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雀在側
同日,遠在千里之外的齊都臨淄,一場關於越國戰事的討論,也在齊王宮內激烈的進行著。
雖說齊國素來與越國少有交際,也從未將越國化入山東諸國之列,但實際上齊越卻是有著互通的邊境和貿易路線。並且從戰略地圖上看,齊越兩國的疆土正好將魯、宋兩個小國包夾懷中。而越人自詡是九黎部族後裔,早年雖然與山東諸多有所交通,但自從與吳國死掐起來,溝通便日漸少了起來。而魯、宋兩個效果也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自然齊、魯、宋三國慢慢的紮成了一堆。
所以這日在臨淄齊王宮內討論的並非齊國一家,還帶上了魯、宋兩國的國君,所討論的議題也並非是這次的秦、楚、趙三國伐越會不會打的很好看,很黃很暴力。而是如何從中漁利,從這場戰事之中找出齊、魯、宋三國的共同利益。
齊國情況前書早有闡述,此地便不在囉嗦,且來說說魯、宋兩國在這場戰國大戲中所扮演的角色。
先說魯國,魯國可算是春秋時代的一個大國。但魯國的歷史所起來卻是比秦國還要曲折,魯國的第一代國君是周公旦的兒子伯禽,都城曲阜,在泰山以南,略有今山東省南部,兼涉河南、江蘇、安徽三省之一隅。魯國也是孔子的故鄉,伯禽下傳九代到武公九年時,魯國發生變故,直到後來周宣王立魯孝公爲止。孝公下傳兩代到隱公、桓公時,魯國再次發生政變。
桓公之後到魯莊公時期,魯.國多次與齊國發生戰爭。莊公兒子愍公、釐公時期,魯發生慶父之亂,釐公下傳兩代到宣公時,襄仲殺嫡立庶,從此三桓強盛。宣公下傳三代到昭公時期,三桓發兵攻擊魯君,魯國公室從此名存實亡。昭公之後的定公、哀公都是被三桓逼到國外流亡死去的。
魯悼公以後魯國漸漸衰落,到第33.位國君頃公二十四年(前249年)時,魯國被楚國滅亡。
此時,也就是公元前355年,正是魯.國最爲強大的君主魯穆公之子公子穆身爲魯國國君的時代。魯穆公以公儀休爲相,收三桓,季孫氏叛費,與齊戰於平陸,可謂是魯國曆史上比較牛叉的君主。他的兒子公子穆也不太差,魯穆公死後公子穆繼位,公子穆姬姓,單名一個奮字,全名便叫姬奮,與周王姬扁的名字有著不可言說之妙。
公子穆掛了自後,後人追稱爲魯共公。共公十年(前373.年),齊國田午弒君自立,國內動盪,魏國乘機騎兵伐齊,攻至博陵,而魯國也騎兵共伐,至齊國陽關。這是歷史上魯共公參與的兩件大事之一,但在這個時空,魯共公所參與的另外一件大事卻是湮滅於時間的長河之中:共公二十七年(前356年)與宋桓公、衛成侯、韓昭侯朝魏。因與楚宣王飲酒不歡,導致了楚國聯合齊國伐魯。
公元前356年的這次歷史上規模極大的朝魏活動在.無敵的擾亂之下自然未能成行,在原本的時空當中,此時的魏國非常強大,使得與魏國接壤的魯、宋、衛、韓等國的國君不得不親自前往越國的新都大梁去朝賀魏國遷都。
除了這兩件大事之外,魯公姬奮在歷史上再無.可述之事。
說了魯國,自然也就要說宋國。
宋國是中國春.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國君子姓,位於現在河南商丘一帶,都城睢陽(今河南商丘)。其疆域最大時包括河南東北部、江蘇西北部、安徽北部、山東西南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商朝滅亡。武王將當時淪爲奴隸的商朝貴族微子啓封於宋,公爵。
細說起來,宋國的歷史比魯國還要精彩,政權總是兄弟、父子、叔侄之間更迭,要從歷代詳說只怕三天三夜也所不完,只從進入戰國至今的三百餘年間便更迭了二十多代。
公元前765年,宋武公即位,18年去世,兒子宣公即位。宋宣公即位19年,患了重病,他沒有把君位讓給他的兒子殤公而是讓給了自己賢明的弟弟穆公。穆公應宣公的要求即位,這一年是公元前728年,穆公在位9年去世,臨終前把君位讓給了宣公的兒子殤公。殤公喜好戰爭,在位十年中就發生了11次戰爭,人民苦不堪言,於是重臣華督在公元前710年殺了殤公而從鄭國迎立穆公兒子莊公。莊公在位19年去世,兒子湣公即位。湣公九年(公元前682年)被俘將南宮長萬怒殺,弟弟桓公即位。
桓公在位31年去世,兒子襄公即位。襄公八年(公元前643年)齊桓公去世,其子公子昭爭奪君位逃亡宋國。襄公妄圖接續齊桓公的霸業便聯合曹、衛、邾三國攻齊。四國聯軍攻佔了齊都臨淄,立公子昭爲齊孝公。襄公立了齊孝公又不顧公子目夷的勸阻決定在鹿地與齊、魯、楚會盟稱霸。不料楚成王不同意襄公稱霸。襄公發怒,在十三年(公元前638年)發兵討伐楚盟國鄭國。楚國帶兵援救與宋軍戰於泓水。襄公再次不聽公子目夷的良言,自詡“仁義之師”而不趁戰機攻楚。結果宋軍大敗,襄公受傷,於第二年夏去世。
宋襄公子成公即位後,成公四年(公元前633年)楚成王再次攻宋。成公向晉文公求救。五年(公元前632年)初晉楚會戰於城濮,晉軍勝,宋國之圍解。這場戰役奠定了晉國的稱霸。成公在位17年去世,兒子昭公即位。昭公暴虐,在位第9年(公元前611年)大臣殺死他立了他的弟弟文公。文公、共公、平公時,華元專政,宋公室衰微。文公在位22年去世,兒子共公即位。共公在位13年去世,兒子平公即位。平公在位44年去世,兒子元公即位。元公在位15年去世,兒子景公即位。
景公愛護百姓,發展軍力,十分賢德,因而宋國再次強盛起來。景公三十年(公元前487年)宋滅曹。景公在位65年去世,其侄孫昭公攻打景公太子自立爲君。昭公在位47年去世,兒子悼公即位。悼公在位8年去世,兒子休公即位。
休公在位23年去世,公元前363年,兒子子闢兵即位,史稱桓侯。而此時,桓侯七年,公元前355年,原本應該是歷史上宋戴公的後人司城戴剔成(字子罕)殺桓侯篡位,史稱戴氏代宋的發生時間,卻因無敵所造成的蝴蝶效應而尚未發生。
當然,對戰國七雄的歷史都一頭霧水的無敵自然也不可能知道這段歷史,倒也不用去操心。只不過歷史的車輪早在十年前的少梁山上拐了一個大彎,使得一切都爲之改變。
就說這日,魯、宋兩國前來商談的並非使者,正是魯公姬奮和宋公子闢兵,齊王田因齊、上將軍田忌、軍事孫臏等自然列席,共商大事。
不過,選在今日密商大事,還是因爲秦國的保密工作搞得太好。雖然秦國和楚國,秦王和楚王身邊都有齊國間諜,但無敵卻是把臘月初九的這個總攻時間一直保密,直到大軍帶著西域使者們抵達會稽城下之後才泄lou出去,因此齊、魯、宋三國得到消息的時間自然也要向後順延。
今日會議所要討論的議題不多,其一:秦、楚、趙三國聯軍明日的總攻能不能攻破越國都城會稽。其二:攻破了,齊、魯、宋怎麼搞!其三:攻不破,齊、魯、宋又怎麼搞!
說來,也叫三國納悶,往日秦人戰六國、奪河西、破函谷關、收巴蜀,可都是快如風疾如電,手腳麻利的三下五初二便得了手,而這次伐越卻是不知爲何一拖再拖,足足一年過去,卻是還未到達收官的關鍵點。
之前秦國派慎道前來遊說齊國出兵共伐,孫臏自然看出這是秦人試圖拖齊國下水的jian計。明著對外擺出了高姿態,可暗地裡齊人對越國的土地也是有需求的,因此當秦楚聯軍攻至會稽城下時,孫臏也適時的準備好了大軍蹲守在齊越邊境,只待兩軍攻下會稽,那麼齊國大軍便可以長驅直入,吞下齊國以東直至廣陵的越過土地。
哪知道,秦楚聯軍卻是生了根一般耗在了會稽城下,白白讓齊軍乾等了數月,而後由於燕國的土匪寇邊,這纔不得不將兵力向北回撤。
眼下看兵勢,秦人對越國擺出了志在必得的架勢,自然三國也要順勢而動,因此這會議開了半日,首要的議題便沒能分析透徹,齊王挑頭開宗明義問得就是:“諸位,這秦楚趙三國聯軍,今次究竟能不能攻下會稽?”
對於這個疑問,各人都是不敢發表見解,便是孫臏也三緘其口。倒是魯公膽大,擱了酒爵揚聲笑道:“議來議去倒荒廢了半日時光,以本公之見,不如齊、魯、宋三家也做個聯軍,不讓楚人吃了獨食,我魯國一家,願出五萬兵馬。”
宋公聞言,也是不知死活的擊掌叫好,大言不慚道:“魯公之議甚好,宋國願出戰車五百乘,兵馬三萬,共襄盛舉。”
魯公見宋公的雙簧唱的好,當即擠兌齊王道:“好!宋國願出戰車五百乘,我魯國便也出五百乘……不知齊王欲出兵幾多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