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云級戰列艦雖然是在主炮沒有定型的情況下上馬建造的,不過兩年多以來東云級戰列艦項目進展的要比預先設想的順利的多,這也是中國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好處之一,中國海軍軍費雖說按照財政撥款比例逐年下降,但是可以動用支配的資金卻是一直處于微量上升階段。
東云級戰列艦項目除了國家軍費撥款之外,第一次引入了私人資本。工商銀行在1910年十二月份的時候,撥款一千萬元投資東云級戰列艦建造項目,其中一百萬元用于毗鄰上海江南造船廠的上海鋼鐵廠技術改造項目,使得剛剛完成二期工程的上海鋼鐵廠擁有向江南制造局和江南船廠直接提供戰艦建造用鋼、裝甲鋼和戰艦主炮炮鋼的能力,而不用像過去那樣建造戰艦所需的各種鋼材要從漢陽或是馬鞍山運過來。
最為關鍵的是工商銀行向江南制造局提供了二百萬元的技術升級改造資金,使江南制造局更換了一批機械設備,有了這些設備江南制造局在制造十六寸主炮的關鍵火炮身管上,效率提高了不少,縮短了制造樣炮的生產周期。
除了江南制造局之外,工商銀行還向天津機器局、保定機器局、天津海軍船舶設計院、海參崴海軍火炮試驗場等大量投資。這筆總數一千萬元的投資大大改善了東云級戰列艦的研制建造速度,也許在科研攻關中金錢并不是最根本的,但是沒有充足的財力支持是萬萬不能的,像隆盛機器廠、江南船廠這本就是工商銀行的傳統“地盤”,為它們注資多少就很少有人能夠清楚了。
雖說譚延闿給海軍斷奶已經很長時間,并且在財政預算上削減了海軍軍費的比例,但是他是不可能真正割舍海軍的。譚延闿對海軍的投入支持是海軍高層將領們的一直看在眼中的,就算他本人不出面,無處不在的譚系資本總是和海軍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大到從海軍武器裝備建造更新,小到對歷次海戰中陣亡將士遺孤、父母家人的照顧,譚系資本無不做到無微不至。
海軍也從來沒有讓譚延闿失望過,建國來披荊斬棘無往不利,在國內軍事改革中,海軍從來都是無條件的服從譚延闿的命令。譚延闿和海軍之間默契的關系已經超越了他一手締造的留德士官系,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中國海陸之爭早就走過“軍費之爭”的階段,只是雙方的青年軍官互相看著不順眼而已,這總比歐美幾大強國的海陸之爭要好的太多。
外界已經對中國海軍的東云級戰列艦進行了很長時間的猜測,不過中國內務部對正在建造中的東云級戰列艦一切相關信息嚴加保密,外界除了知道在1911年十月江南造船廠的一號二號船塢也投入使用建造這種新型戰列艦之外,對于東云級戰列艦還是一頭霧水。
德國駐中國大使陶德曼在批閱完一份剛剛從國內發送過來的一份文件后,坐在沙發上開始準備一些文件,一會包括使館武官、在華德國廠商的高級代表、工程師將會進行一次會議——國內對中國的新型戰列艦異常期待,希望陶德曼大使能夠與中國軍方緊密接觸,得到中國戰列艦的大體技術參數,并且做好洽談購買的準備。
這位年近五旬的老練外交官對自己的本質工作恪盡職守,他知道中國和英國有過協議,是專門針對中德海軍裝備貿易方面的,正是因為這個秘密條約,德國從中國這幾年獲得的好處大大縮水,而在中國高層內部對德國的態度也隱隱有一種排斥的感覺。陶德曼有著敏銳的直覺,而外交工作雖然不能摻入自己的私人情緒,但是直覺對于自己的工作在某種意義上而言有著重要的參考指標。
從1910年上半年德國便已經得到中國新型戰列艦設計完成的消息,并且根據情報新一代的中國戰列艦主炮口徑達到十四寸,一如既往的加強了裝甲防護,說起來中國的戰列艦已經最大限度的兼顧了戰斗力和防護力,德國海軍界對中國的戰列艦還是非常接受的。兩年多來陶德曼大使多次表示希望中國的新型戰列艦能夠使用德國的工業產品——德國的企業巨頭,尤其是西門子等電氣巨頭都希望能夠得到中國的國家采購,以開拓市場,而德國政府也希望能夠從中國對外采購中,軍事專家可以推斷中國新型戰列艦的一些具體參數。
不過令陶德曼失望的是,從蒙古級戰列艦開始,中國就很少對外進行采購戰艦相關工業品了,尤其是炮塔電動驅動電氣系統,中國在這方面的進步非常快。不過更令德國心驚的是,中國在西藏級戰列艦上就開始使用自己國產的光學觀瞄系統了,德國不得不承認,中國在戰艦國產化方面是不遺余力的,大到戰艦主炮、裝甲、蒸汽輪機,小到戰艦成員的生活設施,每一個環節都力爭國產化,對于一個幾十年前工業尚不發達的國家而言走到今天居然成功了。
自然中國對外戰艦配件采購沒有對外開放,陶德曼也無法促成中國和德國企業的合作,德國的軍事專家也不可能從配件的規格上來推斷出中國新型戰列艦的一些相關情況。事實上中國在光學觀瞄設備上的質量并不過關,不過內務部保密部門希望暫且使用國產貨,在戰艦解謎之后或是從法國或是從德國進口相關設備。
譚延闿在接到內務部的報告之后,批準了內務部的保密計劃,同時更加強了國內光學廠家的投資——其實這家工廠是屬于譚系資本下的,在中國光學廠家的市場很小,又是冷門企業,成立這樣的廠家生產的產品很難滿足海軍的需要,除了賠本還是賠本,譚延闿要是不投資這個領域就沒人干,偏偏光學領域又是軍事工業的核心部門之一。
啟明光學設備廠的產品在結果上并沒有內務部當初擔心的那樣不堪,產品質量確實是距離法國、德國的同類的產品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1910年工廠采取“分解式”生產方式后,產品質量和生產速度大為提高——譚延闿只是提供給工廠管理人員的一個提示,要求他們將復雜的光學觀瞄設備生產過程徹底分解成數百個小任務,相比質量和生產速度的提高,工廠人員擴充兩倍所造成的成本負擔也就微不足道了。對于啟明光學設備廠而言,這家工廠除了成為京津兩地附近所有大學共同的光學試驗室和實習基地之外,就是盡可能的提高質量,至于成本則不在譚延闿的考慮范圍之內。
啟明光學設備廠在不斷的投入研發資金和附近大學的人才補充之后,光學設備生產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也許在質量上還與歐洲有一定的差距,不過所生產的產品已經勉強能夠達到海軍部的技術規范,而且在成本和生產速度上則具有明顯的優勢——生產光學設備的高級熟練工可不是一年兩年便可以形成的,目前所能夠取得的成績已經令人非常滿意了。
到現在1913年六月十七日,兩艘東云級戰列艦已經完成了舾裝工作,與以往的新型戰列艦不同,在夜幕之下,兩艘東云級戰列艦緩緩的開出江南造船廠所在的港灣,然后便是高速向東北方向行駛——因為東云級戰列艦的敏感性,中國海軍將其海試放在庫頁島東北海域。兩艘東云級戰列艦航線是內務部協同海軍總參謀部聯合精心制定的,第一站是濟州島西歸浦以南五十公里左右附近的海面上,在那里會有補給船,趁夜給兩艘戰列艦補充一部分補給之后,最重要的任務便是為其偽裝。
十八日晚十點,兩艘戰列艦駛過朝鮮海峽進入日本海,隨行的還有從釜山海軍基地出發的一艘天津級裝甲巡洋艦和六艘平陽級驅逐艦,這七艘戰艦以兩艘戰列艦為核心散布成一個直徑在二十公里左右的圓圈。在精心掩護下,兩艘戰列艦抵達北緣港(現在的蘇維埃港)。兩艘戰列艦從上海出發直到現在才敢靠岸,因為北緣港完全屬于軍港,雖然也接受漁船進入避風,但是在兩艘戰列艦到達之前中國海軍和北緣港駐軍已經將所有人都給清空了。
在經過如此長時間的行駛,兩艘東云級戰列艦的動力系統運轉極為良好,在通過朝鮮海峽的時候還進行過一次最高航速測試,得到的結果是二十四節,達到了設計要求——雖然東云級戰列艦的主裝甲帶比西藏級要薄一些,但也達到了三百七十毫米,為了能夠讓東云級戰列艦這個沉重的大家伙跑到二十四節,隆盛機器廠的總工程師謝園先生幾乎是愁白了頭,東云級戰列艦所使用的蒸汽輪機單臺可以產生一萬五千馬力以上的動力,超過了去年美國建造的紐約級戰列艦所使用的蒸汽輪機,僅比現在剛剛開始建造沒多久的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要低一些。
在兩艘東云級戰列艦抵達北緣港之后,隨行的海軍中將黃鐘瑛立刻向北京用約定的密碼發報,匯報了此次航行中兩艘戰列艦的動力系統情況。除了黃鐘瑛中將之外,還有已經升到準將的溫基巖,他也用內務部的密碼直接向老k匯報,目前中國情報機關最高領導者老k是少將銜,而溫基巖因為十幾年來的出色工作,已經成為下一任內務部部長的強有力的競爭者。
東云級戰列艦四臺主機功率可以達到六萬三千馬力,盡管在航速只有在主機滿負荷運轉的情況下才可以勉強達到二十四節,并沒有像蒙古級和西藏級戰列艦那樣在測試最高航速的時候都會超出設計航速,但二十四節的航速已經接近目前戰列巡洋艦的水平。再考慮到東云級那史無前例的三萬四千噸的排水量,這個航速已經是非常好的成績了,最重要的是在經過如此遠距離的航行中,動力系統運轉極為平穩,隆盛機器廠的產品質量由此得到海軍最大的信任。
在經過短時間的休整后,兩艘東云級戰列艦在七月二日夜間在距離廟街十公里左右的海面上駛過進入鄂霍次克?!炾爼趲祉搷u北端繞一個半圈掉頭南下,駛往庫頁島的林仙灣(帖爾彼尼耶灣),在那里會進行最主要的一個測試科目,測試東云級戰列艦上所搭載的三座三連裝十六寸主炮的實際參數。
庫頁島的地理位置最南端也要比海參崴的緯度高得多,每年只有數個月的解凍期,早在年初的時候內務部就開始琢磨給東云級戰列艦尋覓一個地廣人稀的地區進行測試,想來想去再也沒有比這里更合適的地方了。日本的北海道雖然距離林仙灣測試區很近,不過在那里中國海軍的一支驅逐艦艦隊嚴陣以待,任何敢靠近林仙灣的漁船都會遭到猛烈的打擊。
東云級戰列艦不是一個小物件揣到兜里就可以隱瞞的,事實上當這兩艘戰列艦剛剛駛入太平洋的時候,還是免不了碰到活躍在上海外海的漁船和客輪。好在是深夜戰列艦本身又是嚴格的執行了燈火管制,并且在出海之前先做了簡單的偽裝,絕大多數人就算有所覺察,也還是認為可能是巨型貨輪之類的大船舶,不過對于緊緊盯著上海江南船廠的各國軍事間諜來說,他們也許無法判斷這艘軍艦的真正外型,但是他們卻知道能夠從這里開出來的巨大軍艦必然是東云級戰列艦。不過現在的中國可不是二十年前的中國,在中國的領海上追蹤兩艘由國家強力機關控制的戰艦,這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沒過幾天“東云級戰列艦已經建造完畢正在某地進行秘密海試”的消息,就已經被發送到世界各大海軍強國首腦的辦公桌上。德國、美國、英國的駐華外交官第一時間得到國內的回復,要求他們盡可能的搞到中國新戰列艦的具體參數,可是發現這兩艘戰列艦的行蹤遠比想象中的要困難的多,誰也不會想到這兩艘新型戰列艦一出船塢就遠航數千公里到了庫頁島在那里完成海上測試。
東云級戰列艦的海試進行的非常順利,尤其是其前所未有的三連裝十六寸主炮,火力之猛已經超過所有人的想象之外——中國最大的測試艦沈陽號也只能裝載兩門單裝十六寸主炮,而東云級戰列艦在測試的時候是按照接近實戰的標準,一次艦炮齊射炮口形成的火焰噴射出去足足幾十米,火炮開火時炮口暴風橫掃一切,巨大的艦體也會因為火炮齊射在海面上橫移數米。
在司令塔上看到東云級戰列艦主炮齊射的場面是相當震撼人心的,內務部這次專門派出了經過層層嚴查審核的攝影師和攝像師,用膠片記錄所有與東云級戰列艦海試相關的的影像記錄,當然這些影像資料如果在經過審查之后,也許會提供給報紙媒體刊登出來——以后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不要說能夠看到東云級戰列艦所有主炮齊射,哪怕就是一門火炮射擊也是極為困難的。
艦隊司令官黃鐘瑛中將知道這次機會難得,便下令艦上的官兵嚴格要求訓練,必須要在測試期間將戰艦上所裝載的彈藥全部打光——就算中國海軍在訓練上從來不吝嗇,十六寸主炮的炮彈價格也是會讓黃鐘瑛中將的眉毛跳一跳,更不要說將戰艦所攜帶的主炮彈藥打光之后,估計火炮身管壽命將會大大減少,估計距離報廢也差不了多少了。
相對于每顆近一噸重的炮彈而言,火炮身管的價格更是不可估量,而且頻繁的主炮齊射也會對艦體構成巨大的威脅。好在黃鐘瑛的參謀官沒有昏頭,而是做好的訓練計劃——與其將九根炮管打個半死不活,還不如集中在三四門主炮上徹底打廢。對于海軍那點小九九,內務部非常配合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同屬國家強力部門,內務部可能是最不受歡迎的人,幾個身穿黑色唐裝胸口別著總統像章的內務部官員在整個戰艦上幾乎找不到可以和他們說話的人,幾個人平時除了寫報告之外就是窩在船艙中打牌,除了溫基巖之外,可能通行的幾個人是很難受的。
第一個覺察到中國那兩艘東云級戰列艦具體地點的是日本,每年這個時候北海道的漁民當中會有一部分人前往林仙灣去捕魚,往常中國海軍也會在庫頁島南部攔截,日本漁民也會繞個大圈,中國海軍力量不足無法兼顧,對此只能睜一眼閉一眼。不過今年不一樣,中國在宗谷海峽新增了兩艘新型的安慶型驅逐艦和十來艘炮艇,大大增強了巡邏力量,而在林仙灣內更是嚴陣以待,今年日本漁民可不是偷偷漁獵沒人管或是被人抓住扣船遣返這么簡單了,一旦被發現有越過宗谷海峽的可能,那就是就地擊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