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385章 黎元洪的新內閣

黎元洪于六月十一日由王家襄、吳景濂以及直系各省代表陪同下,乘坐專車自天津到北京。北京火車站上舉行了盛大歡迎儀式,和他當年狼狽離京時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從表面看,黎元洪似乎表現得很平淡,內心其實是很為激動的。

黎抵京的當天,即宣布復職。

任命伍廷芳為國務總理,伍未到職前,由外交總長顏惠慶代理,這是黎元洪早就想好了的。為什么要用伍廷芳呢?他首先要表達的意思是,一切恢復他未下臺前的原狀,舊的國會、舊的總統、舊的國務總理;伍廷芳是解散國會前的最后一任總理。再者,伍現在南方護法政.府中得到倚重,提名伍廷芳為國務總理,可以示好于南方。

他的命令寫好還未發出,有人提醒說:伍廷芳脾氣十分古怪,在北方政.府中人緣最差,現在總統所發布的人事命令,還需要徐世昌留下的代理國務總理周自齊副署,而周自齊絕對不肯副署這道命令的。最好不要在復職的第一天,就鬧出不愉快的事情。

黎一想也對,不能不面對現實,于是便把已經寫好的命令收回,改派顏惠慶署國務總理,通知周自齊副署這道命令。

一九二二年六月十二日,黎元洪下了二道命令。

第一道命令是發表新內閣名單:

國務總理顏惠慶署理。

外交總長顏惠慶兼。

內務總長譚延闿。

陸軍總長吳佩孚。

海軍總長李鼎新。

農商總長張國淦。

司法總長王寵惠。

教育總長黃炎培。

財政總長董康。

交通總長高恩洪。

第二道命令是撤銷五年前他的那個“解散國會的命令”。

內閣人事是黎元洪赴京前就和自己的幕僚商量好的,并未征求曹吳的意見,能夠獨立行使權力,這是近些年來北京政.府一直未辦到的事。當然,這些人選還是綜合考慮了方方面面的。

內務總長本來決定由孫洪伊擔任,后來得到消息,這位以前是親黎反段祺瑞的政客,現在是站在廣東方面反對黎元洪復職,所以改派譚延闿。譚可以算是黎的老朋友,并且是與西南方面友好的人物,此時不在湖南,可以借重。

農商總長張國淦,有人望,是黎的老幕僚,又是同鄉。

王寵惠是當時知名之士,也和西南有關,董康和高恩洪則是吳佩孚所欣賞的。請吳佩孚做陸軍總長是想借他的威望和影響力去完成裁兵,同時把全國的軍權交付給他,這樣他就不會再眷戀一個巡閱使的地位。如果他率先放棄巡閱使,以他的威望作號召就可達到廢督的目的。

還有參謀總長問題,本來決定齊燮元,這是為了把他調到北京來,以裁撤江蘇督軍做為倡導。但吳佩孚竭力推薦李烈鈞,吳說話了,黎不好不答應,參謀總長便給了李烈鈞。

董康(1867~1947) 字綬經,號誦芬室主人,武進人,世居區境內青果巷。董康于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中舉人,次年成進士,授刑部主事、郎中,大理寺推丞,主陜西刑獄。光緒二十八年母病返里,服喪期滿后,曾與人編修《憲法大綱》,由清廷頒布試行。辛亥革命后,赴日留學,民國三年(1914年)回國,歷任北洋政.府大理院院長、法制編纂館館長、司法總長、財政總長等職。

此人鐵面無情,在審查大參案時,曾被吳佩孚譽為“包公再世”。

高恩洪(1875年—1943年),字定安,亦作定庵。蓬萊縣(今煙臺蓬萊市)上口高家村人。

高恩洪出身農民,先后就讀于上海電氣測量學校、英國劍橋大學,曾任清廷駐英使館翻譯。回國后,歷任參贊、西藏通商交涉事宜督辦、東三省軍政事宜督辦、交通部秘書等職。民國后,高恩洪先后任漢口及成都電報局局長、湖北軍政監督、川藏電政監督、駐上海全國電料管理局監督、交通部顧問、北京政.府交通總長、教育總長等職。

一九二四年,任膠澳商埠督辦。他倡辦青島大學,并出任私立青島大學首任校長。二次直奉戰爭后,高恩洪退出政界,于煙臺經營“煙濰路自動車公司”,任總經理。

一九二六年,遷居上海繼續興辦實業,為汽車公路公司負責人。病逝于北平。

高恩洪在交通總長任內,時間雖短,卻很有一些作為。

一上任,便做了兩件讓人稱道的事情。一件是廢止各鐵路貨捐,一件是取消各報館的津貼。胡適對此舉評價甚高,專門發表新聞評論,予以稱贊,又鄭重其事地將此事記入日記。他日記中記有:“高氏是一個很肯做事的人,此次任勞任怨,大刀闊斧地干去,很有可佩服的地方。他這一次裁去北京報館的津貼,每月十二萬五千元———可以辦兩個北京大學了!故各報攻擊他甚力。今天閣議通過廢除鐵路的貨捐,也是一件很難得的快事。”

包惠僧在個人回憶錄中曾記載李大釗親口對他講的一番話:“高定庵(高恩洪)這個人是學科學的,還有書生本色,沒有時下的政客氣息。他痛恨交通系的貪贓枉法,想把交通部所屬的各個部門嚴格地整頓一下。因為沒有適當的助手,他要我在北大找幾個有為青年給他幫忙。”

北京的慣例,每年十月十日,照例要發表一批晉級授勛的命令,黎元洪自不能例外。民國十一年十月十日的命令是:

吳佩孚、齊燮元晉授陸軍上將。

吳景濂、蔭昌、李烈鈞晉授勛一位。

吳佩孚、顧維鈞、高凌霨、高恩洪、岑春煊、唐繼堯晉授一等大綬寶光嘉禾章。

張懷芝、閻錫山、李厚基、盧永祥、楊增新均給九獅軍刀一柄。

王士珍、程潛、孔庚給以一等文虎章。

孫烈臣、譚延闿、趙恒惕、譚浩明、熊克武晉授勛二位。

袁祖銘授以四勛位。

于右任授為任威將軍。

唐繼堯、陸榮廷特給匾額一方以昭殊績。

曹錕在歷年獎敘中已經取得最高勛位和勛章,所以不能再有所加,因此“特頒明令,嘉爾元功”。

這是黎元洪上臺后的人情,不但對直系文武人員封賞有加,同時對西南方面和奉皖兩系也都有照顧,所謂陽光普照。

六月十三日,吳佩孚親赴北京慶賀總統復職,但他并未就任陸軍總長,見過黎元洪后,就回保定去了。

六月十五日,浙江督軍盧永祥倡導自行廢督,改稱軍務善后督辦。他雖不承認黎是合法總統,卻也承認他是事實總統,打來電報稱為“暫行大總統職權”。黎就職電中也不以合法總統自居。

黎復職初期頗得中外好感,外交團對黎呼吁廢督裁兵一事極為贊同,且對直系不以總統自為,而以維護法統迎黎復職,極為欣賞。

西南各省早已拋棄了護法的旗幟,主張組織聯省自治政.府,對于“法統”問題并不感到興趣,不過也不反對黎復任總統。

黎復職前后,貴州的袁祖銘(6月3日),四川的劉湘(6月8日),云南的唐繼堯(6月28日)和川軍將領劉成勛(第三軍),但懋辛(第一軍),楊森(第二軍)及旅長以上軍官(6月9日)都有電報贊成恢復法統,對黎表示擁護。

廣東的陳炯明雖然沒有直接表示,但在他六月十九日在給伍廷芳的電報中有明確態度。

電云“國會恢復,偽府取消,護法目的已達。黃陂復職,法律之爭應候法律解釋。非常國會擅舉總統,惡例一開,亂及百世。炯明力爭無效,以此獲罪。現維仗公之力,切勸孫公敝屣尊榮,示天下以無私。”

廣東省議會及各團體也于六月二十日通電贊成統一,電報中竟稱黎為總統而稱南方大總統為先生。

這一時期,應該是黎元洪復位后,確切說也是他當總統以來最舒心的日子。飽經戰亂的人們,也對國家局勢向好充滿期待。

黎元洪上臺后首先撤銷了對孫.中.山的通緝令,以緩和南北之間的局勢。并于六月十五日下令全國各地一律停戰。

這時多地還有戰事,孫的北伐軍已經改道江西北伐,榆關又發生了直奉戰爭。

黎認為南北停戰是實現統一的首要步驟,因此派歐陽斌前往江西說服雙方停止戰斗,并且加委謝遠涵為江西省長。其實南方大總統早已任命謝為江西省長,黎這一行動無疑也是向南方示好。

只是,由直系派出的援贛軍總司令蔡成勛,看到黎這道人事命令,立刻加以拒絕。

黎在總統府很忙,每天忙于發電報,他一再地邀請中.山先生、陳炯明、唐紹儀、李烈鈞、岑春煊、譚延闿等到北京來共商大計,并且還派出代表多人分途去迎接。

在黎元洪看來,內閣的組成和統一問題是相連的,他確信由伍廷芳復任總理是一個好辦法,邀請一些與南方有關系的知名之士參加北京政.府,是有益于統一的。

第259章 北洋軍入浙第472章 永遠活著第198章 廣東也宣布護國獨立第158章 歐戰第211章 四川護國獨立第268章 張勛第168章 籌安會的表演第576章 不主張對日抵抗第342章 八省同盟第439章 進德會第48章 開灤礦權第454章 最為迫切的問題第482章 離開第544章 科學與玄學的論戰第349章 發了瘋的段祺瑞第226章 風云激蕩中的黎元洪第335章 徐世昌還是真心想和的第522章 杜威來華講學意義深遠第5章 去買官第381章 河南的戰火第604章 效法歌德第610章 關于陳垣第181章 黎元洪捍衛共和第164章 芥蒂第523章 胡適的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第611章 1952年的臺灣之行第497章 書生本色第227章 洪山寶塔會議第325章 僅用了二十二天第197章 廣西護國獨立第445章 與林紓的爭論第154章 尊孔復古第196章 陸榮廷第509章 初到北大第346章 驅張第156章 隔靴搔癢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306章 湘西爭奪戰第32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218章 風水寶地第571章 與民權保障同盟的不睦第192章 貴州護國起義第91章 腳下的烈焰第194章 敘、瀘之戰第554章 出任中國公學校長第30章 朋友第75章 慢慢走,等等看第564章 梁漱溟的質疑第603章 終生的夙愿第495章 胡適與辛亥革命第393章 群雄逐鹿第75章 慢慢走,等等看第124章 八大政綱第9章 老兵和新兵第549章 神會大師第145章 搶救國會第565章 胡適的回復第166章 實情第299章 馮國璋南巡第555章 無為而治第351章 直皖之戰第410章 會考第500章 經歷了兩次美國大選第187章 唐繼堯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140章 袁世凱的心病第154章 尊孔復古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45章 積重難返第288章 衡山、寶慶之戰第614章 轉折點第119章 超然內閣第154章 尊孔復古第451章 百花齊放第280章 重組內閣第549章 神會大師第501章 偉人的風采第191章 護國軍擴軍籌餉第540章 胡適面見溥儀第381章 河南的戰火第229章 首義之夜第228章 瑞澂的下馬威第171章 關于國體第349章 發了瘋的段祺瑞第439章 進德會第103章 速定大計折第36章 署理山東第124章 八大政綱第1章 袁項城出生第87章 吳祿貞第483章 報考中國公學第478章 走出家門第344章 北歸第411章 點翰林第74章 湖南和陜西的起義第359章 唐聯帥出走第107章 只能親自上陣第509章 初到北大第28章 下重藥第601章 關于青年人的苦悶
第259章 北洋軍入浙第472章 永遠活著第198章 廣東也宣布護國獨立第158章 歐戰第211章 四川護國獨立第268章 張勛第168章 籌安會的表演第576章 不主張對日抵抗第342章 八省同盟第439章 進德會第48章 開灤礦權第454章 最為迫切的問題第482章 離開第544章 科學與玄學的論戰第349章 發了瘋的段祺瑞第226章 風云激蕩中的黎元洪第335章 徐世昌還是真心想和的第522章 杜威來華講學意義深遠第5章 去買官第381章 河南的戰火第604章 效法歌德第610章 關于陳垣第181章 黎元洪捍衛共和第164章 芥蒂第523章 胡適的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第611章 1952年的臺灣之行第497章 書生本色第227章 洪山寶塔會議第325章 僅用了二十二天第197章 廣西護國獨立第445章 與林紓的爭論第154章 尊孔復古第196章 陸榮廷第509章 初到北大第346章 驅張第156章 隔靴搔癢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306章 湘西爭奪戰第32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218章 風水寶地第571章 與民權保障同盟的不睦第192章 貴州護國起義第91章 腳下的烈焰第194章 敘、瀘之戰第554章 出任中國公學校長第30章 朋友第75章 慢慢走,等等看第564章 梁漱溟的質疑第603章 終生的夙愿第495章 胡適與辛亥革命第393章 群雄逐鹿第75章 慢慢走,等等看第124章 八大政綱第9章 老兵和新兵第549章 神會大師第145章 搶救國會第565章 胡適的回復第166章 實情第299章 馮國璋南巡第555章 無為而治第351章 直皖之戰第410章 會考第500章 經歷了兩次美國大選第187章 唐繼堯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140章 袁世凱的心病第154章 尊孔復古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45章 積重難返第288章 衡山、寶慶之戰第614章 轉折點第119章 超然內閣第154章 尊孔復古第451章 百花齊放第280章 重組內閣第549章 神會大師第501章 偉人的風采第191章 護國軍擴軍籌餉第540章 胡適面見溥儀第381章 河南的戰火第229章 首義之夜第228章 瑞澂的下馬威第171章 關于國體第349章 發了瘋的段祺瑞第439章 進德會第103章 速定大計折第36章 署理山東第124章 八大政綱第1章 袁項城出生第87章 吳祿貞第483章 報考中國公學第478章 走出家門第344章 北歸第411章 點翰林第74章 湖南和陜西的起義第359章 唐聯帥出走第107章 只能親自上陣第509章 初到北大第28章 下重藥第601章 關于青年人的苦悶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平县| 鹤庆县| 晋城| 三河市| 昌吉市| 盐边县| 桃江县| 页游| 睢宁县| 璧山县| 榆林市| 车险| 微博| 金塔县| 房山区| 沙湾县| 安仁县| 漳州市| 金坛市| 阿瓦提县| 博客| 留坝县| 柞水县| 临湘市| 上蔡县| 丹东市| 龙胜| 南涧| 礼泉县| 安乡县| 辽宁省| 九江县| 泉州市| 洛扎县| 江达县| 磐石市| 廉江市| 城市| 于都县| 千阳县| 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