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大格局 把握大邏輯 凝心聚力謀改革
一、新常態新發展,根本出路在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新常態不僅是速度狀態,更是發展狀態;不僅是發展條件和環境的新常態,更是發展理念和模式的新常態;不僅標志著新階段新趨勢,更孕育著新動力新方式,昭示著發展的新水平新境界。認識、適應、引領新常態,是一個尊重客觀規律、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過程,帶來的應當是發展方式、發展動力、體制機制的根本性轉變。實現這些轉變,出路在改革,動力在改革,成敗在改革。
穩增長促發展的新動能來自改革。新常態下,經濟增長從高速轉向中高速是客觀規律使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發展是第一要務,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法寶。調整速度不是不要速度,而是要摒棄把經濟發展僅僅理解為速度增減的形而上學發展觀,要的是建立在提質增效升級基礎上的速度。在外部需求萎縮、要素規模驅動力下降、傳統人口紅利減少、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的形勢下,要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做到“換擋不失速”,就必須堅持穩中求進,用改革的“進”保經濟的“穩”,通過不斷深化改革,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預期。著力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
轉方式調結構的新引擎來自改革。我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舉的深度調整。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常態下經濟發展趨勢性變化的論述,深刻揭示了轉方式調結構的緊迫性。任何發展方式都是一種動力機制的塑造和利益體制的安排。30多年改革發展的實踐證明,改革的力度往往決定著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成效。改革是最大紅利,不改革就是最大風險。要抓住體制癥結深化改革,形成合理的制度導向,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要把調整優化經濟結構作為重中之重,運用改革思維和改革方式,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強動力增活力的源泉來自改革。新常態下經濟發展動力正在從以往過于依賴投資和出口拉動轉
向更多依靠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我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蘊藏巨大的增長潛力,而將潛力轉化為新的增長點的出路就在于改革,在于使市場更活、創新更實、政策更寬、環境更優。這就迫切需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制定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靠市場發現和培育更多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迫切需要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制定合理的差別化激勵政策,營造有利于大眾創業、市場主體創新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迫切需要使發展構筑在創新驅動上,著力深化科技和教育體制改革,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走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驅動的內生增長之路。
二、新常態新突破,凝心聚力是關鍵
新常態也伴隨新矛盾新問題,正像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問題是事物矛盾的表現形式,我們強調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就是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客觀性,就是要善于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改革進入攻堅期、深水區,是事物發展中矛盾特殊性的表現形態。協調推進“四個全面”,必須直面矛盾,破解深水堅冰,以最大共識涉險灘攻難關,以改革紅利贏信心添動力。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可以轉化為力量。我們必須統一思想、增強信心,共同為改革想招、一起為改革發力。
在方向目標上強定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我們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在方向目標上凝聚共識,就是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這既是我們民族的底氣、骨氣,更是我們民族的精神,必須做到刻骨銘心。增強改革的戰略定力,就是要在思想政治行動上始終與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政治原則,嚴守政治紀律,絲毫不動搖改革的決心和方向,堅定不移地貫徹中央的部署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實各項改革舉措。要向改革要出路,善于在改革發展進程中解決問題,要在改革中學習改革,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用改革的方式方法攻難事、辦實事,善做善成。要牢固樹立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敢于擔當,積極作為,把中央要
求與地方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大膽創新、敢于突破,推動改革的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良性互動。
在“最大公約數”上添動力。改革越來越深,必然觸及更深層次的矛盾、觸動更深層次的利益、觸碰更深層次的關系;改革越來越難,既要沖破思想觀念障礙、打破思維定勢,又要突破利益固化藩籬;改革越來越險,觸碰的問題越來越敏感,牽一發而動全身;改革任務越來越重,發展中的問題和發展后的問題、一般矛盾和深層次矛盾、有待完成的任務和新提出的任務交織疊加。面對這些“深、難、險、重”,迫切需要用“四個全面”統一思想,用改革開放這一最鮮明的特色、最鮮明的旗幟、最鮮明的品格解放思想,真正拿出自我革新的勇氣和胸懷,下定敢于啃硬骨頭的決心,保持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的堅韌,做好承受壓力和代價的準備,以無畏和擔當的精神推進改革。在多元利益格局中求同存異,尋求“最大公約數”,必須立足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把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作為根本出發點,善于從群眾關注的焦點、百姓生活的難點中尋找改革切入點,控制好各方利益的平衡點,最大限度集中群眾智慧,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推進改革,使改革建立在廣泛深厚的群眾基礎之上,使改革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在協同推進中聚合力。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牽涉面廣,耦合性強,是各領域改革和改進的聯動和集成,每一項改革都會對其他改革產生重要影響,每一項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協同配合。在這個意義上,改革既是驅動力也是凝聚力,既是方法路徑也是精神內核,迫切需要精神上同心、路徑上同向、步調上同頻。必須樹立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更加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更加注重頂層設計,防止零打碎敲、修修補補,克服畸重畸輕、單兵突進,打破各種“中梗阻”,力戒相互掣肘、相互抵觸,形成整體合力。要弄清整體政策安排與某一具體政策、系統政策鏈條與某一政策環節、政策頂層設計與政策分層對接、政策統一性與政策差異性、長期性政策與階段性政策的關系,使眼前和長遠相統籌、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漸進和突破相銜接,使各項改革舉措在價值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匯聚改革的強大正能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