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6章,幽州易主(3)

趙云跟隨關(guān)靖到了壽春袁術(shù)處,方知鮮于輔已獨自逃回幽州,鮮于輔帶來的這兩千鐵騎兵都被袁術(shù)控制了。

趙云和關(guān)靖求見袁術(shù),袁術(shù)召集眾文武到大殿后才傳二人進見。

趙云見大殿外道旁兩側(cè)排列了幾百名甲士,刀槍林立,甚是威嚴。到了里面,文臣武將都齊整地站列兩旁,袁術(shù)坐在公案之后,歪斜著身子看著趙云和關(guān)靖走進,十分的傲慢。

關(guān)靖向前施禮,“在下幽州牧劉虞手下公孫瓚將軍之長史關(guān)靖參見袁將軍。”

袁術(shù)晃了晃身子,道,“公來有何貴干?”

關(guān)靖道,“我奉我主公之命前來調(diào)那三千騎兵回去。”

“什么?”袁術(shù)一下睜大了雙眼,整個身子向前探去,“你要調(diào)回那三千騎兵?真是笑話,那三千騎兵正要與我部前去長安營救圣上,豈可讓你帶回?”

關(guān)靖道,“據(jù)鮮于輔將軍回報說,袁將軍并無起兵之意,我家主公才讓我來帶回這些兵的。”

袁術(shù)道,“鮮于輔畏戰(zhàn)逃走,這里不是還有劉虞的公子劉合在么,由劉合來統(tǒng)領(lǐng)便是。”

關(guān)靖道,“可我家主公不想發(fā)兵了,想撤回。”

袁術(shù)瞪了瞪眼手指關(guān)靖竟無言以答,“你你你……”

武將列隊中紀靈轉(zhuǎn)身出來,拔出寶劍,以劍指關(guān)靖道,“你再啰嗦,是想找死嗎?”

趙云上前一步,道,“這位將軍休得無禮。”

紀靈大怒,揮劍便向趙云砍來。

趙云一個轉(zhuǎn)身,抬腿一腳便把紀靈踢飛,紀靈重重地落在地上。

眾皆大驚。

袁術(shù)也大吃一驚,他沒想到他軍中的頭號大將竟被眼前的這位將軍一腳給踢飛了,忙叫兵士把紀靈扶起退出大殿,臉上堆笑,對關(guān)靖道,“哎呀關(guān)靖賢弟,有話好說,有話好說。”

關(guān)靖道,“將軍可否答應(yīng)讓我?guī)П厝ィ俊?

袁術(shù)沉吟了一下,道,“今天我正想打算起兵去救皇上的,你看,要不這樣吧,我這兒騎兵少,這三千騎兵你帶走一半,剩余的由劉合公子統(tǒng)領(lǐng),你看如何?”

關(guān)靖想了想,道,“那也行,請袁將軍現(xiàn)在就撥我一千五百騎兵我們走。”

袁術(shù)無奈,只得撥一千五百名鐵騎兵給關(guān)靖,讓關(guān)靖和趙云帶走。

趙云于是帶著這一千多鐵騎兵趕往青州駐守,關(guān)靖自會復(fù)命。

劉虞在幽州聽到此事后勃然大怒,把手下人找來商議,想向公孫瓚要回這支騎兵。大將閻柔道,“猴子手中難倒棗,公孫瓚既然已得了這支騎兵,他怎么可能再還給我們呢?以后他的軍需供應(yīng)我們不再給他便是了。”

于是,劉虞從此便中斷了公孫瓚的軍需供應(yīng)。

公孫瓚見劉虞把軍需供應(yīng)給斷了,便伺機到他的防區(qū)內(nèi)去搶,甚至有一次連劉虞給鮮卑人準備的物品也被公孫瓚搶去,劉虞憤恨至極,便想除掉公孫瓚。

劉虞上表朝庭的奏章已有一些日子了,可不見朝廷回復(fù),心里很是著急,便召部下商議,魏攸道,“主公,朝廷現(xiàn)在李傕郭汜掌權(quán),我們的奏章皇上未必看到,李傕郭汜狼子野心,早晚要篡位,他們巴不得我們與公孫瓚開戰(zhàn)他們好坐收漁翁之利,所以,朝廷不會來管此事的。”

齊周又道,“主公,我聽聞?wù)f公孫瓚彈劾你要自立為帝,請求圣上將你治罪。”

劉虞把水杯摔在地上,忿忿地道,“公孫瓚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田疇道,“主公現(xiàn)在不要再指望著朝廷了,朝廷現(xiàn)在都對我們有了戒惕之心,我們當自己想辦法解決。”

齊周道,“主公,近日公孫瓚正四處搶掠糧食,屯糧備戰(zhàn),其動機不言而喻。”

劉虞咬了咬牙,狠狠地道,“既然朝廷不給我們做主,我們也只有自己來解決了!鮮于輔,現(xiàn)在我們可以能征調(diào)多少兵馬?”

鮮于輔道,“回主公,除幽州守衛(wèi)部五萬兵馬外,易京、燕山屯和東曹掾魏攸處還能征調(diào)五萬兵馬,其余各郡都是公孫瓚的屬下。”

劉虞道,“好,鮮于輔,你現(xiàn)在就執(zhí)我的軍令去魏攸處及易京、燕山屯去調(diào)兵,現(xiàn)在公孫瓚大部分軍馬都在外搶糧食,只小部分兵馬留守薊州,我們集結(jié)十萬兵馬,可迅速地包圍薊州,一舉殲滅公孫瓚!”

幾個人商議好對策剛要起身離去的時候,忽然門外有一個男子洪亮的聲音傳來,“主公,若想除掉公孫瓚,何必要興師動眾呢,我有一計,可不動兵馬,便可將公孫瓚拿下。”

眾人一看,原來是閻柔。閻柔拱手道,“主公,興師動眾猶如兩虎相斗必有一傷,主公何不修書一封到公孫瓚處,邀他前來商討軍務(wù),他若來了,必為主公所擒,若不來,我們也去摸清了他的兵力情況,請主公三思。”

劉虞道,“好,那就先派一使者前去下書,以便探查情況。鮮于輔,你還是去集結(jié)人馬以候軍令,記住,對外不要聲張,以免打草驚蛇。”

“遵命。”鮮于輔領(lǐng)令而去。

劉虞派使者到了公孫瓚那兒,公孫瓚正在大營內(nèi)指揮兵士屯積糧草,使者見到公孫瓚,呈上劉虞的文書,公孫瓚看后召眾將商議。

公孫范道,“眼下主公與劉虞已經(jīng)反目,他派使者前來邀你去幽州商討軍務(wù)必定有詐,主公不可前去。”

長史關(guān)靖也道,“公孫范將軍所言極是,主公千萬不要去。”

公孫瓚點點頭,冷笑了一聲,“看來劉虞已是狗急跳墻,忍耐不住了,我才不會去上他的當,我們還是干我們的,公孫越,你去嚴鋼、鄒丹、和田楷處看看他們屯集的糧草怎么樣了,告訴他們要提高警惕謹防劉虞,隨時待命。”

“是,”公孫越領(lǐng)令而去。

公孫范道,“主公,現(xiàn)在我軍正在外征調(diào)糧食,薊州空虛,萬一劉虞大軍來襲怎么辦?”

公孫瓚道,“劉虞暫不敢與我翻臉,因為我并沒有什么過錯。再說,我們薊州城內(nèi)還有一千白馬義從,他就是來了,我們閉門堅守,城內(nèi)的糧草也能用上一年,而他劉虞若舉大軍前來,糧草供應(yīng)必是個問題,到時我們外面的軍隊一齊殺來,我們再從城內(nèi)殺出,劉虞必敗。”

眾將點頭稱是。

使者回報劉虞,據(jù)言薊州城內(nèi)兵力不多,公孫瓚正在囤積糧草不肯前來,劉虞大喜,便著手準備去攻打公孫瓚。

不幾日,鮮于輔從魏攸那回來了,說魏攸不肯出兵,并呈上魏攸一封信。

劉虞看罷怒道,“匹夫也不聽我調(diào)遣了,我先去滅了他。”

鮮于輔道,“主公不可。當下我們的敵人是公孫瓚,若對魏攸用兵,必會把魏攸逼向公孫瓚,若他兩家聯(lián)手,我們就更不好對付了。”

劉虞道,“收拾完公孫瓚我再來收拾他,傳令,各路軍馬于明日五更啟程,直奔薊州!”

次日凌晨,劉虞率各路軍馬共十萬余眾向薊州殺去。不出兩日,便到達薊州,將薊州城團團圍困了起來,開始架云梯攻城。

公孫瓚萬沒想到劉虞真的會引大軍前來,急忙上城樓指揮將士守城反擊。一時間,弓弩、亂石、滾木齊下,攻城敵兵死傷無數(shù)。

劉虞的人馬雖然很多,但云梯數(shù)量極少,這些兵將又沒有攻城經(jīng)驗,攻了半天也沒攻下一個城角,劉虞下令停止攻城,離城不遠安營下寨。

劉虞連續(xù)兩天攻城都沒攻下,便令這十萬兵馬將薊州城團團圍住。兵士們散亂地扎下一連片的營寨,軍不成軍,隊不成隊,整個就像趕大集的人群一樣。

公孫瓚登城樓四下觀看,心中大喜,當即返身把近身侍衛(wèi)一千名白馬義從召集起來,到了夜里三更時分飽食一頓,每人都帶上幾把浸了油的干草悄悄開了城門。

這劉虞治理地方經(jīng)濟、管理地方事務(wù)還十分出色,但領(lǐng)兵打仗確實是個外行。

公孫瓚在城樓上看到劉虞的軍隊十分散亂,毫無防守意識,于是便決定出城偷襲。擒賊先擒王,公孫瓚率一千名白馬義從出城后便奔著劉虞的大營而去。

到了營門口,站崗的士兵還在沉睡之中,公孫瓚的全部人馬便沖了進去,各人都點著火把,向各個帳篷上扔去,一時間大火便燒了起來。

劉虞的軍士都從睡夢中驚醒,紛紛衣不著體地跑出來,卻都做了公孫瓚這些白馬義從煉刀的活靶子。

公孫瓚率軍沖殺,直向劉虞的大帳奔去。

劉虞早就驚醒,見整個大營火光一片,知道大事不妙,倉皇而逃。

公孫瓚率領(lǐng)這支白馬義從馬踏所有兵營,連燒帶殺,直到天明,劉虞大軍死傷無數(shù),四外潰散。

此時,青州田楷率領(lǐng)的援軍也已趕到,截住劉虞的敗軍又大殺了一陣,劉虞只帶了一小部分騎兵往北面的居庸縣逃去。

這一仗,公孫瓚以一千人的兵力擊敗了劉虞的十萬大軍,斬敵無數(shù),余者六七萬人都被公孫瓚收編。

公孫瓚留少部人馬打掃戰(zhàn)場外,率領(lǐng)大軍乘勢追擊,直追到居庸縣,幾萬人的兵馬將一個小小的居庸縣團團圍住。

公孫瓚下令攻城,三天,城破,公孫瓚揮軍擁入,將劉虞生擒。

生擒了劉虞,公孫瓚又回師占領(lǐng)了幽州,除劉虞的兒子劉和在袁紹處逃過一劫外,劉虞的妻子女兒都被抓獲,一并帶回薊州。

劉虞的部將鮮于銀在亂軍中戰(zhàn)死,謀士齊周投降,閻柔逃亡遼東、魏攸及田疇投奔袁紹而去。

劉虞經(jīng)營了十幾年的幽州就這樣落在了公孫瓚的手中,公孫瓚一時威名大振。

此刻,正好朝廷的使者段訓(xùn)來到幽州,本打算奉董卓之命來對劉虞和公孫瓚分別進行封賞,不想劉虞和公孫瓚火拼,劉虞被擒,本想返回,卻被公孫瓚的兵士攔住,押著進到州府大殿議事廳。

公孫瓚以前在這州府大殿議事廳內(nèi)只能和其他將領(lǐng)一樣站在下面,而今天,他坐在了大殿議事廳的書案背后,自身便感到了有一種威嚴和高貴之氣。

段訓(xùn)被押進大廳,見了公孫瓚連連施禮,公孫瓚便問,“段侍郎此來有何公干?”

段訓(xùn)哆哆嗦嗦地回道,“我奉皇上之命特來加封劉……啊,加封你的官爵的。”

“皇上要加封劉虞什么官呀?”

段訓(xùn)抹了把臉上的汗,“皇上想加封劉虞為太尉,封容丘侯,總督幽、并、青、翼四州。”

“那我呢?”

“加封您為前將軍、假節(jié)。”

“哈哈哈,”公孫瓚笑了,“段侍郎有所不知,那劉虞圖謀稱帝造反,起兵攻打我,已被我生擒,那把封他的官爵就都給我吧。”

“是是是,”段訓(xùn)道,“我回去稟明圣上,封你為太尉,幽州牧,總督幽、并、青、翼四州。”

“你先不用回去了,明日還得由你監(jiān)斬劉虞。”公孫瓚道。

次日,公孫瓚命人將劉虞一家押赴刑場,由段訓(xùn)監(jiān)斬。

這一天,公孫瓚傲慢地看著劉虞,這個曾經(jīng)是自己的頂頭上司,如今成了自己的階下囚。

劉虞滿眼里是一種絕望和懊悔,沒有了憎恨,他的妻子和女兒同樣是絕望到極點。

“公孫瓚,你誅殺朝庭大臣,朝廷會治你的罪的!幽州的百姓及鮮卑人烏桓人也不會放過你的!你記住,公孫瓚,你會不得好死!”劉虞大罵道。

公孫瓚哈哈大笑,道,“我殺你那也是朝庭的旨意,你篡謀帝位這本來就是一條死罪,你還冤枉什么?”

于是,公孫瓚宣讀了劉虞想“篡謀帝位”的罪名罪狀,由朝庭使者段訓(xùn)親自宣布,把劉虞及他妻子女兒斬首了。

劉虞雖然在與公孫瓚的爭斗中過于莽撞了些,可劉虞畢竟是個好官,在他任職的這十幾年內(nèi),對外實行懷柔政策,對內(nèi)減稅鼓勵農(nóng)民發(fā)展農(nóng)業(yè),幽州的人民生活得還算安定幸福。而外族的游牧民們也感恩他的寬容,邊境地區(qū)相對要安穩(wěn)一些。

而因為公孫瓚殺了劉虞,幽州人民及北方的鮮卑族人和烏桓人都對公孫瓚產(chǎn)生了仇恨,這給公孫瓚后來走向滅亡而埋下了伏筆。

第90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3)第5章,盧植、劉備與公孫瓚第108章,定河內(nèi)(2)第90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3)第173章,劉備取西川(3)第56章,長安事變(5)第104章,白門樓(2)第74章,呂布投劉備第6章,初露鋒芒第167章,曹操立嗣之憂第67章,劉備救孔融(1)第181章,逍遙津之戰(zhàn)第29章,許攸的計謀第176章,劉備收西川(6)第58章,曹操自領(lǐng)兗州牧(1)第62章,匡亭之戰(zhàn)(1)第11章,王允與呂布第171章,劉備取西川(1)第52章,長安事變(1)第53章,長安事變(2)第141章,銅雀臺(3)第115章,東征劉備(2)第168章,第一次合肥之戰(zhàn)(1)第118章,官渡之戰(zhàn)(3)第178章,劉備取西川(8)第176章,劉備收西川(6)第91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4)第86章,孫策稱霸(5)第9章,袁紹與袁術(shù)第119章,官渡之戰(zhàn)(4)第149章,諸葛亮下江東第133章,曹操平定冀州(3)第116章,官渡之戰(zhàn)(1)第128章,劉備投荊州(2)第137章,曹操平定冀州(7)第4章,宮庭事變(2)第181章,逍遙津之戰(zhàn)第33章,董卓進京(1)第93章,劉備計斬楊奉第113章,董承、袁術(shù)之死第47章,袁紹計謀取冀州第40章,孫堅討伐董卓,劉表謀取荊州第20章,黃巾早的覆滅(1)第98章,公孫瓚之死(3)第101章,曹操二伐張繡(1)第177章,劉備取西川(7)第132章,曹操平定冀州(2)第135章,曹操平定冀州(5)第82章,孫策稱霸(1)第169章,第一次合肥之戰(zhàn)(2)第54章,長安事變(3)第11章,王允與呂布第33章,董卓進京(1)第60章,曹操自領(lǐng)兗州牧(3)第161章,冀城之戰(zhàn)(2)第58章,曹操自領(lǐng)兗州牧(1)第106章,白門樓(4)第42章,英雄的初鳴(1)第75章,李傕、郭氾之亂第68章,劉備救孔融(2)第129章,劉備投荊州(3)第50章,趙子龍出山(3)第152章,劉備借荊州第62章,匡亭之戰(zhàn)(1)第96章,公孫瓚之死(1)第88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1)第25章,西園八校尉第57章,呂布的逃亡之路第141章,銅雀臺(3)第55章,長安事變(4)第66章,幽州易主(3)第31章,十常侍之亂第84章,孫策稱霸(3)第154章,劉備借荊州(3)第18章,張飛賣肉第71章,收失地曹操伐呂布第57章,呂布的逃亡之路第136章,曹操平定冀州(6)第175章,劉備取西川(5)第159章,馬超叛曹(2)第53章,長安事變(2)第101章,曹操二伐張繡(1)第57章,呂布的逃亡之路第39章,袁紹的初衷第138章,白狼山之戰(zhàn)第16章,收許褚(2)第115章,東征劉備(2)第19章,關(guān)羽紅臉的由來第39章,袁紹的初衷第54章,長安事變(3)第144章,銅雀臺(6)第44章,英雄的初鳴(3)第38章,舉義兵曹操招兵買馬第94章,劉備計斬楊奉(2)第127章,劉備投荊州(1)第27章,西涼兵變(1)第153章,劉備借荊州(2)第46章,英雄的初鳴(5)第126章,決戰(zhàn)官渡(3)第112章,袁術(shù)的敗落
第90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3)第5章,盧植、劉備與公孫瓚第108章,定河內(nèi)(2)第90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3)第173章,劉備取西川(3)第56章,長安事變(5)第104章,白門樓(2)第74章,呂布投劉備第6章,初露鋒芒第167章,曹操立嗣之憂第67章,劉備救孔融(1)第181章,逍遙津之戰(zhàn)第29章,許攸的計謀第176章,劉備收西川(6)第58章,曹操自領(lǐng)兗州牧(1)第62章,匡亭之戰(zhàn)(1)第11章,王允與呂布第171章,劉備取西川(1)第52章,長安事變(1)第53章,長安事變(2)第141章,銅雀臺(3)第115章,東征劉備(2)第168章,第一次合肥之戰(zhàn)(1)第118章,官渡之戰(zhàn)(3)第178章,劉備取西川(8)第176章,劉備收西川(6)第91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4)第86章,孫策稱霸(5)第9章,袁紹與袁術(shù)第119章,官渡之戰(zhàn)(4)第149章,諸葛亮下江東第133章,曹操平定冀州(3)第116章,官渡之戰(zhàn)(1)第128章,劉備投荊州(2)第137章,曹操平定冀州(7)第4章,宮庭事變(2)第181章,逍遙津之戰(zhàn)第33章,董卓進京(1)第93章,劉備計斬楊奉第113章,董承、袁術(shù)之死第47章,袁紹計謀取冀州第40章,孫堅討伐董卓,劉表謀取荊州第20章,黃巾早的覆滅(1)第98章,公孫瓚之死(3)第101章,曹操二伐張繡(1)第177章,劉備取西川(7)第132章,曹操平定冀州(2)第135章,曹操平定冀州(5)第82章,孫策稱霸(1)第169章,第一次合肥之戰(zhàn)(2)第54章,長安事變(3)第11章,王允與呂布第33章,董卓進京(1)第60章,曹操自領(lǐng)兗州牧(3)第161章,冀城之戰(zhàn)(2)第58章,曹操自領(lǐng)兗州牧(1)第106章,白門樓(4)第42章,英雄的初鳴(1)第75章,李傕、郭氾之亂第68章,劉備救孔融(2)第129章,劉備投荊州(3)第50章,趙子龍出山(3)第152章,劉備借荊州第62章,匡亭之戰(zhàn)(1)第96章,公孫瓚之死(1)第88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1)第25章,西園八校尉第57章,呂布的逃亡之路第141章,銅雀臺(3)第55章,長安事變(4)第66章,幽州易主(3)第31章,十常侍之亂第84章,孫策稱霸(3)第154章,劉備借荊州(3)第18章,張飛賣肉第71章,收失地曹操伐呂布第57章,呂布的逃亡之路第136章,曹操平定冀州(6)第175章,劉備取西川(5)第159章,馬超叛曹(2)第53章,長安事變(2)第101章,曹操二伐張繡(1)第57章,呂布的逃亡之路第39章,袁紹的初衷第138章,白狼山之戰(zhàn)第16章,收許褚(2)第115章,東征劉備(2)第19章,關(guān)羽紅臉的由來第39章,袁紹的初衷第54章,長安事變(3)第144章,銅雀臺(6)第44章,英雄的初鳴(3)第38章,舉義兵曹操招兵買馬第94章,劉備計斬楊奉(2)第127章,劉備投荊州(1)第27章,西涼兵變(1)第153章,劉備借荊州(2)第46章,英雄的初鳴(5)第126章,決戰(zhàn)官渡(3)第112章,袁術(shù)的敗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台县| 尼木县| 巴青县| 宣汉县| 镇坪县| 深圳市| 凤阳县| 怀仁县| 加查县| 汨罗市| 大田县| 西丰县| 淳化县| 隆回县| 油尖旺区| 丘北县| 全南县| 明星| 金溪县| 和静县| 西峡县| 陇南市| 阳信县| 合作市| 板桥市| 宜阳县| 白银市| 武汉市| 耒阳市| 黑水县| 扶风县| 通榆县| 滦南县| 依安县| 奉新县| 横山县| 九寨沟县| 闸北区| 恩平市| 奉贤区| 鹤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