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出列道:“戶部尚書韓仲良辭任,不知陛下可有合適繼任人選?”
群臣精神一振,這戶部尚書之位,可是一位兩職啊,既是尚書,又是閣臣,誰不眼紅?
李沐道:“戶部侍郎韓瑗任侍郎職已日久,觀其才能,足以擔當尚書一職,就由他繼任吧。”
群臣一聽,心涼了半截。
原來韓仲良辭去戶部尚書,是為他兒子讓路啊。
不管從資歷還是姻親,皇帝既然出口,韓瑗尚書之位是坐定了。
不過群臣也沒有不服的,畢竟韓瑗確實任戶部侍郎七八年了,由侍郎補尚書缺,是為常例。
魏征應道:“臣遵旨。”
“既然如此,諸愛卿就商議一下人選吧。”
經過激勵地爭搶,最后兵部侍郎崔敦禮眾望所歸,幸運地成了第七個閣臣。
李沐當即下詔,大唐內閣成立,房玄齡為首輔,蕭瑀、馬周、唐儉、韓瑗、劉德威、崔敦禮六人為閣臣。
李沐交待內閣的第一件事,就是推行全國賦稅改革,減免三成農稅,三年后再降二成。同時在全國開始征收商稅,暫定為一成半,規定同一批貨,交一次稅之后,憑納稅憑據通行全國,各州不得再征收。
自此,大唐邁入了內閣執政時代。
……。
大唐西北。
朱邪克勒借助之前李沐送他的數萬俘虜和大批繳獲的軍械,經過短短三年時間,已經蕩平了西域十幾個小國。
早在年前,統一了西域的朱邪克勒,已經成為九姓突厥的大可汗,在碎葉河,靠近熱海處,選了一片平原,設王帳,建造了碎葉城。
他此時,已經擁有三十萬控弦之士。
聽到大唐北征高句麗的消息時,朱邪克勒便已經躍躍欲試。
只是唐與高句麗的戰爭結束太快,甚至還來不及征發各部落大軍。
朱邪克勒只能連呼可惜。
當大唐皇位更替,李沐登基的消息傳來。
朱邪克勒才慶幸,沒有在當時南下,否則現在的局勢還真不好說。
在他看來,大唐如果沒有陷入內戰,他根本沒有機會南下。
李沐所掌握的那支唐軍太與眾不同,更關鍵的是李沐此人有著不輸于他的狡詐。
這一點,朱邪克勒在十年前的涼州,就深有體會。
朱邪克勒不介意背叛二字,他從出生開始就生活在背叛中。
而后,他也是殺死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才掌控了他的部落。
慢慢從一個幾千人的小部落,直到今天成為突厥的大可汗。
信譽和友情,對于他來說,或許存在,但與權力來說,這根本不值得一提。
正象朱邪克勒曾經對他的軍師所說,如果有機會他能南下占領長安,他會將李沐供奉在他的王帳中,以全兄弟情義。
朱邪克勒隨即向長安派出了一支恭賀使團,攜帶西域大量的奇珍異寶和邦交國書。
而反過頭來,開始控制絲綢之路,對西域和大唐商人征收巨額的通關稅。
之后朱邪克勒調轉戰略方向,繼續向西挺進,掃蕩識護、羅密等小國,兵鋒已至吐火羅和大食邊界。
……。
新羅國首都金城。
金德曼看著容光渙發的堂妹,眼神中流露出一絲嫉妒和不甘,然后迅速消失不見。
她心中暗嘆,恨自己不能早生十年。
對于金德曼說,身體,是最好的外交工具,當然,對方必須是值得付出她身體之人。
以小事大,無所不用其極。
向中原臣服、進貢美女,這是新羅一貫的傳承。
金德曼到今日都沒有嫁人,按她的話來說,她已經將她自己獻給了她的國家新羅。
這是個偏執而無私的女人,平心而論,是一個好的國王。
但她終究是個女人。
“如今李沐登基,成為大唐新皇,我新羅將派使團前往長安恭賀,王妹以為,新羅該送些什么禮物,才能彰顯新羅與大唐間親密的關系呢?”
金勝曼巧笑嫣嫣,“大唐新皇此前曾私下與我講起,他最想要的無非是東面倭國的覆沒,所以,在我看來,恭賀大唐新皇登基最好的禮物,那便是新羅大軍橫渡海峽,登陸倭國。”
金勝曼其實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口——自己就是最好的禮物,沒有之一。
金德曼緩緩點頭,這一點她認同。
“十五萬大軍已經集結完畢,大唐的五萬套軍械也已經交付,新征發的十萬新軍也已經在訓練當中。那么……就發兵吧。”
“大王英明。”
“來人,取金冠。”金德曼平靜地吩咐道。
兩個侍女以雙手合捧著一個一尺見方的鑲金木盒來到金勝曼面前。
“王妹,還須勞煩你率使團去中原一趟,一來恭賀大唐新皇登基,其次,寡人還想從大唐爭取更多的軍械和物資支持,五萬套……遠遠不夠。”
金勝曼有些吃驚,新羅金冠?
存世僅有三頂,面前這木盒中,怕是其中一頂吧?
心中暗驚金德曼所下的血本,金勝曼起身施禮道:“謹遵大王之命。”
……。
大唐西域,松州。
松州本是大唐邊疆重鎮。
為防范胡族入侵,一直囤有重兵。
當初李道彥兵敗,李沐率護衛營和禁軍騎兵將黨項大軍擊潰于甘松嶺以西的無名峽谷,活捉黨項首領拓跋赤辭。
后尉遲恭按李沐的設想,在無名峽谷西面出口建造了堡壘,以防范吐蕃來犯。
后,李世民赦免了拓跋赤辭,并賜于黨項人松州以西等三十二羈糜州之地,設立都督府,以拓跋赤辭為西戎州都督,并賜以國姓。
用意無非是對黨項人懷柔,并以黨項人為大唐西境設置第一道防線,既擋吐蕃侵犯,又擋吐谷渾殘部。
李世民甚至將松州都賜給了黨項人,下的本錢確實夠大的。
而黨項人也確實感恩于大唐的寬仁,牢牢地守住了西戎州三十二羈糜州之地,可以說既保護了大唐西境,也同時護住了他們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
這也是吐蕃數次犯邊,不得其門而入,只能向大唐請婚和親的原因之一。
只是黨項人似乎對李世民所賜國姓,沒有興趣,快十年了,無論是西戎州內部,還是與長安的公文往來,從不見拓跋氏使用“李”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