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客廳這邊,孔子還是老樣子,一番周禮之后,才落座吃飯。反正!他的一舉一動,都是按照周禮的規定進行。
眾人見孔子的那個德性,都在心里鄙視著。
在老子這里,雖然也講“周禮”,但并不拘泥于周禮,不被周禮的繁瑣給束縛了。大家也拱手,但是!拱手時彎腰的幅度很隨便。反正!意思到了行。
而孔子不這樣,拱手是拱手,動作非常地標準。彎腰的幅度也不馬虎,一定要達到規定的角度。吃飯也不是隨便吃的,也要講究周禮一番。
周禮規定:吃飯時不能先吃,一定要等主人請了之后。吃飯時不能大口吃,也不能小口吃。不能這種菜也吃那種菜也吃,又不能只吃一種菜,其他菜不動筷子。不能先別人吃完,也不能后別人吃完。吃飯不能瞎看別人吃飯,看是不禮貌地……
反正一點,你要是遵循周禮了,你這頓飯沒法吃了,條條框框太多。要是遇一個看你不順眼的長輩,光吃飯這么一件平常事,能1綱11線,把你整1死。
在周禮面前!你的一個小動作,都有可能違背了周禮的規定。這么一個小動作,你都沒有注意到的小動作,有可能觸怒某個大人物,別人認為你對他大不敬。
這是細化后的周禮,完全不是禮,完全變成身份地位高的人對身份地位低的人進行打壓的手段。
身份地位高的人,他們可以凌駕于一般禮節之。而身份低下的人,所有周禮你都必須遵循。
席間無話,吃過飯,老子等人原地坐著沒有動。要說動了的話,是把雙腿盤起來,原地盤腿調息,進入修煉狀態。
方基石也學著老子的樣子,盤腿修煉起來。他只負責把孔子帶到周藏室來,并與老子認識。至于孔子如何向老子“問禮”還是“問道”,他管不了了。
萇弘也學著老子的樣子,盤腿修煉,不再鼓搗他的音樂。
張山風把餐具收走后,進行清洗。清洗完后,也來到客廳這邊,盤腿修煉。
萇弘的隨從和其他沒有當班的護衛,也都學著主子的樣子,盤腿修煉。
孔子修煉了一會兒,見大家都沒有醒過來說話的意思,悄悄地爬了起來,進入周藏室內,繼續看他的“周禮”。
孔子的一舉一動,都在老子和張山風的“監視”之下。老子與張山風兩人,都通過開天眼的功夫,看著孔子的一舉一動。
見孔子又在翻看周禮方面的書,老子氣得想發作。他在心里又罵了起來,不過!這次沒有罵他是犟牛。而是:朽木不可雕也!
大約過了一個時辰,見孔子又看書看進去了,老子才從修煉狀態退了出來。然后!輕手輕腳地出了客廳,往周藏室去了。
進了周藏室的門,順手把大門給關。
張山風跟了過來,當看見老子把周藏室的門給關了,又退了回來?;氐皆?,又盤腿修煉起來。反正!不去現場看熱鬧,他一樣可以看見現場的情況。
他知道!老子很不高興,去周藏室那邊,一定又要訓孔子。他的心里,有那種幸災樂禍的感覺。
他不是看孔子笑話的,而是!完全是小孩子那種“覺得好玩”的心理。
自從跟隨老子學道后,自從他認為自己悟道后,他變成這樣了,跟個長不大地孩子一樣。老子教導他說:這個世界,只有孩子是快樂的!大人是不快樂的!所以!要學會小孩子的心理,才能快樂人生。
人生是什么?人生是一次生命的過程!
世間的萬物,都只是一次生命的過程。
連大地、太陽、星辰等等,都只是一次生命的過程,說沒有沒有了。當然!那只是道家理論推演出來的結果。
這些東東的生命到底什么時候結束,是沒有人知道的。也可以說,人類可能是推算不出來的。因為!人類的壽命絕對沒有它們長。人類只是大地的一個物種,是很渺小的。
有了這種思想后,張山風都不想成親了,覺得成親了、生子了也沒有多大地意思。反正!人是要死的,是不是?
可是!老子卻罵了他一頓,說!成親、生子是人生的一項內容,沒有了這項內容,你的人生不完整了。不能成親、生子,那是特殊原因,不可強求。你一個健全的人,你為何不去體驗一下人生的這項內容呢?
其實!張山風并不是不想成親、生子,而是!他舍不得離開老子。他說他不想成親,那是他順著老子的話而引申出來的。他覺得:跟隨在老子身邊,好像跟隨在爹娘身邊一邊,很快樂,沒有煩惱。
老子來到自己的席位坐下,眼睛朝著孔子看著。
孔子聽到響聲,才抬起頭,朝著老子看看,一臉地尷尬。把手的竹簡放下,又要起身跪拜。
老子一擺手,說道:“那些虛假的一套,你還是收起來吧!你的內心!并不是真心、誠心尊重我李耳的,又何必表面形勢,做表面章呢?”
“周禮曰:……”
孔子正準備解釋:周禮說:如何如何?
對自己不尊重的人也要行禮。因為!對方的身份在那里。意思是:不是對你這個人行禮,而是!沖著你的身份高貴而行的禮。
這點!老子自然是清楚的。所以!老子打斷說道:“不懂什么是人,又如何懂得什么是禮呢?”
后世的《莊子》一書,莊子也引用了這句話。
你不知道什么是人,人是怎么來的,人為什么活著,人活著是為了什么?你又如何懂得什么是禮呢?
老子的意思是:你都沒有搞懂什么是人,你學禮是沒有用的。
“那?先生的意思是?”孔子表面很平靜,但是!內心卻非常地沖動。
他從老子的語氣和問話聽出來了,老子又在指責他,說他不懂什么是人?所以!他當場反問了起來。
“先學會做人!做一個真正地人,不是依附于他人的人,一個獨立地人。只有明白什么是人后,才知道如何與他人相處,才知道什么是禮。都不懂得什么是人,又如何懂得什么是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