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網不需要您的“陪伴”
■孩子來信
東子叔叔,您好!
我今年十一歲,是個愛玩愛動的男孩。我的愛好有很多:踢球、下棋、畫畫……但我最喜歡的還是上網。自從三年前家里添置了電腦,我便對這個復雜的“家用電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的時候,爸爸每天只要一回家,就打開電腦玩游戲。我只能眼巴巴地看著他玩,等他不在家的時候,我才能玩一會兒。漸漸的,爸爸發現我對電腦的好奇,便開始教我一些簡單的操作。高興時還陪我玩會兒雙人的網頁游戲。那時候,我覺得電腦真是個好東西,又能學習,又能娛樂,天下似乎再也沒有比它更有意思的玩意兒了。
從我開始學會上網,我就一直按照爸爸媽媽的規定做,他們說上多長時間、只可以干什么,我都嚴格地執行,沒想到媽媽竟然一直不放心我,常常過來“陪”我上網,有時本來她正在做飯,聽到我開了電腦,馬上放下手里的活急急忙忙地跑過來“看”著我。
您可以想象一下,比如您在電腦前玩個游戲,旁邊有個人一直盯著你,這得有多不自在。我現在遇到的就是這樣的問題,這個盯著我的人就是我媽媽。
開始的時候我還以為是因為我以前沒上過網,她想指導我操作,我有什么不會的地方問問她也挺方便的。沒想到,幾年下來她一直這樣。我現在對電腦知識已經掌握得非常全面了,完全可以自己獨立操作,但是她還一直盯著我上網。雖然我沒做什么不能叫她看的事情,可是她這樣“看”著我上網,讓我覺得特別難受。
她這樣盯著我,就像看犯人一樣,我認為這是對我的不尊重。如果我曾有過不良上網記錄也算他們有道理,但我可是很乖的孩子,特別的聽話。她這么做,弄的我渾身都不自在。
我也曾和爸爸媽媽抗議過,但是沒用,他們說我還是小學生,干什么都要在父母的監護下,我懷疑他們說的不是真的。于是,昨天晚上吃飯的時候,我又跟他們提到了這件事情。
“你這孩子,怎么不知好歹呢?媽媽不是怕你學壞嘛!”媽媽毫不在意地夾著盤子里的菜。
“我會不會學壞,我自己還不知道?我認為您這是不信任我。”我回答。當時我已經氣得吃不下飯了。
“我這是防患于未然。”
“可是您這樣傷害到我了。”我很嚴肅地說,希望能得到媽媽的重視,可是她卻依舊是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
“你這孩子,你知道什么叫傷害呀?你們老師都說了,要隨時了解你們的成長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我不看著你,怎么發現?”說著扒了一口飯在嘴里,“趕緊吃飯,別說那些沒用的!”
我悻悻地放下碗筷,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東子給家長的建議
要告訴孩子上網的意義所在
先給大家看一篇我從網上看來的帖子,這篇帖子的主題就是如何預防孩子上網成癮:
一定嚴格控制孩子的上網時間,上網時要監督;電腦最好不要放在孩子的臥室里,而應該放在大人的臥室里,或者放在其他有鎖的房間里,但鑰匙一定要在大人手中;一定不能讓孩子玩網絡游戲,太容易上癮了!
把電腦放到家長臥室、放到有鎖的房間或是把網線拔了等做法,是一些擔心孩子上網成癮的家長慣常使用的,而這些做法其實是愚蠢至極的,絕對行不通。這樣做不但起不到好作用反而會讓情況越來越糟糕。因為家長的控制和干預會讓孩子感覺更空虛,那他就會不惜一切代價去排解這種空虛,尋找機會繼續上網。到那時,網吧將是他的首選。而網吧的環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害無利。
像信中的這位母親一樣看著孩子上網的家長,無非是怕孩子交網友、瀏覽不健康網站,或擔心孩子沉迷于網絡,而用“看著”這招挽救孩子,實在是下下策。
一般而言,孩子上網主要有三種活動:玩游戲、聊天、學習(查找資料)。至于這幾種活動每項投入多少時間,那就要因人而異了。
女兒依依在這幾項活動上所投入的時間長短不一,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覺得可以將它分為三個階段:幼兒期間只是玩一些益智類的小游戲;小學期間,是以玩游戲為主,聊天為輔,學習次之;而上了中學,則與小學時完全顛倒,是以學習為主,玩游戲和聊天為輔。
孩子在年幼時,玩耍是他的主要活動,所以這時候以玩游戲為主;因為孩子尚小,沒有太多的人際交往和學習的需要,所以上網時基本不會聊天查找學習資料。到了小學階段,孩子的生活中多了同學和小伙伴,并且此時已經有學習的需要,所以與網友聊天和查找學習資料就成了他們上網的內容之一。孩子進入中學后,隨著年齡的增長、視野的開闊、學習任務的加重,玩耍已不足以吸引他們的全部精力,探求知識才是首選,所以這期間孩子上網的內容大多是與學習相關的事情,而玩網絡游戲或與網友聊天就退居其后了。
依依就是這樣一路開心上網走過來的,在收獲快樂的同時,也收獲了知識和友誼。
要放手讓孩子去上網
“看”著孩子上網,累了自己,傷了孩子,真可謂得不償失。家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可這樣做的結果卻往往與初衷背道而馳。正如孩子所言,這是對他不信任、不尊重的直接表現,我們要尊重、信任孩子,那就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上網。當然也不能大撒把,要把上網的利害關系跟孩子講明,并做一些科學合理的約定。如此一來,不僅尊重了孩子,更重要的是,還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鑒賞能力等綜合素質,豈不一舉兩得。
孩子的自覺性相對較差,容易“網絡成癮”是事實,因此有的家長為了限制孩子的上網時間,就在電腦上裝了一種限制時間的軟件,或者親自盯著孩子上網,把原本融洽的親子關系搞成了緊張的敵對關系。如此一來,孩子苦,家長累,治標不治本。
作為父母,我們可以事先與孩子達成共識,讓孩子知道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條件下,可以自行上網,但時間和內容要有所控制,一般一天最好不要超過兩小時,以一小時為宜,周末和假期可適當增加一小時。這主要是讓孩子知道,網絡只是學習和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種輔助工具,過度上網或瀏覽不健康網頁,不僅會影響學習,對身體發育也是有害的。
女兒依依從小就接觸網絡,從一開始,我就告訴孩子,用電腦繪圖、上網玩游戲,都只是娛樂項目中的一種,玩一會兒就換一個別的游戲。后來孩子漸漸大了,可以用電腦和網絡查閱學習資料了,我還是告訴她,這只是幫助你學習的輔助方法,無論是上網娛樂還是學習都不可時間過長,一定要控制在兩個小時之內,最好在一小時左右。我沒有為此盯著孩子上網,而是讓她自己去把握,這種放手的信任,贏得了孩子遵守諾言的積極回應。所以,盡管依依天天接觸網絡,她也沒有受到不良的影響,反倒是充分利用了這一集娛樂與學習于一體的工具,豐富了自己的課余生活。
依依利用網絡開設了自己的電子郵箱、QQ空間、個人主頁和博客,與他人相互交流與學習。如今,上網已經成了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網絡陪伴著她健康成長。
網絡是孩子學習的好幫手
進入新世紀,我們迎來了一個嶄新的互聯網時代。
現代社會,信息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已經滲入社會及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網絡的建設,給人類帶來了諸多的便利,如:買東西可以不用去逛商場,看書可以不用去圖書館占位置,甚至上學可以不用去學校……網上辦公,電子商務往來——有了網絡,工作的時候會更方便。不少中小學生也在網上沖浪中獲得了無窮的樂趣。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網絡的最大作用就是通過它來獲取有益的資源,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在網絡上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并積極地應用到學習和生活當中去。
文明上網應以引導為主,預防為輔,家長不要把電腦視為洪水猛獸。只有我們做父母的首先自己學會如何正確使用電腦,學會科學上網,才能引導孩子健康上網。
家長可以多和孩子交流對網絡上一些信息的看法,比如:網上有什么新聞啊、你怎么看待這件事啊,等等。要以平等的態度和孩子交流,從而知道他們的真實想法,同時也說說自己的看法,從側面引導和教育孩子。
我如果在網上看到有依依感興趣的新聞,我就讓她過來一起分享,同樣如果她看到什么有趣的信息,也會叫我與她分享,并且,看過之后還要交流彼此的想法。這既是利用網絡學習,又是休閑娛樂,還增進了我們的父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