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層”,在考古學的學術用語中,特指遺址中人為活動所形成的土層堆積。
在考古田野調查中,文化層是判定遺址最重要的條件之一。
鄧芯現在遇到的困難就是。
她在地下兩米多的地方,已經發現了一些三星堆文明時期的遺留物,包括陶片,石器等。
但是吧,她有些分辨不出來,這是三星堆什么時期留下的文物。
要知道,雖然三星堆現在出土的幾個祭祀坑,都是同一個年代,也就是晚商時期的。
但是這不代表三星堆人就只存在于晚商時期。
之前就說過了。
目前考古學家對三星堆文明存在的時間,已經劃分出了四期。
也就是三星堆一期,三星堆二期、三星堆三期、三星堆四期。
整個遺址群年代上起新石器時代晚期,下至商末周初,上下延續近2000年。
而1到八號祭祀坑,只是最上面的新石器四期的產物。
在下面還有三期疊壓著呢。
并且就算是第四期,也會再細分。
比如在地質年代學中,“宋朝文化層”算是一層。
但是在這一層里,橫跨了南北宋,中間這么多年的時間,也經歷了不同階段。
而且,劃分文化層這種事情,還不一定是能夠按順序的。
不像一些外行人想象中的那樣,就根據現代、近現代、清朝、明朝、兩宋這樣劃分就行。
這是不可能的!
因為很多地方的土層,并不是每個時代都有人類活動的痕跡。
有些地方可能在清朝是個村,但是在明朝的時候是荒郊野嶺,在宋朝的時候又是個大都市。
這樣,在地質學上,清朝的文化層可能稍微明顯一點,然后下面一層就直接是宋朝的土層了,中間沒有明朝的土層。
因為中間并沒有人類活動的痕跡,也就是沒有人為的在地面上“倒垃圾”,就不會有文化層留下。
“刮一下看看唄。”
在詢問了鄧芯的難題后,謝達飛手上拿著一把手鏟,直接就跳下了探方。
陳翰連忙跟著他一起下去。
說實話,他對文化層分層的事情,也不是很熟悉。
以前跟著老師實習的時候,這種事情都是老師在做,學生們在一旁算是學習吧。
之后跟著孔建文全國跑,又都是直接挖的墓,而不是那種遺址性質的考古。
最起碼要商周事情之前的考古,才會用得到文化層調查和判定。
商周之前的不管是遺址還是墓葬,基本上只需要進入墓室找一找,就能找到相關年代的文物了。
所以在文化層調查這一塊,陳翰其實也不是很擅長的。
他和鄧芯,就和兩個學生一樣,老老實實的站在謝達飛的身后,看著他劃分文化層。
“最上面這層不用說了,肯定是表土的耕土層。”
“第二層的話,就是近現代的。”
謝達飛拿著手鏟,熟練的就在坑壁上,開始畫起了線。
實際上,不同的年代層,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土色的差距。
越往上的土層,一般來說顏色越呈現出澹黃色。
越往下的土層,則顏色會越暗。
當然,這不絕對,有的地方土層的顏色也會不一樣,畢竟有紅土、黑土之分。
不過靠著顏色不同來分辨文化層,絕對是沒有錯的,是文化層分辨最基礎的方法。
但是,如果文化層真的有這么好分,那就好了。
實際上,到了第三層,
情況就開始復雜了。
“這第三層,目前定下的是宋代的層位。”謝達飛沉吟道:“月亮灣這邊,從宋代到近現代之間,是沒有什么人類活動痕跡的。”
“哪怕近現代之后,這片區域也是一直都作為耕田使用的。”
什么意思呢?
就是宋代到清末這段時間,月亮灣這一塊地方,是人跡罕至的荒野。
有的人就會覺得,這不對啊!
四川天府之國,宋朝之后一直都是華夏中原王朝重要的糧倉,人類活動是非常密集的,怎么這邊會一片空白呢?
嘿,還真是這樣。
古代人和現代人不一樣,實際上哪怕明清這種人口很爆炸的年代,除去中原和江南地區,其他的地方人口密度都還是很低的。
四川確實是天府之國,但是并不是每一塊地方,都一直有人類活動,居住的。
實際上一直到民國時期,四川人大多也是聚集在成都、重慶周邊的。
至于其他的市縣,也就只圍繞著城池而居住。
雖然說廣漢這個地方很早就有城池了,當年蜀漢的時候更是蜀漢重要的大城。
但是三星堆月亮灣遺址這邊,是一塊遠離廣漢城區的地區,以前可能還是山林呢。
至少在宋代到明清時期,一直都沒有被開發。
反倒是宋代有一層人類活動的文化層遺留。
這說明月亮灣這塊地方,在宋代的時候是曾經有人類密集活動的痕跡,或者是村落,也有可能是有城池。
但是宋代以后就荒廢了。
可能和元末亂戰有關吧。
“而這宋代之下的第四層,就直接到商周時期了。”
“不過這第四層的年代可能比較偏晚,最早不會早過十二橋文化時期。”
謝達飛一邊拿著手鏟劃線,一邊和鄧芯教導道。
所謂的十二橋文化時期,是四川地區繼三星堆文化之后,古蜀文明發展史上的又一次高峰。
因為其發現于成都蜀都大道十二橋路,所以被命名為十二橋文化。
十二橋文化是一個以十二橋路為中心的聚落遺址,為商代至西周(公元前1700-前771年)建筑遺址,沿故郫江及支流分布面積逾5萬平方米。
十二橋遺址,出土的陶紡輪上文字,與所謂“巴蜀文字”不同,與殷墟甲骨文字系統相接近。
巴蜀文字是指鑄刻在戰國時代巴蜀銅器上的一些圖像和符號。
十二橋文化的文字,與巴蜀文化不同,這說明兩者之間是沒有聯系的。
也就是說,十二橋文化后來毀滅后,也并沒有被春秋戰國時期的蜀國繼承。
而目前研究來看,十二橋文化應該是在三星堆文明之后出現的。
并且地理位置也從三星堆的廣漢,遷移到了成都。
根據目前的持續研究,國內大部分學者都傾向于認為,十二橋文化是三星堆文明的延續。
而三星堆文化向十二橋文化轉變,是有一個過渡期的,并且遺址點眾多。
過去一般將該階段遺存歸入十二橋文化,近年來又提出將其劃歸或部分劃歸三星堆文化的意見。
在月亮灣這邊,發現有“十二橋文化”時期的文化層分布,也再次說明了三星堆文明和十二橋文化之間,應該是有所聯系!
“而在這商周文化層下面,就是三星堆的分期了!”
閱讀滿級考古大師最新章節 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