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七章 大排場

隆慶三年,秋,鎮(zhèn)海侯、海軍都督府左都督李哲丁憂了。

此事發(fā)生之前,士林頗憂國家將因此而動盪,但他們的種種猜測卻全部落空,李彥直很乾脆地上表奏請丁憂,就算是最守舊的士大夫,在那一刻也變得沒什麼話說了。士大夫中欣賞李彥直者因此而更加欣賞他,就是原本不滿他的,也有因這件事而改變其看法者。

當然,在李彥直丁憂的同時,有幾樁人事變動在悄悄進行著,如戚繼光的北調(diào)、俞大猷的南調(diào),與他們的調(diào)動一起發(fā)生的,是大明帝國的兵力分配發(fā)生了轉(zhuǎn)移,戚繼光俞大猷不是單獨前往西北和西南,和他們一起去的是一整個的新式軍隊系統(tǒng)。

市舶司總署也開始納入正式的官員系統(tǒng),陳羽霆一轉(zhuǎn)身就從李彥直的幕僚變爲國家正三品大臣,讓上海和北京的權(quán)力進一步融合起來。同時北京方面也委派了一個文臣作爲權(quán)左都督,監(jiān)臨海軍都督府。

若是派了別的文臣來,哪怕是兵部尚書張經(jīng),只怕海軍都督府諸將也未必肯服,但李彥直在離開之前曾反覆囑咐諸將,才使他們對高拱這個即將來臨的上官算是默認其領(lǐng)導權(quán),畢竟高拱也算是李系集團裡在士林資歷最深的官員,由他來接掌海軍都督府算是一個折中的選擇。

高拱接任海軍都督府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wù),那就是統(tǒng)合南京的官方製造局、大員的火器工坊、上海的火器工坊和閩西的火器工坊的技術(shù)與人才,在南京與蕪湖之間的採石附近再辦一座全新的火器製造局,以供應帝國軍隊日益增加的火器需求。

戚繼光俞大猷的調(diào)派涉及到國家的軍事安全,陳羽霆和他的部屬都不是科舉出身,他們轉(zhuǎn)作官員會對近百年來形成的文官升遷體制造成衝擊,高拱的官職既重大又敏感,所以這三項委任徐階也無法獨斷,都是在內(nèi)閣商議之後經(jīng)過中央的“廷議”才最終拍板,不過,如今的“廷議”也早已被徐階所控制。

大明中葉以後的體制本是一個有皇權(quán)制約著的“官主”政制,其政權(quán)系統(tǒng)內(nèi),既是“天子與士大夫共天下”,也是“天子與士大夫爭天下”,但到了今時今日,隨著皇權(quán)被架空,加上掌握兵權(quán)的李彥直向文官們妥協(xié),“官主”體制便有獨尊之勢。

在“官主”體制內(nèi),就上下監(jiān)督來說,是上級監(jiān)督下級,就上下升遷來說,是上級提拔規(guī)則與論資排輩規(guī)則的結(jié)合,到了權(quán)力的最高層,則是官場大佬們利用公共輿論與立國義理(在當前是儒家學說)進行或明或暗的博弈,這種博弈落實到當下而言,就是官員高層的“廷推”與“廷議”。

徐階所領(lǐng)導的內(nèi)閣與六部在過去幾年裡取得了不錯的政績,雖然局部地區(qū)發(fā)生了變亂(如漕變事件),但也都有驚無險地度過了。北面的蒙古在京畿戰(zhàn)敗以後就縮至草原深處,至今元氣未復,屬國朝鮮由於大明海軍力量的增強而表現(xiàn)得更是謙恭,國家對外的尊嚴得到了維持,而對內(nèi)由改革兵制和砍削藩王奉養(yǎng),財政情況大舒,中央政府因此有了財力來推行一些惠民政策,如給貧困、受災州縣免稅等等。而沿海富裕地區(qū)雖未得到這種政策傾斜,卻有民衆(zhòng)因爲開海而逐漸走向富裕——穩(wěn)住了內(nèi)陸發(fā)展了沿海,在這種大形勢下,大明帝國雖還說不上盛世再臨,卻也保住了大局的穩(wěn)定與局部的繁榮,縱有一些不夠和諧聲音的存在,如藩王和失勢的衛(wèi)所將領(lǐng),卻已無法撼動以徐階爲首的內(nèi)閣。

擁有這樣的好勢頭,以徐階的政治手腕,控制整個廷推、廷議那就幾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李彥直的退讓使士林開明派得到了更加完整的中央政權(quán),而東海新興集團則得到了實利。可以說,李彥直的這次丁憂,實現(xiàn)了東海新興集團和士林開明派這兩個聯(lián)盟內(nèi)部的皆大歡喜,不過,這一切此刻卻似乎都與李彥直關(guān)係不大,在將海軍都督府交接給高拱以後他就離開了上海,高拱派了兩隊鳥銃手、兩隊倭刀手作爲鎮(zhèn)海侯的護衛(wèi)——鳥銃手的頭領(lǐng)是付遠,倭刀手的頭領(lǐng)是李義久,都是李彥直的心腹,其實只是由高拱批了一紙文書,使這兩支護衛(wèi)隊伍“名正言順”而已。

這次李彥直是先會合了妻子夫妻兩人一般的都纔沒了父親,這份悲痛也是共同。陸炳的喪事在北京也是極盡哀榮,陸爾容悲傷之餘又忙得身心俱疲,可陸炳的葬禮告一段落以後她還是得匆匆南下來參加公公的葬禮。

一行走的是旱道,一路都甚低調(diào),李彥直趕著回家,便避開了遮道迎接的沿路官員,但進入福建省境內(nèi)以後還是陸陸續(xù)續(xù)有本地鄉(xiāng)紳前來迎接,不久到達延平府,李剛?cè)砜c素趕來迎接這個弟弟,兄弟兩人有好幾年沒見面,一見面就抱頭痛哭,李彥直叫道:“大哥,三仔不孝啊,爹爹彌留時我也沒能趕回來見他老人家最後一面!”

李剛攙著他說:“三仔,莫這麼說!爹臨走時是盼著能見上你一面,但他又對我們說,自古忠孝難兩全,你是在爲國家出力,命不是自己的,人也不是自己的,萬一回不來那也不是不孝!這些年你讓李家光宗耀祖,那已經(jīng)是最大的孝了!”

李彥直一聽更是心如刀割,只是哭著說不出話來。

兄弟兩人見面,一路都有官員陪同,不但延平知府、推官、境內(nèi)各縣縣丞都到齊之外,甚至臨府的地方官也都來助喪,福建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全部到齊,中間又有北京禮部派來哀悼的官員,代表皇帝來加封的太監(jiān),甚至諸王也都派人來了。

到了尤溪境內(nèi),離鄉(xiāng)還有十餘里,有婦女頭目望見,早已帶領(lǐng)了數(shù)千助哭之婦哀哭起來,李彥直他娘年事漸高,大家不敢讓她出門來,帶頭的卻是李彥直的大嫂。

兩撥人一聚,李剛他家的先去扶住了陸爾容,陸爾容見過大姆後垂淚道:“我這個媳婦做得真是不孝,都還沒來得及見公公一面。”

李剛他家的等一幫婦女都知這位三嬸是大家出身,紛紛勸道:“嬸子是一品誥命,哪有我們鄉(xiāng)下人可以隨時隨地,到處亂走。”擁簇了她回去。

回到鄉(xiāng)下,溪前村早就改名做李溪鎮(zhèn)了,全鎮(zhèn)才數(shù)千人,這時來到的賓客連同其手下,以及各方湊熱鬧的人卻上了萬數(shù),幸虧這事早在李彥直回來之前一個多月就已在安排,又有官府的力量介入,六房吏員、弓兵民壯都來跑腿,如今已調(diào)配得算井井有條了。

從鎮(zhèn)門一直到李府,一路都是白綢白紙,鋪得整座李溪鎮(zhèn)如被雪花覆蓋一般,臨近鄉(xiāng)里的人望見都教小孩子:“就該如此,纔是光宗耀祖!”

李彥直這一路也不顧和欽差、官員們的禮數(shù)就直奔靈堂,與妻子一起雙雙哭倒在靈堂前面。李大樹這時已逝世多時了,就爲了等兒子來至今停棺未葬,幸好李家香料藥材夠多,遺體處理方面不是問題。

李彥直他娘在兩個小兒子的攙扶下顫巍巍走了出來,李彥直抱住了她的腿哭道:“娘,三仔回來了!”扯了陸爾容和兩個孩子上前說:“這是你的媳婦、孫兒。”李彥直他娘抱著兒媳、孫兒,一路也只是哭,旁邊李剛他家的勸道:“三叔,莫再讓婆婆哭了,小心哭壞了身子。”

從海外趕回來的李介這一個多月來應付各方事宜,其實早把悲傷沖淡了,這時也過來道:“對,今天說來也是一家團聚的日子,該高興纔是。”

李彥直他娘都是由得兒子們安排,這才也只是道:“是,是……”

一家人見過了面,便有父老囑咐該行禮了,唱禮官便高唱起來。

這次李大樹出喪,李溪鎮(zhèn)是將之作爲全族的第一大事來辦,所有父老都忙活了起來。尤溪鄉(xiāng)下本來自有一套喪禮規(guī)矩,但李彥直地位太高,這下是連皇帝都派了太監(jiān)來,各地王公、官員派來的人更是不計其數(shù),若還是按鄉(xiāng)下禮節(jié)辦,父老們怕失了體面鬧笑話,所以所以這喪禮該如何辦,他們還是請了本府進士、與李家有老交情的鄭慶雲(yún)來指點,基本是按京城禮數(shù)結(jié)合本地鄉(xiāng)俗來進行。

李彥直在外頭時威權(quán)無限,但在禮制範圍內(nèi),天大地大,皇帝最大,所有李溪鎮(zhèn)的人還都是李大樹能得到皇帝的追封爲榮,當下由李彥直帶頭跪下接旨,太監(jiān)馮保宣旨,追封李大樹爲延平伯,一切喪禮,許以侯爵制式進行。聖旨中又寫滿了各種溢美之詞,說什麼李大樹忠仁寬厚、教子有方云云。

再接下來,便是諸王的使者行禮,本省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上前上香,再接下來纔是本府知府、本縣父母官上香,再接下來纔是到場的進士、鄉(xiāng)紳上香,李彥直權(quán)傾朝野,結(jié)交遍天下,部屬滿東南,甚至連佛郎機人都來了。在尤溪這種鄉(xiāng)下地方,一個舉人都是了不得的事情了,但這時要輪到舉人都不知要多久,至於和李家交好的鉅商豪賈,那都得在後面等著呢。

只上香一事就忙了半日,李彥直雖是練過武的人卻也經(jīng)受不起接連的答禮,最後馮保忙建議他兄弟五人輪著來,沒輪到的就到後面休息,他是代表皇帝說話,誰也不敢二語。

李彥直到了後頭,纔有弟妹奉上茶湯,他娘又囑咐:“別讓三仔太累了,他纔回來,趕了上千裡的路,心裡苦,若再受煎熬,怕身子挨不住。”

尤溪知縣和永安知縣躲在旁邊聽到,忙“奉老夫人命”,去擡了張靠背長椅來請侯爺暫歇:“老夫人請侯爺躺一會。”

旁人都退下了,李彥直看看陸爾容不在跟前,便拉了弟弟李智問:“我怎麼覺得還少了一個人?”

李智問:“誰?”

李彥直道:“還有誰!你姐啊!”

李智啊了一聲,說:“好像風笑叔說姐的八字犯衝了,沒讓來靈堂,只是在老宅裡戴孝。”

李彥直哦了一聲,又問:“姐身體還好吧?”

李智說:“還好,就是瘦了。娘和大嫂她們都說是吃齋吃的。”

李彥直默然半晌,就不再說話了。

這場忙亂弄了足足三天,餘韻又有七八日,沒有一件事需要李彥直操心,但他卻得像一個木偶一般被人牽來扯去,直到第十日纔算歇下,對李介說:“二哥,虧是丁憂了,不然哪裡受得了。”

這時諸官都已經(jīng)回去,熱鬧散盡,整個李溪鎮(zhèn)便說不出的冷清,那些白綢白紙什麼的散落得漫山遍野都是,預計都要花個把月才收拾得乾淨。

李溪鎮(zhèn)地處深山,但有個李彥直坐在這裡,每日還是有不少人進進出出,或是來討好,或是打探消息。李彥直卻在喪禮之後便閉門不出,只是隔三日到三合館講學傳道。

這麼過了兩個多月,哀傷漸去,進入了平靜而恬適的鄉(xiāng)居生活,這種生活,李彥直在任上時不知盼了多久,不想這時閒了下來,卻惹出了一身病來,有時忽然心跳加速,多汗手抖,一開始還以爲是吃錯了東西,或以爲李彥直是習慣了外鄉(xiāng)的水土,忽然回家水土不服了,便有下屬千里迢迢從上海一帶設(shè)法加急運了新鮮菜蔬肉禽來,但也沒什麼效果。

又有人說,怕是丁憂期間戒了色,陰陽不調(diào),李彥直想想也是,最近是少了房事,便又有人去選了十六對來自各地的二八佳人來,卻依然沒什麼效果。

跟著便有人疑神疑鬼起來,認爲可能是有人下咒語用魘針,便有人到處搜尋,使出錦衣衛(wèi)的本事把李溪鎮(zhèn)鬧得雞犬不寧。

李彥直愈加煩躁起來,怒道:“你們都給我消停消停吧!少整些事情,我還少些煩惱!”

直到這日鄭慶雲(yún)來訪,他下野時的官雖沒李彥直大,但在李彥直幼年時曾保護過他,因此李彥直執(zhí)禮甚恭,仍以晚輩自居。

鄭慶雲(yún)聽說了他的癥狀,笑道:“這不是身病,乃是心病。”

“心病?”

“對,心病,或者說,是閒病。”鄭慶雲(yún)道:“彥直你從極忙碌之中忽然卸任,轉(zhuǎn)爲極安逸,便易發(fā)此病。我當初也曾有過,也沒什麼大礙,過得數(shù)月,等習慣了就好。”

李彥直哦了一聲,笑了起來道:“如此看來,我倒是一條勞碌命。唐人說:偷得浮生半日閒——偷得半日閒是樂事,偷得太多了,老天爺就不許了。”

第五十三章 春潮難按捺第五十一章 雙手劍刀殺羣賊第九章 帝術(shù)第十二章 愛恨之間第二章 搶親第三十四章 閣老三問第十五章 能奈何?第九十四章 售債押第二十五章 理念裂痕第三十五章 與和尚有關(guān)?第四十三章 虛虛實實船隊再現(xiàn)第三十二章 幸得佛郎機不辨虛實第六十七章 謠言嗎?第二十六章 櫻島會第四十八章 措手不及肘腋變第三章 科場無論師徒第一章 猜題第一章 海盜引第二章 饑民東奔第一章 孤子西渡第四十五章 丁憂否第四十八章 措手不及肘腋變第三十六章 幹修女何事?第二十一章 老草根變新頭頭第三十一章 大流放第三十五章 與和尚有關(guān)?第五十章 七竅玲瓏誆諸匪第八十七章 盛典前第六十一章 七裡灣第六章 傲蔣生欲中卻落榜第三十章 桀驁民第二十三章 大蝗軍第一零七章 滅日本第十二章 佐多岬第十七章 高官有養(yǎng)賊之嫌第二十四章 暗室鉅富第八十八章 出兵否第三十四章 馬六甲第二十五章 泯盜使第四十五章 機兵變爲僱傭兵第十八章 小民懼池魚之殃第六十三章 八面圍第二十九章 先弄噱頭樹信譽第二十八章 北鎮(zhèn)撫司第五十二章 私情不入尺牘中第五十七章 尾聲第二十九章 叩闕第九十九章 迂迴取第十七章 黃雀誰家第三十章 沐猴第十三章 怎知猛吏亦有無奈時第五十章 楚歌作第二十一章 老草根變新頭頭第三十九章 一念之差第八十三章 五山城第十四章 溪邊誰家兒女?第二十八章 見狼煙驚海盜船之強第四十五章 曰林曰沈誰家戰(zhàn)艦第二十七章 海貿(mào)肇端第五十七章 兩逢源第十七章 黃雀誰家第五章 標本第九十四章 售債押第二十一章 四面歌第一百章 布忠孝第六十八章 自己人第十二章 公私第八十九章 酒樓中第十章 翻覆手第二章 饑民東奔第七十五章 包餃子第二十章 共享航道第六十一章 七裡灣第九十七章 大豐收第六十一章 七裡灣第二十二章 魚與漁第十七章 連環(huán)第八章 異志第一章 江上秀才忒輕狂第四十四章 死罪開恩作役罪第十章 兩路夾擊顯吳平威風第三十八章 李彥直用鞭策第八十二章 再談判第九章 好娼家第三章 慧眼獨識第一零七章 滅日本第二十五章 斷漕運第二章 皇上皇第二十一章 老草根變新頭頭第十三章 城中亂第六十五章 招降術(shù)第六十三章 八面圍第二章 饑民東奔第七十二章 七樞紐第十章 浮沉第七十四章 雙煙直第三章 迎客道第四章 三奇策第十七章 黃雀誰家第四十三章 海上路
第五十三章 春潮難按捺第五十一章 雙手劍刀殺羣賊第九章 帝術(shù)第十二章 愛恨之間第二章 搶親第三十四章 閣老三問第十五章 能奈何?第九十四章 售債押第二十五章 理念裂痕第三十五章 與和尚有關(guān)?第四十三章 虛虛實實船隊再現(xiàn)第三十二章 幸得佛郎機不辨虛實第六十七章 謠言嗎?第二十六章 櫻島會第四十八章 措手不及肘腋變第三章 科場無論師徒第一章 猜題第一章 海盜引第二章 饑民東奔第一章 孤子西渡第四十五章 丁憂否第四十八章 措手不及肘腋變第三十六章 幹修女何事?第二十一章 老草根變新頭頭第三十一章 大流放第三十五章 與和尚有關(guān)?第五十章 七竅玲瓏誆諸匪第八十七章 盛典前第六十一章 七裡灣第六章 傲蔣生欲中卻落榜第三十章 桀驁民第二十三章 大蝗軍第一零七章 滅日本第十二章 佐多岬第十七章 高官有養(yǎng)賊之嫌第二十四章 暗室鉅富第八十八章 出兵否第三十四章 馬六甲第二十五章 泯盜使第四十五章 機兵變爲僱傭兵第十八章 小民懼池魚之殃第六十三章 八面圍第二十九章 先弄噱頭樹信譽第二十八章 北鎮(zhèn)撫司第五十二章 私情不入尺牘中第五十七章 尾聲第二十九章 叩闕第九十九章 迂迴取第十七章 黃雀誰家第三十章 沐猴第十三章 怎知猛吏亦有無奈時第五十章 楚歌作第二十一章 老草根變新頭頭第三十九章 一念之差第八十三章 五山城第十四章 溪邊誰家兒女?第二十八章 見狼煙驚海盜船之強第四十五章 曰林曰沈誰家戰(zhàn)艦第二十七章 海貿(mào)肇端第五十七章 兩逢源第十七章 黃雀誰家第五章 標本第九十四章 售債押第二十一章 四面歌第一百章 布忠孝第六十八章 自己人第十二章 公私第八十九章 酒樓中第十章 翻覆手第二章 饑民東奔第七十五章 包餃子第二十章 共享航道第六十一章 七裡灣第九十七章 大豐收第六十一章 七裡灣第二十二章 魚與漁第十七章 連環(huán)第八章 異志第一章 江上秀才忒輕狂第四十四章 死罪開恩作役罪第十章 兩路夾擊顯吳平威風第三十八章 李彥直用鞭策第八十二章 再談判第九章 好娼家第三章 慧眼獨識第一零七章 滅日本第二十五章 斷漕運第二章 皇上皇第二十一章 老草根變新頭頭第十三章 城中亂第六十五章 招降術(shù)第六十三章 八面圍第二章 饑民東奔第七十二章 七樞紐第十章 浮沉第七十四章 雙煙直第三章 迎客道第四章 三奇策第十七章 黃雀誰家第四十三章 海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