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三百一十八章 三星堆文化之美

bookmark

《華陽國志》載:“周失綱紀,蜀先稱王,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

這段話的意思是,當週朝王室形同虛設之時,蜀侯蠶叢率先稱王。此人的長相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其目縱”,即眼球明顯向外凸出。

很多學者根據這段記載,認爲縱目面具的原型就是蠶叢。

在揚雄的《蜀王本紀》中,蠶叢也是古蜀國的開創者和第一個稱王之人。

而巴蜀一帶的民衆,奉蠶叢爲“先蠶”,謂其始教民育蠶繅絲,稱之爲“青衣神”。“蠶叢”之名,有可能因此而得。

古人相信古蜀國存在過,西漢的揚雄著有《蜀王本紀》,東晉的常璩撰寫《華陽國志》,對古蜀國皆有記載,雖語涉怪誕,也是難得的史料。

包金箔權杖,出土於三星堆一號祭祀坑,全長1.42米,直徑2.3釐米。杖的上端凋刻著三組圖桉,上面兩組圖桉相同,最上方爲兩條魚,中間爲兩隻鳥,還有一枝羽箭貫穿魚和鳥。

最下一組圖桉是人頭像,頭戴五齒形高冠。

這種形象,顯然也是王者的象徵。

щщщ⊕ ?????⊕ ¢〇

擁有這件金仗的王者是誰?

有學者認爲,權杖上的魚和鳥,就是魚和鳧,鳧指的是魚鷹類的勐禽。

在古蜀國的傳說中,有一王者名爲“魚鳧”,這件權杖的擁有者很有可能就是此人。

雖然,這樣的解釋有些牽強。

但是這已經是能夠提出的,最靠譜的解釋了,能將華夏文明留下的關於古蜀國的文字記錄,和三星堆遺址出土的文物聯繫在一起。

蠶叢、魚鳧是什麼年代的人物?

古蜀國的歷史有多長?

這一直是一個困擾現代學者的謎團。

一千多年前,詩仙李白曾寫道:“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李白這幾句詩,其“歷史”依據是揚雄《蜀王本紀》中的記載:“蜀之先,

稱王者有蠶叢、柏灌、魚鳧、杜宇、開明。……從開明以上至蠶叢,積三萬四千歲。”

李白據此稱“爾來四萬八千歲”,是用誇張的語言極言古蜀國曆史之漫長。

當然,他是不會相信蠶叢和魚鳧是幾萬年前的人物。

所以,一句“開國何茫然”就道出了他對古蜀國開國曆史的疑惑及對真相的渴望。

《蜀王本紀》還說:“此三代(指蠶叢、柏灌、魚鳧三代蜀王)各數百歲,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頗隨王去。”更是將古蜀國的開創者說得神乎其神。

這顯然是有些過於玄幻了。

而按《華陽國志》的說法,蠶叢稱王是在春秋戰國時期。

蠶叢死後,柏灌和魚鳧相繼爲王。

後來杜宇、開明均稱帝。

倒是這個說法,比較符合現實邏輯。

目前學術界也廣泛認爲,《華陽國志》的說法更加接近真實的古蜀國曆史。

而且,在《華陽國志》中,並不認爲蠶叢是古蜀國的開創者,只說他是古蜀國第一個稱王之人。

在沒有稱王之前,就已經有古蜀國了,有蜀侯了。

古蜀國的開創者是誰?

《華陽國志·蜀志》又說:

“蜀之爲國,肇於人皇,與巴同囿。至黃帝,爲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陽,是爲帝嚳。封其支庶於蜀,世爲侯伯。歷夏、商、周,武王伐紂,蜀與焉。”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就是說蜀國最早成爲一個國家,是人皇最早封出來的。

而這裡的人皇,聯繫下文的“至黃帝”,說明應該是比黃帝更早的神農氏。

如此一來,按《華陽國志》“蜀之爲國,肇於人皇”的說法,古蜀國起碼有5000年左右的歷史。

後來黃帝爲其子昌意娶了蜀山氏之女,生下高陽,即“五帝”之一的顓頊。

顓頊將其支庶分封於蜀地,世世爲侯伯,經歷了夏、商、周幾個朝代。

武王伐紂時,蜀國也派兵參加了。

古蜀國派兵參與武王伐紂,在《尚書·牧誓》中有記載。

而“蜀”字最早是出現在甲骨文中。

因甲骨文中有商伐蜀等記錄,有學者據此認爲古蜀國最遲在商代已存在。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也證實了這一點。

現已發掘的三星堆祭祀坑,其年代距今約3300年~3000年間,相當於商朝的中晚期。

關於黃帝、顓頊和蜀地關係的記載,與三星堆文明的實際考古發現,其實是可以互相印證的。

首先,通過對三星堆文明的四期文化分層,可以確定三星堆文明最早期確實始於公元前3000年。

甚至能再早到新石器時代晚期!

這無疑是和神農氏存在的時間相對應的。

之後,黃帝娶了蜀山氏之女,生下高陽氏,也就是說五帝之一的顓頊,母系祖先來源於蜀地。

並且之後還將支庶分封於蜀地了。

這也恰恰又和三星堆遺址的考古發現左證了。

三星堆一直都有受到中原和長江下游文化的影響,並且從中原和長江下游引進了先進技術,吸收了這些文化的先進器物。

三星堆文明從來都不是一直閉關鎖國獨立發展的,反而和中原文化一直都有交流。

顯然,之所以會有這麼頻繁的交流,就是因爲三星堆文明乃是顓頊的母族,屬於中原文化圈的一員,當然會交流密切了!

而在甲骨文中,也確實有記載“蜀”這個地方,甚至還記載了商伐蜀的相關事情。

這也說明,蜀文化在商朝的時候,也依舊存在著。

到之後的武王伐紂時期,就更不用說了。

三星堆目前發掘的幾個祭祀坑,都是晚商時期的,這證明了三星堆文明在晚商時期,已經是一個高度發達,青銅工藝不遜色於商人的文明瞭。

那他們當然有這個實力參與這場三千年前席捲了整個東亞地區的大型戰役片:武王伐紂!

如果根據《華陽國志》和甲骨文以及《尚書·牧誓》的互相驗證。

似乎可以將三星堆文明的來源和傳承理清楚了。

但是,事情並沒有這麼順利。

如果三星堆文明就是後來的古蜀國。

這些縱目面具的原型是蠶叢,蠶叢作爲受祭者,就是“三星堆人”的祖先。

那他所在的年代要比三星堆祭祀坑更早,而不是《華陽國志》所說的春秋時期!

這一下子,時間線就又對不上了!

三星堆至少在晚商時期,就已經有祭祀“縱目之王”的習慣了。

是蠶叢早於縱目,還是縱目早於蠶叢?

當學者們自以爲解開了三星堆之謎後,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個更大的謎團!

而這,正是三星堆文化留下的魅力!

二百零九章 盛唐之景二百二十七章 關於海昏侯國的過去第七十三章 盜墓界最有耐心的人第九十七章 被盜掘啦!第八十六章 每一具不腐古屍,都是獨一無二的孤例三百零三章 二千年前的孔子形象是什麼樣子的?三百二十五章 華夏多元起源論三百一十八章 三星堆文化之美第七十三章 盜墓界最有耐心的人二百零六章 那個小盒子纔是永遠的家第五十章 巴蜀之商,通達天下!三百五十八章 權利中心一百五十五章 就你也號文帝是吧?一百二十九章 聘禮都下了,新娘進隔壁家洞房了。三百七十五章 中初鳴遺址羣三百三十九章 多元發展的華夏燦爛文化第八十一章 解剖ing!第六十六章 一團盜墓賊看不上的“淤泥”二百四十七章 好飲酒二百九十三章 毒死的?第五章 啥?!這玩意是壕溝?一百一十九章 吳王子光戟二百九十五章 失蹤的海昏侯印第八十二章 爲什麼會不腐呢?第八十四章 認真負責陳老師二百九十三章 毒死的?第一百章 人殉!一百六十八章 綾、羅、綢、緞二百六十九章 錢山!一百六十六章 生是所裡的人,死是所裡的墓!第五十九章 一枚半二錢,困擾華夏二千年!一百七十一章 眜是何人???是何人?第二十四章 滔天大洪水三百二十八章 發掘纔剛剛開始二百八十九章 玉眼蓋、玉鼻塞第八十九章 曾經強盛於世的曾國一百一十一章 再見老同學第七十四章 一口古井,幾代人嘗。二百四十六章 外國人真會玩雙標!二百九十章 玉九竅齊了一百五十七章 有瑟怎麼能沒有琴呢二百九十四章 西漢貴族繞不開的香瓜一百五十六章 錦瑟無端五十弦二百五十四章 一千金有多少?250公斤!二百零九章 男女合葬墓三百七十五章 中初鳴遺址羣二百四十二章 公羊儒都是狠人!一百六十八章 綾、羅、綢、緞第四章 下工地一百七十章 帝印·封泥二百三十六章 二千年前的文字,伸了一個懶腰。二百五十一章 清理主墓室!三百二十五章 華夏多元起源論第二十五章 “大禹治水”的真相?二百八十三章 還真是香瓜第一十九章 那就再做一碗!二百四十九章 主墓室!第九十章 三個大型的東西周墓葬羣三百六十七章 良渚之高級一百七十一章 眜是何人???是何人?一百零一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二百七十七章 化驗大法!第五十九章 一枚半二錢,困擾華夏二千年!一百四十章 所裡纔是你的家!三百二十一章 華夏一定有更早的文字體系!第五十章 巴蜀之商,通達天下!第三十七章 漢漆與唐漆一百三十八章 啥時候能挖秦始皇陵就好了。二百章 科技考古!二百四十三章 華夏人,從來都是最聰慧的民族!三百四十三章 三星堆告一段落第一十七章 不是小麥!二百八十五章 玉九竅塞第四十一章 有車有房但是沒老婆的貴族第四章 下工地三百零二章 孔子屏風二百一十八章 只有妾才配享側室第五十六章 無氧纔是保存屍體的第一要素第一十九章 那就再做一碗!第一十三章 龐貝古城?三百二十四章 房子二百三十三章 漢代就有火鍋了!一百七十一章 眜是何人???是何人?三百章 國除詔書!一百三十二章 遂先生的地宮一百五十四章 南越文帝!一百六十五章 就等著開主墓室了三百四十八章 虞朝?!第九十二章 挖就完事了!二百零七章 我棺槨呢?一百八十章 春秋筆法一百三十三章 請對人了!三百二十七章 恐懼纔是文明存在的原動力一百一十二章 來早了二百八十一章 一口帝王牙一百六十五章 就等著開主墓室了一百四十八章 鑽洞一百六十九章 哥們,吃一顆五色藥石伐?三百一十六章第三十章 叮咚,成就解鎖!
二百零九章 盛唐之景二百二十七章 關於海昏侯國的過去第七十三章 盜墓界最有耐心的人第九十七章 被盜掘啦!第八十六章 每一具不腐古屍,都是獨一無二的孤例三百零三章 二千年前的孔子形象是什麼樣子的?三百二十五章 華夏多元起源論三百一十八章 三星堆文化之美第七十三章 盜墓界最有耐心的人二百零六章 那個小盒子纔是永遠的家第五十章 巴蜀之商,通達天下!三百五十八章 權利中心一百五十五章 就你也號文帝是吧?一百二十九章 聘禮都下了,新娘進隔壁家洞房了。三百七十五章 中初鳴遺址羣三百三十九章 多元發展的華夏燦爛文化第八十一章 解剖ing!第六十六章 一團盜墓賊看不上的“淤泥”二百四十七章 好飲酒二百九十三章 毒死的?第五章 啥?!這玩意是壕溝?一百一十九章 吳王子光戟二百九十五章 失蹤的海昏侯印第八十二章 爲什麼會不腐呢?第八十四章 認真負責陳老師二百九十三章 毒死的?第一百章 人殉!一百六十八章 綾、羅、綢、緞二百六十九章 錢山!一百六十六章 生是所裡的人,死是所裡的墓!第五十九章 一枚半二錢,困擾華夏二千年!一百七十一章 眜是何人???是何人?第二十四章 滔天大洪水三百二十八章 發掘纔剛剛開始二百八十九章 玉眼蓋、玉鼻塞第八十九章 曾經強盛於世的曾國一百一十一章 再見老同學第七十四章 一口古井,幾代人嘗。二百四十六章 外國人真會玩雙標!二百九十章 玉九竅齊了一百五十七章 有瑟怎麼能沒有琴呢二百九十四章 西漢貴族繞不開的香瓜一百五十六章 錦瑟無端五十弦二百五十四章 一千金有多少?250公斤!二百零九章 男女合葬墓三百七十五章 中初鳴遺址羣二百四十二章 公羊儒都是狠人!一百六十八章 綾、羅、綢、緞第四章 下工地一百七十章 帝印·封泥二百三十六章 二千年前的文字,伸了一個懶腰。二百五十一章 清理主墓室!三百二十五章 華夏多元起源論第二十五章 “大禹治水”的真相?二百八十三章 還真是香瓜第一十九章 那就再做一碗!二百四十九章 主墓室!第九十章 三個大型的東西周墓葬羣三百六十七章 良渚之高級一百七十一章 眜是何人???是何人?一百零一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二百七十七章 化驗大法!第五十九章 一枚半二錢,困擾華夏二千年!一百四十章 所裡纔是你的家!三百二十一章 華夏一定有更早的文字體系!第五十章 巴蜀之商,通達天下!第三十七章 漢漆與唐漆一百三十八章 啥時候能挖秦始皇陵就好了。二百章 科技考古!二百四十三章 華夏人,從來都是最聰慧的民族!三百四十三章 三星堆告一段落第一十七章 不是小麥!二百八十五章 玉九竅塞第四十一章 有車有房但是沒老婆的貴族第四章 下工地三百零二章 孔子屏風二百一十八章 只有妾才配享側室第五十六章 無氧纔是保存屍體的第一要素第一十九章 那就再做一碗!第一十三章 龐貝古城?三百二十四章 房子二百三十三章 漢代就有火鍋了!一百七十一章 眜是何人???是何人?三百章 國除詔書!一百三十二章 遂先生的地宮一百五十四章 南越文帝!一百六十五章 就等著開主墓室了三百四十八章 虞朝?!第九十二章 挖就完事了!二百零七章 我棺槨呢?一百八十章 春秋筆法一百三十三章 請對人了!三百二十七章 恐懼纔是文明存在的原動力一百一十二章 來早了二百八十一章 一口帝王牙一百六十五章 就等著開主墓室了一百四十八章 鑽洞一百六十九章 哥們,吃一顆五色藥石伐?三百一十六章第三十章 叮咚,成就解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佳木斯市| 湘阴县| 阿合奇县| 林甸县| 房产| 吴堡县| 肇庆市| 京山县| 黑山县| 高尔夫| 治多县| 星子县| 磴口县| 石泉县| 绥芬河市| 娄底市| 元氏县| 宁明县| 屯昌县| 北京市| 奉贤区| 长沙市| 道孚县| 西吉县| 栾城县| 宝山区| 义乌市| 屯昌县| 安乡县| 桑植县| 五家渠市| 武夷山市| 永兴县| 广元市| 忻城县| 那坡县| 信丰县| 苍南县| 凤台县| 穆棱市| 玛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