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接到急報,也吃了一驚,此時他明白,自己真正受到了兩面夾擊,秦軍看樣子鬧得兇,可是人馬不多,進展不大,而張獻忠派來的李定國卻甚是厲害,自己絕不能讓他兵臨武昌城下。
因此左良玉也急忙點齊剩下的全部人馬,出了武昌,沿江而上,來迎戰李定國,說來也巧了,雙方先頭部隊遭遇的地點,正是赤壁。
一千四百年前,曹操與孫劉聯軍在赤壁大戰,曹操被周瑜用火攻計擊敗,退回北方,從此三足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而如今,又一場關乎江南半壁的戰爭,在此打響。
然而不管是左良玉,還是李定國,甚至是成都的張獻忠,和遠在南京的朱由崧,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場戰爭的結局,因爲他們興師動衆,勞師遠征,兩支人馬迎頭相撞,絕命死拼,傷亡慘重,這一切卻早被另一個人看在眼裡,樂在心頭。
此人便是關中的秦王。他以天下爲棋枰,以各諸候爲棋子,正在謀劃全局,在他眼裡,無論是氣勢洶洶的張獻忠,還是狠辣狡詐的左良玉,都是他眼中的棋子,他的遮天巨手,已經將要狠狠地砸進四川。
左良玉與李定國在赤壁這個地方,展開激戰,李定國固然人多勢衆,但在大江之上作戰,人多不一定佔多大便宜,若是如此,當年曹操早已擊潰孫劉聯軍了。
畢竟江面就那麼寬,又無法繞到敵軍背後,因此雙方在江上只能船對船,櫓對櫓,兵對兵,將對將地死拼,左良玉的人馬十分精練,江面上作戰很是勇猛,李定國無法突破其水寨,被牢牢地頂在那裡,雙方進入了僵持。
就在這個時候,漢中的白起出手了。
他得到李定國已經和左良玉開戰的消息,立刻在陽平關點兵。準備攻擊。
李敢已經按著事先的安排,向關中的秦王討來了親筆書信,這是寫給張獻忠的,信上言明,秦軍準備了禮物,要李敢親自護送,贈與大西國將士。書信一到,李敢立刻派了一個親兵,與張獻忠熟悉的,送進成都去。
張獻忠一瞧是李敢身邊的人,又看過秦王的信,非常高興,認爲秦王還是非常懂道理的。於是他下令給劍閣的艾能奇,讓他接應李敢進關。
送信的人回到陽平關,向李敢報信,李敢大喜,白起聞聽,不再耽擱,立刻起兵,他讓李敢帶著三百鐵騎,押送著五十輛大車,車上一部分裝的是關中的特產,還有些絲綢,另外一半的車裡,全部藏著士兵。這些士兵帶著火銃,弩箭,甚至**,準備奪下城門。
一切準備妥當了,李敢帶著人馬上路,白起帶著大隊人馬,尾隨李敢,前後相隔幾裡遠,行進時非常小心,路上遇到行人,一概捉起,免得有人報給艾能奇,前功盡棄。
李敢帶著這三百鐵騎,押著幾十輛大車,大搖大擺而行。走了兩個時辰,便來到了劍閣關外。
唐代李白曾寫過一篇詩文,叫做《蜀道難》,其中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句,足以看出劍閣的險要。三國時蜀國的大將姜維,在漢中失守之後,率軍退守劍閣,硬是逼得魏國大將鍾會帶領的數十萬大軍無可奈何。所以劍閣只要不失,成都便不受威脅。
李敢來到劍閣之下,擡頭看去,只見雄關巍峨,四壁高聳,一條險道伸入其中,四外盡是古木狼林,猿啼虎嘯,松風颯颯,無比肅殺。真有孤蓬自振,驚沙坐飛之意。
看罷多時,李敢微微點頭,心中暗想,這道雄關,若不用巧計偷襲,就算來百萬大軍,也無濟於事。他命人向後打探,看看白起到了哪裡,不多時有人回報,說白起大將軍已經帶著大隊人馬到了,就在後面的林子裡埋伏,隔著也就不到五里遠近。
李敢估算一下距離,覺得甚有把握,只要自己這三四百精兵能夠奪下城關,打開城門,用不了一盞茶的功夫,大軍便可以殺到。
自己就算拼了性命,也要守到白起到來。
想到這裡,他吩咐親兵,前去城下叫關。一名親兵打馬來到關城之下,城上的大西軍早已看到,厲聲高叫:“城下什麼人?再不報名,開弓放箭了?!?
那親兵叫道:“不要放箭,我是秦王帳下李敢將軍的部屬,奉了秦王之令,特送來犒軍禮品,我家李將軍請艾將軍出來一見。”
城上的人一聽是李敢到了,不敢怠慢,誰不知道這位李敢將軍乃是皇帝陛下的義弟,曾經冒死救過張獻忠的性命。甚至可以說是大西國的恩人。所以城上叫道:“好了,稍等片刻,我們馬上通報?!?
不多時,艾能奇便上了城頭,他仔細向下一瞧,只見城下果然有數百騎,其中還有幾十輛大車,車上裝的都是箱子櫃子,爲首一桿大旗,正是李敢旗號。
艾能奇也怕有詐,便高聲問道:“哪位是李敢叔叔?”
他是張獻忠的義子,因此稱呼李敢爲叔叔。
李敢催馬向前走了幾步,向城上一招手:“是能奇賢侄嗎?我在這裡?!?
艾能奇一聽聲音,確實是李敢,便不再懷疑,叫道:“李叔少候,我這便去迎你?!闭f著他跑下城來,帶了二百名親兵,吩咐開了城門,請李敢進城。
雖然如此,艾能奇到底不是傻瓜,他來城上的時候,已經點起了兩千人馬,緊隨著他,開城時他將這兩千人馬沿著大道擺開,做爲夾道歡迎之禮。這樣一來,既不失面子,也有防備。
李敢一看艾能奇答應開城了,便回過頭來,向著身後的人馬掃了一眼,輕輕點點頭,這些人早就準備好了,應手的武器都帶在身邊,隨時可以拔刀跨馬衝擊。
劍閣的城門吱吱作響,緩緩打開,李敢看著城門的開啓,心頭有些不是滋味,他知道,這扇城門的開啓,標誌著四川大門的洞開。