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朱儁也并不是沒有攻城的方法,若想要拿下宛城,可以集中火力攻打一路,不計損失,再用幾個武藝高強的猛將,比如劉備、關羽,或者諸葛亮麾下的張飛、朱桓都行,負責開路。
這樣雙方一場大戰下來,肯定宛城易手,黃巾賊將必定在戰至最后一兵一卒的時候,被這些猛將所殺。朱儁雖心急于破敵,好班師回朝,卻并沒喪失理智,也不傻,知道直接強攻不可取。
損失再多的軍兵,朱儁也不心疼,反正朱儁最終都是要回京師洛陽為官,在朝當職,但朱儁知道要是下令強攻,劉備和諸葛亮一定是出工不出力,相對于朱儁來說,這些兵馬都是他們的根本,換取戰功的前提,豈愿在一場二場戰斗之中,折損用盡。
諸葛亮和劉備都是假裝沉思,不愿作答,畢竟沒人愿意再將手下的軍兵,像陽城攻打張寶那次一樣,作為炮灰,前去送死。軍帳之內,氛圍一時冷場,正在諸葛亮和劉備不知該如何為朱儁找臺階下的時候,倒是營帳外面,傳來通報,替三人解了圍。
只見守帳的令兵,高聲通報,說道:
“報朱中郎將,宛城黃巾反賊派使者前來求見,說是宛城已是斷糧,愿意乞降。”
帳前令兵將宛城使者的目的說后,等待朱儁的批示,朱儁卻是久久不答。過了許多,朱儁才悶聲如雷地說道:
“宣。讓使者進來。”
朱儁很生氣,原本正想悄悄地憋大招,一舉拿下宛城,想不到宛城里的黃巾反賊出人意表,居然想要投降。真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宛城的黃巾反賊莫不是以為起兵造反,和小孩子過家家一樣,望風搶掠之后,前面爽歪歪,現在打不過了,就投降了事,想的倒美。
朱儁已是打定主意,不同意宛城使者的請求。開玩笑,同樣是上表獻捷,要是皇甫嵩請功表上寫的是破敵數十萬,取黃巾反賊首級近十萬,而朱儁班師回朝之后,卻是寫著黃巾反賊請降,受降黃巾反賊數十萬。
那些久在朝堂,多年仕途的官員,還不得笑死朱儁,誰人不知黃巾大軍之中老弱婦孺居多,說不定朱儁也就攻下宛城,殺了幾百上千個黃巾大軍,就將整個宛城的平民百姓也濫竽充數地冒認為了黃巾反賊,虛報邀功。
因此,朱儁既不想濫殺無辜,又想真真切切地帶著黃巾反賊的首級,回到京師,去堵住那些人的嘴臉,也省得和他們激論,打嘴炮。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朱儁這點素養還是有的,只能忍著,聽那宛城的黃巾反賊使者將來意說完。宛城使者本想提出投降,按理官軍肯定是大喜過望,能免動干戈,不興刀兵,不起戰火,平定宛城,那還不得高高興興地接待使者。
結果卻是大失所望,但哪怕如此,使者也得將后面的條件提出來,投降嘛,可不是沒有條件的。要是投降了之后,還要難逃一死,那誰愿意投降,干這種無聊的事兒。
使者的條件,也就是趙弘、韓忠、孫仲三人的意思,是希望投降官軍,黃巾大軍就地收編,不被打散,只是換一換軍號,從此搖身一變成為名正言順的官軍,當然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成為諸葛亮軍的麾下。
趙弘、韓忠、孫仲不傻,一旦解散了兵馬,那就只能任人宰割。另外三人也不愿屈居于其他人之下,自然是繼續追隨太平道圣女張寧,認諸葛亮為主公,劃分到諸葛亮麾下最好。
諸葛亮年紀又輕,正是需要人才扶持的時候,況且又根正苗紅,且出身世家望族,又是大儒門生,官家之后,還是黃巾大軍的精神領袖張角已經認定的未來女婿,張寧的未來夫君。
趙弘、韓忠、孫仲三人早在廣宗郡城的時候,就打定主意了,若是為賊,則追隨天公將軍,若是為官,則投入諸葛亮門下。
可惜,宛城使者尚未說完,剛剛說出了乃是因生活艱難,不得不起兵造反,現宛城已是無糧,幾欲斷糧,想要投降,后面的條件更是無從說起,就被朱儁給猛聲打斷了。
朱儁氣極反笑,怒而憤之,說道:
“投降?門兒都沒有。爾等黃巾反賊,皇恩浩蕩,不思圖報,反而逆天行事,聚眾造反,做盡傷天害理之事,兼之望風搶掠,無惡不作,更是挾眾從軍,害得平民百姓流離失所,荒野千里。其惡難容,其罪當誅,我等大漢天師,豈能容爾等反賊投降。”
朱儁義憤填膺地開始數落黃巾反賊的罪行,將宛城使者駁著滿臉通紅,不敢再多加言語。末了,朱儁也不待見那使者,令帳前衛士將宛城使者轟了出去,讓他回去告訴趙弘、韓忠、孫仲三人,死了投降這條心,不將使者順道給殺了,已是朱儁修心養性有道,為人大度。
宛城使者只能灰溜溜地逃了,而朱儁卻是氣在頭上,臉黑如炭,陰沉如水。諸葛亮和劉備坐在那兒,也是十分不好受,都不知該如何對朱儁進言了。
明明人家黃巾反賊都自認干不過你朱儁了,想要投降,你倒好,卻是硬生生地給拒絕了。諸葛亮和劉備一臉懵逼,覺得朱儁莫不是秀逗了,按理不應該啊,兵法上也不是這樣教的吖。
越想越不明白,諸葛亮反正也沒打算為朱儁大打出手,倒是無所謂,就是一個打醬油的角色,管他朱儁與黃巾反賊的恩恩怨怨,冷眼旁觀即是了,但是劉備忍不住了,鼓起勇氣,壯著膽量,對朱儁問道:
“當初,漢高祖之所以能夠得到天下,建立大漢王朝,皆是高祖能夠招降納順,不計前嫌。如今宛城之中的黃巾反賊糧草斷盡,前來投降也是情理之中,應有之義。不知朱中郎將為何拒人于千里之外,不愿給那些黃巾反賊一些思過悔改的機會?”
“若是朱中郎將能夠接受趙弘、韓忠、孫仲三人的投降,豈不宛城舉手可得,戰火一言而熄,盡顯將軍之威,何不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