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遠不動聲色, “薛夫人怎么說?”
“你娘讓你莫要行那等流氓土匪之事,你強行把人家當做了心上人,人家還不一定理你, ”薛將軍懷疑地看著薛遠, 酒杯往桌上一放, “你是不是對人家姑娘用強了?”
薛遠聽聞, 嗤笑出聲。
顧元白那個身體, 怎么用強?
沒法用的,若是敢用,他也該斷子絕孫了。
這么一聽, 薛夫人只是在胡編亂造,最多也只是心中有所猜測。但他娘真的能夠猜出他心中人是誰嗎?薛遠的神情慵懶了下來, 帶著凝綠玉扳指的手指圈著壺口, 指腹摩挲杯口, 兀自喝著酒水,不理薛將軍的話。
但酒過半程, 薛遠突然想起來在年前的時候,薛夫人也曾寄給他一封信。只是那封信同圣上退回給他的東西放在一塊兒,因為太過單薄,薛遠便將其給忽視了。
他記下了這件事,等慶賀結束之后就回了營帳, 找了許久才將薛夫人寄給他的那封信給找了出來。
信紙薄薄, 本以為沒什么大事。但打開一看, 薛夫人語氣著急, 說的正是圣上進過他的房屋之后, 他藏在床底下的玉勢就跟著消失不見的事。
薛遠捏著信的手指一緊,他的目光轉到自己手上的翡翠玉扳指上, 呼吸一低,眼前豁然開朗。
原來如此。
薛遠總算是明了了,顧元白大概正是因為玉勢一事才會如此生氣。可天地良心日月可鑒,薛遠只是用那玉勢來練了練手,他生怕把顧元白捏疼了弄紅了,畢竟小皇帝嫩得很,一碰就紅,薛遠要是想要碰碰顧元白,他怎么能不練?
小皇帝怎么不想想,他怎么舍得用玉件去碰他?
薛遠眉頭皺得死死,后悔自己怎么沒有及時看到這封書信。要是當時追上驛站使者前看到這封書信,他完全可以換另外一番說辭,去解釋玉勢一事的緣由。
薛遠將信紙收起,在房中來回踱步許久,最后好不容易沉下了心,去想先前托付驛站官員傳到京城的那話,圣上也不會為其所動了,因為他找錯了解釋的方向。
只有等年后驛站重新送信時,才可在信中好好解釋一番他私藏玉勢的緣由了。
*
等年后驛站的官員如約前來北疆收信的時候,已經是正月初五以后。
薛遠早已準備好了書信交給他,這次前來驛站的官員換了一個面孔,應當是受了前任驛站官員的叮囑,見到薛遠后,他態度更為恭敬,堪稱誠惶誠恐:“小的會將將軍的信平安送到京城的。”
薛遠好聲好氣地笑了笑,斯斯文文:“那就拜托大人了。”
這一封書信要經過千萬里之遠的路程,或許即便到了京城,薛遠也得不到回響。看著驛站官員離開的背影,薛遠筆直站在雪地之中,黑發隨發帶飛揚,旗鼓在身邊獵獵作響。
他將目光轉到了更北的地方,如果快一點的話,如果再快一點的話,他是否可以在春風二月回京?
*
邊疆的春節過得熱熱鬧鬧,而京城之中的圣上,在大年三十之前,迎回了派去行宮的太監。
太監奉上了宛太妃寫于圣上的書信,顧元白將書信放在一旁,只認認真真地問道:“宛太妃身體如何?”
若不是顧元白身體不好,更因為去年的大病而對冬日杯弓蛇影,他必定要親自前往避暑行宮,同宛太妃好好過個年。
太監道:“回稟圣上,太妃身子尚算安康。只是著實想念圣上,小的到達行宮時,正瞧見太妃在望著一疊梅花糕出神,太妃身邊姑姑道,那正是圣上年幼時最喜吃的糕點。”
顧元白感慨,笑道:“確實,朕現在也很是喜歡。”
太監便細細將宛太妃的瑣事給一一道來。
顧元白聽得很認真,時不時出聲問上幾句,宛太妃現如今一日吃上幾次飯,一次又能吃多少。他問得不嫌煩,回話的人也不敢絲毫應付,一問一答之間,便過了一個時辰。
顧元白回過神來,讓人退了下去。然后展開手中書信,一字一句讀著上方的內容。
宛太妃也極為掛念顧元白,但她不厭其煩地說了許多遍,讓顧元白切莫冒著寒冬前來看她,她在行宮之中一切都好,吃得好住得好,唯一遺憾的,那便是皇帝不在身邊吧。
只是若皇帝在身邊了,宛太妃也不會過多的和顧元白見面,以免天人相隔那日,顧元白的身體會撐不住如此悲戚。
顧元白看完了信,信中細如流水般的思念仍然縈繞在心頭。他突然讓人送上狐裘,帶上了皮質手套,在眾人陪侍之下,走到了御花園之中。
御花園有一片梅花地,淡紅一點于雪地之間,走得近了,清香也帶著凌冽寒氣襲來。顧元白走到了這處,上手去摘下了一瓣滴著化雪的梅。
梅花紅色碾于手上,顧元白道:“拿些手帕過來,朕采些梅花,做一做梅花糕。”
*
除夕時,宮中本應該辦一個宮宴,但圣上以身體疲乏為由,只讓諸位宗親大臣闔家團圓,勿用來陪他。
圣上宮中并無宮妃,也并無孩童。以往時未曾覺得什么,年跟總會覺得寂寞。顧元白也察覺到了宮中的寂靜,他想了想,讓田福生挑了幾個品性優良又不失活潑的宗親孩子,待年后送到行宮之中,去陪一陪宛太妃。
田福生應是,又多問了一句,“圣上,宮中可要也召來幾個小公子在殿前逗逗趣?”
“不用,”顧元白哭笑不得,“放到朕的身邊,宮中就不安寧了。”
宮中的這個年便這樣平平淡淡地過去了。等年后冬假結束,大恒朝上上下下的官員重新回到了官府之中,朝廷一馬當先要開始準備的事,正是三月份的武舉。
武舉五年一次,這一次正好輪到了文舉的次年。大恒朝的武舉盛況同樣不輸文舉,顧元白下了朝后,去翻了翻宗卷,將以往的武舉狀元的卷子也拿出來看了一遍。
武舉并非只考武學,除了身體素質之外,還需具備軍事思想,學習過兵書懂得排兵布陣以及如何尋找地方安營扎寨等等的學識。
顧元白將以往的武舉計分方式重新制定了一番,考驗身體素質的方式也換了另外的一種方法。
他想著這些折騰武舉生的辦法時,眼角眉梢之間都帶上了輕松的笑意。
自己的身體不好,折騰起別人來確實別有一番樂趣。
在皇帝陛下滿足了自己的惡趣味之后,時間,也很快走向了二月。
北疆的奏折開始一封封如雪花般飛入了京城,從二月初開始,邊關戰士就頻頻與游牧民族發生了沖突,在一次又一次的沖突當中,這些已經離了心的契丹部族們,分批承受了大恒士兵的攻打之后,終于想要摒棄前嫌,打算共同對抗大恒了。
而在這時,契丹八部還完備存留的部族,只剩下其四了。
游牧人凝成一股繩后,他們對大恒的威脅力將會大幅度的提高。將士們對此嚴陣以待,正準備在適當時機提出議和之事時,契丹部族之中卻發生了一件誰也沒想到的事。
契丹病重的大首領死了。
原本打算聯合起來的契丹各部族之間又是暗潮涌動,用不到大恒的人動手,他們已經隱隱有敵對分離之兆。
二月中旬,契丹人在內外不安之下,竟然主動找了大恒人求和。
薛老將軍既覺得驚訝,又覺得此事在情理之中。他同契丹人好好商議了一番求和事宜,將圣上所想的那番將其同化的想法,暗中埋下了一個引線。
等大部分的游牧人不必戰爭也不必掠奪就能得到糧食、茶葉、調料和綢緞時,當他們想要的東西只需要去商市用大恒的錢幣就可以換來時,他們還愿意掀起戰爭嗎?
百姓不會愿意。
他們逐漸會安于現狀,最后會成為大恒飼養駿馬的馬場。
從八月到二月,長達六個月的邊關對峙,到此刻終于結束了一個段落。在薛老將軍上書的奏折之中,他將會留守原地看管商路建起一事,而負責運送軍糧和軍隊的薛遠薛將軍,已經帶著人馬回京了。
日思夜想,飛一般地奔馳回京了。
顧元白將這則奏折足足看了好幾遍,身體中的血液也好似跟著薛老將軍這簡短的話語而沸騰起來。他的面上泛起薄紅,眼睛有神,朗聲道:“好!”
六個月,終于結束了!
顧元白忍不住站起身,都想要高歌一曲,但他終究只是平復了胸腔之中的激蕩,雙手背在身后,站在殿前看著外頭景色,眼中好像穿過千山萬水,看到了邊疆的萬馬千軍。
開心,很開心,開心得只想要笑了。
天時地利人和都好似站在了顧元白的這邊,契丹人的內亂注定要掀起可以攪動其整個部族的大動靜,這樣的內亂,若是沒有強有力的領頭人橫空出世,甚至有可能會持續幾年以上。
顧元白滿腦子只注意到了這一件事,只想著這一件事。等到夜色稍暗,到了晚膳時分時,他才想起了薛老將軍奏折之中所言,薛九遙要回來了。
薛九遙啊。
顧元白有些恍惚,剎那之間,他眼前突然閃過薛遠朝他嘴角一勾,虛假笑著的模樣。
修長挺拔,客客氣氣。
圣上想起什么,回頭同田福生問道:“前些時日,薛九遙是不是送上了一封書信給朕?”
田福生點了點頭,恭敬應道:“是。”
顧元白還未曾看這封信,但一想,八成應當是感謝他送花的恩德,便隨口道:“去拿過來讓朕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