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他們熱情這么高漲,孔有德臉上的笑容也是藏不住的,銀子果然是個好東西,既然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蠢事,只有朱元璋干的出來,他孔有德可是知道一個好的激勵政策的作用的。
“好,既然你們都這么有信心,那么本將軍就直說了,現在正是任命你們為火器局的工匠隊長,局里的一百來號工匠,現在都歸你們指揮,至于具體的人員分配,到時候我會讓張立德會安排,這也是為了你們更好的完成任務!
第一個任務很簡單,那就是繼續仿制自生銃,要求不高,15天之內每個小隊要完成二十支質量合格的自生銃。
先別著急,這你們小隊完成,你們可以將技術傳授給其他的工匠,完成之后,你們每人還有三十兩銀子的賞格,另外有三十兩是給小隊其他的工匠的,具體分配你們自己安排!”
工匠們聽到這個任務,有些面面相覷,因為自古以來,工匠們的技術都不輕易外傳的,一般都是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代代相傳的,連收徒都不是很多,聽到孔有德的意思,是要他們將這門技術教給其他工匠,所以一個個都有些不樂意。
孔有德看到他們這個樣子,猜到了他們在想什么,頓時臉色一沉,低聲說道“怎么,本將軍的任務,你們是不打算完成了?”
聽到孔有德這低聲一喝,幾個人都是心一驚,然后都沉默了片刻,還是葉成凱主動占了出來,說道“大人,不是我等不想完成任務,是大人您的安排,不是很妥當啊!
我等是工匠里面技術最好的,學會制作這自生銃很容易,其他人就未必有這個悟性了,就算我等將技術傳授給他們,這自生銃比鳥銃要復雜得多,他們學不學的會不好說,就是做出來的自生銃,也沒有質量保證啊!
屬下們認為,不若就讓我等專門負責制作,雖然慢一些,但是做出來的都是精品啊!”
孔有德被他們氣樂了,明明是不想外傳技術,還說的這么冠冕堂皇,不過制造和改進燧發槍,還是得依賴他們,無奈的說到“你們別說這些理由,說白了就是怕教會了他們,自己餓死罷了!
本官既然已經升任你們為隊長了,那么這件事情不可能是你們自己完成,本將軍要的是速度,15天之內三十支自生銃,你們要是能自己完成,本官也不說什么,但是你們能完成嗎?
你們自己算算,是三個月累死累活拿六十兩好,還是半個月輕輕松松拿三十兩,你們怕不是以為本官只要這120支吧?”
自己的小心思被拆穿,讓葉成凱等人有些難堪,不過他們發現,孔有德說的確實是這個道理,將軍大人手下一萬多軍隊,不可能只要這一百二十支啊,這自生銃明顯要比鳥銃好使,肯定會大量裝備自生銃的。
而且自己累死累活,拿的錢還不如教會其他工匠來得多,他們雖然也分到了一杯羹,但是自己拿的也不少啊。
然后孔有德突然大喝一聲“難不成你們以為本將軍就這么好說話?”
這一聲大吼,讓他們終于會想起來,眼前對他們提出要求的是登州城的主宰,手握萬余大軍的任務,要是真的違逆了他的意思,指不定會是個什么下場呢,想到這一層,不禁冷汗流了下來。
葉成凱趕忙下跪道“大人說的是,是我等小家子氣了,我等一定按照將軍的吩咐,教會其他工匠打造自生銃,半個內完成將軍交代的任務!”
看來有些時候光來軟的不行,必須來硬的啊,孔有德感覺,以后自己的地盤大了,必須要冷酷起來,不然下面的人總是對著來。
冰冷的眼神掃過眾人,孔有德說道“那你們幾個呢?”
其他幾人,也都跪下來說道“屬下謹遵大人吩咐!”
“知道就好,你們放心,本將軍讓你們做什么你們就做什么,保證少不了你們的好處,若是你們再像這次一樣,就休要怪本將軍不客氣了!好了,起來吧!”
然后稍微平復一下情緒,緩緩地說道“現在來說說第二個任務--改進自生銃!要改的只有兩部分,一事彈丸,二是膛線!”
為了怕他們不明白,孔有德專人讓人拿出了紙筆,簡要的滑下來了需要的彈丸式樣,以及膛線是什么東西。
子彈這個東西好理解,無非就是把圓球形的子彈,換成圓柱形的,前面削尖一些罷了,難度并不是很高,普通的新手工匠都做的來,就是費時費力一些罷了,他們自然也不在話下。
倒是膛線這個東西,讓他們有些為難了,畢竟誰也沒見過不是,之前也沒聽說過這種東西,現在讓他們來做,他們還是有些摸不著頭腦。
葉成凱就直截了當的問道“將軍,這膛線究竟是個什么東西?該如何制作,還請將軍示下!”
孔有德只得耐心跟他們解釋“膛線,其實就是就是從銃管前端到末端刮出一條凹槽,當然不能是直的,得是螺旋著來,而且每一條膛線之間的距離,最好是相等的,至于怎么弄出膛線,是你們的問題!
本將軍給你們一個月的時間,第一個成功弄出膛線的,本人三百兩賞銀,小隊的其他工匠,每人十兩賞銀!”
聽到這么高的賞格,這些工匠們都是心動不已,這要是真的弄出來,真的是發大財了,十年之內衣食無憂啊,不過還是有人剔除了自己的疑問“大人,您說要刻出膛線,但是一支銃管刻幾條?”
這個問題還真是難倒孔有德了,因為他只知道膛線這東西很重要,也知道大概是個什么樣子,但是從來沒關注過到底刻了幾條。
他重新檢索記憶,當初在‘基輔號’看到76.2毫米艦炮,貌似很多,應該是二十多根,密密麻麻的,30毫米近防炮應該只有十多根,稀疏了不少。
應該是口徑越大,膛線越多,大明朝的火銃,應該也就是11到13毫米,肯定用不上那么多,按照孔有德估計,6根到7根應該是最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