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一直都是一個很“閒”的羣體。
對於已經進入工作的社會人羣來說,他們每天除去工作和吃飯睡覺等必要時間後,能夠自由支配的時間並不多。
在這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裡,他們可以打遊戲、看小說、看電視劇來放鬆。
考古視頻在“放鬆”的那麼多選擇中,排名顯然並不靠前。
只有一些本就對考古很感興趣,喜歡這方面的人,纔會主動拿自己那寶貴的自由時間來看考古視頻。
但是22歲以下的年輕人不同,他們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在網絡上暢遊。
也有足夠多的“閒工夫”去了解一些生活中用不上的冷知識。
只要看到新奇的視頻,就會隨手點進去看看,甚至不感興趣的東西,無聊的時候也會試著接觸接觸。
這時候,出現(xiàn)在B站中的“愛考古的陳老師”,自然就很容易吸引年輕人的目光了。
“社科院考古所,人均挖泥巴大神!”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陳翰的話語風趣幽默,再加上考古本身就裡裡外外透露著“神秘”氣息,至少圖個新鮮感,都很容易能小火一波。
打開後臺,陳翰立馬看到了一堆私信提問。
雖然很多B站用戶都是問的一些非常顯淺的考古問題,但是陳翰也依舊認真細緻的挑選了一些來回答。
而且,有不少應屆考生,還在諮詢如何報考考古系,要求高不高,就業(yè)前景好不好之類的,他更是一個不漏的全都幫忙解答了。
雖然不一定每個問的人都能考上,也不一定每個學考古的畢業(yè)後都會從事相關工作。
但是能多一個報考考古學的學生,國內的文保工作就能多一份幫手?。?
就算不能爲考古工作發(fā)光發(fā)熱,至少了解考古的人多了,也能扭轉扭轉考古學目前惡劣的輿論現(xiàn)象!
陳翰乾脆覺都不睡了,挨個回覆這幾百條私信。
中間,他還打開了抖音看了看。
同樣有很多抖音用戶,也在一些和考古相關的自媒體視頻下方艾特他,想要弄清楚這些視頻到底說的是真是假。
粗略的看了一圈,能回覆的陳翰也都儘量回覆了。
一般那種解說考古發(fā)掘紀錄片的短視頻,內容八九成都是真的,只是摻雜了一些懸疑的東西吸引眼球,倒是還好。
但,還有半數的視頻,就是開局一個聳人聽聞的標題,然後內容全靠編了。
不是拿《山海經》各種套現(xiàn)實情況,就是鼓吹所謂的外國考古證明,力證華夏人非本土發(fā)源。
最好笑的是,這兩方互相之間還水火不容,粉絲之間一片罵戰(zhàn)。
一邊拿著《山海經》認爲從埃及到南美,都是華夏自古以來的領土,四五千年前的華夏祖先就生活在這些地方了,只是後來才爲了爭奪中原權利才匯聚在黃河流域。
另一邊則用各種外國考古學者的論調,試圖力證華夏人是埃及後裔,或者印度遷徙來的,最過分的甚至認爲華夏人是從歐洲遷移來的。
這些論調不能說不對,都是“猜想”的一種。
網絡本就是一個暢所欲言的地方,大家都可以抒發(fā)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但是這些“看法”和“猜測”,現(xiàn)階段的可信性吧。
就像是反駁進化論的人,提出的人類外星人創(chuàng)造說、神明創(chuàng)造說、上帝創(chuàng)造說一樣。
你不能說他絕對是錯的。
因爲現(xiàn)階段進化論也只能說是最靠譜的一種學說,
不能說絕對是真理。
也有那麼小概率,人類真的不是自然選擇進化出來的。
畢竟目前從考古角度,還沒有找到完整的人類進化鏈,中間有幾百萬年的空白。
但是你又不能說這些更離譜的假說比進化論還要正確。
因爲進化論至少還有足夠多的考古證據和演化路線佐證。
外星人創(chuàng)造說、神明創(chuàng)造說、上帝創(chuàng)造說卻找不出任何證據。
所以,面對那些拿著《山海經》各種論證史前埃及曾經和華夏有聯(lián)繫,印第安人是殷商人遷移過去的後裔之類的視頻。
陳翰也不好直接來一句“假的”,他只能嚴謹的拿出一些現(xiàn)階段科研論證的結果,逐條的進行反駁和解釋。
也是因爲他的這份嚴謹。
在得到科普回覆後,他認真細緻,且引用了各種學術證明的回答,也很快就成爲了高贊評論!
不過,大部分回覆在成爲高贊評論後,就被原視頻主給刪除了。
陳翰在這些“異端”學說的視頻裡搞科普,這不是砸場子嘛!
被刪可太正常不過了。
陳翰也早有準備,用小號將這些視頻都收藏保存了下來,打算抽空的時候學著小亮老師做一期“鑑定網絡熱門考古謠言?!?
至於爲什麼是小號?
因爲他的大號在那些視頻評論區(qū)留言之後,就喜提了拉黑屏蔽套餐,沒辦法再看到那些視頻了。
這也是網絡科普打假大V們受到的一貫待遇了。
陳翰甚至還有些沾沾自喜,咱這也和“華夏食品報”“熱門網紅商品打假”等大V同待遇了??!
唯一讓他有點遺憾可惜的,就是微博賬號的效果很一般。
雖然也有幾萬關注了,但是基本沒什麼人通過微博向他提問。
不過轉念一想,他也很快就釋然了。
做考古科普,肯定是和小亮老師的動植物科普相差巨大的。
小亮老師可以通過微博積攢粉絲和科普,是因爲大家在生活中看到了一些自己不認識的植物或者動物,隨手就能拍照下來發(fā)到微博上艾特【博物雜誌】提問。
可是考古科普可沒這個條件。
總不可能有網友能隨處看到哪裡有棺材或者隨葬品,隨手拍張照問問陳翰這是啥吧?
這這麼幹的話,那也太刑了吧!
微博上最多就是有零星幾個鑑寶類的問題來找陳翰,但是他全都統(tǒng)一回答:“不鑑寶”
這是考古行業(yè)的鐵律!
退休後的考古人,都不能參與任何私人或者官方領域的鑑寶節(jié)目或者機構任職的。
更別提初出茅廬的陳翰了,他可不敢碰這一塊。
再說了,鑑寶不是還有【天天鑑寶】的那羣風趣幽默的老師們頂著嘛。
動不動就是:“媽耶,寶友,這可不興戴啊!”
“媽耶寶友!這可不興擺吶!這是明器!”
“您這得值個小三年到中三年。”
“您這青銅器漢代往前最高死刑,不能再多了?!?
被稱爲是文玩界的德雲社。
話說,這天天鑑寶還挺利國利民的。
一方面是可以幫好奇的普通人鑑鑑寶,也好讓一些在民間的文物不至於繼續(xù)蒙塵。
另一方面,警方通過他們連線的賬號ip位置,緝拿歸案的盜墓者都有數十位了。
堪稱警局文保分局的最佳合作伙伴。
就是陳翰可不能這麼幹,任何鑑寶的事情他都不能碰。
畢竟陳翰身爲國家單位的專家學者或公務人員,一旦他爲誰誰誰鑑寶了,那對方就可以借用考古所那充滿學術度、信譽度、公信力的公家牌子,拉大旗作虎皮,到處招搖撞騙了。
可能他鑑一次寶,網絡上卻會出現(xiàn)幾十幾百個人打著“社科院陳老師鑑定過,是真的!”的旗號賣假文玩的人。
到時候,他可就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
別說編制了,第二天就要被作爲“實習生”給開除咯。
所以,鑑寶什麼的,絕對達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