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老主持起照相館的項目,立刻大搞特……不,大辦特辦起來。照相館的選址是在百仞鎮的一條支街上。距離繁榮的主要街道不遠,但是又夠僻靜。照相館較之其他行當,沖動消費較少,主要靠口碑相傳。但是呢,又不能距離鬧市區太遠,消費者如果難以尋找,也會失去很多門市的生意。
在舊時空,因為有網絡、電視這樣的營銷手段,照相館不在商業區也無大礙,只要攬客能力強,開在寫字樓或者商業中心里也沒什么關系。但是在本時空,還是要待在商業區,并且要有比較明顯的門頭展示。
黃耀民作為一個三天兩頭出去揾食的電視民工,也兼職過婚禮攝像,私房攝影之類的工作,對這套東西頗為熟悉。所以在選址上頗費了一番腦筋。
照相館的門臉不大,只有兩間。一間是大門,一間是櫥窗。櫥窗里擺設的是各種“樣片”。這也是傳統照相館慣有的模式。因為現在器材、膠片和人員的限制,婚紗攝影、藝術照之類做不出太大的花樣,只能以日常為營銷核心,以各種紀念照、生活照為主。
不需要搞婚紗攝影和藝術照,自然也就不用太多的布景和道具,所以照相館的體量并不大,
一樓除了營業廳之外,便是一間小攝影棚,用來滿足日常的攝影項目之類,二樓比較考究,也是黃元老的營銷的重點。
為了爭取最大的矚目點,二樓他采用了花房式設計,辟出一塊占整個二樓面積三分之二的露臺面積。這個巨大的露臺除了一小部分保持露天之外,采用花房式的設計,從屋頂到墻壁采用全用鐵框鑲嵌玻璃。
采用這種設計在臨高是頗為大膽的,畢竟這里平均氣溫很高,大部分時間里花房大概率會變成溫室,黃耀民之所以這么搞,并非單純的出于“惹眼球”的目的,很大程度上還是為了滿足攝像所需要的照明。
元老院的照明工業,如今已經可以量產部分燈具,包括煤油燈、汽燈、電石燈、碳棒燈一直到最近幾年才開始出現的炭絲燈等等。有的燈流明度頗為可觀。但是在黃元老看來大多數都不太適合用于室內的拍攝打光之用,還有一定的安全性問題。而且這里頭還有他個人的一點點審美偏好問題。
所以他決定盡可能的采用自然光,這個花房式的攝影棚就是按照他的理念設計的。元老院因為照明設備的短缺,對如何充分的運用自然光有了非常多的研究和實踐,由此誕生了一套頗為復雜遮光系統,由各種布幔、百葉窗、軌道和反射物組成。椰林照相館的花房攝影棚也引入了這一系統,是光學廠的負責人林漢隆親自搞的。通過調解這套系統,可以在各種天候下給攝影棚引入令人滿意的光線。
這種技術并非元老獨創,16世紀的達芬奇在他的著作中就撰寫過如何搭建一個適合人像繪畫時候獲取最佳光線的場地,在何種天氣下模特與畫師的距離該如何安排,以及和攝影師頗有關聯的一個技術:“原始暗盒投影”。
林漢隆的這套東西,十分之精妙。不但配有一本專門的使用手冊,還專門派了一個技術員來照相館搞培訓。
既然花了大本錢搞了這套照明系統,二樓的攝影棚自然要創造高價值產品才能彌補成本。所以這個攝影棚主要用來滿足那些中高端客戶的需求。雖然現時還不能搞彩色攝影,但不妨可以多預備一些道具和服裝。為此他專門向萬紫閣定制了許多高級服裝。
照相是一種新生事物,大多數老百姓對照相是沒有概念。除了歸化民因為在入職的時候需要拍照制作證件和檔案之外,普通百姓平日里沒有拍照的經歷,更沒有需求。所以這行當還得從無到有的培養客戶的消費習慣。
好在元老院在工業口能穩定的生產攝影耗材之后,已經開始推行證件照片制度。隨著身份證件在全民開始推廣,椰林照相館的生意是不愁做的。
但是這種靠著行政政策“喂飯”的生意,黃元老是看不上的。他雄心勃勃,要開拓更多的生意。
參考舊時空的照相館的生命歷程,大致是從晚清傳入,一開始被視為“攝魂”,然后到二十年代逐漸被大眾接受,有了商業化的照相館,再到三十年代之后成為“時髦”,五十年代之后的推廣普及,九十年代的婚紗攝影異軍突起,再到二十世紀初數碼攝影的普及而衰微。眼下的海南島的大部分地區大概可以算是二十年代,老百姓至少已經不把照相當作“妖術”了,至于廣州,暫時還是晚清的水平。
既然不把攝影當作妖術,就有商業化的前景。但是老百姓還沒有消費習慣,需要他來引導培育。
好在臨高有一個非常大的優點,那就是在所有元老院的轄區里,這里是媒體行業滲透最深的地方。僅發行的普及型報紙雜志就有二十多種,訂閱覆蓋的人群達到全部人口的40%以上。報紙雜志上刊登的照片就相當于廣告,把照相這個概念潛移默化到生活中去。
當然僅僅這樣還不夠,所以黃耀民還和丁丁談了廣告合作項目,在媒體集團屬下的各大報刊雜志上連續刊發照相館廣告一年,除了普通的廣告,還包括若干軟廣,主要是通過故事小說、連環漫畫這些形式來推廣“去照相館拍照”“重要的日子就要攝影留念”“留住最美好的瞬間”之類的概念。
他和格子裙俱樂部的諸位運營也談了合作。免費為他們旗下的“劇團”拍攝公式照,放在小劇場的演員墻上,并且承諾照相技術進步之后免費為成員拍攝一套寫真集。換取了在劇場進行推廣照相館的便利。
自然,廣州也在黃元老的關心之下,但是眼下他還顧不到。畢竟給他的照相資源水平過LOW,暫時先在臨高發展,熟悉技術的同時也培訓一批技術骨干。
黃元老在照相館里走了一圈,“視察指導”了一番工作。椰林照相館開業在即,硬件基本都到位了,剩下的各種裝飾和配件之類的軟件工程正在加緊搞,也用不了三五天了。他盤算了下,在下一個休息日到來前,椰林照相館就能正式營業了。
看著自己親手打造出來的“影樓”,黃元老不由得志得意滿。可惜現在還辦不了電視臺,不然高低得搞個臺長干干……
看外面干得熱火朝天,自己也沒什么好指導的。于是他決定先給自己的女仆拍幾張照片,試試新送來的器材和藥品的質量。因為品控的問題,每一批耗材的表現都不盡相同。不實際拍出來看一看,也沒法確定。
他讓女仆去換衣服,然后自己走進暗房,先戴上手套、口罩,感覺像是要走進一個化學現場,沒辦法,目前分配給他的是濕版相機,他也得從古老的濕版攝影法玩起,而濕版攝影DIY中有些材料是易燃有毒的,所以珍生命,從自身安全做起。拿出蒸餾水,水盆,克級天平,酒精燈,燒杯,攪拌棒,大漏斗,試管,量筒,濾紙,玻璃刀,硝酸銀水浴槽。一切準備就緒,開始動工。
首先將配制好的火棉膠倒到玻璃板上,讓火棉膠迅速布滿整個玻璃板,然后把剩下的倒流回瓶中,然后晃動玻璃板,使乳劑面光滑均勻。放入硝酸銀水浴槽,使它可以感光。等待四分鐘,取出玻璃板,用紙把背部擦干凈,裝入片夾內。回到攝影棚,黃耀民示意女仆坐在藍布背景前(因為濕版只對紫外線、藍色光線和部分可見光線敏感,對暖色的光線則弱。),用一個鐵架子架住她的腦后,固定頭部。在那個濕版誕生的年代,因為這長長的曝光時間,要想得到一張好的照片,就得在5到10秒內將絲毫不能動,哪怕是眨眼。布好煤氣燈,裹上白布,調好焦距,片夾裝入相機,打開鏡頭蓋(濕版相機的快門就是鏡頭蓋),等待五秒,蓋上鏡頭蓋,取出片夾,回到暗房,倒顯影液,大幅度的搖晃玻璃板,6—8s后出現影像,15s左右停止顯影,用水直接沖洗,水洗完成用定影液進行定影,烘干,讓影像變得越來越亮,最后上漆收尾。
黃耀民看著最后成像的影片,能一次成功,效果還是不錯的,不過亞洲女性裸妝拍這黑白照還是沒有大洋馬上鏡,看來下次要向辦公廳反應一下,批個特別費之類的。剛才那些都是在熱身,現在要來正式的了,他用眼光掃了掃女仆的衣服,示意了一下,女仆剛開始一愣,隨即就領會了——她已經不時一次給黃元老當攝影模特了。雖說如此,女仆也還是先是扭捏一番,紅著臉去更衣室的時候,黃耀民的小靈通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