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也僥幸逃了回來,雖然沒有被追究責任,但此刻仍舊是心有余悸,渾渾噩噩,還不時的顫抖兩下,仿佛想到了什么恐怖的東西。
但高廣就沒他這么好的運氣了,下午搬運回來的尸體,就有高廣的,整個人都已經面目全非,如果不是身份腰牌,還真人不出他來。
肖白是涿州參將,和霸州參將柏永福一樣,都是地方將領,這次隨軍作戰,主要就是為了跟著關寧軍和邊軍,來撈戰功的,實力也就內的明軍的普遍水平罷了。
開始看到高廣勢如破竹,直接攻上城頭,他還有些嫉妒,這么好的事情讓他撿到了,但現在卻非常慶幸,還好當時這個任務沒有落到自己頭上來,否則自己手底下這三千多兵馬,指不定有幾個能活著回來。
看到賬內一片寂靜,誰都不打算說話的樣子,監軍太監高起潛只好站出來說道“諸位都是我大明的肱股之臣,今日雖攻城受挫,然我軍仍舊十萬之眾,叛軍負隅頑抗,不過是螳臂當車,必將被我大軍平定!諸位有何破敵良策,不若都說出來,也好早日定下破敵之策!”
然而,他說完半天,愣是沒一個人接話,生怕一接話,就被派去指揮下一次進攻,損失兵馬事小,人沒了可就是大事了,那些恐怖的爆炸,再勇猛的人也扛不住啊。
高起潛看到冷場了,不由得看了看祖澤遠,這個被祖大壽派過來撈戰功的兒子,同時也是高起潛的干兒子,希望他能站出來說幾句,免得繼續冷場下去。
祖澤遠是個聰明人,一眼就看出了高起潛的意思,起身道“督師,監軍大人,勝敗乃兵家常事,戰局變幻莫測,總有出乎意料的地方!叛軍兵力遠少于我軍,屬下認為我軍應該重新安排部署,對叛軍據點發動全面進攻,讓叛軍不能互相支援,各個擊破即可!”
高起潛欣慰的點點頭說道“祖游擊說的很是在理,其他人還有什么好的提議嗎?”
雖然祖澤遠說的看似在理,其實都是些廢話,沒有什么實際意義,就像后世的領導講話一樣,說了一兩個鐘頭,其實跟啥也沒說一樣。
不過他說的也不算錯,要想解決孔有德,可不單單就是進攻昌樂這么簡單。
天策軍不單單有昌樂這一座城池,北邊五十里還有個壽光,東邊四十里還有濰縣,東北八十里還有個昌邑,東南十里還有個孤山大營,西南二十里有個靈山大營,昌樂壽光濰縣三地中央還有一座周家村大營。
這方圓百里四座城,三座大營,一共七個據點,距離昌樂都不到一天的時間,按照目前昌樂的防衛情況,一天時間肯定是拿不下來的,到時候天策軍其余據點的兵馬就會趕來增援,那個時候作戰難度指揮更大。
今天叛軍沒有增援,不過是進攻強度不大,他們自信能夠頂得住罷了。
但問題就在于,怎么把這些地方的進攻行動協調一致,同時對這些地方展開進攻,制定出足夠詳細的作戰計劃,比如將哪一部軍隊,開赴到哪個位置,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
這個時候,金國奇站了出來,提議道“今日的爆炸,定然是叛軍在城墻外埋設地雷所致,相信叛軍埋設的地雷不止這么一些,如果不排除,我軍進攻的時候必然會遭受大量損失!末將有一計策,可以在站前于牛尾綁上邊跑,驅使牛群沖陣,提前引爆這些地雷,為我大軍攻城掃清阻!”
他這個法子確實不錯,只不過他不知道,天策軍的地雷不是觸發型,而是主動引爆的。
有了開頭的,各個將領也都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甚至會有一些意見不一樣的,從而發生爭吵,不過現在是議事,爭吵是好事,能夠看出某一計策存在的漏洞。
在此期間,劉宇烈一直沒有開口說話,傾聽著他們討論的話語,內心琢磨起來。
半個時辰后,爭論的聲音漸漸平息下去,眾人的想法,也都基本闡述了出來。
沉默良久的劉宇烈總算開口了“大家說的都很在理,這次戰敗,主要責任在我這個統帥!沒有做好相應的戰備,就倉促攻城,致使傷亡慘重!”
他直接就把戰敗的責任攬了過來,也是為了安底下將領的心,免得他們擔心拼死作戰,最后還會被追責。
旋即又開口道“不過此次平叛責任重大,還需要諸位齊心協力,共建功勛,徹底剿滅叛軍,還山東百姓一片安寧!下面本督安排作戰任務,全體將領聽令!”
“末將在!”
看到所有將領起立應答,劉宇烈也開始分派作戰任務。
“涿州參將肖白,命你率軍進攻叛軍靈山大營!”
“霸州參將柏永福,密云總兵方登元,命你二人率軍進攻壽光!”
“山海關副將金國奇,命你進攻周家村大營,同時防備濰縣,昌邑一縣叛軍援兵!”
“神機營副將蕭泰,參將邵陽,命你二人率軍進攻叛軍孤山大營!”
“余者,薊門總兵牟文綬,錦州副將祖大樂,宣府副將劉邦域,隨督一起進攻昌樂!”
眾人異口同聲道“屬下遵命!”
劉宇烈又補充道“三日后,全軍進攻!膽敢有畏縮不前,臨陣脫逃者,譚明遠就是前車之鑒!”
“此次作戰,無論損傷幾何,本督一定陳奏朝廷,為諸位補齊兵員!”
“最先攻破營寨或者城池的人,每一處一百名額,游擊以下連升三級,賞銀五百兩!游擊以上者,官升兩級,賞銀萬兩!”
劉宇烈的意思很明顯了,這一次無論如何,都要一戰而定,拿下昌樂。
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都要攻克昌樂,將孔有德殺掉或者抓到。
下面的每一個將領,都在盤算著自己的任務,有人興奮,有人悲傷,有人看不出來在想什么。
他們此次出征,就是為了平叛而來,理論上來說,身為大明的臣子,就應當報銷朝廷,在所不辭。
但現在的情況,沒有哪個將領不為自己考慮,這年頭手頭的兵力就代表著實力的強弱,如果損失真的很慘重,也就意味著以后的日子會難過了。
現在天策軍的實力擺在這,這個功勞能不能拿到,還真不好說。
比如那個先登之功,看起來就極為誘人,要是一個游擊率先突入城內,直接就能升到副將,如此巨大的功勞,確實吸引人,但先登的危險也擺在那,保不齊就死掉了,有功勞又有什么用?
不過對于下層士兵,這么巨大的功勞,確實值得一搏,五百兩賞銀,哪怕是關寧軍,也不是一兩年能夠賺到的,就算殺韃子,也要十個腦袋啊。
“此次議事就到這里,諸位回去做好準備吧,三日后發動攻擊!此次平叛重任,就拜托諸位了!”
劉宇烈罕見的行了一禮,然后又重新坐下了。
“末將告退!”
眾將領齊聲喊道,然后帶著不一樣的心情,陸續除了營帳。
這一夜,對于明軍高層來說是個不眠之夜,但對于天策軍的將領們,則是極為安詳舒適的一個晚上。
白天打了一場漂亮的殲滅戰,還是當著六萬多敵軍的面打的,別提多高興了,晚上自有槍騎兵去襲擾,明軍都自顧不暇,也沒那個閑工夫來偷襲,安安心心睡大覺就是。
隨著天空漸漸放白,新的一天也開始了。
孔有德也精神抖擻的來到西城墻,拿著望遠鏡,查看明軍大營的情況。
按照他的預估,就算遭遇了昨天的慘敗,明軍也應該會再度發起進攻。
然而,此刻明軍營地內卻極為安靜,一點都沒有要進攻的樣子。
“大人,我怎么感覺這明軍今天不會來了,不會是昨天咱們打的太狠,他們怕了,不敢進攻了吧?”
蘇凱風也來到孔有德身旁,有些擔心的問道。
“看情況,今天應該不會再有戰事了,不過只要我在這,他們遲早會發起進攻的!”
朝廷一次糾集十三萬大軍,為的就是消滅白蓮教和天策軍,現在白蓮教平定大半,明軍也損失不小,昨天又剛剛戰敗,修整一段時間,搜集更多情況也是情理之中。
所以孔有德并不著急,接下來的兩天,明軍果然有行動,但都是軍隊調動,情報偵察,并沒有主動發起進攻,相對來說還算平靜。
但這里保持平靜,并不代表著其他的地方也處于平靜狀態。
濟南府,兗州府,樂安城,東江鎮,朝鮮,都處于戰火之中。
毛承福在濟南將兵馬擴充到了一萬五千人,嚴格訓練了五天之后,便拉著這些兵馬,去進攻濟南府的其他地盤了。
短短幾天的時間,毛承福所部就攻占了長青,齊河,博平,禹城,濟陽,平原,陵縣,臨邑,商河等一大片地盤,這種速度,在以前根本是沒法想象的啊,但現在就是這么順利。
還記得當初吳橋起兵,攻占陵縣,臨邑,商河這些地方,基本上都是兩三天才能打下一座,為此還要做不少準備,現在一天之內全拿下,還不費什么事兒。
主要是這些地方,已經沒有多少可戰之兵了,尤其是當初被天策軍打過一遍的地盤,基本上都是望風而降,其余的地方,能抵擋半個時辰就不錯了,最長不過一半個時辰就被拿下來了。
如果不是路途遙遠,難以控制,還有手底下兵馬擴充的還不夠多,而且大多都是新兵蛋子,戰斗力還沒起來,毛承福甚至都想去北直隸浪一圈。
不過這一圈下來,新兵們的水平也有了很高的提升,雖然敵軍的抵抗力度都不大,但他們切切實實的參戰了,
其實想要繼續擴軍的話,一次砸出個十萬大軍也不是問題,毛承福也想過繼續擴軍,不過想想還是算了,現在手頭的一萬多兵馬已經足夠了,再多就不是戰力,而是累贅。
西北的流寇,有時候幾萬人十幾萬人,能被一兩千人殺的一敗涂地,就是盲目擴軍的效果。
此外,他現在的身份是騎兵師師長,正常編制麾下有個萬把人沒什么,現在帶上丁山的兵馬,加起來都快兩萬了,還不包括沒帶來的另外兩個騎兵營。
目前的擴軍都是孔有德默許的,也是對他的信任,如果他繼續擴軍,就算孔有德不起疑心,其他的將領也會有想法,所以他就沒有繼續擴軍。
與此同時,這些地方的土改前期工作也在展開,當初殲滅祖大弼所部一戰,徹底的震懾了濟南城的士紳,有他們牽頭配合,這次前期工作進展還是很順利的。
不過在東線,他們也和明軍發生了激戰,陳洪范率領的八千兵馬從樂安撤下來之后,便向西挺近,進駐了鄒平,長山,新城一帶。
恰巧艾大緊率軍進攻章丘,雙方爆發了一場戰斗,規模不大不小,陳洪范所部力戰不低,付出了七百多人的傷亡后被天策軍擊退,而后天策軍進駐了章丘。
隔日他便率軍進攻鄒平,但陳洪范親自坐鎮,再加上兵馬充足,艾大緊手底下只有兩千兵馬,強攻兩次不下,便回到章丘,與三十里外鄒平城內的陳洪范所部對峙。
除了槍騎兵不斷地襲擊明軍斥候外,雙方也沒有繼續爆發大規模沖突,毛承福也認同他的做法,等到進攻其他地方的兵馬回撤,再行進攻陳洪范所部不遲。
而朝著泰山南邊進攻的丁山所部,進展也相當順利,在拿下泰安州,肥城,萊蕪之后,兵馬擴充到接近五千人。
隨后主力悄悄來到肥城南面的云蒙山,這里距離兗州城也就八十里,中間的道路還算平坦,對于騎兵來說也就是半天的奔襲路程,等待時機一到,就可以從云蒙山殺出,突襲兗州城。
為了迷惑兗州府的明軍,丁山派出了一支一千人的兵馬,開始進攻東南面的新泰,蒙陰,費縣,沂州等地,制造出一種天策要進攻南直隸的樣子,讓兗州府的明軍開始向東南調動,為主力進攻兗州減輕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