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華夏帝國擁有一支大概是全世界最龐大的船隊。
然而,那個時候,所謂的船隊也真的只是個船隊而已。
據說,那個時候跑南洋的華夏海商,很喜歡使用剛剛砍伐的濕木頭造船,因為那樣可以節省成本——雖然跑一趟南洋,船就要報廢,但能從南洋運回一船香料,扔掉一艘破船也不算什么大事。
太上皇嶄露頭角以后,這個情況才開始得到改觀。
因為太上皇(當時還是太子)需要的是能決勝于海上的戰艦,必須高大且堅固,而且必須能一趟一趟,人歇船不歇輪番把補給運到孤懸海外的堅固據點去。
因此,華夏的戰艦開始越造越大,越來越堅固,也越來越耐久——現如今,海軍預備役封存艦隊里還有共和1882年(前共和元年)建造的風帆炮艦,到現在,那已經是艦齡33年的老家伙了~~~。
耀州戰役之后,海軍開始逐漸成長為一個可以與陸軍并列的獨立軍種。
年輕的軍種,專業化的海軍官兵結合越來越強大的戰艦,形成了海軍獨有的特殊文化。
比較典型的,就是新型戰艦的下水儀式。
歐揚高度懷疑,這種儀式根本就是陳鑫剽竊前世地球上戰艦的下水儀式搞出來的玩意。
而且,說好聽一點是東西合璧,實際就是不土不洋的大雜燴。
共和1915年3月初1
廠區仍然顯得非常簡陋的華夏帝國遠西黑海造船廠。
歐揚、左水晶夫婦訂購的“下西洋”號蒸汽風帆混合動力探險艦正式下水儀式。
歐揚的妾室芙蘿拉和塔娜分別燃放了一掛1310響鞭炮(新船的標準排水量)。
噼里啪啦的聲響中,連左水晶在內,幾個已為人婦,年齡實際上仍然只能算小丫頭的女人捂著耳朵大呼小叫,跟小孩子過年燃放煙花爆竹一樣興奮過度。
然后,歐揚作為船主,與造船廠廠長,外聘的艦長高亮分別向媽祖娘娘上香,祈求海靖河晏,一帆風順。
下水儀式到目前為止,還是很東方化的。
可之后,畫風突變,左水晶抱著一壇女兒紅,奮力扔向船艏,酒壇重重摔碎在“下西洋”號的船殼上。
然后,在圍觀人群的歡呼聲和雄壯的《海軍艦隊進行曲》(曲調剽竊自《人民海軍向前進》)中,船艏彩球爆開,噴出一片沸沸揚揚的絲帶,船身則順著軌道劃入大海~~~。
‘這下水儀式肯定是陳鑫或者韓昆搞出來的。’
對此,歐揚十分確信。
下水儀式結束后,從本土調來的船廠工人涌上“下西洋”號,開始舾裝工作。
與歐揚最初設想的不同,由于新式武器的發明,以及專業人士的介入,歐揚原本以愛好者的眼光設定的炮裝被改的面目全非。
首先是歐揚希望安裝在艦艏艉的兩門主炮,由于被前后桅桿遮擋射界,被設計師毫不客氣的挪到艦體舯部兩側。
歐揚原本的兩門主炮可以向同一側射擊的想法自然成了泡影。
倒是設計師給“下西洋”號舯部設計了兩個耳臺,在角度合適的情況下,主炮可以同時向前射擊~~~。
‘北洋艦隊一定喜歡這種設計~~~。’歐揚失望的想。
可惜,人家設計師才是專業的,軍艦這種龐大而精密的武器不同于步槍或早期機槍,歐揚的側面線圖畫的再好,一點意義都沒有。
主炮被換裝成90mm野戰加農炮的海軍型,理由是這種炮可以充當甲板炮,上岸作戰,配備苦味酸炮彈的話,同樣對西方普遍裝備的戰艦具備一擊必殺的能力。
而且,這種炮重量較輕,可以節省寶貴的載重噸位和空間。
“除了不要拿它來轟要塞之外,其他任務都能勝任,你這是探險船,不是攻堅戰列艦,不要搞得火力過剩,那樣是本末倒置。”船廠設計師這樣對歐揚說。
副炮被縮減成4門,布置在兩舷前后的甲板上,倒是仍然采用70毫米甲板炮,歐揚想既然主炮沒了,不如全改成90毫米陸炮,搞個微型“全主炮無畏艦”出來,可惜又被船廠否決了。
以這個時代的炮觀設備,搞統一主炮口徑艦其實并無實際意義,只是歐揚的惡趣味而已。
然后就是歐揚“發明”的12mm轉管機槍,在前后桅桿桅盤和艦橋兩側各裝備一挺——全都是利用現成槍管手工打造的限量版。
此外,“下西洋”號還有一項特殊的裝備——在船艉處,有一個滑軌,用以投放鐘表定時的簡易深水炸彈。
這種武器是專門用來對付海中可能存在的魔獸的,原理來自歐揚前年發表的科幻小說,去年年底才發明出來,在這個時代,屬于輕易用不上的“科幻武器”。
陳厚照從本土回來的時候,專門帶了一些,主要目的其實是送給歐揚做禮物,沒想到居然真的用上了。
“下西洋”號是黑海造船廠建造的第一艘現代化艦船,雖然蒸汽機是從本土運來的,艦炮都是由陸炮改裝,但是這么短的時間就從無到有,建成一艘千噸級鐵肋木殼蒸汽艦,實在是值得廠房都未徹底完工的黑海造船廠自豪。
“這艘船比較簡單,舾裝時間3個月,試航1個月,然后就能入役,如果不放心,拖延一個月怎么也夠了。”
歐揚聘請的‘下西洋’號艦長兼艦隊司令,老朋友高亮笑著說:
“歐老板,其他的輔助艦準備的怎么樣了?”
“‘小禮物’號已經沒問題了。”
歐揚掏出賬本,愉快的回答:
“圣森的艾蘭索米亞侯爵答應出售給我5艘半成品克拉克——都是不帶船艏艉樓的,這樣可以省下一些改裝的時間。”
“遠征軍以前現成的滑膛炮數量不夠,又沒有新的送來,我打算只給其中2艘增加炮裝,其他拆除所有武器,專門充當運輸艦。”
“煤炭、糧食、藥品等物資都沒問題。”
“剩下的只等‘登瀛洲’號運輸艦建造完成,我們大概會在6個月以后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