

只是華夏人將“音樂”從原本單純的一種娛樂方式,發展成了禮制的一環。

可以說,音樂是人類的必需品,但是文字不一定。

三星堆祭祀坑發現了樂器,只能說是一件符合人類演化規律的事情。

但是發現的是石磬,那就不一樣了。

石磬這玩意是華夏文明最早的禮樂器,比編鐘之類的誕生的還要早。

磬起源於某種片狀石制勞動工具,甲古文中磬字左半像懸石,右半像手執槌敲擊。

其形在後來有多種變化,質地也從原始的石制進一步有了玉製、銅製的磬。

由勞動工具演變而來,最初用於先民的樂舞活動。

磬的名稱,見於《世本·作篇》,傳說爲堯、舜時人無句所作。

或傳:“磬,叔所造。”

可見,至新石器時代晚期,相當於堯或舜做部落聯盟酋長時,磬已在使用。

《呂氏春秋·古樂篇》載:堯命夔擊磬“以象上帝”、“以致舞百獸”,描繪出一幅古老的原始社會的樂舞生活場景。

20世紀70年代在山西夏縣東下馮遺址出土了一件大石磬,長60釐米,上部有一穿孔,擊之聲音悅耳。

經測定,此磬距今約4000年,這是迄今發現最早的磬的實物。

距今4000年到4500年的龍山文化,也曾經出土過一個石磬的實物。

基本上可以確定,石磬這一種樂器,與絲織品出現的時間其實也差不多的。

到了商代的時候,磬制樂器已經較爲完備了,商代時磬已廣泛流傳,爲王室宮廷樂隊所用。

而到了周代,那磬就更重要了,已經是周禮中一件重要的禮樂器,也是以打擊樂爲主體的雅樂重要組成部分。

之後一直到春秋戰國時期,磬都是宮廷禮化最重要的一部分。

直到秦末亂世,一切周禮中的禮樂都在戰亂中徹底消失,磬這種華夏傳統的樂器,才漸漸消失於歷史上。

漢代是磬最後存在的時期,漢代之後這種樂器就再沒有出現在“禮樂”之中了。

值得一提的是。

石磬在龍山時代在許多地方同時出現,蘊含了特殊的社會功能和政治色彩。

石磬主要是作爲部落酋長召集族人和指揮征戰的特殊工具及舞樂的樂器。

作爲隨葬品,它的出現是很有意義的。

在華夏遠古時期,石磬爲氏族聯監酋長禮教和指揮族人的禮樂器。

據《尚書·舜典》載:“帝(舜)曰,夔,命汝典樂,教胃子,……神人以和,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

可以確定,在三皇五帝一直到商周時期,石磬都不是統治者晏享的樂器,而是一種用於祭祀場合的禮器。

《詩經·商頌·那》中說到在“衍我烈祖”的祭祀中,既有“奏鼓簡簡”,又有“嚖嚖管聲”,最後在“依依磬聲”中才達到“既和且平”。

這說明,磬樂是祭祀、大鄉食等大型典儀不可或缺的聲音,且有極強的等級意義。

而《商頌》中記載的,就是商人們曾經生活的樣子, 是商人的民俗民風。

在商代的時候,磬就已經是十分重要的一種禮樂器了。

而到了周代,由於磬在祭祀活動中日漸顯出其突出的地位,統治階級也漸漸地加入這一樂器的研製中,並將這一樂器視爲自己身份、地位的象徵。

衆所周知,周是一個處處都有禮儀規定的王朝,衣食住行無一不講究禮。

周人也對當時石磬的懸架,有明確的等級區分。

如:國君――四門都懸掛鐘磬,名爲宮懸。

諸侯――去其南面的鐘,名爲軒懸。

卿大夫――只掛於東西面,名爲判懸。

士――只許懸磬,而沒有鍾,名爲特懸。

懸磬方向不同名稱亦有差異,在東方曰笙磬,列西方曰頌磬。

這一切都爲“磬”這種樂器,帶來了非常厚重的“身份”。

和後世的鋼琴、吉他之類的樂器,地位完全是不一樣的。

而且,在龍山文化出土石磬的墓葬中,還出土了同時期的用於祭祀占卜的牛肩胛骨。

卜骨是史前宗教祭禮常用之物,以占卜爲主的宗教祭祀活動在這一時期應該是客觀存在較爲盛行的。

而石磬與卜骨埋葬在一起,這也說明了在龍山文化中,隨葬的石磬除了具有打擊樂器功能外,還有一種祀神供物的禮樂器性質。

巧合的是,三星堆人也將石磬與祭司物品,一起放在了祭祀坑中。

三星堆人的禮樂制度,似乎也能和中原的遠古文化,聯繫到一起!

閱讀滿級考古大師最新章節 請關注()

三百六十五章 5300年前的榫卯二百二十四章 盜錯了?盜到隔壁去了?第三十七章 漢漆與唐漆三百四十二章 階段成果新聞發佈會二百零四章 有些原始的喪葬文化一百四十一章 象崗二百八十三章 還真是香瓜第六十三章 做大衆考古,宣誠實史學二百八十五章 玉九竅塞二百六十章 開!三百一十八章 三星堆文化之美一百七十三章 金縷玉衣?!二百一十一章 牛極一時的吐蕃一百六十九章 哥們,吃一顆五色藥石伐?二百一十八章 只有妾才配享側室第三十五章 鳳凰山古墓羣三百六十六章 與青銅和鐵失之交臂的良渚一百一十六章 昭王南行,豫命於曾一百零五章 文王四友,治臣十人!一百一十三章 外號比真名還要出名,怎麼辦?二百八十一章 一口帝王牙第九章 啥,挖出骸骨了?第八十六章 每一具不腐古屍,都是獨一無二的孤例二百二十一章 政治鬥爭中的失敗者三百七十二章 良渚和夏一百五十二章 官方盜墓第四十九章 掀起你的槨蓋板第九十四章 天平衡桿!一百七十二章 棺槨呢?!二百零四章 有些原始的喪葬文化第七十章 興,姓苦。亡,姓苦第一十五章 這是...麪條?!一百一十五章 南宮適:我有二個好大兒!第二十六章 路子錯了二百二十章 有個古墓被盜了一百三十五章 造假,這是在造假!一百四十八章 鑽洞第二十章 組織上決定了,這事就交給你了!一百六十章 南越國文化基地一百零三章 破譯三百七十四章 戎與鉞二百零六章 那個小盒子纔是永遠的家一百六十四章 軍火庫第六十七章 四大天王有五個很合理吧?第七十二章 陳老師考古課堂開課啦!三百六十六章 與青銅和鐵失之交臂的良渚第七十八章 領導,您的八字夠硬嗎?一百七十二章 棺槨呢?!二百九十五章 失蹤的海昏侯印三百三十章 師兄三百七十四章 戎與鉞二百零四章 有些原始的喪葬文化二百一十四章 綠松石 聖石三百一十七章 頂尊蛇身銅人像二百九十八章 海昏侯墓中的傳世典籍二百零二章 吐谷渾與吐蕃第二十九章 發論文一百八十八章 陪葬夫人的東側室二百七十八章 大盒裡套小盒第三十章 叮咚,成就解鎖!三百章 國除詔書!二百九十二章 寶藏男孩第二章 夏商周斷代工程三百六十章 良渚:華夏文明的搖籃第二章 夏商周斷代工程一百九十章 第三位夫人一百二十章 曾國的墓,陪葬吳王的武器?!一百八十八章 陪葬夫人的東側室一百九十章 第三位夫人第一十一章 君子如玉第六十四章 荊州文保中心二百八十章 被玉堆滿的內棺第三十一章 因爲一座雷達站而引發的……一百八十三章 你也配諡“文”?二百三十五章 居然還有冬蟲夏草!一百一十章 去隔壁工地串串門一百三十九章 又是一段旅途結束第一十一章 君子如玉一百五十六章 錦瑟無端五十弦第四十六章 司薄之印第三章 喇家遺址,我來了!二百八十三章 還真是香瓜第九十七章 被盜掘啦!一百七十六章 我金縷呢?二百一十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一百九十五章 去地下繼續服侍這位君主第一十三章 龐貝古城?三百二十七章 恐懼纔是文明存在的原動力第五十八章 原來是位官老爺!第九十章 三個大型的東西周墓葬羣一百五十四章 南越文帝!第五十五章 考古界的小亮老師?第八十八章 曾隨之謎第二章 夏商周斷代工程三百六十五章 5300年前的榫卯一百四十章 所裡纔是你的家!一百六十三章 天下第一的水師一百零九章 原來你是曾侯與!
三百六十五章 5300年前的榫卯二百二十四章 盜錯了?盜到隔壁去了?第三十七章 漢漆與唐漆三百四十二章 階段成果新聞發佈會二百零四章 有些原始的喪葬文化一百四十一章 象崗二百八十三章 還真是香瓜第六十三章 做大衆考古,宣誠實史學二百八十五章 玉九竅塞二百六十章 開!三百一十八章 三星堆文化之美一百七十三章 金縷玉衣?!二百一十一章 牛極一時的吐蕃一百六十九章 哥們,吃一顆五色藥石伐?二百一十八章 只有妾才配享側室第三十五章 鳳凰山古墓羣三百六十六章 與青銅和鐵失之交臂的良渚一百一十六章 昭王南行,豫命於曾一百零五章 文王四友,治臣十人!一百一十三章 外號比真名還要出名,怎麼辦?二百八十一章 一口帝王牙第九章 啥,挖出骸骨了?第八十六章 每一具不腐古屍,都是獨一無二的孤例二百二十一章 政治鬥爭中的失敗者三百七十二章 良渚和夏一百五十二章 官方盜墓第四十九章 掀起你的槨蓋板第九十四章 天平衡桿!一百七十二章 棺槨呢?!二百零四章 有些原始的喪葬文化第七十章 興,姓苦。亡,姓苦第一十五章 這是...麪條?!一百一十五章 南宮適:我有二個好大兒!第二十六章 路子錯了二百二十章 有個古墓被盜了一百三十五章 造假,這是在造假!一百四十八章 鑽洞第二十章 組織上決定了,這事就交給你了!一百六十章 南越國文化基地一百零三章 破譯三百七十四章 戎與鉞二百零六章 那個小盒子纔是永遠的家一百六十四章 軍火庫第六十七章 四大天王有五個很合理吧?第七十二章 陳老師考古課堂開課啦!三百六十六章 與青銅和鐵失之交臂的良渚第七十八章 領導,您的八字夠硬嗎?一百七十二章 棺槨呢?!二百九十五章 失蹤的海昏侯印三百三十章 師兄三百七十四章 戎與鉞二百零四章 有些原始的喪葬文化二百一十四章 綠松石 聖石三百一十七章 頂尊蛇身銅人像二百九十八章 海昏侯墓中的傳世典籍二百零二章 吐谷渾與吐蕃第二十九章 發論文一百八十八章 陪葬夫人的東側室二百七十八章 大盒裡套小盒第三十章 叮咚,成就解鎖!三百章 國除詔書!二百九十二章 寶藏男孩第二章 夏商周斷代工程三百六十章 良渚:華夏文明的搖籃第二章 夏商周斷代工程一百九十章 第三位夫人一百二十章 曾國的墓,陪葬吳王的武器?!一百八十八章 陪葬夫人的東側室一百九十章 第三位夫人第一十一章 君子如玉第六十四章 荊州文保中心二百八十章 被玉堆滿的內棺第三十一章 因爲一座雷達站而引發的……一百八十三章 你也配諡“文”?二百三十五章 居然還有冬蟲夏草!一百一十章 去隔壁工地串串門一百三十九章 又是一段旅途結束第一十一章 君子如玉一百五十六章 錦瑟無端五十弦第四十六章 司薄之印第三章 喇家遺址,我來了!二百八十三章 還真是香瓜第九十七章 被盜掘啦!一百七十六章 我金縷呢?二百一十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一百九十五章 去地下繼續服侍這位君主第一十三章 龐貝古城?三百二十七章 恐懼纔是文明存在的原動力第五十八章 原來是位官老爺!第九十章 三個大型的東西周墓葬羣一百五十四章 南越文帝!第五十五章 考古界的小亮老師?第八十八章 曾隨之謎第二章 夏商周斷代工程三百六十五章 5300年前的榫卯一百四十章 所裡纔是你的家!一百六十三章 天下第一的水師一百零九章 原來你是曾侯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客服| 宁远县| 蓬溪县| 闵行区| 兴国县| 积石山| 大渡口区| 湛江市| 铜鼓县| 绥中县| 曲阳县| 蓝田县| 六枝特区| 长顺县| 保康县| 武川县| 阳朔县| 大丰市| 滦南县| 益阳市| 疏附县| 黄石市| 南靖县| 遂平县| 剑河县| 平乐县| 桓仁| 荣昌县| 淮南市| 正定县| 九龙县| 石台县| 武山县| 盐亭县| 江都市| 赫章县| 如皋市| 南部县| 赤峰市| 郧西县| 余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